邳州市村庄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技术设计书终稿.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邳州市村庄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技术设计书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邳州市村庄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技术设计书终稿.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邳州市村庄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技术设计书江苏省测绘工程院 二O一二年二月十六日【精品文档】第 42 页邳州市村庄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技术设计书设计单位: (盖章) 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 主要设计人:审 核 人: 2012年 月 日 2012年 月 日批准单位: (盖章)审批意见:审 批 人: 2012年 月 日目 录1概述11.1任务来源和目标11.2调查区范围11.3项目工作量11.4投入人员、设备及进度计划22调查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2.1调查区自然地理概况22.2已有资料33引用的技术文件33.1地籍调查依据33.2数据库建设依
2、据43.3测绘作业依据43.4检查验收依据54成果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54.1测绘基准54.2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54.3地籍测绘精度指标65设计方案65.1宣传、动员65.2人员培训及试点75.3资料准备75.4仪器、工具设备和软件准备75.5作业路线与技术流程75.6权属调查95.7地籍测量235.8地籍图上表示的内容与方法355.9地籍数据编辑和建库365.10宗地图编辑395.11面积量算、汇总与统计405.12图外整饰注记406质量控制416.1质量教育培训416.2有效贯彻我院的质量管理体系416.3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对策与延伸服务416.4落实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416.5质量监督
3、427提交成果要求437.1基本成果437.2数据库43邳州市村庄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和目标为了进一步加强邳州市土地管理工作,推进邳州市土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及提升地籍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和流转管理,科学合理使用各类土地,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土发200638号)和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苏政发200757号)、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邳州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农村村庄地籍调查工作,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由江苏省测绘工程院实施
4、本项工程。为统一技术要求,保证调查成果的准确、可靠和科学,满足土地管理工作和城乡一体化数据库建设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并结合调查区特点特编制本技术设计书。1.2 调查区范围本次村庄地籍调查范围覆盖整个邳州市运河镇等24个镇,面积约300km2。1.3 项目工作量a) 在高等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一级GNSS控制点,每个行政村不少于3个,以满足地籍测量的需要;b) 逐户权属调查,总计约25万宗地;c) 完成地籍调查表的填写及签字盖章、宗地图的绘制、权属调查档案的整理;d) 1:500村庄地籍图的测绘,包括界址点坐标的全野外采集。e) 1:1000地形图测绘采用航测法测量地形要素、宗地内部建筑
5、物,以及其他相关地物,高程采用GPS全野外数字采集;f) 房屋调查。按宗地调查每宗人口数、房屋的位置、层数、建筑结构、房屋类别、用途、建设日期、数量,填写统一的村庄房屋调查表;g) 村庄整理潜力调查。在村庄地籍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村庄用地调查,以镇为单位,进行调查区村庄整理潜力分析,包括村庄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每宗宅基地闲置状况调查等。h) 村庄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i) 利用本项目成果建立邳州市村庄地籍数据库及地形图测绘数据库,并与现有系统成果协调一致。1.4 投入人员、设备及进度计划为了高质量按时完成本次村庄地籍调查工作任务,我院拟投入经验丰富的测绘调查队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采用全站仪及数
6、字化成图法进行作业。人员设备安排具体如下:测绘调查人员200人以上,汽车58部、GPS68套、全站仪20台以上、电脑50台以上、打印机10台以上及绘图仪3台、数码相机若干等。根据合同书工期要求,将整个项目按工序制定工作进度计划如下表:表1 调查工程进度计划表工期工作内容2012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首级控制测量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数据库建设资料整理提交验收2 调查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 调查区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置:邳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苏鲁二省交界处,东西距离约52公里,南北距离约61公里,居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徐州市都市圈东北,邳州市东与新沂市相邻,西
7、于铜山区、贾汪区毗邻,南与睢宁县和宿迁市宿豫区接壤,北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苍山县、郯城县相接。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73511811、北纬34073441之间。地形地貌与居民地特征:调查区内绝大部分为平原,地面海拔高程在24-33米之间。局部地势起伏不平,丘陵地带有大小山头74座,北有车辐山、禹王山、抓头山、艾山等,南有炬山、花山等。炬山主峰海拔204米。项目区内居民地多为集团式居民地,集镇区为街区式和集团式相结合的建筑,居民地密集。交通:境内现有霍连高速公路、陇海铁路贯通全市东西,G310国道、S250、S251、S323省级公路连接各镇。气候:邳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
