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精选.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科学活动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分类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磁铁能吸引铁之类的物体。2、让幼儿感悟到磁铁不同磁极的相斥作用。活动打算:大小不一的磁铁若干,幼儿钓鱼玩具,可以吸住和不行吸住的材料包若干。活动过程:一、相识吸铁石。1.出示不同形态的吸铁石,请幼儿识别它是吸铁石吗?(是或不是)2.提问,让幼儿依据已有阅历,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吸铁石的作用。(上课时黑板上要用,妈妈包包上的暗扣等)3.主要问题:吸铁石能吸住什么?二、试验操作,体验吸铁石的奇妙魅力。1.出示各种可吸住和不行吸住的物体,请幼儿猜一猜它们跟吸铁石相遇会产生什么状况?2.让幼儿自主验证刚才自己的结论,两人一包材料。3.
2、让幼儿通过试验,将手上除磁铁外的材料分成两队,并请一名幼儿给大家演示自己的试验过程,老师和幼儿帮他集体验证。4.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可以吸住的材料和不行吸住的材料。5.总结幼儿的操作结果,帮助幼儿了解吸铁石的相关学问及它的学名磁铁。三、玩具里的磁铁。1.出示幼儿常见的“钓鱼”玩具,吸引幼儿爱好。2.与幼儿一同分析该玩具中磁铁的位置及作用。四、同极相斥,异极相吸。1.出示两块有n、s标记的磁铁,演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2.利用小型的两极磁铁制作磁性小火车,让幼儿体验同极相遇和异极相遇的改变。3.让幼儿试验,依据同极和异极的原理制作磁性小火车。4.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了磁铁的哪些新本事。五、活动
3、延长1.通过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利用圆环形磁铁和长棍,制作弹簧磁铁。2.找一找社区中可以吸住和不行吸住的物体,下次和小挚友共享,比一比谁找到的多。科学活动大班教案2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信息是如何传递的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主动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运用不同的信息工具。活动打算了解相关的信息传递方式趣味练习活动过程一、沟通: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1.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2.通过探讨知道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
4、、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二、讲解并描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1.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2.抗日斗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方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三、探讨: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1.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2.让幼儿说说自己会运用哪些特训工具。四、嬉戏:传话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静静话。起先后,再一个一个的后传,各组最终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五、制作挚友信息书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技预设目标:1、发觉动物为了生存而实行的几种自我爱护方法。2、萌发探究动物奇妙的爱好。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爱护方式的相识。活
5、动打算:1、多媒体课件,音乐。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活动过程:一、嬉戏:捉迷藏。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嬉戏,我数1、2、3小挚友躲起来。2、探讨:为什么有的小挚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挚友我找不到?3、师小结。二、隐身妙招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挚友细致找一找,然后告知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爱护自己的本事?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爱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
