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1浮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1浮力.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浮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浮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力,是初中物理重点内容之一,浮力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来展开的。学生往往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认识浮力,需要老师正确引导【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浮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教学难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过程】引入课题:乒乓球掉入小杯中了,杯口太小了,手进不去,哪位同学能想出好办法,帮老师拿到球呢?(设计意图: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对于八年级的
2、学生对浮力已有一些了解,通过情景激活学生脑海里的知识。学生通过搜集生活中的浮力现象,使思维发散。感受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讲授新课1.研究什么是浮力【学生研究1】:把乒乓球压入水中。观察乒乓球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将乒乓球压入水中,有什么感觉?(设计意图:不仅自然引入浮力的概念,还让学生认识到这个力是竖直向上的,对浮力方向有一个初步认识,为猜想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后排开的液体的多少有关做好铺垫。)过渡:在水中上浮的物体,显然是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但是,像石块这样的东西在水中下沉,是否也受浮力的作用呢?【学生研究2】: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实验研究得出浮力的概念及测量
3、方法。(设计意图: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排除错误观点“只有上浮的物体才受浮力,下沉物体不受浮力”。通过实验学会测量、计算浮力的一种方法,并通过观察再次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的多少有关,为下面的探究做铺垫。)过渡:水会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浮力,那么空气会不会也对其中的物体有浮力呢?【演示1】:放飞的气球(课件展示)(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向上的托力。)【学生实验2】:把一物体放入水中用称重法测量浮力得到F浮=GF(多媒体展示,增强可见度。)(设计意图:使学
4、生掌握称重测量浮力的方法)【随堂练习】1.将一物体系在弹簧测力计上,称得其重为100牛顿,将它放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0牛顿。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A、100牛顿;B、80牛顿;C、20牛顿;D、120牛顿2.浸入水中的皮球,放手后,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A、浮力变大,重力变小;B、浮力不变,重力不变C、浮力变小,重力变小;D、浮力变小,重力不变。(设计意图:巩固新知识,掌握重点。)(二)、浮力产生原因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浮力产生的原因。请看图正方体是一个有6个面,它的前后面、左右面在水中的压力是相等的。只有上下两个面压力不一样(浸入水中深度不一样,受到的压
5、强不一样,那么它的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压力就不一样)。通过压力差法来计算浮力的大小F浮=F向上-F向下。师:大家注意,如果一个物体沉底了,那么它受到水的浮力了吗?思考一下。如果下表面与其它物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就没有受到了浮力。例如在水中的桥墩。(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快乐体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可能猜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深度等因素有关系。教师课件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小结】最后,由学生交流本节课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哪些遗憾。通过交流、回顾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对学生的见解,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教师最后画龙点睛,简要概括。【布置作业】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浮力的利用。【板书设计】一、浮力1.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2.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大小:F浮=GF3.浮力产生原因:F浮=F向下F向上4.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排开液体的体积。 2.液体的密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