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调研报告精选.docx
《人力资源调研报告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调研报告精选.docx(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力资源调研报告人力资源调研报告1为加快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刚好、精确驾驭区内企业将来三年人力资源需求状况,20xx年6月1日至6月15日,新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规模和新建企业人力资源状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将来三年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206份,回收162份,其中有效样本151份。一、企业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在本次调查中,151家调查企业现有员工27849人,总数偏小,主要是一方面由于样本覆盖的缘由,另一方面,由于51%调查企业是刚起步新兴产业企业,多数企业尚处在筹建或新建期,员工人数还在扩招中。(一)行业分布151家调查企业中,装备制造业企业员工数9071人,占比33%
2、;绿色化工企业员工数5004人,占比18%;新能源企业员工数3659人,占比13%;新材料企业员工数1291人,占比7%,这与新区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吻合。(二)年龄结构151家调查企业中,员工年龄30岁以下的10025人,占总人数的36%,31-40岁的11436人,占总人数的41%,41-50岁的4734人,占总人数的17%,51岁以上的1654人,占总人数的6%,现有人员的年轻化是新区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展的必定趋势。(三)学历层次151家调查企业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只占人员总量的2%;本科学历有4144人,占人员总量的15.0%;专科生有7869人,占人员总量的28%;中专生9937万
3、人,占36%。(四)员工来源151家调查企业中,镇江市区人口13311人,占企业现有员工48%,主要集中在丁卯片区企业和退二进三搬迁企业,如大东纸业市区人口达到90%以上。大港本地人口8384人,占企业现有人员30%,主要集中在原有大港的民营企业中,如东方电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本地人口达到86%;丹阳、扬中人口1949人,占企业现有人员7%,主要集中在丹阳、扬中的搬迁企业中,如江苏正丹化学有限公司丹阳人口达到90%;而其它外来人口4205人,只占现有员工的15%,主要集中在外省市搬迁企业,如东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外省市人员占比达到75%以上。(五)企业性质151家调查企业中,民营企业现有员
4、工12532人,占比45%;外商企业现有员工8076人,占比29%;港澳台企业现有员工2228人,占8%;而国有性质企业现有员工5012人,只占18%,民营企业的和谐务工环境日益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员就业。(六)员工住宿151家调查企业中,65家企业供应员工住宿,占比43%;66家企业暂无法供应住宿须要员工自行解决,占比44%;20家企业供应班车接送员工,占比13%。二、将来三年人力资源需求分析调查显示,将来三年区内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总体呈现出数量大、质量高、专业化强的特点。有73.3%的被调查企业具有明确的人力资源引进规划。从抽样调查结果来看,其中9%为高层次才,15%为高校毕业生,30%
5、为技术工人,46%为一线员工。预料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工种有普工、焊工、电工、车工、叉车工和设备修理工等。(一)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比重加大。将来3年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为3580人,占需求总量的54.3%,与现有人才状况相比,提高了将近30%。有一半以上的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比现有状况提升了21%。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需求达到832人,是现有的5.8倍,本科生的需求达到2922人,是现有状况的2.3倍。(二)制造业仍是一线人员需求的重点领域。151调查企业中,将来3年制造业人力资源需求7547人,占需求总数的 59.9%,其中一般一线员工需求5569人,比现有状况提高了45%。(三)新兴产业
6、人力资源需求成为新的热点。将来3年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人员需求6655人,占需求总数的52.8%,与现有人员状况相比提高了80%。有48.5%以上岗位需求是一般人员,比现有状况提升了61%。(四)非公有制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旺盛。将来3年非公有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人员需求数9636人,占到了需求总数的79.3%,45%是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五)人员需求年龄趋于年轻化。151家调查企业中,20-30岁人员需求6006人,占需求总数的49.42%,其中有4130人需求分布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等新兴产业中,占60%以上。30-45岁以上需求5028人,其中有3156人需求分布在化工、