6、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非常相近,用来隐藏自己不被敌人发觉。4、启发幼儿讲解并描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事?三、探讨动物的防身绝技。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爱护自己的方法?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留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爱护自己的?”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爱护自己的?(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盔甲:乌龟硬刺:刺猬快跑:鹿自切:壁虎臭气:黄鼠狼装死:狐狸3、探讨: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爱护自己的?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慧的,想了很多方法来爱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四、表演防身术。老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
7、用什么方法爱护自己的?现在我们来玩个嬉戏,小挚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爱护自己,看谁仿照得最像!科学活动:绳子的用途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2、乐意开展创建活动,喜爱和同伴沟通、共享。活动打算: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相识过这四个汉字)。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4、珍宝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活动过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
8、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挚友?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老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实,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四、合作玩绳子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挚友一起玩一条绳
9、子,看看哪几个小挚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玩的过程中刚好发觉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五、生活中的绳子师:小挚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觉了绳子?1、幼儿自由探讨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师:生活中还有许多绳子可淘气了,躲起来很难发觉,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六、结束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挚友确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日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知他们吧!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教学目标:1、通过幼儿自己对试验现象的视察,培育幼儿有依次、有耐性的良好视察习惯和敏锐的视察实力。2
10、、培育幼儿相识、探究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爱好。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育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打算: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教学过程: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爱好: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挚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方法吗?小熊的好挚友机智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1、机智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立桥梁的?小熊喜爱吗?为什么?2、机智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立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分?3、它们来到了现代望见了
11、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立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殊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立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5、除了机智猴介绍我们相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立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爱哪一座桥?为什么?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立一座桥,我想请小挚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五、幼儿设计桥梁。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
