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三年高考(2015-2017)历史试题分项精析版(解析版).doc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三年高考(2015-2017)历史试题分项精析版(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三年高考(2015-2017)历史试题分项精析版(解析版).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考点一:史料(或史实) 2017 年高考 01.(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26) 表 2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表 2 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 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
2、战役失败 【答案】 C 【考点定位】史观史法 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叙述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材料新颖,以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本题难度不大,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史料的比较鉴别能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要求学生既能到书本中去,又能跳出书本外,掌握一定的 解读史料的能力,不要拘泥于教材和固有观点。 02.(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25) 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
3、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理解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修撰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增强,政府 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答案为 C 项。官修史书不一定就比私家撰著更为真实,排除 A 项;官修史书受政治因素影响大,不能保证对历史的评价更具有公正性,排除 B 项;历史解释受主观因素影响大, D 项结论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考点定位】史学素养史书编著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 【名师点睛】写入书本的历史是对过去真实历史进程的记录和解释,不可避免地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撰写者本人能力、学识和观
4、念立场的影响。官方积极介入修撰史书,是想通过这一途径宣扬官方意志和价值观念,让史书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官修史书的 行为是为维护君主专制服务,因此官修史书会带来修撰的政治色彩的增强。 03.(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27)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 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
5、的演变 .史学研究的 方法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明确材料内容的真实含义,理解它是在对同一史实描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史学家在争论什么。历史叙述总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性的,材料中的两种叙述正是反映了这个方面的现象。 2016 年高考 01.( 2016 年浙江卷文综历史 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 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
6、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明 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答案】 D 【解析】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是课外知识,但是以明朝的相关史实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史料分类的准确认识,即 第一手史料与地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亦称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 (同一时期 )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例如:实物史料,原
7、始的图片、影像史料,真实的口述史料,部分文献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例如:文献史料,口述史料,部分图片、影像史料。但两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第一手史料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史料居 多,而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 02.( 2016 年上海单科卷历史 3)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 )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册”和“典”是用于记录文献资料的书籍,“殷”有发扬光大的意思。这句
8、话理解是:要想发扬祖先的光辉事迹,就要靠书籍来记录。这应该是古人注重史学研究的一个典范。针对殷商的历史,可知当时的书籍就是龟甲和兽骨,因此选择 C 选项。 A 选项是青铜器,虽然当时有铭文,但是用途不是为了纪念祖先的,而是饮食用具。 B 选项出现时 代晚于商朝。 D 选项不是殷商文明的产物。 【考点定位】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青铜时代 【名师点睛】中国是对历史研究最重视的国家。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的历史是最完备,记录最全面,最详实的。印度的历史是一笔糊涂账,它们的史诗和神话结合起来,导致不知道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神话。埃及的历史一度被中断,记录大多通过考古来发现。巴比伦文明辉
9、煌很短暂,之后经历了太多的变数,也造成了历史的不完备。 03.( 2016 年上海单科卷历史 10)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 亚欧商路。这个国家是( ) A.西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答案】 D 【解析】 【考点定位】古代伊斯兰世界奥斯曼帝国帝国的统治 【名师点睛】奥斯曼帝国是 15 世纪到 19 世纪地中海地区重要强国,并在 16 到 17 世纪和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等同为该地区最强的国家之一。不过在 17 世纪的巅峰期之后,奥斯曼帝国日趋衰弱,不敌崛起的奥地利和俄国。奥斯曼帝国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败于协约国之
10、手,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之后凯末尔领导起义,击退希腊,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 。 04.( 2016 年江苏单科卷历史 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A描绘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 D主题上是一致的 【答案】 D 【考点定位】 史学研究 史料解读 史料的使用 【名师点睛】 史料 根据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在历史资料研究中,无论是文字的、实物的资料,凡是有当事人 或亲历者根据亲身经
11、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都可成为第一手资料。高考中常出现的传说、竹枝词和话本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使用时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05.( 2016 年北京卷文综历史 40)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西高穴曹操( 155 220 年)墓 海昏候刘贺(前 92前 59 年)墓 墓葬位置 只符合部分文献记载(注:文献 与文献记载一致 中关于曹操墓位置有多种记载) 墓葬形制和结构 与当时王侯级墓类似 符合汉代列侯墓的规制 出土器物 具有 汉代特征 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 出土器物上的文字 “魏武王”(注:包括曹操在内,这一历史时期曾有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18 史学 常识 方法 理论 三年 高考 2015 2017 历史试题 分项精析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