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师德论文.docx





《小学老师师德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老师师德论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老师师德论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绘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讨论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绘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沟通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本人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小学老师师德论文1为了解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班主任老师德育状况,笔者自编(中小学班主任老师德育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班主任老师比拟看重的德育能力要素、德育工作的总体评价和详细施行情况包括关于班级管理制度、家委会产生方式、班会
2、课的开设情况、主题班会的内容、班主任教研活动、班主任科研课题类型、德育工作反思形式、对学生教育与引导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天津市785名中小学班主任老师实际统计时剔除了未填写社会人口统计信息的问卷。其中,城市老师409名、农村老师372名缺失值为4;男老师108名、女老师668名缺失值为9;担任班主任工作13年的老师181名、46年的99名、710年的120名、11年以上的373名缺失值为12;具有区级及以上“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的老师212名、无此荣誉称号的老师563名缺失值为10。一、中小学班主任比拟看重的德育能力要素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班主任比拟看重的德育能力的要素依次为:了解班级学生97.1
3、%、转化后进生92.2%、处理偶发事件90.9%、沟通家长90.0%、开展班级活动89.5%、设置班级管理岗位89.3%、制定班规88.9%、沟通科任老师86.7%、创新德育方法与途径82.2%、开展德育科研72.6%。可见,中小学班主任最为看重的德育能力要素依次是:了解班级学生、把握德育方法如,转化后进生、处理偶发事件和沟通学生家长。这符合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二、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总体评价1.班主任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力调查数据以为,中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非常大的占51.8%,比拟大的占28.4%,基本有影响力的占10.1%,不太有影响力的占6.6%,没有影
4、响力的占3.2%。可见,近九成多中小学班主任以为本人对学生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力。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成长影响力的自我评价存在极其显著的工作年限差异X2=44.40,p0.001和学段差异X2=21.31,p0.001,优秀班主任与普通班主任存在显著差异X2=5.17,p0.05。工作年限为11年以上的中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显著高于工作13年、710年的班主任;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显著高于初中班主任;优秀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显著高于普通班主任。2.对德育工作岗位的认同感班主任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施行者。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班主任老师德育工作认同感如下:完全认同的占6
5、6.7%,大部分认同的占17.9%,基本认同的占13.1%,大部分不认同的占1.4%,完全不认同的占0.9%。可见,近七成的中小学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但也有近三成的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认同感较低。3.班主任施行德育的自觉性调查结果表明,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中小学班主任老师有意识地施行德育的情况如下:完全能够的占76.4%,大部分时候能够的占15.6%,有时能够的占14.1%,完全不能够的占1.0%。可见,七成多的中小学班主任老师能够有意识地施行德育。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有意识地施行德育存在显著的工作年限差异X2=19.66,p0.001和学段差异X2=7.66,p0.01。工作年限为
6、11年以上的班主任有意识地施行班级德育的比例显著高于工作年限为13年的班主任;小学班主任老师有意识地施行班级德育的比例显著高于初中班主任老师。4.对班级德育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对本人的班级德育工作非常满意的占47.6%,比拟满意的占24.2%,基本满意的占13.4%,不太满意的占10.0%,非常不满意的占4.6%。可见,七成多中小学班主任对本人的班级德育工作持满意态度。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对本人的班级德育工作满意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工作年限差异X2=34.45,p0.001和学段差异X2=14.37,p0.001,优秀和普通班主任存在显著差异X2=4.12,p0.05。工作年限为11年以上
7、的班主任对本人班级德育满意的比例显著高于工作年限为13年的班主任;小学班主任对本人班级德育满意的比例显著高于初中班主任;优秀班主任对本人班级德育满意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班主任。三、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施行情况中小学班主任以班级为载体开展德育工作,在班级管理中施行德育。班主任班级德育工作的详细情况主要包括:关于班级管理制度、班级家委会产生的方式、班会课的召开情况、主题班会的内容、班主任老师的教研活动情况、班主任教育科研课题类型及论文发表、班主任反思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的方法。1.关于班级管理制度在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方面,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制定的占88.2%,班主任制定的占8.5
8、%,学生制定的占2.3%,其他占1.0%。在班干部任用形式方面,固定式与轮流式相结合的占72.9%,轮换式占17.4%,固定式占8.6%,其他占1.5%。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在班干部任用形式上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X2=4.45,p0.05。可见,随着学段升高,中小学班干部任用形式倾向于采取固定式与轮流式相结合的方式。2.班级家委会产生方式中小学班级家委会产生方式依次是:由学生家长自荐的占39.1%,选举产生的占27.4%,由班主任指定的占26.3%,其他占6.5%。数据表明,中小学班级家委会产生的方式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X2=16.67,p0.001。与农村家长相比,城市学生家长介入班级