8、异,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日照时数为2350小时,年均气温13.9,年均无霜期209天,年均降水量927毫米。2.2 已有资料2.2.1 土地管理资料a) 邳州市国土资源局从2008年到2009年完成的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主要成果为1:5000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数据库,经历年变更成果可作为本次村庄地籍调查的工作底图。b) 2009年城镇地籍调查成果。c) 2010年乡镇地籍调查成果。d) 邳州市国土资源局日常发证资料可作为本次村庄地籍调查的权属来源依据。2.2.2 基础控制资料 a) 2006年12月江苏省测绘局建设的JSCORS系统及徐
9、州市在建设的CORS点,本调查区周边有贾汪、睢宁、邳州、新沂4个点,该系统定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完全满足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b) 江苏省C级GPS网及江苏省似大地水准面成果。c) 在2007年江苏省C级GPS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邳州全市范围D级GPS控制点79个,E级GPS控制点38个,每个镇均匀布设3个GPS点,以作为村庄地籍测绘起算点成果。2.2.3 摄影测量资料(1) 数字摄影成果(2) DOM、DLG成果3 引用的技术文件3.1 地籍调查依据a) 2004年8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b) 1998年12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c) 国务院第518号令2008年
10、2月发布的土地调查条例;d) 国土资源部2008年2月土地登记办法;e) 国土资源部2001年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f) 国土资源部2007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g) 国土资源部2007年(TD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h) 国土资源部2008年146号文件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i) 国家土地管理局1993年6月22日发布的(TD1001-9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j) 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的若干规定;k) 江苏省人民政府1996年江苏省土地登记办法;l)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8月江苏省第二
11、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m) 江苏省土地管理局1993年12月发布的江苏省城镇地籍调查细则;n) 1997年徐州市确认土地权属条例;o) 2007年10月徐州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方案;p)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q) 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r) 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等近期文件 ;s) 经批准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3.2 数据库建设依据a) GB/T 2
1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b) 国土资源部2007发布的TD/T1015-200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c) 国土资源部2007发布的 TD/T1016-2007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d)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e) 徐州市城乡一体化数据标准。3.3 测绘作业依据a) GB/T 14912-20051500 11 000 12 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b) 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c) GB/T 7931-20081:500、1:1000、1:2000地
13、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d) GB/T 7930-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e) 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f) CH/T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g) 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3.4 检查验收依据a) 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b) 全国土地调查办2007年制定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c) 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检查与验收;本项目技术设计书是上述规范、规程和标准的具体执行要求,若技术设计书中的规定与上述标准不一致时,以项目
14、技术设计书规定为准。4 成果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4.1 测绘基准a) 平面坐标系统:徐州市东部坐标系,80椭球,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8。b)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2 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a) 村庄地籍调查成图比例尺为1:500。b) 地籍图分幅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c) 图幅编号:图幅编号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1:500地籍图以公里为单位,取小数点前2位和小数点后2位,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加短线连接,如24.25-25.50。d) 图名选取:图名应选用所在图幅内主要居民地自然名称,全调查区不得重名或同名。若图内无名可取时,
15、应以相邻图幅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命名,方位加括号,如张家村(东)。若加方位命名仍无法取图名时可不取图名,只注图号。e) 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2 图上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图上mm)地区分类点位中误差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0.50.41) 高程精度城市建筑区、铺装地面和平地的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用GPS全野外数字采集的方法进行测量。4.3 地籍测绘精度指标4.3.1 界址点精度及适用范围见表3表3 界址点精度及适用范围见表类别界址点对邻近