12、作品,最终一起送给小熊。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影子一、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阅历。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爱好。3、引导幼儿主动参加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爱好,求知欲望。二、活动材料: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三、活动过程: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究欲望。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师:今日我们打算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爱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觉?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师:你们发
13、觉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改变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改变了,影子同样会变。(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阅历,玩“影子棋盘”。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番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记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记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须要影子?5、延长活动:踩影子。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四
14、、留意事项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五、学问背景材料: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拦住了光就有了影子。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科学活动大班教案3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排序的爱好1、老师创设情境:小猫盖了一座新居子,打算铺四条小路,我们大家来帮帮小猫。请小挚友说说想帮小猫铺一条什么样的小路。2、请幼儿利用手中的雪花片试着给小猫铺一条有规律的小路。3、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内的小挚友相互探讨,试着走走对方的小路,感受不同的规律,并说一说同伴铺设小路的规律。二、请幼儿根据两种规律铺小路1、分
15、给幼儿不同颜色的圆点,请幼儿依据颜色、大小的不同按规律铺一条漂亮的小路。2、激励幼儿请小组内的其他幼儿相互走走小路检验一下。3、让幼儿尝试用两种以上规律铺小路,并相互验证三、学习按两种以上规律进行排序的方法1、老师示范按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的方法2、请幼儿自创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3、四组小挚友竞赛,给小猫各铺一条规律不同的小路,时间最短者获胜。四、活动延长:1、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寻有规律排序的事物2、激励幼儿用两种规律进行排序。科学活动大班教案4活动目标:1、尝试用不同的材质手套捉泥鳅,感知粗糙材料能防滑的现象。2、敢于亲近泥鳅,体验捉泥鳅的欢乐。活动打算:1、大地毯、泥鳅、盆、毛巾;塑
16、胶手套、毛线手套;图文字卡(粗糙、光滑)2、童谣歌曲捉泥鳅、PPT活动过程:一、看看说说大胆表达对泥鳅特性的了解T:(出示PPT)春天来了,冬眠的小动物们都醒来了。最近在我们的自然角多了一个挚友,看看是谁?提问:你了解泥鳅吗?你知道关于它的隐私吗?小结:泥鳅是一种鱼,它身体细瘦长长的,身上有着一层滑溜溜的爱护层黏液。二、捉泥鳅在操作、竞赛中发觉捉泥鳅的便利与材料的关系(一)第一次空手捉泥鳅T:你们说泥鳅的黏液可以爱护它不被抓住,真的吗?那你们想不想试试捉一捉泥鳅?(提示幼儿卷起袖子)1、请个别幼儿尝试捉泥鳅,问:你捉起来觉得怎么样?2、请全体幼儿一起试试捉泥鳅,体验泥鳅的光滑,不易捉住。(二)
17、其次次戴手套捉泥鳅:T:泥鳅浑身都是光滑的,要抓住还真费劲!所以,今日我给你们带来两样隐私武器两种手套,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来帮你们更简单捉泥鳅。1、幼儿戴手套捉,要求:戴一只,用戴手套的手去抓。两种手套都试一试,比比哪一种手套更简单捉。2、沟通探讨:戴哪种手套简单捉?为什么?(丰富词:粗糙、光滑)小结:用光滑的手套很难捉住光滑的泥鳅,而用粗糙的手套更简单捉住光滑的泥鳅,原来粗糙的东西能防滑。(三)第三次捉泥鳅竞赛T:大家都觉得粗糙的绿手套捉泥鳅便利,那我们来一次捉泥鳅竞赛,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像你们刚才试的那样有防滑本事!听清竞赛要求:3人一组合作,2人抓,1人数。看哪队合作得好!给你们30秒时间
