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优质.docx
《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优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 篇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高一地理必修1学问点总结_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地月系 (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一般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由(课本P
2、6)(一)、为地球供应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供应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四、太阳活动影响地球(课本P11)世界很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改变和黑子改变周期有肯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产生极光;地球上水旱灾难、地震等自然灾难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
3、特点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推断 2326S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改变的推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产生的缘由地球不透亮、不发光;昼夜交替产生的缘由是地球自转。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
4、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改变范围:0 2326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夜半球上 ,晨昏线上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小时 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说明: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
5、: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计算步骤: 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推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3昼夜长短的计算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计算: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说明: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高一地理必修1学问点总结_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加减号的选用条件
6、: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1标自转方向,推断晨昏线2定日期: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3时间计算: 找特别时刻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
7、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 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2 推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昼夜长短改变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 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
8、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极昼极夜范围的改变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起先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 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起先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规律纬度改变: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季节改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来线,北回来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
9、南回来线,南回来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计算公式:H = 90 纬度间隔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五、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的改变。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2)传统四季:以 “四立”为起始点。(3)天
10、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来线和南、北极圈 。 4.黄赤交角与回来线、极圈之间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来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假如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来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假如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来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2.地球内部圈层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改变划分三个圈层。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其次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
11、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2.3)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凹凸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温度由高到低是 DCAB 。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 CDAB。 等压面的改变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 AB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 篇2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
12、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课标分析: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学问,学生在义务教化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学过。中学地理的学习把义务教化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所以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学完地理课后,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本条“标准”的详细含义如下:一是学生须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 本条“标准”的前提。二是学生须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相识。三是学生要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把这三点放在一个“标准”中,是因为三者是亲密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
13、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定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肯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事实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分布。本“标准”没有要求学生背记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模式的意义。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当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沿着人类成长的踪迹探究三大问题的关系,不难 发觉,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口数量和空间上的改变,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改变
14、。因此,教材把人口的改变作为全书的开篇。这也正符合了中学地理课标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相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的要求。第一节教材内容的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首先从数量这样一个最直观的角度来探讨人口的改变,因为目前我国和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正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并且,这一部分的基础学问,初中已有涉及,由此引入,更显得顺理成章,有助于学生对该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相识和理解,进一步树立起人地关系的思想理念。学问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
15、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肯定数量的影响。2、使学生驾驭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源或图表,推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安排生育政策。4、培育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驾驭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得学问的实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非常浩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诞生率、死亡率的关系。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改变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
16、口政策,完成读图思索。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探讨,相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化阐释。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2、进一步培育学生详细问题详细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安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缘由。3、培育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学问的实力。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分。问
17、题引导法、探讨法、比较法、因果联系法、中心主线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协助教学。多媒体课件2课时(导入新课)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确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通过视察这些数字,同学们可以发觉世界人口数量的改变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
18、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改变又具有怎样的特征? 缘由是什么?这些 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今日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改变。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改变(读图)请同学们读P2图1.1“世界60亿人口日”。通过这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学生探讨,老师总结)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居民诞生。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通过这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一个小孩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驾临人世,标记着世界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这是一个相当浩大的数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地理 课件 优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