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教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包粽子教案范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端午节包粽子教案端午节包粽子教案1活动目标1.练习身体侧滚的动作并驾驭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敏捷、协调和平衡实力。2.大胆尝试合作、敢于挑战,能合作完成向中心侧滚完成一个夹心粽任务。在包粽子的嬉戏中.3.乐意参加到嬉戏中,感受合作嬉戏的欢乐。活动打算长短不一的废旧横幅布若干,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平安,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活动建议1.创设“粽子王国实行粽子展览会”情境,带领幼儿热身,重点活动上肢、下肢。小挚友们,今日粽子王国要实行粽子展览会,让我们一起去参与吧,引导幼儿随语言提示做侧身走独木桥、跑步助跳过小河,蹲走过山洞等,进行上肢下肢及全身动作练习。2.创设“变身粽宝宝”嬉戏情境,引导幼儿
2、用横幅做粽叶、小挚友做糯米,大胆探究包粽子的方法。进入粽子王国有一个要求,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变成粽宝宝,请你选一块横幅,想方法把自己变成粽宝宝吧。(1)分发废旧横幅,人手一张,引导幼儿探究自己包棕子的方法。引导幼儿躺在粽叶的一端,用一只手把棕叶固定,然后侧滚,在滚了半圈以后记得把手伸出来,然后始终侧滚,直到把粽叶裹完。(2)创设情境:粽子展览会就要起先了,可是参与活动有一个要求,包粽子速度快的选手才能参与,下面让我们比一比吧,引导幼儿进行个人包粽子竞赛。(3)幼儿自由包粽子,老师指导,激励孩子解决嬉戏存在的问题。4.合作包粽子,介绍嬉戏规则创设情境:粽子王国展览会起先了,今日要展览的的是夹心粽子
3、,请粽宝宝想方法变成夹心粽粑。(1)自由选择好挚友,两个孩子合作包夹心粽子,指导孩子从粽叶两端向中间侧滚,直到把粽叶滚完。(2)合作包夹心粽子(3)听音乐,玩嬉戏。5.创设粽子王国游玩的嬉戏情境,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请幼儿相互捶打四肢,在开心的心情中结束嬉戏活动。端午节包粽子教案2一、活动目标: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2、喜爱劳动,乐于参与家务。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加节日的活动。5、通过探讨,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开心、合理地过节。二、活动打算: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平安剪刀、盆子。三、活动
4、过程1、导入部分老师:小挚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挚友们说说老师应当做什么款待客人呢?小挚友:粽子。老师:小挚友们真聪慧,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挚友们愿不情愿帮助老师啊?小挚友:情愿。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挚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小挚友:可以。老师:小挚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挚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挚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挚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
5、会吃粽子了吧?小挚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挚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挚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提示幼儿留意平安运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也许,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纳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加到活动中)老师:哇,xx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挚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忧没法招
6、呼客人了。感谢小挚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开心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活动延长告知小挚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解并描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溢而有意义的端午节。活动反思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化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端午节包粽子教案3教学目标:1、相识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
7、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3、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教学重点: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教学打算: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2、板书课题,学习“端、粽”和这两个字的偏旁。二、认读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1、老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2、学生认读生字。三、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
8、。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指名分节读课文。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总会”说明白什么?2、“盼着”又说明白什么?五、学写生字“午、节、叶、米、分”1、视察字形结构。2、师范写生书空。3、描红练写。其次课时一、复习齐读、开火车读词语。二、诵读课文,品尝内容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1)品读课文其次自然段。(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4)指导学生根据从外到内的依次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5)词语填空读课文。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填空。粽子是用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糯米,中间有一
9、颗_枣。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老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学生汇报朗读其次自然段。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预设:为了纪念宏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老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加学生
10、爱国主义情感。三、指导视察,正确书写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1)老师今日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3)导学:你们相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蜜味的粽子。2老师指导学生学写生字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日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遗忘缅怀宏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包粽子教案4赛龙舟活动目标: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感受竞赛活动的喧闹气氛。2、情愿主动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欢乐。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
11、庆祝活动。活动打算:了解本地举办“赛龙舟”的活动状况。活动建议:1、与组织“赛龙舟”活动的有关单位联系,确定参观地点刚好间。2、请家长带幼儿前往参观,视察龙舟的外形特征及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现,感受竞赛的热情气氛。3、引导幼儿沟通赛龙舟的场面以及自己观看赛龙舟时的心情和感受。活动反思: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爱好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爱好动身,注意综合性、趣味性,寓教化于生活、嬉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五月五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
12、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节相关嬉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欢乐。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欢乐。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活动打算1、粽子2、艾蒿等实物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活动过程1、老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五月五,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一个喜庆、喧闹、开心的节日。教学反思五月五是端午,小挚友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兴奋兴过端午。前脚才送走快乐的六一儿童节,接着父亲节和端午节就一起到来!幼儿园为了纪念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以上这篇社会领域的教案是小班幼儿相识端午节而开展的活动。包粽子活动目标:1、在视察、品尝中发觉粽子的口味、
13、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并乐意与同伴沟通。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3、体验人们相互关切的美妙情感。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活动打算: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叶、棉线等)。活动过程:1、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指导语: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态、什么口味的?2、观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须要的材料。(1)探讨、相识包粽子的材料。指导语:你知道包粽子须要哪些材料吗?(依据幼儿所述,一一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相识。)(2)观看老师(或家长)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3、品尝粽子、沟通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教学反思通过这样
14、多种感官的活动,幼儿才得到了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供应各种材料,让幼儿实践操作。端午节包粽子教案5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3、幼儿能相互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二、活动打算1、有湿度的碎泥2、粽叶若干、橡皮筋3、范例、课件三、活动过程1、老师情境导入,引入今日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爱好。(1)小挚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态的粽子?(2)老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
15、态的粽子。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2、老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1)老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视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2)老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挚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5)平常,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3、老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爱好。(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日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2)老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老师边
16、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瘦长。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牢固即可。4、幼儿分组包粽子,老师巡回指导。激励幼儿大胆尝试,相互帮助,对于实力弱的幼儿刚好进行指导。四、活动总结活动前,依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阅历的调查表,激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阅历。活动中,激励幼儿依据自己的调查资料,相互沟通、共享有关端午节的阅历。结束后,老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
17、分类展示。端午节包粽子教案6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闻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2、培育幼儿对民族文化感爱好。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4、通过参与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加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端午节的传闻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活动打算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加活动。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具体到将老师、学生的全部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当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晰地再现,即起先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长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到爷爷奶奶家过节。1、请爷爷给小挚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2、小挚友自由和爷爷沟通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请奶奶向小挚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2)、做龙舟、划龙舟。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竞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呼喊。(3)、做香囊活动。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5)和爷爷奶奶再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