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气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doc





《焊接气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气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焊接气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岗位危险源:CO、CO2排放、操作场所狭小、操作人员未培训、防护用品不合格、防护用品缺失、焊丝不合格、锰排放量超标、电源线断裂、电源线绝缘强度不够、电源线老化、电源线破损、接地线断裂、控制柜周围存放导电物体、漏电保护缺失、操作场所堆放可燃物体、操作方、法不当、焊渣飞溅、防护用品未正确穿戴、零部件摆放不稳、行车吊钩停放过低、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良、作业人员抛扔工具、操作方法不当、焊接气体含有杂质、人员防护意识不强、作业场所周围违章停留等二、可导致事故:灼烫、火灾、触电、职业病、物体打击等三、焊、割设备、工具安全操作规程(一)水封式安全器1、使用前先用水位控制阀检查水位一
2、次(回火后再检查一次),并检查是否漏气。2、水封安全器须垂直放置,工作压力应与乙炔发生器相一致。3、每一个焊、割炬,必须有一个回火防止器。多个焊炬同时工作时,除安置总水封安全器外,每一个焊(割)炬处还须设一个独立的回火防止器。4、水封安全器每月应拆卸清洗一次,并应定期大修。(二)橡胶软管的安全操作1、橡胶软管须经压力实验。氧气软管试验压力为2MPa;乙炔软管试验压力为0.5MPa。耐压不合标准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沾油的软管不准使用。2、软管长度一般为10-20米。接头处用专用卡子或退火的金属丝扎牢。3、正确辨别软管颜色。氧气软管为红色,乙炔(特利气)软管为黑色。4、乙炔(特利气)软管使用中
3、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炬或割炬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氧。5、禁止把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把重的或热的物体压在软管上。软管禁止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6、橡皮管要专用,乙炔(特利气)管和氧气管不能对调使用,橡皮管要有标记以便区别。7、发现橡皮管冻结时,应用温水或热蒸汽解冻,禁止用火烤,更不允许用氧气去吹乙炔管道。8、氧气、乙炔(特利气)用的橡皮管,不要随便乱放,管口不要贴住地面,以免填入土和杂质,发生堵塞。(三)氧气瓶的安全操作1、每个气瓶必须在定期检验的周期内使用(三年),色标明显,瓶帽齐全。严禁与油脂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同
4、贮同运,应避免剧烈振动和碰撞,禁止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氧气瓶。2、氧气瓶应远离高温、明火、熔融金属飞溅物和可燃易爆物质5m以上,氧气瓶一定要避免受热、曝晒,使用时尽可能垂直立放。在并联使用的氧气汇流出总管上,应装设单向阀。3、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瓶中氧气不能全部用完,气瓶余压不得小于0.05兆帕。4、氧气瓶附近有毛病或缺损,阀门螺杆滑丝时均应停止使用。5、禁止氧气瓶与可燃性气体气瓶、易燃易爆物质混放。6、禁止操作人员用沾有各种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手套和工具等去接触气瓶及其附件,最好备用专用工具。7、氧气瓶只能专用,不能盛装不同的气体。8、禁止用压缩纯氧用作改善空气条件或通风换气,亦不得用来
5、吹扫工作服上的尘屑,吹除乙炔、特利气管道的堵塞物,或作为气动工具的动力源等。9、开启瓶阀和减压器应缓慢,人不要面对减压表,但应观察指针是否灵敏可靠。与电焊同一工作地点使用的氧气瓶,瓶底应垫绝缘物,以防氧气瓶带电。10、氧气瓶出口处如有冻结现象,严禁使用明火加热和利用红铁烘烤,以免氧气突然大量冲出造成事故。(四)乙炔(特利气)瓶的安全操作1、乙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必须直立固定,避免剧烈振动、碰撞。运输时,使用专用小车,不得用吊车吊运,不得用链条或电磁吸盘吊运。2、气瓶在使用、运输和贮存时,环境温度一般不得超过40,若超过,应采取降温措施。3、气瓶不能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
