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教育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心教育心得体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爱心教育心得体会爱心教育心得体会_爱心教育个人工作总结爱心教育对于学生来讲是有必要的。用爱心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射学生心灵的阳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爱心教育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爱心教育心得体会一寒假,我捧起了学校下发的(爱心与教育)一书,认真研读,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教师运用很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如何地爱学生,学生又是如何地爱他,真是感动人。李教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教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尤其我在书中
2、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教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李教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讲: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擅长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本人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处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学习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经历,各方面处于构成阶段,有着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充满生命活力和潜力。这段时期的教育
3、影响远远越过该阶段而扩展到终身。因而最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懂得儿童时期对生命的独特价值,并擅长开发其生命潜力。假如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缺乏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谊,具有爱心和知识,对学生来讲,他们喜欢前者。学生们十分渴求和珍惜老师的关爱,师生间的真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爱学生就让我们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吧。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爱去博得爱,用爱去化解很多的矛盾。爱我们身边的人,无疑是播下爱的种子,让他们也懂得去爱护和关心别人,尤其是当教师的我们,面对的是正在成长,性格还没有定型的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
4、爱的滋润,我们给予他们的爱心也一定会影响到日后他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曾几何时,看到书上有几句话:不会对别人宽容的人,对本人也不会宽容的;不会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爱你的!总相信你负出的爱越多,你也会获得越多的爱。爱心教育心得体会二暑假里我在学校发了一本李镇西教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李镇西的大名,如雷贯耳。他的著作(爱心与教育)很早就听讲过,假期中有幸拜读此著作,让我明白了爱是教育的主题,爱是教育的泉。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直以来,我以为严才是真正的爱,由于有句俗话讲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我都以为这
5、是违背课堂纪律的。看了李镇西教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由于我缺少一份童心。一直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以成人的目光来看待学生,希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学生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教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教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学生时向学生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学生面前成认本人的错误,李教师讲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假如我们成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
6、的人,那么教育经过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发挥,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当代意识。固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讲,老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老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教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本人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讲起,学生的个性该怎样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淘气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要在
7、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直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如今,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学生,是教育的悲哀。由于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美妙的光阴童话般的童年。作为老师,在面对学生时要保持一颗童心,以本人的童心唤起学生的童心,以本人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只要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要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气氛,放下本人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射学生心灵的阳光,培养学
8、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工作有着枯燥重复的特点,天天要面对大量冗杂、琐碎的学生问题,若不能以平常心态对待周围变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气会变坏。假如急噪不能抑制本人,变得冲动,怒斥学生,凭主观臆断妄下结论,会挫伤学生自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导致心理失衡现象。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任务是去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对其不规范行为,只要引导,认真去做思想工作。我们在教育教学经过中,要向李镇西教师学习,做到边教边学,随时反省本人的言行,要有敢于认错纠错的勇气,这对本人发展很有利,同时我们只要宽容学生的错误,给他们爱,用本人的美妙心灵去医治其心灵创伤,他们今后才会宽容别人的错误。要
9、知道:我们对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对待我们和别人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抛开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养,从学生角度去考虑,调整好本人的情绪,及时将一触即发的矛盾缓冲过来,增进师生情感。爱心教育心得体会三读完李镇西教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进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学生,就必须擅长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本人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
10、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本人是非常赞同这话的。假设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设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讲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李镇西教师对爱的执著深深感动了我。李教师毫不掩饰本人对学生的爱,他也收获着学生的爱。李教师做的很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很多教师都做过。为什么李教师能成为名师,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凡,工作越来越没劲?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执著,对爱的坚持。正如李教师所讲: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本人的事业,把
11、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本人谋生的职业。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教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像李教师对待万同同学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李教师讲:老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由于他们长期承受着宏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假如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要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要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作为教师,你将你内心深处的爱心传递给你的学生了吗?自
12、省过后,我发现本人做得确实不够。身为一名班主任教师,由于是包班,周课时多,所以平均与每班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经常是这节课刚上完,又要准备下一节讲的内容。很少有时间和学生沟通、谈心,所以学生对我也并不是十分亲近和了解,其实我是很爱他们的,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但作为教师,我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可能太过追求在学生面前的威严了。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老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而,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从教学经过中,我也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
