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学基础知识95分必读.doc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学基础知识95分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学基础知识95分必读.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管理学思想、理论、学派一、产业革命后管理思想:亚当斯密:国富论中阐述“劳动分工”,简化工作方法,简单操作,节约时间罗伯特欧文:主张投资“人力资源”查尔斯巴贝奇:较早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机械与制造业经济学论述专业化分工、机械与工具使用时间、批量生产、均衡生产、成本记录等亨利普尔:强调“管理专业化”,为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系统管理等管理理论打下了基础。二、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需求美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创始人):科学管理原理(1911)科学管理;作业方面:制定科学作业方法,挑选培训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
2、资制”;组织管理方面:计划的职能和执行的职能相分离,“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美卡尔乔治巴斯:是泰勒最早、最亲密的合作者,他研究的数学方法和公式为泰勒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美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创始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美亨利甘特:工业领导工作的组织工作、工资和利润,与泰勒共事14年,提:“计件奖励工资制”(超额完成,发奖;完不成,基本工资日工资照发);甘特图(控制关键点)。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第一位使用流水线(人不动,让机器动)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我的人生和工作(1919)今天和明天(1926)前进(1930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专家):改进了泰勒的方法,发明“动
3、素”概念 ,研究、简化和规范动作。2、古典组织理论:法亨利法约尔(古典组织理论代表;经营管理、管理过程之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提出:“一般管理理论”“管理的一般原则,又叫管理的14条原则(包含:法约尔跳板)”。德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提出高度结构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经济与社会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人际关系理论澳大利亚乔治埃尔顿梅奥:参与“霍桑实验”;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1933)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1945);提出:“社会人”、“霍桑效应”、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四、社会系统理论:美切斯特巴纳德(
4、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经理的职能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组织问题,提出: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管理者的权威来自下级的认可,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信息交流)五、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八大学派1、管理过程学派:美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管理学原理 、管理理论丛林、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经营的实践入门西里尔奥唐奈 和 美哈罗德孔茨 合著 管理学2、行为科学学派(1)马斯洛:激励与个人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 和自我实现)”;人类激励理论(2)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工作的推动力、工作的激励因素、工作与人性、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
5、是更有人性。与他人的关系和工作稳定性被概括为保健因素,如:政策、行政管理和监督、基层人员管理的质量、与主管人员的关系、工作的环境与工作条件、薪金、人际关系、个人生活、与下级关系、地位安全等。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如: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成就、得到赏识、增加责任,成长和发展机会等。(3)布莱克和穆顿合作的管理方格图发散:麦克莱兰的成就需求(成功)、权力需求(控制他人自己不被控制)、亲和需求(友好人际关系)3、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特里司特:认为: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社会协作系统同技术系统结合起来、相互协调;长壁采煤法的某些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意义、社会技术系统的特性4、决策理论学
6、派美赫伯特西蒙(1978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管理决策新科学行政管理行为管理行为5、系统管理理论学派卡斯特与理查德约翰逊、詹姆斯罗森茨韦格 合著 系统理论与管理,综合的一体化系统,子母系统,内外信息传递和反馈,不断自我调节、适应发展。6、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美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现代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基础。建立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实际经济效果为平价依据,广泛应用计算机。7、权变管理理论学派卢桑斯: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提出了用权变理论可以统一各种管理理论的观点;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8、经验学派(1)彼得德鲁克。(2)欧内斯特戴尔:伟大的组织者管理:理论与实践
