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2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A.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B.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D.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答案:C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第23题。2.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A.AB.BC.CD.D3.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AB.BC.CD.D解析:第2题,A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B是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是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D是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能量。第3题,结合上题的分析,近地面
2、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答案:2.D3.C4.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处气压比G处高B. E处气压比H处低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G是市区,H是郊区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G是陆地,H是海洋解析:地球表面任何一点,低空气压均比高空气压高,相对G处,F处为高空,故A项错误;相对H处,E处为高空,故B项正确。市区气温比郊区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故H是市区,G是郊区。若G是陆地,H是海洋,仅考虑热力环流,一年中,沿海地区
3、冬季时大气环流与图示相符,夏季相反;一天中,夜间时大气环流与图示相符,白天相反。答案:B5.下面四种局部环流形势图中,不正确的是()解析:A图是局部热力环流图,地面受“热”点,气流应膨胀上升,反之遇“冷”点,则气流收缩下沉,故A图不正确;B图反映白天,吹谷风;C图表示海滨夜晚,吹陆风;D图则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答案:A读图,完成第67题。北半球某地气压(hPa)分布图6.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7.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6题,依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判断气压递变情况,可知甲点风向由低压指向高压,错误;乙
4、、丙两点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为南半球风向。第7题,乙点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答案:6.D7.B8.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地,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地。(4)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5)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地。(6)在图中画出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答案:(1)甲乙丙丁(2)如下图:(3)乙阴雨甲(4)西南(5)甲(6)略(等压面与近地面弯曲方向相反)。能力提升下面左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示意图”,右图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019 2020 学年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 福建 专用 配套 习题 第二 第一节 冷热 不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7380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