9、工作的意识更强,多采取自荐方式介入班级事务。3.班会课的开设情况1998年,国家教委公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规章的形式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切实保证校会、班会、团队会、社会实践的时间。班会是专门分配给班主任的教育时段。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每周都上班会课的占79.7%,偶然上的占18.8%,经常占用的占1.5%。可见,近20%左右的中小学不能上齐班会课。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会课开设情况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段X2=10.47,p0.01和学校类型差异X2=7.072,p0.01。可见,随着学段的升高,每周上班会课的比例却在下降,小学高于初中学段;农村学校每周上班会课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
10、学校。4.主题班会内容主题班会是中小学班主任施行班级德育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讲,主题班会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德育类、智育类、体育类和劳动类。显然,中小学主题班会的主要内容以德育为先。调查结果显示,在主题班会活动中,德育类的占97.3%,智育类的占78.9%,劳动类的占56.3%,体育类的占42.2%。可见,德育类内容是主题班会活动的核心,其次是智育,再次是劳动教育和体育。数据表明,中小学主题班会劳动类活动内容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段X2=16.07,p0.001、学校类型差异X2=4.81,p0.05和工作年限差异X2=20.37,p0.001。劳动类班会活动内容小学显著高于中学;农村学校显著高于城市学校
11、。数据表明,中小学主题班会体育类内容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段差异X2=14.56,p0.001。随着学段升高,体育类班会活动内容逐步减少,小学显著高于初中。5.班主任工作的教研活动调查数据显示,学校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根本没有教研活动的占0.6%,每学期有12次的占29.1%,每学期34次的占27.6%,每周1次或1次以上的占42.7%。可见,只要四成多的中小学每周开展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教研活动。与频繁的学科教学活动相比,班主任工作的教研活动时间明显缺乏。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教研活动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X2=25.30,p0.001,农村学校班主任教研活动显著高于城市学校。6.反思德育工作的主
12、要形式反思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坚持德育反思有助于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总体上,中小学班主任反思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为:与其他班主任沟通占87.4%,观摩其他班主任占81.4%,分析典型个案占77.3%,阅读教育资料61.9%,写班级日志占46.9%,整理学生成长档案占36.9%。可见,沟通、观摩、个案分析与专业阅读是班主任老师反思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而多数中小学班主任老师不擅于通过撰写班级日志和整理学生成长档案来反思德育工作。目前,中小学班主任撰写班级日志和整理学生成长档案的工作量较大,一边从事繁重的教学任务,一边担任班主任,往往不堪重负。7.教育科研课题类型教育科研课题是提升班主任德育
13、能力的主要途径。总体上中小学班主任所介入的教育科研课题类型中学科教学研究占70.9%,班主任工作研究占66.5%。可见,介入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科研课题的比例略低于学科教学类课题。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介入班主任工作研究类科研课题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X2=2.45,p0.05、学段差异X2=3.09,p0.01和工作年限差异X2=15.18,p0.01,优秀班主任与普通班主任存在显著差异X2=9.88,p0.01。在班主任介入班主任工作研究类科研课题方面,城市学校显著高于农村学校,小学班主任显著高于初中班主任,担任班主任工作710年和11年以上的班主任显著高于担任班主任工作13年、46年的班主任
14、;优秀班主任比普通班主任更多地承当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科研课题。8.德育论文发表情况论文撰写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调查结果显示,近12年发表班主任德育工作方面论文0篇的占22.8%、12篇的占44.1%、36篇的占27.3%、7篇以上的占5.8%。可见,中小学班主任的科研意识显著加强,八成左右的老师将班主任德育工作经历提炼成论文进行发表。数据表明,班主任在德育工作论文发表方面,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与普通班主任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66.95,p0.001。可见,优秀班主任比普通班主任具有更强的科研能力。9.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的方法德育引导的方法是班主任对学生施行德育的关键。调查数据显示,中
15、小学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的方法依次为:谈心占95.4%、讨论及辩论占66.3%、讲故事占59.8%、各种阅读活动占50.1%、参观及实践活动占42.6%、游戏活动占39.3%、影视欣赏占37.0%、角色表演占35.2%、其他占4.3%。可见,以谈心为主的讲服教育是当前中小学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的最主要方式,然而德育效果较好的体验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则运用缺乏。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引导之讨论及辩论法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X2=8.88,p0.01和工作年限差异X2=12.68,p0.01。小学班主任老师显著高于初中班主任,担任班主任工作11年以上的班主任显著高于担
16、任班主任工作低于11的班主任。参考资料1黄正平.保障班主任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学习(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体会J.人民教育,20xx18.2龚耀南.师范生德育能力的现状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6.小学老师师德论文2【内容提要】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爱学生。老师要用真诚的爱感动学生,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在宽严之中,显露真爱;在心灵沟通中,予以尊重,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关键词】老师、学生、爱、宽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曾经听我的同学(也是一名小学老师)讲过关于他的一段求职经历:招聘经过中,校方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让你选择,你是先喜欢你的学生还是让你的学生先喜欢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老师 师德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