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汇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汇编.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优秀科学教案中班优秀科学教案11、幼儿通过制作会“走”的盒子,懂得废旧物品可以加工成有用的物品。2、幼儿通过操作感知橡皮筋的弹性,学会简洁制作玩具的技能。3、幼儿通过试验记录,加深对试验过程的理解,养成关切科学、新奇、好问,乐于尝试的好习惯。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5、通过实际操作,培育幼儿的动手操作实力。橡筋、小棒、橡皮泥、吸管、纸盒、绳子、曲别针、录音机、酸奶盒。引入:幼儿仿照各种小动物随意地走入教室。老师提问小动物是怎样走路的。幼儿探讨各种各样动物行走的样子。老师出示一个会“走”的纸盒,提问:这个纸盒怎么会自己“走”呢?看一看,纸盒里有什么隐私?(1)纸盒里有橡筋。(2)
2、纸盒里还有橡皮泥和曲别针。做会“走”的纸盒。选用橡筋一根,用橡皮泥裹住橡筋的中间,捏成一个小圆球,圆球表面要光滑。将带有橡皮泥的橡筋两端,分别穿入纸杯口两边的小孔里,分别用曲别针固定橡筋。用手转动橡皮泥将橡筋拧紧,放在地上,纸盒就会“走”起来了。想一想,说一说。(1)橡筋拧紧了,一松纸盒就走了。(2)橡筋有弹性。(3)像我的弹弓一样,一拉就将橡皮泥弹走了。纵观整个活动,感觉过程轻松、自然、和谐,幼儿在动手操作活动中,体验了胜利的欢乐,获得了有关分类、语言、科学等综合实力的发展。中班优秀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1视察物体在水中的沉出现象并依据物体的沉浮特征分类。2对沉出现象有探究的爱好。活动打算:1
3、每人两人一份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玩具、有盖的小玻璃瓶、玻璃球、回形针、铁夹子等。个人记录表两人一份(见附表)。2每组1大盆装水,1块擦手毛巾。3集体记录表和沉浮字卡图片。活动过程:(一)感受沉出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爱好。1老师:看一看我这里有两样东西,看看是什么?假如把石头和泡沫板放到水里会怎样呢?2请个别幼儿来轻轻的放到水里,细致看它怎么样了?3老师:出示字卡,一起用动作来做一做沉和浮。这里画了一杯水,谁来贴一下沉下去的时候物体在水中的位置?浮起来是物体在水中的位置?适当订正不对的。4老师小结:像泡沫板一样飘在水面上的叫浮,像石头一样没在水中的叫沉。(二)相识操作材料和记录表,商议记录方法。
4、1相识操作材料和记录表。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东西也想去水里,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你猜哪个会沉下去,哪个会浮起来?(幼儿揣测)2了解活动记录单。老师出示幼儿操作记录单:你们见过这样的表格吗?表上的问号表示什么?小手表示什么?表格上的这些东西放入水中会怎样?哪些会沉?哪些会浮?3商议记录的方法,老师这里有两个标记,你们觉得哪个可以表示沉?哪个表示浮?老师依据幼儿的揣测进行记录。(三)引导幼儿两人合作探究并记录沉出现象。1.老师:现在要请大家来做试验来验证一下你的揣测。交代操作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把东西放入水中,一人进行记录。放的小挚友每次选一个东西,轻轻的放到水中,然后就让他在水中,不要拿出来了,记
5、录的小挚友看好放的是哪个,是沉下去的还是浮起来的,进行记录。(认一认小挚友的记录表)2.两人合作探究沉浮并记录。(四)出示集体记录单,幼儿沟通、分类。1老师:你猜对了吗?经过试验,结果怎样?(老师依据幼儿的试验结果,在集体记录表中队每个物体逐一进行沉与浮的状况记录。)2老师:现在我们给这些东西来分类,你准备怎么分呢?(引导幼儿依据沉与浮进行分类,每组有两个小筐,请把能沉下去的东西放在箭头向下的筐里,把能浮起来的东西放在箭头向上的筐里)3幼儿把材料按沉和浮分类,刚才还有问题的小挚友可以到老师这边再来试试。4沟通:大家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五)小结,扩展幼儿阅历。老师:今日我们发觉了把物体放到水里