7、造纸等传统产业中,占55.1%。三、调查分析结论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将来三年人才需求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一)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稳步增长。随着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调查显示将来三年区内企业需求人员12593人,总体增长45.2%。其中:需求专业技术人员3580人,增长30%。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制造业企业需求1053人,增长35%;新能源企业需求1001人,增长33%;新材料企业需求862人,增长31%;其他行业企业需求664人,增长28%。(二)人才队伍的素养和结构不合理。企业人力资源素养方面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高,精、尖技术人才和复
8、合型人才紧缺,如战略规划、技术负责人、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高技能人才等;结构方面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缺少经营、金融、法律、外贸、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主要缘由是企业经营战略不明晰;薪酬不具竞争优势、工作氛围欠佳,不能为相关人才供应施展才华的平台,难以留住人才。(三)人力资源需求方式发生转变。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逐步由管理型向技术型转变。企业对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正在逐步发生着改变,由管理型占主导,向管理与技术并重,并快速向技术型为主过渡。调查显示:企业目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低于管理人员6个百分点,但将来几年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需求比管理人员高5.5个百分点,提高了11.5个百分点。同时,企业
9、对管理人员的需求,也体现出了以技术型为主,要求55.6%的管理人员具备高级、中级职称,说明企业对管理、技术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具有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向高层次发展。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改变,带来人才结构改变。调查显示,企业在人才需求数量增长的同时,又明显地体现出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的特点,对职称和学历的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反映出,当前企业存在着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错位问题,人才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长快速,说明企业越来越注意人才的专业素养、技术素养和文化素养,这既是企业增加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须要,也是促进人才结构
10、不断调整和优化提升的须要。(五)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引进难流失快。虽然近年来我区企业数量倍增,但是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区内大部分企业仍为中小型企业。知名度和实力都不占优势,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引进难与流失快的逆境。不少企业反映,很多关键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人才、特别工种的高级技工以及一些先进设备的维护人员,大都要从外地引进,难度特别大,而花费心血培育出来的人才,也时常面临被挖走的风险。四、滞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一)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视不高。区内大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均未列入工作考核范围,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在人力资源的引进和教化培训、人才的管理和成长平台
11、搭建、人才的人文关怀和薪酬体系的构建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处于空白状态,如在培训方面,未将之作为提升业绩的基础,培训机制空白。部分企业缺乏人才储备与培育意识,没有把目光放远,引进高层次、高技术管理方面人才,也没有对现有人才进行挖掘和培育。(二)企业对职业技能培训相识不足。由于企业规模小,培训场所、培训时间和培训经费难以保证,培训内容多以企业的应急需求为主。为了避开培训后员工流失而造成的培训投资风险,多数中小企业宁肯从市场上现招相关专业人才也不愿花钱自行培育。部分用人单位为削减人员成本,仍接着聘请无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就业上岗。这种重一般运用,轻挖掘、培育人才,专业人才依靠外部引进的人力安排,不仅
