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doc
《幼教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教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尊敬的各位园长、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在这里进行交流和学习,经过了一年多的工作往来,我和在座的大部分老师已经相识了,可能还有一部分人不认识我,我还是自我介绍一下,我叫xxx,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讨论的主题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详细的介绍区域活动。1、 区域活动的作用与意义二、区域环境创设中的空间规划 三、区域活动材料的开发四、区域活动材料运用的原则五、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的有效性六、教师怎样进行区域活动指导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幼儿参与的各种游戏活动中,区域活动是最能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也最受
2、幼儿的喜爱。所谓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的场所”。在游戏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在教师的正确的引导下得到提升。 目前,我县只要求市级以上示范园开展区域活动,乡镇幼儿园还是采取自愿的形式。在2015-2016学年度幼儿园常规管理检查评比时,我们着重检查了户外体育游戏,也大致的看了省、市级示范园的区域活动开展情况,像县园和满园的区域活动已经相对成熟了,马安幼儿园也非常出色,在10月19日举行的全县农村学前
3、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大家也看到了,是不是也深有体会。下面我们首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一、区域活动的作用与意义(一)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是孩子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过程。为什么说幼儿园活动区创设是孩子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过程呢?首先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在活动区活动这段时间里,幼儿是放松的,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主动参与探索学习的主导者。既然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幼儿是否选择某项活动和是否按照某种方式开展活动就与幼儿的游戏兴趣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各个活动区教育作用的发挥是以满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为前提条件的。因此,作为幼儿园,我们不仅要知道应该为幼儿创设哪些活动区以及各个活动区蕴含哪些主要的发展目
4、标,还要知道幼儿是通过何种途径参与活动区,通过哪些具体方式完成发展目标的。 (二)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说一不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对孩子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如在理发店游戏中,有三个孩子都想当理发师,可是理发师只能有两个,怎么办呢?孩子们只好自己商量,或者改变角色等;或者采用轮流的方法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相互协调。 (3) 区域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区域活动孩子除了
5、用眼睛看,耳朵听,还可以动手,动脚亲自操作,知识和经验是通过感觉器官直接体验获得。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在不断的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通过做做、玩玩、看看、想想等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实践证明:大多数的幼儿都掌握某种物品的基础使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特性和功能,甚至创造出新的作品,幼儿会陶醉于自己的想象之中,对于那些经过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会感到极大的满足。通过区域活动,他们的交往、合作、自信心、想象力、动手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4) 区域活动发展了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区域活动是幼儿对现实生活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会性行为,能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
6、象自由地发展游戏,从而发展其交往能力。例如娃娃家就是一个区角游戏,参加游戏的幼儿都要担任一个角色,通过语言来完成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从游戏中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幼儿是借助言语的交流来丰富和完善游戏的,实现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准则的模仿和再现,在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交往中他们发展了语言,丰富了词汇,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也得以建构和运用。区域游戏把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探索活动结合了起来,有效地促使幼儿的语言态度、能力和习惯的发展在同一过程中完成和实现。在游戏中教师与幼儿更加亲密,为教师和幼儿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做到了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时,教师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为幼
7、儿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扩大幼儿自由交谈的范围,鼓励幼儿积极与人交往,丰富其与人交流的经验,使幼儿在愉快之中获得语言的良好发展。(5) 区域活动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培养。 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孩子们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学习不同角色的交往方式,想象表现并体会不同的情感,在照顾娃娃时想象表现并体验父母对孩子的呵护;做医生时细心照顾病人,做服务员时耐心热情地接待顾客,做爸爸时礼貌接待客人,学习做菜打扫卫生等等,这些区域活动中角色扮演无形中使孩子增强了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建构区”等区域是孩子们自己的天地,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感受、发现
8、和创新,自由自在地交往。孩子们十分忙碌,孩子的双手和头脑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孩子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探索、操作,获得了更宽广的交往天地,精神得到了愉悦。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良好的个性发展是孩子成才的基础,许多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区域活动是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它对孩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做为老师要利用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途径,让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摇篮。(6) 区域环境的创设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加轻松、自主、乐学的生活环境,让教育融合到生活中的最好体现。 区域活动的设置是自由的,开放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区角进行活动,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探索、求知、交往、合作的机
