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范本.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安排 篇1一、学生状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新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主动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3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6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很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围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看法不端正,习惯又较差,相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育,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需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
2、,刚好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二、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学问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很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学问活动。2、教材内容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共需32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2个课时,单元复习占4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个课时)。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务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化及对历史事务、人
3、物的评价。三、主要教学措施:1、夯实基础,培育学生实力。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需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究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育学生的实力。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仔细做好培优补差工作。3、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主动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协助性教学。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刚好查漏补缺。做到刚好发觉问题,刚好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看法,
4、主动参加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果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5、使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探讨,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留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刚好发觉不足,刚好总结。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老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安排 篇2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指导,落实推动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实力、教学实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实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
5、合分析实力。二、教学目标:1、完成七年级上册所学内容;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中等行列。三、详细思路:1、加强思想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2、强化学习目的性教化和形势教化,以确保学生学得好。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做到精讲多练,课后仔细做好培优补差工作。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刚好发觉问题,刚好解决。5、复习阶段,要仔细制定复习安排,细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引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实力及速度。6、引资料、学阅历。常常向老老师学习,常常听课。7、仔细
6、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刚好补救。四、教学任务和要求: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驾驭基本的历史学问,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依次视察历史发展和改变,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相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育学生的历史思维实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实力。五、教学设想: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
7、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2、在传授基础学问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化和实力培育,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主动探求新学问,提高学习素养和学习效率。3、通过举办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式培育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爱好,提高学生的表达实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做到分类指导。六、主要教学措施:1、夯实基础,培育学生实力。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究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育学生的实力。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做到精讲多练,课后仔细做好培优补差工作。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4、
8、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刚好发觉问题,刚好解决。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刚好补救。七、课时支配教材总共22课,从我国的远古居民讲到魏晋南北朝。每课的内容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共约有三十二个课时左右,其中新课讲授约二十二课时,单元复习约四课时,期中复习约两课时,期末总复习约四课时。详细支配如下:第一周至第五周16课共6个课时。第六周至第八周711课共5个课时。第九周期中复习共2个课时。第十周期中考试。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第三单元(1217课)共6个课时。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第四单元(1822课)共5个课时。第十六、十七周期末复习及统考。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安排 篇3一、安排宗旨
9、:今学期,以学校各项工作安排为指导,以三自主五环高效课堂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素养为重点,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为目标,重视双基教化和实力培育,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坚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强化基础训练,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培育新世纪人才;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突出优生优培;强化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探讨和多媒体教学的探讨,努力提高教化教学质量。二、教材分析初一中国历史(上)共二十二课内容,分为四个单元,介绍了原始社会到南北朝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务,详细内容如下: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其次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中国
10、历史七年级上册介绍了在中国古代史的大部分内容,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肯定的失误,在整个初中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确学习和全面相识中国的国情,显得更为重要。三、详细目标(一)常规教学目标:成果目标:提高A等率,歼灭C等率。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驾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所讲解并描述的重要历史年头、历史人物、历史事务和历史概念,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线索,全面驾驭所学学问。四、实力达成目标:在驾驭基本历史学问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驾驭正确计算历史年头、识别和运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学问迁移实力,通过归纳、分析和推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
11、立思索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实力,培育学生表述历史问题的实力,学会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务和历史想象的实力。五、保障措施:1、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化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化观念。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仔细备课,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3、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细心设计教案,教案的设计力求做到符合教材须要和学生实际、上课精讲多练,努力提高课堂质量。4、借鉴和学习外地先进阅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5、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课堂容量,全面提高教化教学质量。6、依据学生特性实施因材施教、留意对优秀生培育,定准目标,定期辅导,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更好发展、同时做好绩差生的转化工作。7、
