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教学设计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镜》教学设计汇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透镜教学设计透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1) 相识透镜,知道凸透镜的作用。(2)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3)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2、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2)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爱科学的看法、情愿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1、凸透镜的作用。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方法:探究、归纳、分析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仪器:凸透镜、光具座、蜡烛、火柴、放
2、大镜教学过程:一、相识透镜1、透镜由透亮物质(玻璃或水晶)制成的光学元件。视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的区分2、两种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簿的透镜凹透镜中间簿,边缘厚的透镜3、主光轴和光心的概念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透镜的中心二、探究透镜的光学特性1、提出问题: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人要戴不同的透镜,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凸透镜对光起什么作用,凹透镜对光起什么作用。2、进行猜想:依据生活阅历,揣测凸透镜可能有聚光作用,凹透镜可能有散光作用。3、设计试验:(老师启发:采纳探究性试验,让学生学会试验操作的同时,学习物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探究:拿一只手
3、电筒照到一张白纸上,视察光斑的大小,然后把透镜放在手电筒前面,视察光斑的大小。假如光斑变小了,则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假如光斑变大了,则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4、试验结论:思索:参照原来光路的方向和主光轴的位置,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发生了什么改变?(1)折射后的光线跟原入射光线相比更靠拢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用就叫做会聚作用。结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2)折射后的光线跟原入射光线相比远离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用就叫做发散作用。结论: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5、凸透镜焦点和焦距:(1)凸透镜焦点和焦距演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沪科版)教学设计说明:凸
4、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和焦距。(2)凸透镜焦距测量:说明:太阳光线虽然是向四周射出的发散光线,但由于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所以太阳射到地球的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器材:给你一块凸透镜、一张白纸、一把刻度尺怎样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沪科版)教学设计三、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同一凸透镜为什么会成大小、虚实、正倒不同的像?猜猜看:这些结果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有关。猜想2:可能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思索:凸透镜成大小、虚实、正倒不同的像?缘由可能是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还可能与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有关。有了这些猜想之后你应当怎么办
5、?3、制定安排与设计试验:介绍:试验室常用来探讨凸透镜成像的仪器光具座。讲解:比照光具座说明,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简称物距(u),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简称像距(v),在运用光具座时,像的位置和光屏的位置具有不同含义。光屏上得到特殊清楚的像,这时间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4、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1)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2)器材的组装、摆放、调整: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3)调整: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说明:试验全部的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的。(4)试验步骤: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
6、在同始终线、同一高度。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40 cm、30cm、17cm、13 cm和7cm、4 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一个清楚的像,并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虚像、实像)。提示:当物距为5cm时,在光屏上能否看到像?假如无法成清楚的像,我们可以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5、分析论证:经过试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哪个小组能完整地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讨: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状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状况下成放大的像?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状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状况下成倒立的像?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
7、状况下成虚像?在什么状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思索:依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u2f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2)当u=2f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v=2f。(3)当fu2f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v2f。(4)当u=f时,不成像。(5)当uf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uv。6、沟通评估:在试验中有哪些步骤没有做好,须要改进?揣测的结果和试验结果是不是相同呢?你是不是参加到了整个探究活动中来了?课堂小结:大家通过试验,得到了很多有
8、用的数据。科学家也是这样经过试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1、uf时成实像,uf成虚像,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u2f时成缩小实像,u2f时成放大实像,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虚像的分界点。3、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4、成实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5、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显示在光屏上,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显示在光屏上。布置作业:1、完成导学案。2、通过作图来进一步巩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探讨透镜是在学生了解了光的行进和反
9、射的基础上,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相识透镜对光的折射。课文编排了三个教学活动。一是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为探究透镜奠定基础。二是探讨透镜对光的偏折现象。包括四个小活动:比较凹透镜和凸透镜的镜片特点;用透镜视察物体;让阳光穿过透镜;视察透镜成像特点。三是拓展活动,自制望远镜。这个活动视条件而定,有条件的学校就引导学生进行制作,条件不具备的就让学生了解望远镜在各方面的应用。教学目标: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试验,尝试制作望远镜;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变更光的传播路途,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3、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相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学会用所学学问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