7、、组织中的参谋工作(1960年,与林德尔厄威克合著);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1、目标管理理论 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 1954年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首提“目标管理”,并在有效的管理者、效果管理、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书中多次进行阐述。与以往管理方式的区别:只给管理者确定一个目标,不要求管理者怎样和怎么干(黑猫白猫);把“以作业为中心”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相结合;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 目标管理三个步骤: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目标 2、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8、菲根堡姆博士的全面质量管理(1961)核心是“全面”,包括:A、管理体系的所有方面、B、整个过程的管理、C、全员参加实施步骤: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教育使全员充分了解市场建立质量基准、评测制度、激励机制改变质检人员挑问题形象,消除隔阂建立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质量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立质量小组,加强团队工作培训 3、绩效管理理论KPI关键业绩指标法(较早),弱点:虽有一套与战略紧密联系的关键业绩指标,但没有将绩效目标分解到基层管理及操作人员;没有提供一套完整的对操作有具体指导意义的指标框架体系。BSC平衡计分卡法(20世纪90年代):由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共同创立。BSC明确提出:绩效管理就
9、是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每天的行动都与企业的战略挂钩。BSC体系包括四部分:学习与成长性的;内部管理性的;客户价值的;财务的。BSC具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且便于操作。绩效管理一般包括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管理绩效绩效考核奖励绩效(如:绩效工资、表扬、晋升、个人奖金、团队奖金、奖品、特殊津贴等)4、知识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科特卢因使管理从机械工程学概念变为社会心理学概念20世纪70年代,克里斯阿吉里斯和唐纳德斯科恩对知识管理做出更深层次的研究。知识被应用于改变我们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知识在管理中的价值开始显现。20世纪80年代,彼得德鲁克创造“知识工作者”一词,提出知识管理的规则;并认为:世界正处
10、在向知识的社会巨大转变之中,知识上的收益正逐渐成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理论1、美道格拉斯麦格雷戈:X/Y理论(根据自我实现人理论提出),企业中人的方面又称:企业的人性面企业的人性方面。比较:沙因总结出四种人:经济人、社会人(梅奥)、自我实现人(马斯洛)、复杂人(沙因)。2、坦南鲍姆和沃伦施密特: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图1)属于领导风格理论。3、美弗雷德菲德勒(权变管理创始人):权变理论 ,让工作适应管理者一种领导效能理论权变模型一领导效用的新方向领导游戏:人与环境的匹配(图2)(图3)4、斯托根梯,沙特尔:领导行为理论(俄亥俄州立大学:关怀维度、规定维度)领导风格四分图(图4)
11、5、赫塞和布兰查德:领导者风格曲线图(图5)6、罗伯特布莱克和简穆顿: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图6)7、罗伯特豪斯认为:高关系、高工作不一定最有效,须将情景因素与下属个性特点综合考虑。他提出途径目标理论 ;管理过程及组织行为(与艾伦菲利、斯蒂芬克尔合著) (图7)8、勒温(德国)的“领导风格理论”中,领导方式类型包括:专制型、民主型、自由放任型。(图1)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解析:领导风格的连续统一体理论包含7种领导行为:自行做出并宣布决策;强行推销自己所做的决策;做出决定并允许提出问题;提出可修改的讨论计划;提出问题、征求意见并作出决策;规定界限但由集体作出决策;允许下属在上级规定的界限内行使决
12、策权。对这7种领导行为的最适当分类是:其中:属于专制式,属于参与式,属于民主式(图3)菲德勒的领导模型(图4)领导风格四分图 (图5)领导者风格曲线图 (图6)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途径目标理论(图7)激励理论与技巧一、需求理论1、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 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社交需求)、尊重 和自我实现】”;人类激励理论2、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 工作的激励因素工作与人性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
13、的机会。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栖身之地)有关,激励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领导与办事员不同)有关二、激励理论1、期望理论: 维克多维鲁姆,或称维克托弗鲁姆 工作与激励(1964)一书提出了激励的期望理论,被认为是管理领域的里程碑;领导与决策一书创立了著名的领导规范模型。期望公式: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效价)期望值 期望理论公式三要素: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期望模式: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绩效)组织奖励(报酬)个人需要2、公平理论: 斯塔西亚当斯 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与雅各布森合写)、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工人关于工资公司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3、强化理论: 伯尔赫斯弗雷德
