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录摘要11引言1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简介22.1 强度22.2 塑性22.3 硬度22.4 冲击韧性32.5 疲劳强度3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33.1拉伸试验33.2压缩试验63.3扭转试验83.4硬度试验113.5冲击韧度试验163.6疲劳试验194常用的仪器设备简介204.1万能试验机204.2扭转试验机234.3摆锤式冲击试验机285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30参考文献30【精品文档】第 19 页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摘要:金属的力学性能反映了金属材料在各种形式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某些能力,它与材料的失效形式息
2、息相关。本文主要解释了金属材料各项力学性能的概念,介绍了几个常见的测试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最后阐述了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关键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发展趋势Test Methods fo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Abstrac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which reflect some abilities of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resistance under variou
3、s external forces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failure form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ome concept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common experiments test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and apparatuses use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est methods f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4、of metal material is also discussed. Keywords:metal material,mechanical properties,test methods,apparatuses, development trend1引言材料作为有用的物质,就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某种性能,所有零部件在运行过程中以及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都在某种程度上承受着力或能量、温度以及接触介质等的作用,选用材料的主要依据是它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其中使用性能是首先需要满足的,特别是针对性的材料力学性能往往是材料设计和使用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材料性能测试与组织表征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和获知材
5、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人们要有效地使用材料,首先必须要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各种因素。因此,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是所有测试项目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过程中,人们已经建立了许多反映材料表面的和内在的各种关于力学、物理等相关材料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技术,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已使材料性能测试分析从经验发展并建立在现代物理理论和试验的基础之上,并且随着人们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广泛研究和深入理解,也显著促进了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理论、方法和设备的迅速发展1。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简介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外力
6、的作用。如起重机上的钢索,受到悬吊物拉力的作用;柴油机上的连杆,在传递动力时,不仅受到拉力的作用,而且还受到冲击力的作用;轴类零件要受到弯矩、扭力的作用等等。这就要求金属材料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荷而不超过许可变形或不破坏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材料的力学性能2。金属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各种外加载荷的能力,其中包括:弹性和刚度、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度、断裂韧度及疲劳强度等,它们是衡量材料性能极其重要的指标。2.1 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强度指标一般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载荷即力表示,符号为,单位为MPa。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是指金