13、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要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腮甜甜的微笑让人沉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相互,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诲,让他们感受教师是由于爱他们才教诲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遭到教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由于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讲,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李镇西教师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是我们教育者永远值得学习的典范!他既是学生的教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是学生的哥儿们!学生曾有肺腑之言:
14、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却永远相通!可见师生间的情感有多深!由于他博得了学生的心,也就博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博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实实在在地把本人一颗火红的心投入到这个美妙的事业中,实在可喜可贺!记得我在学生时代,非常讨厌教师偏心,不能一视同仁。我在平常工作中也非常注意不要偏心,但对每一位学生都平等地爱这一点却没做到。学生时代哪一位教师谈吐诙谐,学识渊博,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就会对他产生好感,进而喜欢其所教的学科,自然学习上也学得轻松愉快,成绩很好。这在我们当今,教育也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接受你的教育,这是非常提倡、可行的。但是,教育仅有爱心也是不够的。这一点,李
15、镇西教师多年以前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值得考虑,然而正是这些问题,反衬出了李镇西教师的伟大,反衬出了李镇西教师的人格魅力!而我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在想,其实这本书里面记载的很多案例,都有它详细的背景甚至特定的时代背景,而如今的社会又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刻舟求剑,胶柱鼓瑟式的浏览或许并不聪明,重要的是这本书里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者的爱心,教育者对教育这一份深沉的考虑,教育者对大写的人的张扬,应该成为我们从事教育的这个群体的出发点。是的,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教师出发,传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爱心教育心得体会四教育仿佛是行驶的列车,
16、教师就好似是乘务员,不同的时段迎来不同的乘客,这一批乘客我们还没等充分了解,也许在下一站他们就要离开这列火车,同时上来另一批乘客。这些乘客也许来自同一个省份,也许来自全国各地,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搭乘这列火车到达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风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将这批乘客安全送达,将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珍惜上来的每一批乘客,关心每一位乘客,为他们送上最贴心的服务,最真诚的问候,最美妙的祝愿,让每一位乘客在乘车的经过中都得到心灵的享受,这样的旅途才算愉快。题记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爱心与教育)读完了,好久无言。我想,本人内心的感受能够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
17、震撼!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考虑、责任、忧患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浸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考虑,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老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
18、着本人的心去读,带着本人的梦去读,带着本人的实践去读,带着本人的考虑去读。时时反观本身,反观本人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逐一述及,这里选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考虑,算是给本人交上的一份沉重惭愧的答卷。(爱心与教育)最能感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天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十分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感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个老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教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
19、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浏览经过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意料的反复?这么一问,惭愧无比!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差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自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教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李镇西教师不管是对后进学生的转化,还是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李教师的爱无不浸透其中。他到底有如何的魔力,缘何让学生们对他终生难忘。是高深的思想,是非凡的能力还是独特的个性?这是值得让我认真思考的问题。是啊,一
20、个专业知识扎实,人格魅力不同寻常的教师也许会吸引学生,让学生去敬畏他,喜欢他,但能够到达李镇西教师这样跟学生成为一生的知己的教师却为数不多。当一位教师开场真正爱本人的学生的时候,他就会凭借这种深深的爱,去凝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去感悟他们的苦恼和困惑,甚至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心血。正如他所讲: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忠心爱戴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爱学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爱学生就必须擅长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擅长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学)中这样讲过: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们的主要精神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
21、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他因本人小朋友圈子的扩大而兴奋,因走到小朋友的心灵深处而带给他们快乐,而感到无比幸福。这些不是凭借功利性的目的而做教育的人所能真正体会到的。李镇西教师曾经这样写道:我们能够得到一个朴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他所做的一切,证实了这句话的价值。我想讲,教育者的快乐也是学生给的。一个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人会把学生的幸福当作本人的幸福,把学生的不幸当作本人的不幸。几年的教学,让我渐渐明白,教师的行为在学生们的心里会种下如何的印象。以前我的两个课代表喜欢冲
22、着那些学习后进的学生大喊大叫,我发现之后并没当着大家的面批评他们,而是先让他们停止叫喊,然后走到这名看似有错的学生跟前轻轻地询问缘故。之后我的课代表意识到他们的这种做法并不能顺利解决问题,反而会把矛盾激化,她们不但向我成认本人做得不够好,还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办法。一次日记中,他们曾这样写道:长大之后我也要当一名老师,当我的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不是先去责骂他,而是先问明原因,然后虚心地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知道到他们能这样想,我很欣慰。在独生子女日益成长为社会建设者的同时,我们才渐渐发现他们责任感的缺失和爱的缺乏。真诚与善良似乎在这个社会成了一种无能的表现。看看时下充斥的书籍,多半是为升学而准
23、备的辅导书,其次是诙谐故事书、漫画书,真正净化学生心灵的书籍少之又少。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懂得怎样张扬个性,而不知怎样感恩父母;他们知道要考上大学,却不知考上之后该做些什么;他们明白要踏实工作,但方向在哪里却从来都不明确。这分明是一种责任心与爱心的缺乏。如今国家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场施行素质教育,我们作为老师恰好能够捉住这个时机,教会学生怎样去爱,爱世界,爱国家,爱校,爱家,爱父母,爱本人,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只要在一个充满仁爱的大环境里,我们的班级才会愈加团结,学校才会愈加繁荣,家庭才会愈加和睦,社会才会愈加和谐,才不会让那些正直善良的孩子走上邪路。李教师的教育手记,让懂得了理解的微笑,平等的沟通,内心的宽容,真诚的关心,不仅仅是为了当一名好教师应该这样做,而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爱的驱使,让他自然而然地去做一切。正如李教师所讲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本人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凭着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把幸福与快乐送达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我们会以李镇西教师为典范,努力做教育这趟列车上的爱心传递员,让真诚、善良、友爱陪伴学生走过以后的人生旅程。猜你感兴趣:1.爱心公益活动心得体会2.爱心与感恩教育心得体会3.爱心的心得体会范文4.爱心家教心得体会5.中学生爱心活动心得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