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摘要: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是高校发展的两大支撑,二者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有着众多联络,应积极探索促进其整体性协调发展。结合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与研究教育发展实践,以为通过凝聚学科培养特色、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丰富科研实践平台等途径,能够有效促进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式的整体性协调发展。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协同互动;地方高校1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是当代大学发展的两大支撑1,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重视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愈发遭到重视,被
2、视为是提升高校学科建设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必经途径。随着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实行目录清单管理以及提高高校治理水平的逐步铺开,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也随之以学科评估、学位受权点(审核)评估的手段和形式体现出来,成为高校学科与学位点建设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并成为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头戏。从评估指标要素视角解构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及联络,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为例,其评估要素指标分为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等4个一级指标,在此基本框架之下,又进一步细分为专任老师基本情况、骨干老师与团队情况、支撑平台、课程教学质量、学生
3、国际沟通、优秀在校生、授予学位情况、毕业生质量、学术论文质量、专利专著、国家级规划教材、科研获奖、科研项目、学科简介、社会服务奉献等多个二级指标。与此类似,学位点评估(审核)则将学位点基本大概情况、培养目的与标准、培养方向(特色)、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教学科研支撑平台、人才培养(招生选拔、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术训练、学术沟通、论文质量、就业发展、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等作为主要评估要素。可见,二者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指标要素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重叠性,尤其是在以研究生教育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维度上,应是提高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水平的一致追求。因而,采取有效措
4、施改变地方高校办学实践中出现的“碎片化发展状态,促成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式整体性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且操之可行。2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实践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的海洋和水产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该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置在食品科技学院(2004年正式创立),起源于1950年广东省立高级水产技术学校加工科,二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攀峰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学科。该学科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受权
5、点,具有工程硕士(食品工程领域)和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受权点2个。截至2017年12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已累计培养博硕士研究生500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48人、博士研究生13人。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主要采取了下面协同发展举措。2.1紧抓海洋和水产特色凝聚学科及研究生培养特色方向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华南地区唯一以海洋水产品加工为主体的特色食品学科,具有鲜明的海洋和水产特色。学科立足南海,依托广东省重点学科(攀峰重点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平台,以南海大宗水产生物资源和亚热带特色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开展创新性的
6、基础和应用研究,构成了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南海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水产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深加工与保健食品开发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研究生培养经过中,各培养类别的研究生均将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水产食品加工学列为核心课程,并将其他课程均融入海洋水产特色,例如海洋生物原料与资源学、水产品品质管理、水产品安全性等。在研究生科研训练、生产实践、第二课堂(课外科技创新、专业竞赛)、毕业论文等方面,也无一不体现着海洋水产特色,近5年研究生学位论文与海洋水产相关的比例到达90%以上。2.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学校重点支持的三大优势学科之一,校院两级
7、高度重视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目前拥有一支在双聘院士指导下的以博导、年轻教授和博士为主,年龄、知识与学缘构造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教学科研人员60人,其中正高19人、副高19人;具有博士学位老师43人;具有1年以上海(境)外留学经历20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30人;国家当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教育部海外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2人、南粤优秀老师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和校级培养对象5人、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广东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个。另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本学科的兼职教授。在学缘构造方面,学科师资队伍最高学位获得单位依次为华南理工大学(12
8、.70%)、中国科学院(8.62%)、中国农业大学(8.62%)、江南大学(6.90%)、日本东京海洋大学(5.17%)。良好的师资(导师)队伍及学缘构造,为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3多手段协同育人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注重发挥研究生导师、辅导员、任课老师、行政部门老师等主体协同育人的功能,紧抓研究生招生、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学位论文等各个培养环节。一是,在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党委立项、研究生处和学院主管和指导,依托研究生党建工作特色项目“党建倡学术诚信党建促学术攀峰滚动性系列活动,为研究生导师、辅导员、任课老师、行政部门老师等主体协同育人提供机
9、制、平台,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以及学业科研等有机融合起来,提高研究生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实际效果。二是大力改善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通过采取加大研究生奖助力度、鼓励学科专家校外讲学、打通本科生硕士推免及硕博连读资格渠道、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学科声誉等手段,近年来学科生源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三是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并积极开展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根据研究生培养类别,改革课程和学分设置,强调理论性、前沿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2,目前学科建有水产食品加工学、当代仪器分析、食品毒理学、食品加工新技术等4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四是注重科研训练,鼓励和赞助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
10、术沟通活动,近年来学术型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CSCD核心以上论文(含SCI/EI)人均1.5篇以上。五是紧抓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通过立项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强化学位论文质量动态监控及抽检评估等措施,以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质量为载体,在此经过中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2.4注重平台建设为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培养提供资源依托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特别重视科研、实践平台建设,将其作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资源。经过较长时期的建设和发展,该学科建立了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广东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6个先进的省部级科研平台,建立了水产品深
