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教案).doc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毫米的认识课型新授课课时3-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在具体的测量活动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知识要点:1厘米=10毫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长度观念学法指导采用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教具、学具课件、米尺、学生尺 、线绳、各
2、种小物体等。通案个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学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同学们,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二、 探究新知1、认识毫米(1) 出示放大的的1厘米图(2)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
3、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学生互相交流一下(3)在直尺上找一找,数一数2、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1)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2)总结归纳:板书1厘米10毫米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组织学生观察直尺上下班毫米的长度,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借助1分硬币或身份证的厚度,体会1毫米的长度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长、宽、厚大约是1毫米?你能说出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一般是用“毫米”作单位的吗?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测量得非常精确时,可以用毫米做单位。4 体验完成“做一做”三、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练习五第1、2题课堂检测必做题:1、我会填。一根跳绳长2( ) 练习本的厚度约2( )小明身高130( ) 一棵大树高约8( )5厘米4毫米( )毫米 75毫米=( )厘米( )毫米选做题:改一改。2006年4月18日 星期二 天气:晴今天早晨,我从2毫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0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忙吃完早饭上学去。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拿出17厘米长的铅笔和8 米 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请学生把认为不恰当的地方进行改正。教学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单元 测量 第一 课时 毫米 认识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