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养殖技术介绍.docx
《马蜂养殖技术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蜂养殖技术介绍.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蜂养殖技术介绍马蜂养殖技术介绍养殖马蜂有哪些方法,怎样才能够养好马蜂?下面是学习啦我给大家带来马蜂养殖技术,以供参阅。马蜂养殖技术饲养设备 (1)蜂笼。木制或用铁纱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立方米,使其有充分活动的余地。 (2)蜂棚。大小视采收蜂巢的多少而定,可利用大型玻璃温室、大型厂房或建立专用育蜂棚。蜂棚用铁、木作支架,铁窗纱作围网,一般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高2m,棚内种植玉米、大豆、棉花等易接入昆虫生存的作物,棚的一面留有纱门。棚内要悬挂盛有蜜水、水果、瓜皮等饲料的小盘,使蜂能在放入后取食并自由活动。 (3)蜂箱。用木材做成,边长1520cm,上下用薄木板做成盖和底。盖上装有
2、挂钩,四周挂有纱窗,一侧留有活门。饲料水果,如熟透的苹果、桃等;水分较多的青菜;糖蜜;瓜皮等。饲养管理饲养胡蜂的关键问题是:冬季保护雌种蜂安全度过冬季,春季引导早筑巢、多筑巢。 (1)收集。每年9月底10月初,胡蜂开场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此时采集群蜂最为适宜。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采集,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枯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内,减少活动量,促使其提早进入冬眠状态。为避免蜂群脱巢后不易寻找,可以于9月中旬在原巢上采收,放入笼或箱中,利用群蜂向上习性,在笼底投放熟透的苹果、桃和水分较多的青菜。中午气温高时,在阳光下晒34h,使其活动
3、并取食,推延休眠期,不但补充了营养,仍能使其安全越冬。胡蜂为半冬眠昆虫,气温降至5开场抱团,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则抱团松懈;温度高于7时,便开场散团,越冬后成活率的高低主要与抱团好坏有关,所以,在越冬期间,要经常检查,箱笼1015日进行1次抱团情况检查。假如发现散团,应及时降温,加厚遮光外套。 (2)饲养管理。第2年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开场散团,在笼壁活动。此时,应立即投入苹果、糖蜜、糖拌馍等饲料进行人工饲养,喂养至4月中旬,笼内蜂振翅活动一段时间,才可放蜂出笼,回归大自然筑巢。人工辅助筑巢是在自然条件下建筑蜂棚。春季气温恒定在13时,越冬胡蜂开场散团活动,可在夜间移入
4、大棚中,轻开笼门或箱盖,来日胡蜂即在棚内翱翔。气温恒定在17以上时,蜂开场进入筑巢产卵阶段,应随时观察,见有蜂在棚顶及四周纱网上时飞时停,应及时将蜂笼挂在棚内各处,将笼开启一半而拴牢。于育蜂棚中仅有人工设置的蜂笼是遮光避雨、挡风的适宜筑巢地点,蜂很自然地飞入笼中。只要经过短暂的适应,用足及口器在笼顶清理巢基,这时饲料盘中应添加糖蜜成分,以利于蜂建造牢固的巢柄。然后建立第1个巢室。巢室是胡蜂将口器啃嚼后的朽木及纸张等糊状纤维物质衔入笼中,粘连在巢柄上,再稍修砌而成的,因而,要在蜂棚内放上腐朽木材,棚壁纱网上挂些废纸条,备蜂取用。第1个巢室建好后,后蜂便在巢室近底部侧壁产下1粒带短柄的蜂卵。蜂卵孵
5、化前,后蜂会很快在位于巢柄下第1巢室侧面接圆周状巢室,边建边产卵,直至卵粒依次孵化。后蜂不断产卵,同时担负外出觅食和饲育幼蜂的任务。巢体不断扩大,幼蜂随之增加,此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供给。经过5个月的饲养管理,蜂笼中蜂巢直径可达10CM以上,有百余只成蜂。天气渐冷,雌蜂产卵停止。雌蜂内的蛹将要羽化完时,宜关闭笼门,防成蜂离巢。收回蜂笼,利用夜间蜂群平静时,将蜂笼倒放,待蜂群爬向上方离开蜂巢时,摘取蜂房,取出尚未羽化的残蛹,挂在通风、枯燥、无鼠、无虫处晾干,备作药用。蜂群旺盛时,还可提取蜂毒,药用价值更高。防御敌害胡蜂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昆虫、蜘蛛、鸟类及老鼠等,还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蜂 养殖 技术 介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