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阿Q正传读后感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阿Q正传读后感范本.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鲁迅阿Q正传读后感鲁迅阿Q正传读后感1当我写下题目的时候,我想我可能要写一点“大逆不道”的东西了。时间回到大一,我初次接触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程。时至今日,我对该课程依旧保持着足够的热忱。那个时候,田青老师给我们传授或来自课本或来自生活的学问。最让我们亢奋的是,她为我们演绎一些经典作品的语段,用她幽默的语调生动反映作者的思想,这个文学内涵夯实的老太太给我们的大一生活注入了不一样的色调。尤其是谈到鲁迅,她“前卫”的思想使我们在欢快的氛围中一步步接近周先生。我记得期末考试时有一道关于阿Q正传的基础题,是要求记住阿Q正传的“书目”序、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恋爱的悲剧、生计问题、从中兴到末路、革命、不
2、准革命、大团聚。当时的我并不像现在这样“醒悟”,并没有仔细关注作品的内容和内涵,只是死记硬背的登记了“书目”,以此为考试服务。谁能想到时隔两年我又翻到了这个影响文坛多年的篇目,更令人惊喜的是我有幸观看了岑范先生导演的改编自阿Q正传的电影。在第一章序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为阿Q作传的四点困难文章的名目难,立传的通例难,阿Q的名字难,阿Q的籍贯难。第一难是最终“我”以“闲谈休提言归正传”中的“正传”二字解决。其次难却是阿Q的姓氏问题,文中说他也许姓赵,但因他“炫耀”与中了秀才的赵太爷儿子是本家,还比秀才长三辈而挨了赵太爷耳刮子。看到此处,不免庆幸非常。倘使我生在民国年间,姓什么还由不得自己了,得看
3、有权势的人的脸色,真是够“妈妈的”了。也有人说阿Q是“依权附贵”,这也未免太过“骇人听闻”,详细状况如何?唯恐只有那个时代清晰。再看看这个鱼肉乡民的地保老爷,得亏他生在百姓没怎么“开智”的民国,要是他生在如今,一人一口唾沫也足以淹死他“腐臭”的灵魂和“光鲜”的身躯。第三难是阿Q的名字如何写,用原文的话说,“人都叫他阿Quei,”“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无人知晓,就连赵太爷的秀才儿子博雅的茂才先生“竟也茫然”。第四难是籍贯,虽说“照郡名百家姓上的解,说是陇西天水人也,但惋惜这姓是不甚靠谱的.,因此籍贯也就有些决不定”。阿Q被人们所熟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阿Q语录”。“我们从前比你阔的多啦
4、!你算是什么东西!”“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我和你困觉”等等,诸如此类,语出雷人。尤其让人们难以遗忘的是“精神上的成功法”。记得学习此篇时,老师为我们留下了探讨讲解的作业,我当时还将“精神成功法”美化了一番,现在想想真是“无知者无畏”啊!其实这是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也是这个缘由,阿Q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这是鲁迅对国民性批判的整体把握,有“退守”“惰性”“巧滑”“虚伪”“麻木”“健忘”“自欺欺人”“卑怯”“奴性”和“无特操”等。茅盾先生对阿Q也有一段经典的言论:“我们不断的在社会的各方面遇见阿Q相的人物,我们有时自己反省,经常怀疑自己身中也不免带了一些阿Q相的分
5、子,但或者是由于怠于饰非的心理,我又觉得阿Q相未必全然是中国民族所特有。好像这也是人类的一般弱点的一种。”诚如沈先生所言,即便在现在这样的社会,“阿Q相”的人物也是存在的,但更多的是它成为了人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不行否认,我也有这样的一些毛病,尤其是在初中至读高校之前这段时间最为明显。好在高校是个更大的空间,它让我们见识了更广的空间,也让我们触摸了更深的领域。尽管人性在后天的成长中不行避开的会出现阴暗的一面,但良知和规则始终会束缚恶魔的獠牙。既然有阿Q这样的人,就避开不了分析缘由。曾几何时,我们在分析阿Q时将一切都归根于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头的中国是个动荡的年头,虽统称为民国,但军阀势力割据