16、图根点点位误差(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适用范围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1010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二7.51515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注: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指用解析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及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指各种方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4.3.2 粗差、错误中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2倍中误差作为允许最大误差,大于2倍小于3倍中误差为粗差,大于3倍中误差为错误。5 设计方案5.1 宣传、动员村庄地籍调查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开展调查工作时,由政府全面动员,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
17、闻媒体的宣传作用,组织居委会、村委会召开动员大会,在主要路口、各级政府等外墙张贴村庄地籍调查工作通告,积极宣传村庄地籍调查工作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做到村庄地籍调查工作家喻户晓,积极争取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本调查区指界通知采用公告、广播以及村委会现场通知的方式,其中公告需拍照存档。5.2 人员培训及试点为统一调查要求,统一技术标准,开工前由邳州市国土资源局、监理单位、实施单位项目部组织各镇作业负责人进行培训,实施单位项目部和各镇作业负责人组织调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试点工作。培训和试点以该项目设计书为主,通过试点明确有关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通过培训和试点,达到统一操作程序
18、、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作方法的目的。5.3 资料准备a) 收集政府和上级部门相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等政策性文件,行政区代码,与城镇土地调查相关的技术性规程、规范、细则和图式等;b) 收集整理已有的国土局管理资料,包括划拨、出让、转让以及土地登记发证等有关资料;c) 收集整理测绘有关资料,包括已有地形图、地籍图、宗地图等。5.4 仪器、工具设备和软件准备a) 仪器、工具设备准备: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手持测距仪、计算机、外设和软件系统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等。测绘用仪器设备必须经过相关单位检定,并提供检定证书。b) 软件设备配置:(a)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v
19、er、Windows XP/ Windows2000;(b) 数据采集平台:AutoCad,南方Cass7.0以上;(c)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 9.2;(d) 数据库平台:弘图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5.5 作业路线与技术流程5.5.1 项目实施的作业路径邳州市国土资源局2009年完成的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主要成果为历年变更的1:5000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数据库,可作为本次村庄地籍调查的范围依据,内业提供的DLG作为本次调查的工作底图,。实施过程中首先进行权属调查,收集宗地权源材料,现场设置界址标志,勘丈界址边长,填写地籍调查表;然后进行地籍、地形测量,包括首级控制测量,
20、界址点全野外采集,地籍图数据编辑、高程点测量;地籍数据录入数据库,建立村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5.5.2 1:500村庄地籍调查项目技术流程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工作计划权属调查:收集权源资料、确定界址、设置界标、绘制宗地草图、丈量界址边长、填写调查表、双方签字,整理资料图根控制测量全野外采集测量界址点,采用航测法采集其它地籍要素和相关地形要素,GPS测量高程点并将数据入库填写调查表并录入系统权属调查资料、全野外测量数据及航测法采集数据编辑,拓扑检查,形成各种图形及图层数据入库检查:对控制成果、权属调查资料、数据采集成果、村(街)坊成果进行检查,对界址边长进行坐标反算边长与勘丈边长的校对,各种
21、图件检查按要求编辑宗地图、村(街)坊图、地籍分幅图,并进行面积量算、输出成果、成图作业单位检查监理单位成果质量检查提供检查验收、资料提交图1 村庄地籍调查项目技术流程5.6 权属调查5.6.1 技术流程准备工作组织宣传、发动群众制定计划、组织培训街道街坊划分领取图件、资料等权属调查收集权源材料现场核实、确定界址、调解处理权属纠纷界址设置、界址边勘长、现场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完善签字盖章按街坊绘制宗地接合图、按街道(镇)绘制街坊接合图调查资料整理、组织自查互查监理检查检查验收权属调查资料入库图2 村庄地籍调查权属调查流程图5.6.2 基本原则本次调查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历史,反映现状,方
22、便利用,面对现实”,总体的指导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尊重历史,包括已办理合法用地手续的用地、历史延用地和其他实际用地的用地情况;反映现状,是指要按照现状调查和测量,同时详细说明现实情况与权属来源的情况;方便利用,即要求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完善权属调查的内容,并对有争议的用地,或者缺失的内容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面对现实是指在各种规程规范要求下,结合农村现实情况,因地制宜,不产生新的矛盾的情况下,实事求是处理各种情况。5.6.3 基本要求权属调查是土地登记中一个重要法律程序,其基本要求是: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因此调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次地籍调查的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邳州市 村庄 调查 数据库 建设 技术设计 书终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