18、,听到“叮”时间到,停止捉泥鳅。比比哪一队捉得多,数得最清晰。2、沟通:说说你们队一共捉到了多少泥鳅?为什么捉得多?小结:看来除了有合适的防滑手套,还得有好的技巧和好的合作才能有更大的胜利。三、生活中的防滑初步了解生活中的防滑措施和防滑用品T:今日捉泥鳅让我们发觉了粗糙的手套更简单捉泥鳅,所以,粗糙的材料能防滑。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须要防滑的地方,看看1、(PPT照片出示)雨天,我们的大厅很湿滑,怎么办?结冰的地面很简单让人摔倒,怎么防滑?2、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防滑?有哪些东西能防滑呢?(PPT出现鞋子、浴室防滑垫)延长:在生活中还有许多须要防滑的地方和防滑的好方法,我们回去后再去找一找
19、,记录下来好不好?科学活动大班教案5大班优秀科学活动教案:奇异的石头一、活动题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异的石头二、活动目标通过寻石、观石、玩石等活动,激发幼儿了解石头的爱好,并在探究中发觉各种石头的特点。培育幼儿视察、比较的实力。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四、活动所需资源有关石头的照片、图片、录像资料,各种石头、石制品、石工艺品、石饰品等。五、活动过程看一看我收集的石头。(1)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石头,有的很宝贵。(2)石头的颜色有各种各样。(3)石头的花纹也都不一样。(4)石头的形态许多,这是鹅卵石,是圆圆的、扁扁的。(5)有的石头表面光滑,有的粗糙。石头的用途有哪些?(1)一般的岩石、鹅卵石、
20、大理石、花岗岩可用于铺路、造桥、盖房子等。(2)玉石、红蓝宝石、钻石是较为珍贵的石头,可以制作装饰品。(3)本地盛产的名石寿山石,特殊珍贵,可做成工艺品。试一试。(1)把石头、木块、塑料、泥块、混凝土、土块等放人水中,会发觉什么。木块、塑料都漂移在水上。石头、泥块沉人水底。石头不论大小都会沉入水中。(2)用铁锤敲打石块、木块、塑料、铁块,视察敲打时会有什么现象产生。铁锤敲打石块后看到一丁点火花。用铁锤敲打木块、塑料、铁块没有火花。(3)用石块敲打铁钉、木板、核桃、土块会有什么现象产生。石头很硬,不会碎,不会变形。核桃、土块被石块敲打后都碎了。制作石艺。由一块形态特异的石头想到了什么?运用协助材
21、料做出更多的东西。(1)单块石头彩绘。(2)多块石头组合彩绘。(3奇妙运用粘合剂彩绘。(4)各种石头组合,搭建园林小景。展示幼儿的作品。幼儿自我介绍制作方法和作品名称。六、拓展思路1在探究石头的特征活动中,还可以把石头与蔬菜、鱼同时放在火上烧,视察现象,感知石头不能生长也没有死亡。2可以带幼儿外出参观,把未受破坏的自然景观与受到乱开采石料而破坏的景观进行对比,再通过观看一些有关灾难性报道、录像、资料片,让幼儿感知和了解石头对人类的作用。科学活动大班教案6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结合我班幼儿吃饭掉饭粒、有剩饭的现象,特意设计“春耕”的科学活动,通过活动,启发幼儿珍惜农夫伯伯的劳动果实,同时了解春
22、天播种的季节。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缺少了苦难教化,因此有时候“珍惜”只是作成了口头工夫,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为了熬炼幼儿一双发觉美的眼睛,为了让孩子对春天农田里的情境有肯定的了解,我结合季节特色和孩子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这节带有综合课性质的大班的大班科学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的大胆表述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2、让幼儿了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3、教化幼儿要敬重劳动人民,疼惜粮食。活动过程:(一)通过各方面的改变,了解春天到来的信息。1、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2、柳树绿了 (引出杨树、槐树、梧桐树现在都起先变绿,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3、花朵开放了(引出桃花、梨花、迎春
23、花都起先开放了,穿上它们漂亮的衣服比美呢!)4、河水解冻了(河水解冻了,“哗哗”的唱着欢快的歌,小河里有小鸭、鹅,它们在河里玩耍嬉水呢!)5、由河里的小动物引出冬眠的陆地上的动物,如:青蛙、蛇等。(二)引导幼儿了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1、师:小挚友们,春天来到的时候,动、植物都起先发生改变。最忙的要数农夫了,大家来看一幅图。2、出示挂图,幼儿视察画面。(农夫正用牛来犁地、播种)3、提问:春天会种哪些种子呢?4、农作物(南瓜、茄子、豆角、西红柿、菠菜、棉花、水稻、葵花等)5、春季适合播种的花有(天竺葵、茉莉花、牵牛花、鸡冠花、一串红、月季花等)(三)了解农夫播种的辛苦,教化幼儿要敬重劳动人民,疼惜
24、劳动成果。1、让幼儿了解,种子种上之后要浇水、施肥、锄草、除虫,收获的时候还要用机器等。2、提问:农夫辛苦吗?(教化幼儿敬重劳动人民,酷爱劳动。)3、提问:那个小挚友知道我们的馒头是怎样做好的?(通过让幼儿了解工序,从而疼惜粮食。)活动延长:春天,大地妈妈换上了美丽的衣服,那我们小挚友自己的衣服变了吗?引导小挚友自己说一劝服装的改变。科学活动大班教案7设计背景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我校附属幼儿园地处乡镇,而且学校就在两河的交界处,沙堆、沙滩随处可见,幼儿随时都能利用简洁的工具玩沙,因此设计本活动。意在达到两个目的:通过操作活动感知沙的特征,相识沙的用途;体验玩沙的欢乐,产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爱好。此
