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数学说课稿范本.docx
《《克与千克》数学说课稿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与千克》数学说课稿范本.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克与千克数学说课稿克与千克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要求学生相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阅历动身,敏捷处理教材,先相识千克,再相识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学问应用。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试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相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肯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洁的质量计算。2、接着培育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激励特性化的学习意识。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
2、力。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相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相识。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采纳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二、教法和学法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肯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新奇心强,依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爱好,激发他们的新奇心,老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爱、熟识的嬉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觉,获得新知,同时还采纳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建了良好基础。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纳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
3、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加、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中感悟新知。三、教学环节本节课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是嬉戏发觉,激发探究欲;二是主动参加,探究新知;三是应用新知,升华体验。1、嬉戏发觉,激发探究欲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了“背一背”这个嬉戏情境,让学生在嬉戏中去感受轻和重,然后揭示课题,目的在于利用熟识的嬉戏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并营造出一种主动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加、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坚实基础。2、主动参加,探究新知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第一步:相识千克。从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引导学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
4、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对“三件视觉上具有肯定反差的”物品掂一掂、估一估、评一评、称一称,还设计了让学生想方法找几千克的物品,然后轮番感受,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仅一次次强化了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更是对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培育,是对学生自主探究程度、学生体验看法的一种信息反馈和检验。其次步:相识克。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楚。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对千克有了肯定相识的前提下,立刻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与千克形成明显的反差,对学生进行剧烈刺激,使学生在脑海
5、中克与千克形成显明对比,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刚建立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于是又设计了两道练习题。练习的目的除了巩固新知外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索、自我检查的一种深化。第三步:相识千克与克的关系。试教时设计的是一道填空题:1粒扣子重1克,2粒重()克,100粒重()克,那么1000粒重()克,从而推出1000克=1千克。教出后发觉这样设计给学生的铺垫太厚,没有思维度。后来把这一环节改为“由1粒扣子的质量干脆到思索1000粒扣子有多重?”这样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好,学生学习爱好很深厚。对“克和千克”的换算公式,设计了老师读、学生听、学生读、大家评多种读的形式,
6、使学生在读和评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并牢牢记在心中。3、应用新知,升华体验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为了使这些感性相识上升为理性相识,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针对物品重量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让气球载满物体顺当升空。第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把新知和过去的学习阅历相结合,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扩充训练容量,既培育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是学生特性化学习方式的体现。其次个问题情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问面,并且把学生那种憧憬宇宙、憧憬太空的情感融入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活跃,情感达到最高潮,从而把本节课的感知、体验,在问题的解
7、决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升华。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化新理念,为孩子们的自主、独立、合作、特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终归,我们还在试验、还在探究,所以教学中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指出,以便大家一起探讨、探讨。克与千克数学说课稿2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本课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1)留意以学生已有阅历为基础,供应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问。(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学问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肯定的感性
8、相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相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克和千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更重要的是感受和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精确应用这两个质量单位。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班级学生的实际,并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从学问与技能方面来说,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
9、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从过程与方法上来说,经验视察、实践、估计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在与同伴合作中解决质量问题,并能与他人沟通思维的过程。3、从情感、看法和价值观方面来说,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同时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以及自主探究的精神。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达成了德育、智育、学问与实力的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相识,也明白要想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视察,必需用秤来称一称。这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的单位还缺乏相识,特殊是1克、1千克的质量
10、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我在任务定位时,将教学重点确立为使学生感受并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难点是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估算物体质量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指出:“在详细生活情境中,感受并相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洁的换算。”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因此,在本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课前调查,让学生积累一些关于质量的生活阅历。学生通过走进商店、超市、农贸市场去调查,发觉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学生很自然地相识了各种各样的秤,以及如何看秤。各种学习资
11、源的整合,为本堂课教学奠定了基础。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学生的主动地视察、试验、揣测、验证、推理与沟通等活动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体验到数学就在学生身边,让学生通过克和千克的学习,相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接着学习数学的爱好和热忱。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纳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依据学生的学问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纳分组试验法,并把所学学问与生活中熟识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克与千克 千克 数学 说课稿 范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