12、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又打击了原有人才的主动性,也是造成中小企业人才流淌常见的重要缘由之一。(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滞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才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滞后,详细表现在:一是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员配置不足,人员业务技能水平不高。二是民营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层次不高。目前新区民营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数量相对太少,服务形式不能充分满意需求,现有的公开登记的机构中既缺少私营的猎头公司,也缺少中外合资性质的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就服务形式而言,最多的是供应人才信息,供应档案保管等服务。高端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猎头、管理、询问等业务开展较少。(四)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13、缺乏连接。政策制定和落实的连接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的政策与职能部门的工作之间缺乏连接。有的政策在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听取政策执行部门的看法,在详细政策执行时遇到了障碍或困难。二是有的政策与现有人才的培育运用之间缺乏连接。部分制定的实惠政策重在引进人才,忽视了现有人才的培育运用,挫伤了现有人才的工作主动性,造成人才的非正常流失。比如引进的硕士以上人才享受薪酬和购房补贴,现有人才没有相应补贴,产生待遇上的不平衡。三是现有人才政策申报流程繁琐,资金落实周期太长。五、相关建议面对企业旺盛的人力资源需求,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新区企业人才引进与培育步伐。(一)加强企业人才供需状况的探讨。
14、企业竞争,人才是关键。因此,要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需求状况的探讨,刚好驾驭企业人才总量、结构和分布现状,把握企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并对人才需求供应精确预料,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提出科学性指导看法。建立企业人力资源供需预料预警系统,监测就业环境改变和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刚好收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信息,编制紧缺人才书目,建立区内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料信息沟通机制和定期发布制度。(二)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网络。通过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网络的建设,全面了解驾驭我区企业的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建立企业人才资源信息库,刚好跟踪企业人力资源供需和流淌状况,逐步建立完善的动态管理机制;通过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网络,加强
15、与企业的沟通,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的日常管理,并刚好将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传递给企业;通过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网络的建设,了解驾驭我区招商引资动态以及企业发展改变状况,主动主动为企业做好人力资源引进、管理、服务等保障工作。(三)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依据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须要,制订和实施紧缺人才引进安排,做好人才引进工作,重点引进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项目所急需的各类紧缺的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通过实行人才柔性流淌政策、人才引进零门槛准入制度等措施,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实惠配套政策。在落户安家、工资福利、生活补贴、社会保险、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供应实惠,畅
16、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四)加快构筑新区高技能人才高地。高技能人才在加快新区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行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依旧是一个薄弱的群体,在抓好一般劳动力培训的同时,更要着力加强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培育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为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建好载体。要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新区企业与本地职业培训机构的对接,有针对性开展培训,为技能人才订单式培育畅通渠道。(五)主动营造吸引人才的软硬环境。人才总是在流淌中不断地找寻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要围绕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改善,进一步优化新区的居住、购物、休闲、
17、消遣、电信、交通以及入学就医等条件,进一步营造人文氛围,真正把新区建成适合各类人才聚居的新型城区。要主动筹建人才公寓、蓝领公寓,通过政府补贴、实惠价供应等形式,供应给企业引进的优秀人才购买。人力资源调研报告2一、当前分局人力资源运用的现状及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个分局作为市局的派出机构是在我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1999年成立后,依据监管工作须要,于XX年相继成立。每个分局担当3个至4个区的食品药品平安监管任务。每个分局核定人员编制为7人,目前三个分局已经基本满编。其人员基本通过调入和考入两个途径进入分局工作,其中考入人员占65,学习法律、医药、食品等专业的占75。在人员的支配上,基本是按需调