7、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或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值,用s表示。抗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拉力的作用下,被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用b表示。对于大多数机械零件,工作时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所以屈服强度是零件强度设计的依据;对于因断裂而失效的零件,而用抗拉强度作为其强度设计的依据。2.2 塑性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工程中常用的塑性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伸长率指试样拉断后的伸长量与原来长度之比的百分率,用符号表示。断面收缩率指试样拉断后,断面缩小的面积与原来截面积之比,用y表示。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其塑性越好;反之,塑性越差。良好的塑性
8、是金属材料进行压力加工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机械零件工作安全,不发生突然脆断的必要条件。2.3 硬度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硬度是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一般材料的硬度越高,其耐磨性越好。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也越高。2.4 冲击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用K表示,单位为J/cm2。冲击韧性常用一次摆锤冲击弯曲试验测定,即把被测材料做成标准冲击试样,用摆锤一次冲断,测出冲断试样所消耗的冲击AK,然后用试样缺口处单位截面积F上所消耗的冲击功K表示冲击韧性。K值越大,则材料的韧性就越好。K值低的材料叫做脆性材料,K值高的材料叫韧性材料。很多零
9、件,如齿轮、连杆等,工作时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因此要用K值高的材料制造。铸铁的K值很低,灰口铸铁K值近于零,不能用来制造承受冲击载荷的零件。2.5 疲劳强度工程上一些机件工作时受交变应力或循环应力作用,即使工作应力低于材料的ss ,但经过一定循环周次后仍会发生断裂,这样的断裂现象称之为疲劳。 当零件所受的应力低于某一值时,即使循环周次无穷多也不发生断裂,称此应力值为疲劳强度或疲劳极限。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内部缺陷、表面划痕、残留应力等3。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人们要有效地使用材料,首先必须要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各种因素。每种材料的失效形式均与其相关的力学性能有关,如图
10、3-1所示。结合材料的失效形式,人们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来了解材料各方面的力学性能。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扭转试验、硬度试验、冲击韧度试验、疲劳试验等。图3-1 力学性能和失效形式的关系3.1拉伸试验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是检测和评定冶金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拉伸试验则是应用最广泛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拉伸性能指标是金属材料的研制、生产和验收最主要的测试项目之一,拉伸试验过程中的各项强度和塑性性能指标是反映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4。影响拉伸试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试样、试验设备和仪器、拉伸性能测试技术和试验结果处理几大类:为获得准确可靠
11、的,试验室间可比较的试验数据,必须将这些因素加以限定,使其影响减至最小。3.1.1拉伸试样为了便于比较实验结果,按国家标准 GB22876中的有关规定,实验材料要按上述标准做成比例试件,即圆形截面试件 l0 =10d0 (长试件) l0 =5 d0 (短试件)矩形截面试件 l0 =11.3 (长试件) l0 =5.65 (短试件) 式中: l0 -试件的初始计算长度(即试件的标距); A0 -试件的初始截面面积; d0 -试件在标距内的初始直径。实验室里使用的金属拉伸试件通常制成标准圆形截面试件,如图3-2所示图3-2拉伸试件3.1.2拉伸试验原理金属拉伸实验是测定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一个最基本
12、的实验,是了解材料力学性能最全面,最方便的实验。本试验主要是测定低碳钢在轴向静载拉伸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在试验过程中,利用实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可绘出低碳钢的拉伸图(如图3-3所示)。由于试件在开始受力时,其两端的夹紧部分在试验机的夹头内有一定的滑动,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图3-3 试件拉伸图对于低碳钢,在确定屈服载荷PS时,必须注意观察试件屈服时测力度盘上主动针的转动情况,国际规定主动针停止转动时的恒定载荷或第一次回转的最小载荷值为屈服载荷PS,故材料的屈服极限为 试件拉伸达到最大载荷之前,在标距范围内的变形是均匀的。从最大载荷开始,试件产生颈缩,截面迅速变细,载荷也随之减小。因此,测测
13、力度盘上主动针开始回转,而从动针则停留在最大载荷的刻度上,给我们指示出最大载荷Pb,则材料的强度极限为: 试件断列后,将试件的断口对齐,测量出断裂后的标距l1和断口处的直径d1 ,则材料的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分别为: 100% 100%式中,l0 , A0分别为试验前的标距和横截面面积; l1 ,A1分别为试验后的标距和断口处的横截面面积。如果断口不在试件距中部的三分之一区段内,则应按国家标准规定采用断口移中法来计算试件拉断后的标距l1 。其具体方法是:试验前先在试件的标距内,用刻线器刻划等间距的标点或圆周11个,即将标距长度分为10等份。试验后将拉断的试件断口对齐,如图33所示,以断口O为起点
14、,在长段上取基本等于短段的格数得B点当长段所余格数为偶数时,如图-4(a)所示,则取所余格数的一半得C点,于是l1AB+2BC若长段所余格数为奇数时,如图-4(b)所示,可在长段上取所余格数减之半得C点,再取所余格数加之半得C1点,于是l1ABBCBC1图3-4 (a);(b)当断口非常接近试件两端部,而与其端部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直径的两倍时,需重作试验。3.1.3拉伸试验特点拉伸试验操作简单、方便,通过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包含了大量信息,很容易看出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如比例极限、弹性模量、屈服极限、强度极限等等,因此拉伸试验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拉伸实验中材料在达到破坏前的变形是均