6、小于10m。4、禁止气瓶混放。作业时,气瓶应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严禁倾斜或卧放,或随意晃动。5、气瓶严禁敲击、碰撞,严禁在瓶体上引弧,严禁将气瓶放置在电绝缘体上使用。6、气瓶须配置专用的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正常使用时,减压器指示的放气压力不得超过0.15MPa,放气流量不得超过0.05m3/hL。如需较大流量时,应采用多只气瓶汇流排供气。7、气瓶内气体应保留一定的余压。当环境温度小于0时,余压为0.05MPa;0-15时,余压为0.1MPa;15-25,余压为0.2MPa;25-40时,余压为0.3MPa.8、气瓶使用过程中,开闭气瓶瓶阀的专用扳手,应始终装在瓶阀上。操作者站在阀门的侧后方,缓缓
7、开启,拧开瓶阀不宜超过1.5转,暂时中断使用时,必须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和气瓶阀,严禁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减压器或开、闭气瓶阀。9、进行焊接作业现场,乙炔(特利气)瓶不得超过5个。存放5-20个时,应在现场或车间内用耐火材料隔成单独的贮存间。若超过20个,应设置气瓶库。贮存间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5m。禁止乙炔(特利气)瓶与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库存放。(五)CO2混合气瓶的安全操作1、气瓶在使用、运输和贮存时,应避免剧烈振动和碰撞。2、严禁在气瓶上引弧。混合气瓶应远离明火及禁止在太阳下爆晒。3、气瓶在使用、运输和贮存时,应避免剧烈振动和碰撞,不得用链条或电磁吸盘吊运。4、气瓶内应保留
8、一定的余压。(六)仪表的安全操作1、在使用气瓶与管道气进行电焊、气割作业时,必须使用压力表、减压表及回火防止器等仪表。2、压力表、减压表、回火防止器要定期进行检验检测,以保持其有效性,不合格的严禁使用。3、在电焊、切割作业前对仪表进行检查,如发现损坏,严禁使用。4、在电焊、切割作业过程中,如压力表损坏,应立即关闭气瓶阀门。5、不同的减压表对应不同的气体,不得混用。6、作业结束时,收好压力表、减压阀、回火防止器,防止损坏和遗失。(七)焊、割炬1、通透焊嘴应用铜丝或竹签,禁止用铁丝。2、使用前检查焊炬或割炬的射吸能力。办法是:先接上氧气管,打开乙炔阀和氧气阀(此时乙炔管和焊、割炬应脱开),用手指轻
9、轻接触焊炬上乙炔进气口处,如有吸力,说明射吸能力良好。插接乙炔气管时,应先检查乙炔气流是否正常。若没有吸力,甚至氧气从乙炔接头中倒流出来,必须进行整理,否则严禁使用。3、根据工件厚度,选择适当的焊炬、割炬及焊嘴、割嘴。避免使用焊炬切割较厚的金属,应用小割嘴切割厚金属。4、焊、割炬射吸检查正常后,进行接头连接时,对氧气橡皮管连接要牢固;而乙炔进气接头与乙炔橡皮管则不应连接太紧,以不漏气并容易接插为宜。对老化和回火时烧损的皮管不准使用。5、工作地点要有足够清洁的水,供冷却焊嘴用。当焊炬(割炬)由于强烈加热而发出“劈啪”的炸鸣声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门,并将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进行冷却。注意最
10、好不关氧气阀。6、短时间休息时,必须把焊炬(或割炬)的阀门闭紧,不准焊炬放在地上。较长时间休息或离开工作地点时,必须熄灭焊炬,关闭气瓶球形阀,除去减压器的压力,放出管中余气,并停止供水,然后收拾软管和工具。7、焊炬(或割炬)点燃操作规程:a点火前,急速开启焊炬(或割炬)阀门,用氧气吹风,以检查喷嘴的出口,但不要对脸部试风。无风时不得使用。b进入容器内焊接时,点火和熄灭都应在容器外进行。c对于射吸式焊炬(或割炬),点火时应先微微开启焊炬(或割炬)上的乙炔阀,然后送到灯心或火柴上点燃,当发现冒黑烟时,立即打开氧气手轮调节火焰。若发现焊炬(或割炬)不正常,点火并开始送氧后一旦发生回火时,必须立即关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焊接 气割 作业 安全 操作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