25、活动在室外进行。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感知沙的特征,相识沙的用途。2、体验玩沙的欢乐,产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爱好。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觉。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活动重难点沙的特征和用途活动打算1、沙盘,音乐2、沙滩(能容纳下五十个幼儿的平安场地)3、幼儿玩沙的工具,比如:(小铲、小勺、多只小水桶、筛网、沙漏、各种积木、多个大盆),河边可以取水、毛巾4、沙的用途的图片数张活动过程活动基本环节:1、老师边放音乐,出示沙盘,引导幼儿视察后回答问题:师:这是什么?幼:沙师: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态的?幼:师:你在什么地方
26、见过?幼:沙滩、水里、车装的、马路、运动场的沙坑师小结:小挚友知道的真多,你们想玩沙吗?(引出下题玩沙)2、幼儿自由的玩沙,感知、相识沙的特征。(1)老师引导幼儿摸摸沙子,抓抓沙子,感知沙子不仅松散,而且细小。(2)老师播放欢快的音乐,激励幼儿运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大胆的玩沙,沟通自己用沙做了些什么。幼:老师,我用沙堆了坦克打敌人。我给小青蛙盖的房子,让它冬天住在里面不冷。我给汽车修的路,让车子跑得快我在沙子上画了好多的画.(3)老师小结:小挚友玩得真好。沙可以挖,还可以用手指画画。(4)我们下面来玩玩干沙和湿沙师:请小挚友分别玩玩干沙和湿沙,看看有什么感觉?幼:干沙抓在手中回从手指缝流出来;湿沙
27、会越抓越紧,不会流出来;师:请小挚友用手或赤脚放在沙盘里,感知干沙和湿沙的感觉,而且用手堆沙堆,干沙堆和湿沙堆的大小有什么不同。老师把各种积木放进装有沙的盆子中,让幼儿在沙盆中搭积木。教幼儿把等量的沙装入口径不同的沙漏中,感受沙子流完的速度是不同的,视察哪个沙漏中的沙先漏完。(5)老师启发幼儿动脑筋思索怎样拨离沙中的小石子?沙子和土有什么区分?沙子和石头有什么区分?引导幼儿用筛漏开展嬉戏,并细致视察。(6)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视察每一张图片上都画的是些什么,幼:工人在修建房子、养路工人在铺路等活动结束环节老师总结:今日小挚友都很能干,能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创作出你们想象的物品。而且今日我们还知道
28、了沙是由很多细小的颗粒组成的,沙能流淌;而且我们修房造屋、铺路都离不开它。活动延长环节在班级的一角,打算“沙盘”,在室外活动场地打算“沙坑”都是用来提高幼儿玩耍的,我们老师要主动主动的给幼儿供应嬉戏材料,并激励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大胆创新,创新出不同的玩沙方法,进一步感知沙的.特点。活动反思该活动我设计的是幼儿大班,因我园地处农村,我依据幼儿大班孩子的特点和本土文化设计了众多的幼儿亲自动手来调动幼儿的爱好,营造了一个轻松开心的活动氛围。在活动中我依据实际状况,不断的变换方法,使全体幼儿都参加进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对幼儿是理解、敬重、接纳的,他们都有自己的自由空间:比如:在玩沙的过程中老师并
29、没有规定怎么玩,怎么玩,而是让幼儿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自由发挥。在上本节课之前我已经了解了该班幼儿已经上了一节奇异的沙子,我在他们已有的阅历水平上打算了此课,更好的把握了教化内容的核心以幼儿的年龄特点、水平的发展来促进幼儿体智德能的发展在此活动中,多数幼儿与老师主动协作,但还有一少部分幼儿自顾玩自己的,根本不听老师说的什么。这节活动课上的不是很胜利,首先没有调动全体幼儿的主动性;其次是在幼儿玩沙的过程中,老师没很好的提示,使有的幼儿盲目的玩沙。假如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先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小挚友,今日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去,你们想去吗?让幼儿有去玩得欲望;然后老师讲讲平安问题,大家要留
30、意什么,什么);到了活动场地,先让幼儿自由的玩耍,到肯定的时间让幼儿宁静下来,听一段轻松的音乐,进入课题。还有在幼儿玩沙子时视察沙子是什么样的,应让幼儿探讨,发表个人看法,才能展示师生互动的效果。科学活动大班教案8一、设计意图:在观看班上张一超小挚友的成长相片后,小挚友对自己身体的改变有了很大的关注,很想了解改变的隐私。而我们四周的事物又时时在变,不管你走到哪里,只要专心去视察,你都会发觉四周很多东西都在变,只不过有的时间快,有的时间慢。大班科学教化的目标就是帮助幼儿获得四周世界广泛的科学学问,并激发幼儿探究四周世界的新奇心和学习科学的爱好,既然班上的幼儿对改变这么的新奇而且有探究的欲望,所以
31、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二、活动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操作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一切物体都在变,通过比较让幼儿了解不同物体的改变是不一样的。2,技能目标:帮助幼儿驾驭试验的正确方法。3,情感目标:培育幼儿对自然界和科学活动的爱好,感受活动的乐趣。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三、活动打算:1,阅历打算:课前向父母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2,材料打算:各种杯子、各种纸、橡皮泥、酒精灯、试管、夹子、吸管、打气筒、各色颜料、电筒、电池、电线、蜡烛、等等。3,环境打算:布置一个照片展板和幼儿个人像册。四、活动过程:(一)实践探究,视察改变。1,请小挚友