14、里克斯金纳 强化的四种具体方式:正强化、惩罚、负强化、自然消退 (又叫:忽视 ,即“冷处理”,达到“无为而治”)。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其他管理学人物、著作、理论、观点一、加拿大亨利明茨伯格:管理工作的本质(1973) 一书中揭示了管理者的三大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组织的结构 (1979), 组织内外的权力斗争 (1983), 明茨伯格谈管理:人们的奇妙组织世界(1989), 战略过程(1991), 战略规划兴
15、亡录 (1994), 战略历险 (1998), 管理者不是MBA (2004)二、美戴维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成就需求、权力需求、亲和(社交)需求权力的两面性 三、罗纳德哈里科斯(创造了“交易成本”;产权理论的创始人):企业的性质,美国广播业:垄断研究,联邦通讯委员会;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管理成本”。四、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之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变革之舞、学习型学校。提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管理技巧。五、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理论):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
16、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
17、,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18、。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韦纳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求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对影响行为结果的可觉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结构以及原因归因和情感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等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他认为每个人都力求解释自己的行为,分析其行为结果的原因。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一个人在分析其根由时,主要有三个维度与六个因素。三维度与六因素的结合见下表: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结为四方面的因素: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方面的因素可以按三方面来划分:A因素来源(
19、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B稳定性(稳定和不稳定); C能控性(能控和不能控)六、路径-目标理论(图8-3)路径-目标理论提出了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下属因素。下属因素主要是包括,控制点,经验,知觉能力。“目标-途径理论”同以前的各种领导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立足于部下,而不是立足于领导者。在豪斯眼里,领导者的基本任务就是发挥部下的作用,而要发挥部下的作用,就得帮助部下设定目标,把握目标的价值,支持并帮助部下实现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提高部下的能力,使部下得到满足。这样,就形成了这一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一是领导方式必须是部下乐于接受的方式,只有能够给部下带来利益和满足的方式,才能使他们
20、乐于接受;二是领导方式必须具有激励性,激励的基本思路是以绩效为依据,同时以对部下的帮助和支持来促成绩效。也就是说,领导者要能够指明部下的工作方向,还要帮助部下排除实现目标的障碍,使其能够顺利达到目标,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尽量使职工需要得到满足。难记知识点(一)管理学基础教材上的1. 区别(1)绩效考核的 信度 与 效度信度:是指考核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稳定性)程度,即用同一考核方法和程序对员工在相近的时间内所进行的多次测评结果应当是一致的。效度:是指绩效管理所采用的方法对员工工作绩效评价的准确性。也即指:测量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行为与成果的准确性程度。(2)效果 与 效率效果:问题的重要性做对
21、事情(做正确的事)决策效率:方法的先进性做好事情(正确地做事)计划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 2.数学家维纳是控制论的创始人3.组织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4.控制(1)预算控制(预算是计划和控制手段):内容:为实现组织计划目标,规定各种管理工作投入与产出的数量;投入与产出的原因说明;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时间预计。作用:改进计划,促进组织协调和控制。目的:改进计划;促进组织协调;有利于控制。分类:收支(货币,收入是最基本销售预算;支出:直接材料、人工和附加费用)实物量(直接工时台时数原材料数
22、量占地面积和生产量)、投资(固定资产基本建设)、现金(剩余资金投资计划最重要)、资产负债表预算。缺陷:过细会过严,束缚手脚;取代组织目标;依据不足;最大缺乏灵活性。 克服缺陷:可变预算费用项目分析,确定各个费用项目应怎样随产量变化而变化;零基预算彼得.菲尔,美国“日落法”。核心不因循守旧,一切依据组织目标重新考虑。注意:一是组织活动的目标,预算要达到的目标;二是分析目标的必要性及项目的实施结果;三是实施项目的备选方案的数量及选择的方案是否最佳;四是分析项目需要的资金数量、资金来源及使用是否具有合理性。(2)程序控制:必要性体现:一是使管理活动规范有序;二是助于提高管理效率;三是调动管理人员积极
23、性。原则:程序数量最少原则;程序目标原则;程序可行原则;程序权威原则。步骤:分析工作过程工具业务流程图和程序说明绘制和编制二者。(3)审计控制:产生古代埃及寻求信息和核实信息。内容:财务、组织业务发展、组织的各项职能及战略目标审计。外部审计、内部和管理(内部发展,对所有组织管理工作绩效全面评估和评价签定方法。财务报表分析:三种:利润率、流动性、生产率。方法:实际数字法;比率分析法(财务流动、负债、销售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和经营比率库存周转、固定资产周转、收入与销售费用比率)。(4)人员及综合控制:人员:签定式评价法、实地审查法、强选择列(晋升)成队列、偶然事件评价法。 综合:资料设计控制法(程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事业单位 考试 管理学 基础知识 95 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