9、会,使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娃娃家这个区角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商讨和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满足,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没有任何约束和负担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由交往,还可以进行自我调节需求,他们一会儿做妈妈哄娃娃睡觉,一会儿带娃娃去理发店剪头发,高兴时还可以和娃娃一起去看表演,孩子在自由、温馨的环境中尽情活动,游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就越投入。(7) 活动区还可作为集体教学的准备和延伸的场所。 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可以结合五大领域主题教学活动来进行。在组织科学领域沉与浮这一活动时,可在活动前在科学区投放水盆及各种材质的小物体,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不同材质物体的沉与浮,为组织沉
10、与浮这一活动做课前准备。又如,在组织大班数学活动认识球体后,进行延伸与拓展时,老师可在数学区提供报纸、橡皮泥等可塑性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利用这些不同的材料制作球体,通过自身的参与动手制作进一步巩固了对球体的认识。二、区域环境创设中的空间规划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在创设班级游戏区域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教学楼的走廊、门厅、楼梯间、室外的活动场地创设沙池、水池、种植区、养殖区等公共活动区域环境。为更好地发挥区域游戏活动的价值,幼儿园要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科学投放材料,开发活动区的公共价值(也就是把区域角划分为公共区域角和班级区域角例如:
11、满园利用后栋楼一楼的许多小房间创设了14个公共区域活动室)。同时,制定进区规则,分班、分时段让幼儿进入活动区玩耍。把班级活动室的空间划分成几个活动区角,班级区角游戏包括角色游戏区、积木区、语言图书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探索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等。各种空间是促进幼儿交往、促进探索型主题开展的催化剂,若空间没有适当的分隔,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设置科学、合理的区域分隔,建构丰富的区域布局,是区域设置中一定要考虑的。 教师在布置班级区域角时一定要考虑本班幼儿的年龄段来设置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区域角,如小班幼儿要布置娃娃家等简单的易活动的区域角,而大班则要侧
12、重科学领域、语言领域等活动难度大的区域。(一)区域的数量 区域数量的多少主要依据活动空间(幼儿园教室)和幼儿人数而定。如果区域数量过少则会造成活动拥挤的现象,如:娃娃家人数过多则容易引起角色的分配不均而争吵;区域数量过多则会出现区域的人数太少,幼儿之间缺乏交往合作,或造成区域活动空间太小,使得各区域间易互相干扰。因此,一般设置57个区域为宜。 (二)区域的划分 结合区域活动,首先,我们把教室设计、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其次,充分利用材料,使各个区域活动相对独立而又开放。如:利用一些矮柜,图书架等作为区域之间的隔墙,提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花和叶子让幼儿制作、粘贴成门帘,以分隔益智区和美工区,使每个区域
13、有家的感觉。以免干扰教室内各区域的活动,有利于形成和谐、宁静的氛围。 再次,设置多区单一内容或是多区多种内容。多区单一内容,即围绕一种主题内容设置多个活动区域,如:在大班的“祖国我爱你”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可设置“多彩的民族”“中国的名胜古迹”“京剧脸谱”“国粹商店”等活动区域。多区多种内容,是按照多个活动内容设置不同的区域活动,如:垒高属于建构区,阅读、讲故事属于语言区,时装表演属于表演区,绘画剪纸属于美工区。 三、区域活动材料的开发(一)教师开发材料(1)教师投放材料必须凸显活动材料的教育价值。有目的地投放材料,材料与具体目标相联系,并能与幼儿产生互动。为使材料有教育价值,能够有效地促进幼
14、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应提供能够充分吸引和拓展兴趣的材料,让幼儿与材料对话。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阶段培养目标,同时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与学习兴趣。只有针对教学目标投放材料,幼儿操作才会变得积极主动。如在大班投放了系鞋带模型,让幼儿自主探索鞋带的不同系法并训练系鞋带熟练程度。并使活动延伸到美工区,幼儿自制带鞋带的各种鞋,教师把幼儿作品在美工区进行展示,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还锻炼了幼儿的操作能力。从而达到落实活动目标,促进其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的目的。教师还要将材料细化,并不是将材料放在区域孩子们就会玩,必须在材料旁边放置相关的资料。在提供材料的同时附加图像、文字,这样,
15、幼儿就能在实物、图画、图片等材料与有关的故事、画面之间建立某种联系,瞬间产生创作灵感。这种灵感的产生正是因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探索与学习资源。如在区域中提供简单的操作图,或将幼儿活动材料的相关图片张贴在区域的玩具柜上,也可以将其他幼儿的相关作品放在区域内。这些方法都能对幼儿在材料的运用上起引领的作用,使他们认识到材料的方向性和可行性,帮助幼儿完成操作活动。(2)教师投放材料必须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区域活动中,细心的教师都会发现,幼儿并不按照教师强调的重点和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材料,他们往往只是按自己对材料的兴趣程度来选择。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为每个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并让幼儿能够
16、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意愿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用什么玩,从而积极地与同伴、材料互动。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及持久性,材料投放迎合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就能尽情尽兴地进入他们的研究世界。如在大班益智区投放了国旗拼图益智材料,个别小朋友会痴迷于此游戏,只要一有机会,就泡在益智区不停地琢磨,能拼出很多国家国旗的图案,老师要适时让他带动其他小朋友,孩子们对拼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益智区里忙碌起来。之后,教师应及时投放其他拼图类材料,让孩子们尽情地摆弄。这样投放材料是以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大前提,孩子们在区域中按自己的兴趣和方式探索。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从而激发巨大的潜能,使幼儿个