10、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教学打算:老师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应用的图片;凸透镜,凹透镜,蜡烛,或火柴学生凸透镜,水杯,吸管,筷子、白纸,尺子,搜集望远镜的有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相识折射现象1、小组活动:每生一个吸管(筷子也行),放入装了大半杯水的烧杯(可以用小茶杯或纸杯代替)中,视察吸管的改变,吸管在什么地方弯曲了?2、学生尝试说明其中的缘由,了解学生关于折射学问的已有水平。3、师:老师这里有两块透亮的镜片,我们可以叫它透镜,假如老师用手电筒作光源,想一想光通过透镜后会发生什么改变?(引导学生揣测可能是光行进的路途变更了。)设计意图:第一个环节是复习导入。通过视察和提问,让
11、学生回忆光的行进和光的反射,自然地提出当光遇到透亮的物体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学生的揣测,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究爱好。二、相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1、学生视察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师:老师给每个小组供应两块不同的透镜,请细致视察它们的什么样子。(师表演)可以用手摸,但它们是光学仪器,我们不能干脆用手摸它们,应隔者餐巾纸摸一摸它。留意透镜是玻璃做的,不能敲击它们,以免划伤手指。2、学生视察、记录。3、学生汇报:两个镜片一个中间厚、边缘薄:一个中间薄、边缘厚。(生答,师板书)(一般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把中间薄、边缘厚镜片叫凹透镜。依据生活的须要,透镜会做成不同的样子,只要是中间厚边缘薄
12、的都是凸透镜,只要中间薄、边缘厚的都是凹透镜。)4、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凸透镜和凹透镜现象呢?(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一滴水就是一个凸透镜;有酒(或水)的瓶子等。)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触摸透镜,了解其构造,相识其区分,精确区分不同透镜,为学生进一步探讨透镜做好铺垫。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明白学问与生活的联系。三、用透镜视察物体1、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用这两块透镜分别去视察物体、视察书上的文字等,想一想会有什么发觉呢?学生揣测。2、师:真的会这样吗?那就请你们用这两块透镜分别视察各种不同的物体,看看跟你们的预料是否一样?把你们视察到的发觉记录在表格中。比比将是谁的发觉最
13、多,探讨得最好。提示学生可以参考教材P24页四幅图片资料。出示表格:探讨现象凸透镜凹透镜镜片形态是否放大能否聚焦成像特点3、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试验,视察、记录看到的现象。4、小组汇报自己的发觉。(凸透镜有放大功能,人们经常把它叫放大镜;用凹透镜视察报纸上的字所发觉的现象正好与放大镜相反,大家千万不能把两种现象混淆。)设计意图:学生先揣测,再视察、记录,然后起先进行探究活动。科学课重在“动手做”,让学生视察、记录、探讨沟通,力求操作与思维、现象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使试验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加的探讨过程,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操作实力、视察实力和思维实力。透镜教学设计31学问与技能(1)了解透镜的种类。(2)
14、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相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3)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了解透镜在投影仪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实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全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新课引入(充分引发学生的新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复习:筷子斜插入透亮玻璃杯的水中时,为何从侧面看筷子变弯折?生: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2故事引入:同学们听说过用冰取火的
15、故事吗?用冰取火,好像不行思议。但这并非讹传,这一创举发生在一千多年前。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消冰命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的独创创建。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以及所隐藏的科学道理呢?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将逐步揭开这其间的神奇面纱。二、新课教学:相识透镜其实将透亮的冰削成圆形后就变成了一种光学器材,我们把这种光学器材称之为透镜。1透镜:由玻璃、树脂或水晶等透亮材料制成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光学装置。(展示实物)2透镜的类型:请同学们视察上图,看看这些透镜有没有什么特点?生:有,有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也有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凸透镜:中间厚、边
16、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那么,“用冰取火”的故事中的透镜应当是哪一种呢?为什么这种透镜可以点着火呢?生:应当属于凸透镜。看来,我们还得先来了解一下各种透镜对光会起到怎样的作用?3.(视察试验)透镜对光的作用: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以小型平行光源射出一平行光束。然后在杯底放一个凸透镜或凹透镜,从烟雾中视察透镜对平行光的作用。视察老师演示试验,通过对所视察到的现象的探讨得出结论:光束通过透镜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老师总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4几个关于透镜的基本概念:主光轴:通过透镜两
17、个球面球心C1、C2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的特别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薄透镜的几何中心可以认为是光心。用“O”表示。(演示现象,从现象入手介绍焦点、焦距的概念。)焦点: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束经凸透镜折射后的能量会聚点,用“F”表示。这一点光斑最小、最亮。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O点的距离叫焦距,用表示。师:我们又如何能找出凸透镜的焦点并测量出凸透镜的焦距呢?生探讨分析得出:我们可以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通过透镜的太阳光能聚集在一点,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我们假如能测出承接面与透镜平面的距离,那么我们就测出了该透镜的焦距。5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聚焦法6透镜对光的作用中的几条特别光路。师:
18、凸透镜除了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以外,它能否也像平面镜一样成像呢?假如能成像,那么凸透镜成像的缘由是什么呢?生:也能成像。7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成像的缘由。三、课堂反馈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别光线四、课内小结学生总结本节学问要点让学生们在课后去视察一下,在生活的四周有没有透镜?能不能区分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通过实践活动,再次了解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学生活动手册的部分练习,或可由任课老师依据学生的详细状况适当支配练习。教学活动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老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加,在参加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尽量通过自己的视察去发觉问题、相识
19、透镜、找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点,在试验的基础上,由学生找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不同作用。本节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学生的自主视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的新奇心,吸引其进行视察,使其在视察中学习、思索。透镜教学设计4教学目的:1、通过视察水中吸管的弯折现象,初步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通过视察、试验、探究透镜对光的弯折现象,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3、使学生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相识与利用会对我们带来很多便利。教学重、难点:1、相识光的折射现象。2、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打算:老师:滴管学生:每组试验桌上打算凸透镜、凹透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烧杯(盛水)、塑料片、蜡
