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层面内部控制手册.doc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层面内部控制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层面内部控制手册.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层面内部控制手册第一节 组织架构和归口管理组织架构作为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实施控制活动、促进信息沟通、强化内部监督的基础设施和平台载体。本手册旨在明确单位内部各层级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确保单位建立科学高效、分工制衡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项业务的归口管理处室,促使单位:自上而下地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进而采取控制措施予以应对;促进信息在单位内部各层级之间、单位与外部环境之间及时、准确、顺畅地传递;提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力度和效能。一、 组织架构本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2、制度,结合内外部环境,对单位组织架构和各业务岗位进行设置,明确单位各处室职责权限及相关岗位职责,形成符合单位战略、规划要求的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本单位的组织架构按照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分离的原则,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决策机构主要是单位的党政领导及决策层的议事机构;执行机构主要是单位的职能处室;监督机构主要是单位的纪检、监察和审计等内部监督部门。决策机构要负责制定本单位的重大经济事项;执行机构是执行决策机构制定的各项决策,在本部门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监督机构行驶监督权。办公室人事处下属单位一信息管理处下属单位二政策法规处资产管理处财务处职能部门n局党政领导办公会内部
3、控制领导小组单位决策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纪检、监察、审计单位执行机构单位监督机构图1 W局组织架构示例二、 归口管理1. 内部控制领导机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作为内部控制的决策机构,统筹安排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的全面工作,将内部控制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涵盖单位的相关业务和事项,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领导小组组长:W局厅长、党组书记领导小组副组长:W局党组副书记、其他党组成员、副局长领导小组成员:W局各职能处室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财务处,办公室主任由财务处处长兼任。2. 内部控制牵头机构本单位明确内部控制牵头处室为财务处,负责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确保为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
4、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内部控制主管处室的工作包括:(1)组织协调内部控制日常工作;(2)研究提出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案或规划;(3)研究提出单位内部跨处室的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工作;(4)组织协调单位内部跨处室的重大风险评估工作;(5)研究提出风险管理策略和跨处室的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负责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对风险的日常监控;(6)组织协调相关处室或岗位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7)组织协调单位内部控制的其他有关工作。3. 内部控制执行机构本单位建立财会、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处室或岗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设置有利于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各
5、职能处室、岗位间的传递,充分发挥各相关处室或岗位的作用,为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提供协助。相关处室或岗位的工作包括:(1)配合内部控制主管处室对本处室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流程梳理和风险评估;(2)对本处室的内部控制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单位经济活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3)认真执行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实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4)加强对本处室实施内部控制的日常监控;(5)做好内部控制执行的其他相关工作。4. 内部控制监督机构本单位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及时加以改进,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得以有效运行。其中,单位的审计处和纪检监察处作为内部监督的
6、主要力量,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组织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绩效评价;(2)督促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对内部审计和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3)研究制定监督内部管理制度;(4)组织实施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及有效性的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5)督促相关处室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6)做好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的其他有关工作。第二节 授权体系与三重一大制衡机制的设置是建立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内容。在进行权力分配时确保将单位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进行“三权分离”,能够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是实现科学决策、有序执行和有效监督的基本保障。本手册
7、旨在明确单位授权体系设置的相关要求,确保单位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保证单位建立良好的针对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以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事项的议事决策机制、高效的执行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授权体系本单位在设置授权体系暨制衡机制时,确保将单位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进行“三权分离”。其中:决策机构能够客观评估经济活动的风险,根据资源配置最优化要求做出科学决策,从起点上控制和约束执行机构;执行机构能够根据已有的决策,进一步细化执行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协调有序地执行决策,并通过反馈以便决策机构实现决策的优化调整;监督机构以独立于决策和执行的身份,对决策机构是否做出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决策、决策执
8、行机构是否严格执行已有决策进行监督,以及时发现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单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本单位在办理经济活动的业务和事项之前,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审批,特别是重大事项如大型采购、基本建设以及与之相关的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还必须经过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的意见。本单位通过对决策过程、执行过程的合规性以及执行的效果进行检查评价,确保经济活动的各业务和事项都经过了适当的授权审批,确保经办人员按照授权的要求和审批的结果办理业务。二、重大事项的议事机制本单位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决策辅助机制。(一)集体讨论单位重大经济事项一般包括:
9、大额资金使用、大宗资产采购、基本建设项目、重大外包业务、重要资产处置、信息化建设以及预算编制调整等。重大经济事项均应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讨论过程中可以征求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经办人的意见。(二)民主集中在局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决议前,相关经济活动事项应实现内部信息公开,相关工作方案(或决策建议)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事先讨论、充分酝酿,让单位的党政领导都能够充分行使职权,发表意见;如有不同意见,应将不同意见记录在会议纪要,同时应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三)专业咨询单位对经济活动事项进行决策,采取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群众意见相结合的方式。在做出重大经济活动事项部署时,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
10、事项,可以适当听取专家的意见,必要时可以组织专业技术咨询;对于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要通过征求意见等方式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第三节 制度建设和流程控制一、制度建设内部控制是一个集控制制度、控制程序、控制环境为一体的动态过过程。单位领导层高度重视本单位的制度建设,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为促进部门间的协作、规范管理、预防风险提供基准,指导和监督本单位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同时,单位建立了相关制度持续检查和改进程序,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新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以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表 1 W局主要制度(示例)分类部分主要制度单位层面制度 W局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
11、实施办法 W局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W局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W局各级负责人经济责任制和授权控制管理办法业务层面制度 W局财务会计管理办法 W局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办法 W局预算管理办法 W局基本建设管理办法 W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W局票据管理办法 W局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W局物资和服务采购办法 W局合同管理办法 W局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W局二级单位责任人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二、流程和表单控制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只有每一个岗位的责任人理解和掌握操作规范,才能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单位应通过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职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本手册涵盖单位主要业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 单位 层面 控制 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