17、体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 (3)教师应投放品种多样 功能多样且开放式的材料品种多样主要包括三种,现有的材料(成型玩具),自然材料(种子、树叶、石头、沙土等),自制的玩具。同时应该注意投放形状、颜色、大小、特征相似的材料。幼儿在反复操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对这些材料进行仔细观察与辨认、反复尝试、不断思考,总能循序渐进地创造出有层次的不同的作品。此类材料多见于建构区和美工区。我们应当经常将各种玩具及材料重新整合、班与班之间进行材料交换,或者将班级原有的材料重新摆放,或增添新的材料,这样能引发幼儿产生摸一摸、摆一摆、探索一下的愿望,幼儿们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它们。从而再次燃起幼儿操作的欲
18、望。教师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材料,无形中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延长了他们探索的时间,增强了幼儿活动的持久性,拓展了幼儿思维的宽度。(4)教师应选择可移动、可变的材料,促进幼儿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可变的材料是指材料的玩法或操作有很多方法,或材料本身可以变形,这些材料的操作需要孩子们发挥他们的联想、创造、思考能力,幼儿随心所欲地操作,而不会出现厌烦的情绪。可变材料有如下几种:魔方、动物插塑、软线、桌面玩具等。可移动的材料是指可以改变位置的材料,例如:板条、各种箱子、车轮胎、沙、水、各种棋类玩具等。这些材料都有助于幼儿在任意组合中尽情地想象,变换花样地玩耍,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5)教师应提供层次
19、多样的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众所周知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幼儿个体心智发展水平不可能整齐划一,幼儿群体中不同年龄的幼儿兴趣、爱好、个性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各种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也要考虑吃不饱的幼儿,为每个幼儿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材料的层次性包括层次性和递进性。层次性指投放的材料难易程度有层次。首先,按照年龄层次不同划分出层次,如: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同样玩游戏,材料投放体现出层次。小班投放4-6块拼图版,中班投放12-24块拼图板,且在边缘接缝增加了难度,大班投放的数量比中班多得多,不止有方向顺序的要求,
20、而且难度更大。同时,在实际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同一年龄段的能力差异适时调整目标,做到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内容有层次性。另外,同一活动区的材料可按加工的程度投放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如美工区的折纸,彩纸(原材料)、剪完的纸条(半成品)、小青蛙(成品)。这样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操作探索,更大程度的为幼儿自主学习创造适宜的环境。材料的递进性,体现在材料不断地有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例如在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训练时,剪图形训练材料的层次性这样体现: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对3-4岁幼儿的要求);能沿轮廓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对4-5岁幼儿的要求);能沿轮廓线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
21、吻合且平滑(对5-6岁幼儿的要求)。可以根据年龄特点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水平去选择,并努力引导孩子能让自己使使劲,够得着,这样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促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6)教师应提供有益于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材料教师要考虑孩子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既不能操作起来太容易,又不能让孩子感到太难而放弃,必须为幼儿搭建发展的阶梯,有必要在适当的情境投放材料时,设置一定的障碍。如孩子操作需要画笔、剪刀、纸张,故意不放剪刀,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有时可以在数量上设置障碍,如:搭建模型需四根圆柱形积木,只放三根,孩子们有的到别处去借,也有的孩子用几根短的代替。操作时,教师必须细心观察
22、幼儿解决问题的情况,若幼儿顺利解决可不去打扰,有机会也可给予赞赏鼓励;若困难太大,可适时伸出援手,给予语言上的提示或物质上的支持。既帮助幼儿克服了困难,让他们体会到来之不易的成功的快乐,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 (7)教师选择材料必须注重安全性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告诉我们幼儿园安全工作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样,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上安全必须是第一的。为幼儿选择的材料,必须保证无毒、无味、无安全隐患,幼儿操作的用具,如剪子、刀等必须是安全的。对一些材料制作前必须进行清洗、消毒。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注意艺术性。例如比较坚硬、原始的易拉罐或包
23、装盒可用彩纸、丝带等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改造。还可选用质地柔软的绒布、包装纸、美工纸等进行艺术加工。如美工区内练习系纽扣的活动材料,可为幼儿提供色彩鲜艳、做工精美的水果造型、花瓣造型等,注意操作材料的色彩搭配和便于操作,使其在具备教育功能的同时,充分将其艺术性展现出来。以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充满兴趣,积极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利于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8)建立材料库 收集材料时,可以建立一个材料库,即将材料收集起来,又可以将材料进行归类,为以后随时投放提供方便。可按质地归类,如软的、硬的;可以按种类归类,如木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布匹等;可以是可变性材料、不可变性材料。另外,数量多的材
24、料可单独存放,这样才能保证区域活动有充足的材料库存。(二)幼儿开发材料区域活动形式是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孩子操作时所缺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收集,才充分体现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同时他们收集的目的性更强。幼儿收集常见的材料有,瓶子、盒子、绳子、石子、沙子、种子、纽扣、夹子、饮料瓶、碎布头、毛线等。实践中发现,将幼儿自己收集的材料和其他材料放在一起,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材料活动,兴趣更浓,可能是幼儿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吧。收集材料无形中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感,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三)家园联合收集材料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收集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对于家园共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能刚开始让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教 区域 活动 流动 组织 实施 实行 施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