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管治方案(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管治方案(精品).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管治方案一、指导思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为目的,以促进和支持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认真施行信誉环境、司法环境、投资环境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大力改善金融运行环境。加快金融机制转换,提升金融资金实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加信贷有效投入,促进全乡经济加快发展和构造优化,构成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良好书面。二、建设目的年至年,经过4年努力,基本构成全乡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信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经济主体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经济构造科学合理,行政服务和执法水平高效公正,金融与经济环境和谐,
2、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积极有效,金融业运行步入良性循环。力争用3年的时间,把我乡建设成为市金融生态环境优良地区。一信誉环境全面改善。积极推进全乡社会信誉体系建设,深化开展信誉创立活动,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高;企事业单位信誉意识明显加强,信誉缺失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公民信誉意识明显加强,讲诚信、守信誉的良好环境初步构成;企事业单位改制行为依法合规,无新的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二司法环境明显改善。协调司法部门依法有效保护金融债权,争取金融案件的审结率和胜诉案件执结率提高,力争审结率达100%,执结率达至90%以上。三经济发展环境逐步优化。政、银、企关系融洽,政府积极支持金融工作;全乡经济构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货
3、币信贷政策的要求,产业构造、产品构造逐步到达“高、专、优、特、新、精的标准,技术构造向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得到有效控制,当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依托资源发展与跳出资源发展相结合的格局基本构成。四客户素质显著提高。经济主体自觉遵纪守法,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构造,财务信息对称;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构造完善,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普遍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管理能力、抗风险能力、竞争能力和适应市场经营能力不断加强。五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机构经营机制全面转换,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结算渠道畅通。法律服务所、会计服务所等中介机构健全县专业化服务水安然平静诚信水平提升,
4、信誉担保体系逐步健全。三、建设步骤与建设重点一启动阶段年。建设重点:制定全乡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意见和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确定详细工作和工作重点;建立健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办法;政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经济发展实际,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信贷诚信建设,完善个人诚信体系,建立健全覆盖个人和企业的信贷诚信数据库;推进乡村联运信誉创立,开展信誉村、信誉企业、信誉农户的评选工作,开展企业评级试点,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宣传活动,促进社会各界认同。二全面建设阶段。建设重点:坚持政府领导,社会各界共同推进金融生态环境
5、建设,促进全乡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各有关职能部门支持金融业发展,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行为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健全社会信誉体系,建立信誉信息系统、信誉信息披露系统、信誉服务系统等,促进信誉体系建设基本规范化、制度化,为金融机构增加企业和个人信贷投放提供信息支撑和制度支持;产业构造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或产品,着力调整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或产品;完善信誉中介机构建设,引导支持法律服务所、会计服务所、劳动服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三规范发展阶段。建设重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制度健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信誉环境、司法环境、投资
6、环境、中介服务体系等金融外部环境建设与金融业本身建设和谐发展、互为促进,构成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四、主要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乡政府成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信誉社,主要职责是:做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日常工作,发挥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组织、推动和协调作用,加强与经济部门、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搜集、加工和反应有关部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信息。各经济金融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根据职责范围,各负其责,组织和推动条线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迫度建设,推进全乡金融生态环境创立工作有序开展,为经济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二坚持科学发展,推动经济金融良性互
7、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小组的作用,推进全乡产业构造和信贷构造优化升级。各单位要认真贯彻产业政策,及时提供国家宏观政策变化情况、全乡经济运行情况和政策信息,并根据信贷政策要求向金融部门及时推荐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时机的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金融机构要明确信贷投入重点,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一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引导金融机构改善对农户、农产品加工和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服务,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业产业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支持非公经济、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等发展壮大。三是发展消费信贷,活跃流通市场。三加强信誉体系建设,打造“诚信乡。信
8、誉信息归集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全乡信誉信息分享机制和网络,为金融机构扩大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提供信息支撑和制度支持。推进农村信誉村镇建设,推动社会信誉环境改善;推进信誉分级管理,推选镇村、农户信誉等级与农村信誉社建立小额农贷、税率浮动挂钩制度。开展企业信誉等级评定试点,促进企业信誉信息对称。有效利用诚信平台,实现信誉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机结合,各金融机构主动介入信誉创立活动,信贷资金及利率水平向讲信誉的企业、农户倾斜,建立正向鼓励机制。四加强行政服务,优化执法环境和中介服务体系。工商部门充分运用工商登记、年检等手段积极支持金融企业维护金融债权,支持和配合金融部门整顿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逃废债
9、和非法金融活动。相关单位要协助企业公司治理、规范企业财务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盈利能力。同时要积极培育中介服务机构,为政府、企业和家庭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中介服务,规范相关收费,催促法律服务所、会计服务所依法合规经营,提升服务层次。五推进金融改革,提高金融运行质量。继续探索农村信誉社法人治理构造新形式,逐步提高法人治理构造水平,促进“花钱买机制获得预期成效,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农村信誉社支农主力军和联络农民的纽带作用。跟踪金融改革进程,定期监测分析金融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改革对金融机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业务流程、服务功能的影响。要通过金融改革,切实提高金融业的资产质量、盈利水安然平静服务水平。六加强宣传工作,营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气氛。宣传部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广泛深化地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把握好金融宣传的舆论监督,防止不恰当不准确的新闻宣传、虚假信息对金融和社会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化开展投资者风险意识宣传和教育,增加投资者风险意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