6、一方,今日你打他一拳,明日他扇你一巴掌,如此往复,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封建势力的愚民策略,大多数中下层民众无心关注国事也无力为国操劳,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即便是有人知晓一些上层的变迁也是一知半解,根本没有理解其实质。文中的“假洋鬼子”“赵太爷”“举人老爷”等就是假革命真剥削。而阿Q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小丑畸形的人。他的生活是“苟活式的生存”,“也是私欲中心的人格系统及其生存方式”。他的所谓“自尊”是通过“我们从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这样自欺欺人的“精神成功法”获得的。鲁迅阿Q正传读后感2昨天写完,越想越觉得,我们其实不仅仅是阿Q,其实也
7、是那个赵太爷。我们明明和阿Q一样喜爱高攀,却不允许他来高攀自己。我们觉得阿Q可笑,恰恰也是因为内心深处觉得他“不配”,觉得他等于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我们之所以可以吃“天鹅肉”,是因为我们自己觉得我们不是“癞蛤蟆”。其实,我们是不是“癞蛤蟆”,那也要看从谁的角度看。阿Q在这个世界上,明显在谁的眼里都是个无关紧要的人。没有人在乎他的“行状”(“行状”是一个日语词,鲁迅先生喜爱借用一些日语里的汉字词汇来表达某种微妙的意思。在这里,阿Q的“行状”即阿Q的来龙去脉和现在的状态)。人们“只拿他玩笑”,忙不过来了,就雇他干活,闲时便想都没人想起他来。说得直一点,就是活着还是死了,都没人在乎。别看阿Q在
8、别人眼里无关紧要,但他自己还挺自尊。跟人发生口角时,还会以“我们从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来试图占人家的上风。而且只要听到有人说他能干,也不管是真心还是讥笑,他都很喜爱。因为自尊心得到了一点满意。思想家们常说,人都是孤独的。的确,假如不知道上帝在自己身上有一个永恒的安排,我们每个人也都如阿Q,在这个世界上真的都无关紧要。没有你,地球照样转。我们虽然不至于像阿Q连个真心关切自己的家人都没有,但即使是爱我们的家人,也不完全知道我们的“行状”,更不要说我们的内心世界。所以,从本质上说,脱离了上帝,我们的存在,就有如阿Q,显得既孤独,又空虚无奈。除了劳累能够间或换来一句“你真能做”的确定之词
9、,让我们的自尊心稍稍得到些满意以外,就再无别的了。要说有别的,就是还要在这个活着的过程中,常常与人发生各种冲突冲突,还要因为自己身上的某个缺点忍受他人的各种讥讽讪笑与欺凌,让自尊心大受损伤。阿Q正是如此。阿Q最致命的缺点,其实不是他脑袋上那个癞疮疤,而是他的自尊。因为自尊心越强的人,越简单感到被冒犯,因此也越简单与人发生冲突。正是这个自尊,给阿Q带来了不少麻烦。因为这个自尊,他肯定不允许别人提他脑袋上的癞疮疤。凡能联想到他的癞疮疤的字眼,都不让人说。只要有人犯了忌讳,也不问是有心无心,他“便全疤通红地发起怒来”。自尊心越强的人,就越简单发怒。只不过我们觉得,像阿Q这么没本领的人,就不配有自尊心
10、。因此看到这里,我们就又会在心底里暗暗觉得阿Q可笑,忍不住想说:阿Q你这贱骨头,你就认命得了。你还有什么资格发怒啊?阿Q发怒时,他还会估量对方,“口讷的他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这“柿子拣软的捏”的毛病,也是人共有的。我们虽出于教养和面子,不骂人,也不打人,但细致察验,心底里对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的亵渎,不能说完全没有。尽管是拣了软的捏的,可不知道为什么,阿Q最终发觉吃亏的总是自己,就改为“怒目而视”。从跟人打,到变为“怒目而视”,其实从表面看,就是变得更加文明白。然而,怒目而视,还是引来一场打。所以现在,自尊的我们,比阿Q学得更加聪慧了一点。我们表面上显得更加文明白。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打不过别人,
11、骂又觉得丢人,也知道当面怒目而视,亦有可能引来灾祸,所以在感觉到我们的某个看得见或看不见的“癞疮疤”被冒犯时,假如冒犯我的是比我权高位重的人,我就假装虚心认错;一看冒犯我的是不如我的人,就会表现出嗔怒“你这人怎么说话的呢?”然而,更多时候,为了表现得我们很有教养,很宽容大度,我们会不动声色,但我们会在心里“怒目而视”。我猜,假如我们的意念能够杀人,估计这世界上已经不剩几个人了。“在心里怒目而视”还不解气的话,就只能也像阿Q一样,接着通过单方面地贬损对方来自我劝慰了。虽不屑得像阿Q说“儿子打老子”这类无趣可笑的话,但“这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像话”之类的,是常说的。也会说“他肯定是嫉妒我”“他那种人肯定是自己不华蜜才欺压我的”“其实我比他华蜜多了”,谁能说自己没有用这类话劝慰过自己呢?实在气不过,甚至还会有点像诅咒似地说“他那特性格脾气,确定简单生病,确定简单早死”。如此看来,我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比阿Q显得更加文明,更加有教养,也更加有学问,然而我们的内心,却难说不是因为更加自尊而变得更加邪恶了。只是就如圣经所说,“人心诡诈,坏到极处,无人识透”罢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