32、看气球的改变过程。拿出一只气球做由小变大的试验。提示语:“小挚友看看这是什么?”“它怎样就会变大了呢?”2,幼儿想方法并实践(提示幼儿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试)3,今日老师带来了许多的东西,大家可以去试一试,看看有什么方法能让他们起改变?4,幼儿自由去操作,材料分为四组:第一组大变小,其次组干变湿,第三组不动变动,第四组冷变热。5,幼儿个别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6,幼儿再次操作材料,感知物体的不同改变。(这个环节我用了试验法和发觉法,幼儿活动的主动性被全面调动起来,并且满意了每个小挚友的不同探究需求。)(二)出示照片,沟通探讨。1,老师出示一组人的成长照片,提问:“小挚友,这些照片拍的是一个人,你们
33、知道是谁吗?”幼儿揣测后,老师告知幼儿是老师自己。2,人与照片对比,提问:“现在的我与小时候的我有什么不同?”激励幼儿大胆讲解并描述。3,请小挚友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同伴相互介绍、探讨,说说自己的改变。4,提问:“猜一猜,我们小挚友再长长会有什么改变呢?”(请个别小挚友表演大人上班、看报、做事的样子,也可以表演老奶奶、老爷爷走路的样子。)总结:刚才我们小挚友通过探讨都知道人是在不断改变的,由小变大,由年青再变老,最终死亡。(这一环节我用了探讨、表演法,幼儿不仅能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更能激发他们探究的爱好。)(三)引导视察,扩散思维。带领幼儿来到幼儿园的大操场,引导幼儿视察四周的景物。然后围坐在
34、一起提问:“你发觉幼儿园的什么东西在改变?”“那,除了这些东西在变,你还看到生活中哪些东西会改变呢?”(天气、大树、太阳等)(这一环节,我用了谈话法,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实力及想象力和视察力。)(四)提出疑问,生成子课题。“小挚友,在你们说的各种改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的改变过程?”老师记录幼儿的话语,生成下面的探究活动。(这一环节我用了提问法,有利于培育幼儿关注四周环境的好习惯,从而能促进幼儿接着探究隐私。)反思:在设计和组织该活动时,我主要有以下两点体会。一、一个重点,培育辨证科学的看法在科学活动中,以下几个要素彼此作用、互为关联:(1)幼儿探究的看法。(2)幼儿探究的对象。(3)幼儿探究所
35、须要的技能(视察、分类、测量、描述、比较等)。(4)幼儿探究的结果(所得到的阅历、事实或者所形成的概念)。其中探究看法的养成是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于是,我把这个活动的重点目标定为:学习以辨证科学的看法看待四周事物。虽说看法非短时间内可以养成,也很难测定,但在该活动中,活动一起先,当我拿起幼儿放在“不变”一栏里的生活物品时,只有一半幼儿认为“这些物品会改变”,到活动最终,每当我拿起一样物品,几乎每个幼儿都说“会改变”,并且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表明幼儿会以辩证科学的看法去视察一样物品了。而且,从探讨自然界的改变到生活中物品的改变,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幼儿对“变”这
36、个概念有了更广袤的思索空间,也有了肯定的相识深度。二、多重互动,呈现不同改变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和材料、老师之间主动互动,呈现出不同的改变,这种改变令人回味。(1)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在这个活动中,自然界是幼儿探究的对象。我们通过帮助幼儿梳理四季的特征和改变过程,培育孩子们敏于发觉自然的心。随处可取、随时可见的生活物品虽然一般,却可以激发幼儿对“改变”的辩证思维。也正因为材料的一般,幼儿言之有物、思之有据。例如。有的幼儿说饮料瓶会变旧,变破;有的幼儿留意到时间长了,瓶子里的水会变质;有的幼儿说时间长了,瓶盖会变松,等等。(2)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在该活动中,老师和幼儿之间始终相互启发、互为依
37、托。幼儿在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真实地呈现自己,而老师始终扮演着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如,当幼儿把很多物品放在“不变”这一栏时,我便提出疑问:“瓶子真的不会改变吗?”从而引发了孩子们对物品性状的思索。有个幼儿在活动进行到一半时脱口而出:“其实,世界上的全部东西都会改变。”虽然他已经达到了我预想的目标,但我还是马上针对他在活动中不喜爱倾听别人的想法。总觉得别人不对的表现,说:“对于你来说,今日的最大改变就是学会了倾听。”当有幼儿大胆地说世界上有不会改变的东西,比如电视机、洗衣机等时,我立刻询问大家:“谁有不同看法吗?”以引导大家运用已有阅历劝服该幼儿,使之理解事物的改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
38、被幼儿主动主动的学习看法所感染,为他们的思维发生改变而欣喜。为他们的妙语连珠、百无禁忌而赞美;孩子们也在我隐性或显性的推动下向前发展。每个幼儿都是那么的不同。我觉得可以用线来形容。有的幼儿像一根直线,就如那位认为世界上全部东西都会改变的男孩;有的幼儿是一条曲线,或许经过谷底与波峰的反复挣扎。会找到正确的方向,就如那些原先把一些物品放在“不变”一栏中,最终都主动放在“变”一栏里的孩子;有的幼儿就像一条省略号般的虚线,通过一点一点的理解,串成自己的想法无论如何,孩子们的改变是最珍贵、最令人回味的。科学活动大班教案9活动目标:1、感知并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抓泥鳅的乐趣。2、在探究活动中发觉粗糙材