15、匀的,能够得到单向的应力应变关系,但其缺点是难以获得大的变形量,缩小了测试范围。3.2压缩试验压缩试验主要用于测定材料的压缩屈服极限以抗拉强度,并通过实验观察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主要是变形和破坏形式),以此来比较各种材料的压缩机械性能的特点。以下主要以低碳钢(塑性材料)与铸铁(脆性材料)的压缩试验为例。3.2.1 压缩试验原理将试样放在试验机的两压板之间,开动试验机缓慢进行加载,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压力作用,示力指针缓慢匀速转动,并利用试验机的绘图装置自动绘出压缩图(见图35)。由于试样两端不可能理想的平行,试验时必须使用球形承垫(见图36),并且试样应置于球形承垫中心,藉以球形承垫的
16、自动调节作用实现试样的轴向受压。图3-5试验机绘出的压缩图 图3-6 球形承垫3.2.2压缩曲线的解析 1)低碳钢的压缩试样开始变形时服从虎克定律,压缩曲线呈直线(见图35a)。在开始出现变形增长很快的非线性小段时,表示材料到达了屈服,但这时并不象拉伸那样有明显的屈服阶段,只是示力指针暂停转动或稍有返回,这暂停或返回的最小值即为压缩屈服荷载PSC。此后,图形呈曲线上升,材料产生显著的残余变形,试样长度显著缩短,而直径增大。由于试验机压板与试样两端面之间的摩擦力,使试样两端的横向变形受到阻碍,因而试样被压成鼓形。随着荷载的逐渐增加,塑性变形迅速增长,试样的横截面面积也随之增大,而增大的面积又能承
17、受更大的荷载,因此试样愈压愈扁,甚至可以压成薄饼状而不破裂,所以无法测出其最大荷载Pbc和抗压强度bc6。根据测出的压缩屈服荷载PSC,由公式SC=PSC/S0即可求出材料的压缩屈服极限。2)铸铁的压缩图37 铸铁试样压缩下的破坏铸铁试样在压缩时与拉伸明显不同,其压缩曲线上虽然仍没有明显的直线阶段和屈服阶段,但曲线明显变弯(见图35b),表明试样在达到最大荷载Pbc前就出现了明显的塑性变形,而其最大荷载Pbc也要比拉伸时的Pb大很多倍。当荷载达到最大荷载Pbc后稍有下降,然后破裂,并能听到沉闷的破裂声。铸铁试样破裂后呈鼓形,并在与轴线大约成450角的斜面上破裂(见图37),此破坏主要是由剪应力
18、引起的。由公式bc= Pbc/S0即可求出材料的抗压强度。3.2.3压缩试验的特点相比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可以很大的变形量,弥补了材料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中的不足。材料实验表明,对于多数金属材料,拉伸实验在材料破坏前给出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压缩实验相同,因此压缩试验在金属成形的材料实验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但是压缩实验因为材料端面的摩擦效应,一般难以获得均匀变形,必须有良好的润滑条件来消除摩擦或讲摩擦效应降到极小,才能获得较准确的材料性能7。3.3扭转试验扭转试验是观察试样在扭转力偶作用下试样受力和变形的行为。通过观察材料的破坏方式来测定材料的剪切屈服极限及剪切强度极限。3.3.1扭转试件采用圆形截面试件
19、,如图3-8所示,在试件表面画上一条纵线,以便观察试件的扭转变形。图3-8 扭转试样3.3.2扭转试验机的工作原理扭转试验机如图3-9。在机体上有一个基本固定的夹头,用两平面和夹紧螺栓固定扭转试样的一端。基座上有一个能水平移动的电动减速装置,其左端是一个可旋转的夹头,以夹持试样的另一端。当电动减速器转动时,带动活动夹头转动,而使试样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发生了转动,故试件受扭而产生变形。图3-9 扭转试验机作用于试样的扭转力矩,通过与固定夹头相连的称重机构而平衡,同时又带动荷载指针转动而指示出所受扭转力矩的大小。它还带动绘图仪的画笔左右移动,这个移动的扭转力矩坐标在记录纸上与纸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20、活动夹头的转动量代表了试样一端相对于另一端的转动,即扭转角。扭转角的大小由活动夹头上的刻度线来指示。同时还通过转动传感器将转角信号输入到绘图仪中,带动绘图仪纸筒转动送出记录纸,在记录纸的长度方向构成转角坐标。在实验过程中,随着试件扭转变形的增加,试样所受的扭转力矩也随之变化,绘图仪就画出扭转力矩扭转角的实验曲线。在扭转力矩示荷盘的右下方,有一个量程旋钮用以改变扭转力矩的测量量程。其测量范围有100Nm、200 Nm、500 Nm、1 000 Nm。当把旋钮转动到指定的量程时,示荷盘上的刻度标示值随之变化。以利于直接读取。在示荷盘左边的侧面上有一个转动轮,往上或往下转动可调整示荷盘指针的零点(一
21、般情况下不要去转动它)。扭转实验时的变形速度,可由改变电动机的转速来决定。由于本机采用可控硅直流电机,调速可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无级调整。调速由机器操纵面板的开关和旋钮来控制。控制面板如图3-10,面板各开关,旋钮的功能如下所述。电源开关:按下“开”,接通整机电源;按“关”,断开整机电源:活动夹头转动速度设置如下。快速设置:速度设置开关扳于0360/min,表示活动夹头转动速度在0360/min的范围内变化,具体的速度由速度调节钮的转动来决定。慢速设置:速度设置开关搬于036/min之间变化。具体的速度由速度调节钮的转动量来决定。电机开关按钮:电机的转动由三个按钮决定,“正”为正转,“反”为反转
22、,“停”为不转。改变电机转向时,应先按“停”然后再换回。记录仪开关:此开关用于开关记录仪,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即可打开记录仪。用完关闭,以免电机转动空走纸。图3-10 控制台面板3.3.3扭转实验原理试件承受扭矩时,材料处于纯剪切应力状态,是拉伸以外的又一重要应力状态,常用扭转实验来研究不同材料在纯剪切应力状态下的机械性质。低碳钢试件在发生扭转变形时,其T曲线如图3-11所示,类似低碳钢拉伸实验,可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断裂阶段,相应地有三个强度特征值:剪切比例极限、剪切屈服极限和剪切强度极限。对应这三个强度特征值的扭矩依次为Tp、Ts、Tb。图3-11 T曲线在比例极限内,
23、T与成线性关系,材料完全处于弹性状态,试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沿半径线性分布。如图3-12(a)所示,随着T的增大,开始进入屈服阶段,横截面边缘处的剪应力首先到达剪切屈服极限,而且塑性区逐渐向圆心扩展,形成环塑性区,如图3-12(b)所示,但中心部分仍然是弹性的,所以T仍可增加,T的关系成为曲线,直到整个截面几乎都是塑性区5,如图3-12(c)所示。 (a) (b) (c)图3-12 试件横截面剪切力分布在T出现屈服平台,示力度盘的指针基本不动或有轻微回摆,由此可读出屈服扭矩Ts,低碳钢扭转的剪切屈服极限值可由下式求出:屈服阶段过后,进入强化阶段,材料的强化使扭矩又有缓慢的上升,但变形非常明显,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材料 力学性能 及其 测试 方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