18、入,按考定位,定向安置详细工作,依据其调入和考入的职位支配详细工作,如根据药品、医疗器械监管、食品平安综合监管、法制、办公室等方面进行工作分工。日常工作运转上,分局局长负总责,其他人员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对于某一阶段的集中工作,如市场检查,则由分局局长、详细负责药械市场的人员牵头,其他人员协作,组成若干个检查组实施检查等。这种传统的人力资源配置符合常规工作须要,对提高人员业务素养、强化工作起到了主动作用。特殊是在我局成立初期,对于促使人员尽快的熟识业务、进入角色、开展工作的确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监管工作步入常轨,这种人力资源配置不是非常符合分局的实际工作须要,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1
19、、限制了整体监管工作水平的提高。这种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看似每一方面工作都有人负责,但是,由于每项工作的内容、任务量不同,特殊是分局是跨区监管,造成了每个人的工作量悬殊很大,工作绩效失衡。如药品的监管工作量较大,有时要求时限很紧,由几个详细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去做,明显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由其他人员协作去做,由于其不详细负责此方面的工作,不熟识业务,也很难要求其负责任的、高质量的完成工作。这种状况长期下去,势必影响监管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某人长期负责某一项工作,受其个人业务水平、思想惰性、思维惯性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水平的提高。2、为“执法难”的存在供应了可能的条件。在分局,药械的
20、监管最能体现权力,此项工作长期由某人负责,受人情、关系等的影响,就会不同程度的产生“执法难”的问题。3、不利于干部的全面发展和监管工作的长远发展。这种单一的分工负责制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一是会造成工作人员只对所负责的某一方面的业务深化钻研,而对其他的业务不去学习,形成了干部业务实力的单一性和对学习的惰性,而对所负责的业务也因为限于个人的学习实力和相对与其他同志的业务优越性而限制了业务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二是由于分局每个人的职责、业务、任务不同,个体之间缺乏可比性,很难进行工作的评价,不利于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不利于调动人的工作主动性。三是这种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可能造成干部只学习本职业务,业务学问相对
21、单一,不利于实施工作岗位间的沟通,虽然保持了短期工作的相对稳定,但是不利于监管工作的长远发展。二、对人力资源合理运用和培育的建议依据分局人力资源配置和运用的现状及监管工作的实际,现对合理运用和配置分局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工作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和整体的效能,提出三点不成熟的建议。1、应实行“线面结合式”的人力资源配置和运用方式。“线”式的资源配置方式,就是目前分局普遍采纳的传统的、常规式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即每一方面工作都确定由某个人负责,如药品监管由某某负责,详细要负责驾驭分局辖区内药品监管的全面状况,帮助分局长负责全辖区的药品监管的指导,负责对各责任区药品监管的监督、检查和评
22、价工作等。其他方面的工作也是如此。“面”式的资源配置方式就是对分局的辖区根据某一依据划分成若干监管责任区域,依据人员状况,合理配置,以两人为一组,落实监管责任区。任务是详细负责监管辖区的药品、医疗器械、食品、野生药材资源等全部工作,要做到全面驾驭责任区的状况,对责任区的全面工作负责,接受分局的检查和评价,接受分管“线”的人员的业务指导。这种“线面结合式”的资源配置和运用方式优越性在于:一是做到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责任到人。“线”上的工作有人负责,“面”上的工作也有人管,每一方面的工作和每一责任区的工作任务、责任都落实到了人,任务均衡得到分解,责任最大限度的得到明晰。二是有利于促进干部素养的全
23、面提高。这种“线面结合式”的工作配置,要求每名干部即要娴熟的驾驭分管的“线”上的工作,又要懂得责任区的药品、食品、器械、野生药材等全面的工作,从而促使干部要深学、精学、博学业务,有利于在实践中了解、培育和发觉干部。三是有利于对干部工作绩效的综合考评。采纳“线面结合式”的人力资源配置和运用方式,由于每个人的工作量和内容都大致相当,彼此之间有肯定的可比性,可以实行某种方法、制定某种考评细则,建立起考评的长效机制,用机制激励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四是有利于解决“执法难”的问题。“线面结合式”的人力资源配置和运用方式由于实现了“权力”的分解,责任的明晰,肯定程度的约束了执法人员不敢执关系法、人情法。同时,
24、这种配置方式有利于依据详细状况进行责任辖区间的沟通,可以在分局内部进行责任辖区间的交叉检查,从而在肯定程度上有效解决“执法难”的问题。五是有利于相对解决辖区间空间距离带来的交通、经费问题。除了必需的集中检查之外,日常监督检查可以由责任区人员实行乘坐火车、公共汽车,个人购置电动车、摩托车等方式到达辖区,并可全天的工作。避开一件“事”出一次车,跑一圈等造成的过路费、油脂燃料等的奢侈,有效解决工作效率不高和执法成本高的问题等。2、应在分局内建立干部的长效考核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当前,在分局普遍缺乏一种考核激励机制,干部对工作的投入精力往往凭领导或上级的督促和个人的责任心,这种机制往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调研 报告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