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汇编.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汇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相识教学反思111到20各数的相识,它既是10以内数的相识和持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相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课前了解到,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相识11到20的数,因此我设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通过摆小棒的实践操作,逐步理解“10个1是1个十”,驾驭,1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1、通过数苹果的问题,让学生摆一摆11根小棒,要求:怎样摆就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2?学生出现了几种摆法通过学生探讨,老师点拨,引导学生相识到一边10根,一边2根的摆法更简单看出是12。为了更便利,我
2、们可以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从而突破10个一就是1个十这个难点。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验数的概念产生,形成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才能,供应自我表现的机会,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胜利愉悦感。2、在相识了10个一是1个十后,引导学生用1捆小棒和2根小棒摆成12,并说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的数的组成。再让学生选择喜爱的数字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学生加深了对11到20各数组成的理解。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个十”的概念,老师针对性地进行了小结,并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生活,以学生日常接触
3、过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问“个十”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便捷。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相识教学反思2闻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活动教学理论,他指出学问是由儿童通过他的心理结构与四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构建的,这种作用又是通过个体主动主动的活动而产生的。因此,从儿童相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在数学教学中,必需重视儿童的活动,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通过老师布置情境,供应必要的材料、工具和设备,让儿童自由操作、摆布、试验、视察和思索,自已相识事物、发觉问题并得出答案,而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演。这一节课,正是为学生供应了这样的条件,学生在活动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4、一、在数学活动中,使学生成为欢乐的体验者。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到学问,获得体验,得到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将静态抽象的数学学问转化为动态好玩的数学活动,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开心的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学问,同时经验、感悟、体验获得学问的过程。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学生开心地操作,自由地体验,不仅获得了学问,而且提高了实力,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可见,只有让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养,一种实力,伴其一生,享用一生。二、在数学活动中,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合作者。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活动过程既是学生自主探
5、究的过程,更是“合作学习”、“相互沟通”的过程。创建性的学习单靠老师的单向传递明显不行,必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贯彻学习者之间的横向沟通为主的操作方法,通过多种“探究式”学习,培育学生主动学习实力和创建力。数学活动,为这种沟通、沟通供应了机会,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成为主动的合作者。以上片段中,学生或是两人合作,或是四人合作。他们合作的活动过程中,相互探讨、沟通、启发,施展出自己的才能,张扬出自己的特性,把数学学习看做一种乐在其中的好玩活动。三、在数学活动中,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究者。活动是儿童学习数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活动既是儿童相识数学的源泉,又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学习学问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
6、己去发觉。因为通过学生自己发觉,他们的理解最深刻,也最简单驾驭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中,学生的探究欲望不断地升腾,他们在探究中思索,在思索中探究,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被发挥出来,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而成为了主动的探究者。四、在数学活动中,使学生成为宏大的创建者。长期以来,被动的学习方式导致了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性和创建性,给学生创建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供应活动的空间,便是为培育学生的创建力创建了条件。在摆11根小棒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由地摆,让学生自己去发觉规律。我醒悟地相识到我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地拓宽孩子们自由创建的时间和空间,以上的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建热忱
7、,点燃了学生才智的火花。当然,这堂课也有不少缺憾。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十”的概念没有深化人心。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在相识11之后,相识15时,请小挚友摆一摆,大多数小挚友都把一捆小棒打开,重新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有的小挚友重新用皮筋扎起来,有的小挚友则仍旧采纳左边10根,右边5根的摆法。直至后面相识14、18、20、13时,还是出现这样的状况。只是人数有所下降。我起初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这样?考虑一再,觉得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十”的概念没有建立好,而问题是没有把11的摆法处理好,没有对多种摆法进行刚好的优化。在探讨喜爱哪一种摆法时,选择左边10根,右边1根这种摆法的很少,学生
8、认为10根放一起,数起来麻烦。我在课堂上顺水推舟说,我们就来看这种摆法。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让学生知道“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和1个一是11”。而对哪种摆法好这个问题不了了之。所以导致学生在摆15时,照旧1根1根地数。我想应当引导学生再来探讨,(在那些摆法中加入1捆加1根的摆法)现在你觉得哪种摆法好,为什么?通过比较、探讨、沟通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建立1捆就是一个“十”的概念。自然,“1220”各数的组成,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只要拿出1捆再加上几根就可以了。2、课堂上数数的活动过少,影响目标的达成。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详细、好玩的事物,通过视察、操作、解
9、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沟通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在这节课中,培育数感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时通过说一说、猜一猜、比一比等手段,加强感性阅历,逐步培育数感。但是,在课堂上数数的活动支配的太少,虽然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数,可不解除个别学生还不会数的可能。假如能够支配多种形式的数数活动,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数序、大小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数概念,发展数感。3、课堂上关注学生不够。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老师从学生的学动身,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过程,随时依据学生学的状况调整教学。在课堂上,虽然我发觉“十”的概念建立得不志向,但是碍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学生接着探究,而是根
10、据原来的设计接着进行教学。虽然课堂上我刚好发觉了问题,可是我回避了。虽然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但是还没有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4、这个问题该不该提?课后,大家探讨了一个问题:老师提出要小挚友摆得让老师一看就知道是11,是否合适?因为小挚友没有这方面的生活阅历。那么这个问题究竟该不该提呢?提,还是不提?事实上反映出来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关注过程还是关注结果。老师最终目的是得到正确的答案,还是给学生供应学习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究。我想应当是后者,所以这个问题应当提,或者可以变更一下提法。那么学生缺少这方面的实际生活阅历,怎么办?可以适当地为学生的探究活动作一些铺垫。只是须要把握好一个度,点到为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20各数的认识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11 20 认识 教学 反思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