11、加工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海洋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国际合作创新平台、脑健康海洋药物与营养品重点实验室等6个市厅级科研平台。同时,本学科积极在校外建设研究生培养和实践基地,目前已分别与国家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湛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恒兴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4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与广州华宝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建立了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实践平台资源。2.5注重学科穿插融合开发拓展海洋药物研究领域自2003年食品学科与工程学科从学校水产学院脱离出来,成立独立的食品科技学院,
12、在之后的十余年时间内,学院仅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2个本科专业,学科发展比拟单一和孤立,也缺乏化学、生物学、药学等基础学科提供必要的学科发展支撑。经过学院不断努力和争取,与学科关系密切的工程学院、化环学院、水产学院、农学院等相关学科专业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联动机制,聘请相关学科老师担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导师开展学科穿插研究,并在2015年实现了增设生物工程本科专业。2013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引进了教育部海外名师、加拿大精神神经免疫学首席科学家宋采教授担任海洋药物研究方向的“领军学者,建立了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药物研究所,专门开展海洋医药与海洋食品领域的穿插研究及该领域博硕
13、士研究生培养。这对充实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拓展学科研究领域范畴,以及培养具有学科穿插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3问题与反思:进一步推动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整体性协调发展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通过推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举措,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2012年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获批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攀峰重点学科),2011年获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受权点,2013年获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受权点,并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学科,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获得了相对不错的建设成果。但是系统总结
14、和反思建设经过中的经历教训,同时结合高水平海洋大学学科建设目的来看,也仍面临着研究生教育规模偏小、整体生源质量偏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尚存差距、缺乏国家级重大科研和教学奖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针对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式整体性协调发展。3.1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生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作用。然而生源质量偏低却是很多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通病,且在一些地理位置欠佳的地方高校尤为严重,在2014年秋季全面实行研究生收费政策后,更是对其造成了强烈冲击。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
15、尽管采取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仍然面临着第一志愿报考研究生数量偏少、研究生整体生源质量偏低等问题,这对学科研究生招生指标(规模)、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学科建设水平造成了限制,是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建议在继续强化研究生是学科重要的科研有生气力和人才资源意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奖助金政策吸引力度,以“小规模“精细化“强特色理念为指导,深化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此构成良好的口碑效应和社会认可度,促成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构成良性循环。3.2以人才为学科发展之本大力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
16、高校生存之本。由于地方高校在地理位置、学校级别、福利待遇、科研环境等方面的缺乏3,其师资队伍建设往往面临着人才流失、构造失衡等困难,在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经过中存在众多实践窘境。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了一支以研究生导师为教学和科研骨干的师资队伍,当前师资队伍构造尚比拟合理,但是离理想中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目的仍然存在差距,尤其在高水平领军人才、青年骨干老师数量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补充。为此,在树立以人才为学科发展之本的意识的前提下,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学科现有青年老师的关注和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和帮助青年老师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高水平领军人才和青年博士人才的引进力度,持
17、续引进一批青年博士人才队伍,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才资源基础。同时,也应有意识地加大对学科有潜力成为领军人才的中青年老师的支持力度,积极创设有利条件和平台,加快其向国家级人才目的迈进的步伐。3.3瞄准地方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培育重大科研和教学成果高水平科研和教学成果是有效提升学科声誉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众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其往往是地方高校的薄弱环节。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分析报告来看,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家级“科研获奖“科研项目“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等指标相对较弱,怎样在重大科研和教学成果数量上获得突破,是进一步推进学科与学位点建设的共同诉求。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
18、科应紧紧捉住国家提出和施行海洋强国战略的契机,立足学科特色鲜明的海洋水产特色,依托目前已经构成的“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南海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水产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深加工与保健食品开发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瞄准重点开发和利用南海资源的重大战略需求,在怎样高效开发和利用海洋食品资源、海洋药物资源等方面进行持续深化研究,不断积累充满浓郁海洋水产特色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成果,有意识地为获得国家级重大科研和教学成果奠定坚实基础。3.4加强学科穿插融合意识主动融入学校“3+1+N大海洋学科体系学科穿插与融合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拓展学科研究领域、提升学科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创新性、高层次、复
19、合型人才方面有着突出作用。但是当前学科建设的理念、文化、管理机制体制等对学科穿插融合造成了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高校整体学科和办学水平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东海洋大学的三大优势和特色学科,但是由于缺乏对学科进行有效整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未能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范围,从近几年学科所获得资源投入、政策倾斜的实践情况来看,与入选的水产、海洋科学学科都有一定的差距。在现代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计划背景下,广东海洋大学了(广东海洋大学“3+1+N大海洋学科体系建设方案),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高水平海洋大学建设的目的任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重点建设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三大优势学科(3),优先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色学科(1),协调推进其他学科向海发展构成若干预海学科或学科方向(N),着力建设5大学科集群,完善和发展“3+1+N大海洋学科体系。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应在该方案指导下,加强学科穿插融合意识,完善以问题和需求为中心的科研管理形式,建立以重大项目为纽带的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以多学科穿插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构建以多团队联合攻关为载体的协同合作形式,推动涉海学科与其他学科穿插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断加强学科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