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范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1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阅读题目1.说明下列加粗的词。(1)可爱者甚蕃()(2)陶后鲜有闻()(3)花之隐逸者也()(4)花之君子者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_3.文中写菊花和
2、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行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妙形象。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行。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识,简单引起人们的联想。D.这两种花,始终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剧烈的对比效果。_4.“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质?_爱莲说阅读答案1.(1)多(2)少(3)指隐居的人(4)指品德高尚的人2.我唯独宠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娇媚,它的茎中间贯穿,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的,香气远播,更加芳香,
3、笔直地干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欣赏但是不能玩弄啊。3.A4.应当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明哲保身,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行。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2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说明下列句中加粗的字。(1)可爱者甚蕃_(2)亭亭净植_(3)出淤泥而不染_2翻译下面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3写陶
4、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_4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表达_;韩愈在马说中借_,表达_;周教颐借“莲”表达_。参考答案:1(1)多(2)立(3)却,但是2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3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意思相近即可)4陋室(或陋室不陋);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千里马的遭受;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愿望; 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意思租近即可)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3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
5、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3)出淤泥而不染( )2翻译下面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4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表达_;韩愈在马说中借_,表达_;周教颐借“莲”表达_。参考答案:1(3分,每题l分)多
6、立却,但是2(3分)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3(2分)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意思相近即可)4(5分)陋室(或陋室不陋) 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千里马的遭受 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愿望 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意思租近即可)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4(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
7、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下列加点词语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相宜)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1简要回答问题。(1) 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12甲文先说“斯
8、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冲突?请简要分析。(3分)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明哲保身的名贵品质。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美丽,意味深远。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争论,“说”侧重于叙事。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9D解析宜:应当。10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1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衬托莲之高沽。(假如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12不冲突,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子品德高尚。13C解析说”侧重于争论。 (20xx年湖南长沙中
9、考语文试题)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好像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
10、记):楚之逐臣:即屈原。薄丛:贫瘠的丛林。不见:不被人知道。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不蔓不枝枝:长枝节B亭亭净植植:种植C自古人知贵兰贵:尊贵D平居与萧艾不殊殊:相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清风过之B濯清涟而不妖雪霜凌厉而见杀C花之隐逸者也来岁不改其性也D同予者何人不见是而无闷者也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的莲花和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分,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B两文都表明白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看法C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芳香宜人。D两文都涉及到了
11、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答案ADA(6分)(1)(3分)可以从远处欣赏,却不行以贴近去玩弄啊!(观:欣赏,1分;亵玩:玩弄,1分;句意1分。)(2)(3分)(兰花)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芳香。(为:因为,1分;芳:发出芳香,1分;句意1分。)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6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 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
12、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本文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什么?2.作者把莲的形象概括为什么(用文中词句回答)?文中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目的是什么?3.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什么?4.描写莲的形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给予莲以美妙的品行的?5.请品尝文中“噫”这一叹词的妙处。6.本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名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参考答案: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13、而不妖。2.花之君子 讽刺追名逐利的世风。3.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4.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方面给予莲以美妙的品行。5.用叹词,表示深厚的感慨。一叹爱菊者少、难得,二叹爱莲者少,用疑问句,发人深省,三叹爱牡丹者众,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不明说而暗讽,意味深长。6.“略”。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7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
14、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下列划线的字。(4分)(1)斯是陋室 ( ) (2)可以调素琴( )(3)陶后鲜有闻( ) (4)宜乎众矣 (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4分)答案这 调弄,弹奏 少 多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对于莲花的宠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安贫乐道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解析试
15、题分析:“斯”意思较为固定,为代词。“鲜”现代汉语仍有,译为“少”。“众”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译为“多”。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实力。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留意理解,避开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试题分析:翻译时要留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需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是“莲之爱”,应译为“对于莲花的宠爱”。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实力。点评:翻译文言
16、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纳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殊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需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依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试题分析:从文中作者关于陋室环境及陋室生活的描述可知,陋室之所不陋,是因为主子品德高尚,即主子安贫乐道,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法与作者情感的理解实力。点评: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看题干中问题与文章中心有什么联系,文中有没有真抒胸臆的语句,找寻到这些关键语句后,依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平常的学习中,对于文章的思
17、想感情,要通过与同学、老师的探讨形成完整的相识,最好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试题分析:两文中对比的语句较多,如“有”与“无”的对比,“可以”与“无”的对比,“多”与“少”的对比等。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对比写作手法的理解。点评: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文章中运用对比手法往往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某些特征,强调某些情感。肯定要结合详细文章做详细分析。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8比较阅读(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18、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分)A董宣廉洁,死乃知之B孔子云:何陋之有C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D无案牍之劳形.依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各小题。(2分)(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
19、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的作用是:.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冲突?请简要分析。(2分)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明哲保身的名贵品质。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美丽,意味深远。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争论,“说”侧重于叙事。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翻译下列句子。(4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答案D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衬托莲之高洁。(假如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不冲突,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子品
20、德高尚。C(1)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2) 对于牡丹的宠爱,人当然是许多了。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9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说明加粗的词语。可爱者甚蕃_不蔓不枝_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3、翻译下列句子。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_菊之爱,陶后
21、鲜有闻。_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_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举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_参考答案:1、多长枝蔓2、C3、(只)可以从远处欣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4、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给予莲花美妙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明哲保身,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举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坚韧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明丽,象征百色蓬
22、勃向上,充溢希望与活力。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说明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可爱者甚蕃_(2)陶后鲜有闻_(3)香远益清_(4)濯清莲而不妖_2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表达的是?_3“晋陶渊明独
23、爱菊”中的“陶渊明”你了解他多少? 请你写出最能反映他性格的一句诗或者能够反映他性格的小故事(故事要相对完整)。_4爱莲说中“爱菊、爱牡丹”代表的人生看法分别是什么?_5周敦颐说莲“出淤泥而不染”,请你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提炼出这句话蕴含的观点。_6作者钟情于莲花,并以莲自况来表明他的生活看法。请你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上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下句:松,_是树中勇士参考答案:1多少更加漂亮而不庄重2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3示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4爱菊:代表的人生看法是隐居避世 爱牡丹:代表的人生
24、看法是追求功名利禄。5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6不畏寒冷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1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节选自宋史)委:抛弃、丢掉。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
25、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仕:指做官。媚:取悦、巴结。1加粗词语的说明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敦颐独与之辩B有狱久不决小大之狱(曹刿论战)C濯清涟而不妖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D可爱者甚番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2翻译下列语句。(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_(2)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_3用/画出段画线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敦颐至一讯立辨4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莲花的形象?_5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结合文,谈谈文中的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_参考答案:1B2(1)(莲花)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干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欣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2)杀人取悦别人,(这样的事情)我不做。3敦颐至/一讯立辨4作者从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行来描写莲花的形象。5示例:周敦颐的确如莲一样,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一方面他才能过人,处理案件,快速精确,另一方面他刚正不阿,敢于据理力争,不阿谀权贵。(言之有理即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