20、烛、火柴、纸屏、试验报告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喜爱玩水吗?今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玩玩水,好吗?2、引导学生做活动:活动(一):把吸管放入水杯中,视察现象。活动(二):(老师用滴管在每组塑料片上滴一滴水)把塑料片放在书本上透过水滴看字。活动(三):把书放在盛水的烧杯后透过烧杯看字。3、汇报现象、沟通。4、小结:光线从一种透亮物体进入另一种透亮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5、谈话:你知道什么工具会像刚才的水滴一样把物体放大吗?(引导出放大镜)今日,我们一起来探讨像放大镜一样透亮的镜子。(板书课题:探讨透镜)二、探讨透镜1、相识凸透镜和凹透镜?、谈
21、话:同学们都知道放大镜有放大的作用,那么,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视察桌面上的几种镜片。?、学生通过看、摸等方法进行感知沟通。?、小结:像放大镜那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像老花镜那样,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凹透镜。2、探究透镜的作用:、提问:大家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各有什么作用吗?、学生猜想、探讨、汇报。、分组试验验证,填写试验报告单。试验(一):用透镜视察物体。试验(二):尝试用透镜聚光。(平安提示:千万不要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以防灼伤眼睛)试验(三):尝试用透镜在纸屏上成像。、学生汇报、沟通试验结果。、小结并板书:有放大作用凸透镜可以聚光使物体在纸屏上成倒立的像有缩小作用
22、凹透镜 使光发散不能成像3、介绍望远镜三、巩固总结提问:今日你们有什么收获?四、布置作业。透镜教学设计5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理解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能正确说明会聚、发散。(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出两种透镜形态的不同特点;通过演示试验体会透镜对光的作用。(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加的主子翁意识; 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育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保持对自然界的新奇,初步领会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透镜对光的作用。2、教学难点:理解会聚、发
23、散。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式教学法, 试验、多媒体协助教学四、教学打算老师:透镜、电熨斗,圆规,直尺;学生:透镜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没有喝完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火灾。提问:信任吗?出示有关矿泉水瓶在野外引起火灾的报道。提问: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引起学生新奇,调动学生求知欲)(二)新课教学1、凸透镜和凹透镜活动1大家用手摸一摸桌子上老师给的透镜,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刚才的沟通,得出透镜分两种:一种是中间厚,边缘薄,叫凸透镜;一种是中间薄,边缘厚,叫凹透镜。用凸透镜、凹透镜的实物结合练习,指出哪是透镜的中间,哪是透镜的边缘,强调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关键就
24、是比较透镜的中间和边缘的薄厚。(此环节重点突出凸透镜、凹透镜在薄厚上的不同,通过小组沟通、探讨,培育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的实力。)2、主光轴和光心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特别的一点,通过该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并强调光心在透镜上。两个表面对称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正中心。多媒体展示,强调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变更传播方向。3、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演示试验1:激光笔发出两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用电熨斗喷出的雾显示光路。引导学生视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总结得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演示试验现象很清楚,学生很信服。让学生不盲从,要用试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培育
25、学生科学的学习看法。同时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引导学生明确视察的目的与任务,知道视察什么)(2)、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用字母F表示。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字母f表示.由于这个焦点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我们叫它实焦点。凸透镜有几个焦点呢?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从凸透镜的右面射向左面,它是否也能会聚于一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视察试验。PPT演示,凸透镜的两个实焦点。依据光路的可逆性,从焦点发出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凸透镜的三条特别光线画出来。(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比文字,
26、更简单接受的是图形,此处设计是让学生把文字转化成图形,加深理解。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图打下基础)探讨: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透过凸透镜是否会聚?让我们一起来验证。引导学生理解会聚: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向中间偏折,中间的位置其实就是主光轴。因此,会聚就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演示试验2:激光笔发出两束平行光射向凹透镜,用电熨斗喷出的雾显示光路。引导学生类比凸透镜,视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总结得出: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4)、凹透镜的虚焦点和焦距。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发散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提问:折射光线相交吗?那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呢?老师
27、利用演示试验,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引导学生视察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哪。PPT演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由于这个焦点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我们叫它虚焦点。引导学生小结: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探讨:不平行凹透镜主光轴的光透过凹透镜是否发散?结合演示试验引导学生说明发散:发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类比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培育学生学习方法的迁移实力。)4、粗测凸透镜的焦距焦距是凸透镜的重要参数,不同的凸透镜可能焦距不同。我们可以把太阳光看做平行光。同学们能不能想方法利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呢?小组探讨后说明你的测量方法。思索:为什么在森林里面不能乱丢瓶子?(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将物理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5、课堂小结6、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5.1 透镜一、透镜的分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二、透镜的基本概念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三、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