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近代民资社会生活-三年高考(2015-2017)历史试题分项精析版(解析版).doc
《专题07 近代民资社会生活-三年高考(2015-2017)历史试题分项精析版(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7 近代民资社会生活-三年高考(2015-2017)历史试题分项精析版(解析版).doc(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考点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017 年高考 01.(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28)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 1 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答案】 A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 起洋务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
2、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洋务运动中开平煤矿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认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自身管理方面的弊端以及单纯学习西方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等因素,最终失败。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能够全面、辩证看待和分析问题,能够从全局把握。 02.(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29) 1904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 1883 人,占全 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 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
3、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答案】 A 【解析】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留日学生占多数,结合所学知识,这与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较早开放通商口岸有关,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文化,故 A 项正确;辛亥革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高潮,开始于 1911 年 ,时间不符,排除 B;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不足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 C;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但题干中反映的是是长江流域的留日学生较多,因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也不足以解
4、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 D。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开放。 03.(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28) 28.1879 年以前 ,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 ,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 拨付 ,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应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改变了“不索取原价分文”的做法,是为缓解洋务企业的经费压力。
5、故答案为 B 项。材料所述“协造”方式只是由用船一方拨付造船所用材料费,并非由用船一方参与造船过程,排除 A 项;材料所述并非表明所造船只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排除 C 项; D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 【名师点睛】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该运动是 19 世纪 60 90 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在开展过程中遇到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困难,本题考查的即是解决资金困难的“协造
6、”方式。这种方式与“商办”不同,“商办”是指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对洋务企业进行投资。 04.( 2017 年新课标卷 文综历史 28) 1897 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答案】 D 【解析】通过材料时间为 1897 年上判断可知正确答案为 D, 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赔偿日本,所以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项是 在洋务运
7、动期间,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 C 项与史实不符合,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材料提供了时间,这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但后边的材料又为学生解题设置了一重障碍,它没有直接提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也是出题者智慧的一种体现。 05. ( 2017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5) 19 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 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
8、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答案】 C 【考点定位】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 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近代中国海军的发展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06. ( 2017 年海南卷单科历史 8) 1894 年,在
9、中国的 25 个通商口岸有洋行 552 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答案】D【考点定位】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甲午战前商品输出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列强对华经 济侵略的认识,考查考生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近代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分为商品输出为主和资本输出为主两个阶段,甲午战前以商品输出为主,主要形式有倾销商品、设立洋行等,主要以英国为主;甲午战后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形式有大量贷款、创办工厂、兴办铁路等,主要以日本、美国和德国为主。“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几乎每年都会考到,考生一定要注意。 07.( 2017 年新课标卷文
10、综历史 41)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 “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 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
11、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 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 19 世纪 70 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15 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 点,并简析其意义。( 10 分) 【答案】( 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 19 世纪 70 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
12、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19 世纪 70 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 1)政策的差异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等信息归纳出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的措施;根据材料中的“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07 近代 社会生活 三年 高考 2015 2017 历史试题 分项精析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