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探索.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探索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经济发展经过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低碳经济的先行先试者,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将引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方向,助推我国经济构造转型。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为推进我国生态工业及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国家环保总局从1999年开场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初次公布的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规定,我国生态工业园区按照三项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验收。这三项标准分别是(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行
2、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和(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三项标准对生态工业园区提出了基本要求: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毁坏事件、环境质量到达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园区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51号),环保总局、商务部和科技部联合在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截至2010年3月底,环保部、商务部和科技部已批复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达29个。2010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决
3、定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发展中,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重点内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循环途径来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进而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循环体系所构成的低碳产业链,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基础。低碳技术的应用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途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支持和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新能源技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等一系列低碳技术研究;建立低碳技术企业孵化器,推动低碳技术产业化,引进先进低碳技术,提高园区技术创新实力。国
4、家生态工业示范园通过高效的管理措施和优惠的政策法规,使园区内产业构造向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方向发展,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在申报、建设、验收等各阶段,全面贯彻低碳经济理念;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引人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兴产业;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并且制定经济鼓励政策和技术研发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目前,我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低碳经济的形式各有侧重,各开发区应根据本身特点,借鉴优秀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发展经历,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苏州高新区:以青吉产业为依托苏州高新区是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综合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
5、园的开发区。2004年,苏州高新区开场正式启动创立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工作;2008年通过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之一。目前,园区内已构成了“松下电工线路板产品链、“福田金属生态产业链、“古桥物流废木材产品循环链等7条生态工业链,园区内环境空气质量到达国家二级标准,其中CO和502到达国家一级标准。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以高新技术为主体,围绕已有的电子信息、精细仪器、精细化工产业,通过改良生产工艺、生态设计、绿色招商、环境保护等方法,实现能源低消耗和废物低排放的清洁生产,助推低碳经济发展。园区帮助企业引进高新技术,改良落后的生产工艺,实现节能减排;鼓励企业建立资源再生利用的生态
6、循环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重点施行“补链战略,针对现有产业推行绿色招商,完善主导产业的生态链;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借助专业环保企业健全公共环境保护体系,提高园区环境综合治理能力。2009年,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出台了“2+3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确定以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服务外包3个新兴产业为主导,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清洁产业,提升低碳经济竟争力。与此同时,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园大力构筑新能源产业。以光伏产业为核心,建设“产业配套能力最强、产业链最长、技术质量最可靠、运作成本最低、最具竞争)的太阳能电站生产研发物流基地;以特谱风能、美恩超导为代表推动风能,彼业链构成,使苏州高新
7、区成为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基地之一。第三产业是低耗能、低排放、高附加值的典型清洁行业,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培养软件和国际服务外包、金融商务、第三方物流等当代服务业,实现了产业发展的低碳化。天津经开区和包头(铝业)示范园:以低碳技术应用为推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2008年通过验收的全l目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之一。园区利用低碳技术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产业改造等方式,实现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低碳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开发区将低碳理念引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在城市照明、公共交通和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和利用低碳技术,努力建设资源
8、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导向社会。示范园在城市路灯和景观灯一中全邵采用LED灯,是中国首个LED城市照明示范区;园区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展有轨电车系统规划,建设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园区利用低碳建筑技术施行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厂利用太阳能、智能建筑、节一能绿色建材与节能照明技术产品。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1几2003年正式获批建设,是全国第四家国家级的生态五业园。园环.利用低碳技术,构建以“铝电联营系统为中心的生态产业链网,解决了铝业作为我fi1传统高碳产业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实现r低碳产业转变。示范园依托包铝集团与东恒热电公司已有的产业链,通过热电联产和能量梯级利用、各系统之间产
9、品和废物交换,建立了较为稳定的“铝电联营生态产业链网构造,使园区内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废物得到有效回收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为我国铝业及其它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提供r新的发展形式。南海示范园:以环境保护为重点广东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是一个全新的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园区工业生态系统以四家企业为基础,根据市场机制进行绿色招商。其主导产业定位为高新技术环保产业,包括环境科技咨询服务、环保设备与材料制造、绿色产品生产、资源再生等4个主导产业群。目前,园区已经具备环保科技产业的研发、应用与服务功能。根据“一园五区的规划布局,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将在环保科技产业进行一体化的研究、少于发、应用、生产、卵孚化、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构建环保产业链条,逐步实现以绿色产品为主。在南海国家生态_巨止示范园内,仙湖旅游度假区、南海大湿地公园和康有为故居三位一体,是珠江二角洲地区不可多得的当代水乡特色与历史文化底蕴交相辉映的旅游休闲圣地。一年一度的康有为文化内容丰富、雅俗共赏、影响面广,逐步成为南海、fo山旅游文化节的亮丽品牌。以文化产业为内涵,以旅游产业为支点,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发展低碳经济的新亮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