12、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努力做到整体优化。8、落实听课、评课制度,按时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安排 篇4一、学生状况分析本学期七年级共有3个班,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实力,基础学问薄弱,缺乏好的学习方法,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主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使学生学会历史学问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果。二、教材分析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
13、展,共22课。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学问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很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学问活动。全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尽管篇幅有限,还是适量增加了翔实、精确、与文字相协作的插图、地图,使历史教学更直观可信,更便利好玩。通过真实的图片及“自由阅读卡”“动脑筋”等栏目将很多传统的难点和疑点化难为易。课本细心选材,科学阐述,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和各民族的历史。如第3课“华夏之祖”,增加了黄帝的“独创传闻”(第1213页),就在教材中胜利地写好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第一笔。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71
14、75页),把民族间的发展与和平相处归为主线。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以北魏的冯太后教化孝文帝的故事为导入(第106页),深浅适度,按部就班地讲解并描述了鲜卑民族的进步及其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作用。这样,就使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教化落在了实处。在单元题目上,用“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等,使教化内容和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在文化类课文中,用“绚丽的青铜器文明”(夏商西周)、“中华文化的勃兴”(春秋战国)、“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等标识,精确勾画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轨迹。加之图文并茂,有利于进行生动形象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
15、教化。教学目标驾驭从远古居民到的魏晋南北朝的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务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化及对历史事务、人物的评价。教学措施第一、仔细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同时在集体备课中强化教学质量,让老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其次、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精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特性发展统一。第三、使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探讨,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同
16、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留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刚好发觉不足,刚好总结。第四、主动开展历史活动课,激励学生参加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学问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实力。加强培育学生创建精神实践实力。教学进度单元教学内容课时支配备注学前教化1一中华文明的起源4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7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3期中复习三统一国家的建立(2)6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7期末复习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安排 篇5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下分若干课。本册共5个单元,共二十四
17、课。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索以及课外学史和探讨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是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依据学生详细状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二、指导思想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化创新。主动参加课程改革,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养教化,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教学目标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爱好,使学生驾驭重要的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提高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实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
18、概括等认知活动。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实力。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四、教学进度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两周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1课时)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第3课 中华民族的祖先单元复习其次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三周第4课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第5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第7课 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单元复习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五周第8课 秦的统一第9课 第一次农夫大起义第10课 “养精蓄锐”与
19、“文景之治”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第12课 东汉的盛衰第13课 汉朝的中外沟通第14课 我走“丝绸之路”探究活动(二)单元复习期中复习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和民族大融合两周第15课 三国鼎立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第18课 我说“民族交往”探究活动(三)单元复习第五单元 古代科技与文化四周第19课 文字演化第20课 青铜铸鼎第21课 诸子百家第22课 文化艺术第23课 科学技术(上)第24课 科学技术(下)单元复习期末复习 两周五、教学措施1、仔细钻研教材、教参、教纲;仔细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突出重难点;细致批改作业;耐性辅导学生,教书育人。2、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吸取历
20、史学科有阅历老师的教法,深化学习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实力。3、优化“一案四步”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要敏捷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加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主动创建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爱好。六、后进生的转化1、要关爱后进生,信任后进生。要从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习上、生活上爱护、关怀后进生,使他们感到集体给他们的暖和、老师给他们的信任,打开他们幼当心灵的窗户,消退他们与集体和社会的隔膜。即使在严厉指责时,也要渗透着热忱的关切和希望,而不能实行简洁、粗暴的教化方法,去讽刺、挖苦、甚至卑视他们。2、要客观
21、地看待后进生。后进生虽然缺点较多,但是在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老师要克服偏见为关爱,擅长发觉他们的闪光点,刚好表扬、热忱激励,使之发扬光大,扬眉吐气,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真诚看法。3、对后进生的教化,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有耐性的谆谆教导、主动引导。要依据每个后进生的特点,一步一步地提出切合他们实际的要求,并且引导他们切实做到,不能退让,也不得迁就,要消退他们的侥幸心理和懈怠习惯,促使他们一步一步地前进。4、依靠集体,教化后进生。健全班集体和运用班集体舆论的力气,克服后进生的不良行为,端正他们的学习看法。5、要做好家访工作。老师要向家长阐明对后进生进行各种教化措施的必要性,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协作。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庭教化的方法,提高家庭教化水平,使之与学校教化形成有机的结合。七、业务学习1、仔细阅读历史课程标准和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2、训练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提高基本专业技能,提高多媒体运用实力。仔细学习和领悟教化理论,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探讨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阅读各教化教学刊物的文章,学习相关理论学问。仔细阅读历史专刊,了解最新历史只是探讨动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