39、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爱好。活动打算:1、幼儿已初步了解有关鱼类的学问。2、泥鳅、脸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3、相关的录象活动过程:一、视察感受泥鳅,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1、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泥鳅是怎么样的?2、幼儿视察后自由讲解并描述自己的发觉。3、再次玩一玩、抓一抓,你有什么新的发觉?4、相互沟通自己的发觉。5、看相关的录象,梳理有关泥鳅的学问。二、尝试体验、比较发觉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1、平常看过大人是怎么抓泥鳅的?2、出示材料,交代要求:每一样都去试一试、抓一抓,看看有什么好玩的事?3、幼儿尝试、比较、发觉不同。4、探讨: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抓泥鳅有什么不同
40、?为什么这样?5、师生小结三、延长活动活动反思:通过细心地打算材料,设计教案,到活动的实施,我都仔细地对待,活动中孩子们特别地投入,效果较好。通过这一活动,我也悟出了以下几点:1、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要顺应幼儿的爱好。其实,一起先,我设计的活动是科常类的相识泥鳅。而捉泥鳅这一活动是从我试上后才生成的。试上时,我按原来的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由于天热,泥鳅显得特殊的淘气好动,不停地在托盘里游来游去,最终竟从托盘里跳了出来,这下我可傻眼了,因为我自己胆怯泥鳅,不敢捉泥鳅。在我的影响下,几个女孩子也尖叫起来,可大部分孩子都显得特殊兴奋,纷纷冲过去捉泥鳅,特殊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鳅一滑又逃走的时
41、候,孩子们更是激烈,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试一试。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动也从科常类的相识泥鳅改为科探类的捉泥鳅。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也如我所料,活动场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孩子们个个爱好深厚,主动主动。2、老师要以主动的心情感染孩子。一起先我也胆怯泥鳅,可活动起先时,有老师捉泥鳅这一环节,为了克服自己对泥鳅的恐惊,我事先买了泥鳅在家里练习,先是戴了手套捉,适应一点后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课前,我已不再胆怯,同时觉得泥鳅还蛮可爱的。我想也正是我这种心情感染了孩子,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大胆探究,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惧怕泥鳅而不参与活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活动中孩子们能与材料充分地互动
42、,但老师缺乏向孩子传递爱惜小动物的思想,因此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显得有点残忍,用食品夹夹泥鳅时,有的泥鳅就被夹得出血了,但孩子们还是不放过。当时我也望见抹布上的血,虽然当时我刚好激励孩子捉泥鳅时要留意爱护泥鳅,玩的时候不要让泥鳅受伤了,孩子们后面也留意到了这个问题,但现在想想,假如我在活动前就要求孩子们要留意爱护动物,不要让泥鳅受伤了,那孩子们确定会留意,不至于把泥鳅夹出血来还不放过,那活动就更完备了。这是我在活动前考虑不周,以后要吸取教训,活动前要考虑周到一点。科学活动大班教案10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究让纸站得稳得多种方法。2.探究通过变更纸的形态,增加纸的支撑力。3.
43、激发幼儿的探究爱好,体验胜利的欢乐。4.发展目测力、推断力。5.增加思维的敏捷性。活动打算:白纸人手若干张、书若干本、记号笔、记录表。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书和纸1、老师:书和纸这对好挚友,今日发生了争吵。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说: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请幼儿沟通介绍自己的揣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二、幼儿第一次试验。1、究竟你的好方法能不能帮助纸稳稳地站起来?2、老师在后面的每个桌子上都放了很多纸,待会请你去试一试你的方法,并把你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记录纸上。(出示记录纸)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状况。4、集合幼儿,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小结:纸真奇妙,大家通过折、卷等方法,变更它原来的形态后,使纸站了起来,纸快乐极了,它在你们的帮助下最终稳稳地站起来了。三、幼儿其次次试验。可是,书又说了:我不仅能站站住,而且还能把你纸稳稳地托起来呢!老师演示,书托起一张薄薄的纸。1、纸也能托起书吗?幼儿揣测。2、老师交代操作要求请幼儿再次试验。幼儿依据记录表讲解并描述,老师进行小结。四、提升难度(幼儿第三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