6、,有的会沉下去,有的会浮现来。你还望见过哪些东西是浮在水上、哪些东西是沉在水里的呢?把你知道的告知大家。假如教室里有的可以去拿过来试试。(轮船、鸭子等是浮的,石头等是沉的)中班优秀科学教案3活动名称:漂亮的春天活动要求:1、让孩子感受春天的气息,知道春天是万物醒悟的季节。2、初步了解汉字中也有表示数量的字。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4、通过视察、沟通与探讨等活动,感知四周事物的不断改变,知道一切都在变。设计思路:现在是春天的主题,春天又是万物醒悟,气象更新的季节,结合课改精神和“科学认读”的理念与计算活动相整合,设计了这个活动。因为数字110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已相当熟识,而“科学认读”是以
7、感官刺激让幼儿逐步相识汉字,同时,还要以幼儿感爱好的或能吸引孩子的内容来刺激孩子的感官,让孩子自由学习,自己去找答案。所以,我觉得数字110与汉字中的量词的念法相同,但写法不同,还有大小写之分,对于新奇的孩子来说简单引起他们的爱好,更便于孩子记忆和认读。活动打算:一幅春天的画面,练习纸、记号笔、汉字卡,数字卡等活动过程:1、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啊?(春天)你怎么知道是春天啊?(泛讲)是啊,春天是万物醒悟,气象更新的季节,是漂亮的季节,我这里也有一幅春天的画,你们看看有些什么?(幼儿讲解并描述,并找出相应的汉字)2、幼儿操作:你们看到那么多景色,我再请你们帮忙数一数有多少,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并
8、把他写在这张纸上。3、师生共同检验:填上数字。4、相识汉字中的大小写数字:我这里还有一些字宝宝,他们说,他们也叫1、2、10,而且,他们还是双胞胎,名字一样,长的不一样,你们相识他们吗?(幼儿操作,幼儿自由选择摆放)5、再次检验:(1)订正错误(2)整理区分大小写汉字。6、结束活动,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操作。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我通过故事讲解并描述引导幼儿感受春天、表现春天,使幼儿了解了春天的一些明显特征,引导幼儿视察自然、视察生活,从而提高幼儿对自然的感受力。边讲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春天的美景,让幼儿对故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教学过程中我还激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自己的感受,并
9、赐予确定。同时通过粘贴漂亮的春天,熬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实力,让幼儿的手部小肌肉得到更好的发展。因为幼儿视察事物的特点,仍属于详细的而不是整体的,零星的而不是全面的,所以,他们还不会从人到自然,从植物到动物有序地、细致地视察,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从人们的活动、穿着及大自然的改变进行联想,丰富幼儿对春天的多重相识。中班优秀科学教案4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胜利感2:扩展幼儿快速记忆的实力3:在嬉戏中进一步增加幼儿对空间方位的相识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5:培育幼儿敏锐的视察实力。活动重难点:重点:扩展幼儿快速记忆的实力难点: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胜利感活动打算:红桃1红桃10扑克牌人手
10、一份剪刀队和磁铁队图标及计分牌奖牌若干活动过程:一、语言导入欢迎小挚友再次来到我们记忆大比拼的嬉戏现场。根据以往惯例我们仍旧分为两个组,我的左手也就是你们的右手是剪刀队,欢迎你们!我的右手也就是你们的左手是磁铁队,欢迎你们!今日依旧是每答对一个问题就得一朵红花,最终看哪个队红花多,谁就是最终的赢家。现在嬉戏起先,第一关谁最快。二、过程(一)谁最快1出示三张牌,幼儿快速记忆,师翻牌提问:请你按从左到右的依次说出这几张牌分别是什么?从左往右数其次张牌是什么?从右往左数第一张牌是什么?幼儿回答完毕,师亮牌验证。2添入一张牌活动过程同上3再添入一张牌至五张牌活动过程同上(二)少了谁1出示三张牌,幼儿快
11、速记忆,师翻牌,从中拿走一张。提问:拿走的是哪一张?还剩下哪几张?幼儿边回答老师边出示牌验证幼儿的答案2再从中拿走一张问题同上3在三张牌的基础上添加一张,过程同上。4在四张牌的基础上添加一张,过程同上,可加深难度,一次拿走二至三张牌。(三)幼儿操作我最棒1组织幼儿回到操作台2请幼儿按从左到右的依次摆放红桃7红桃3红桃9。老师巡回指导。3幼儿快速记忆,并指导翻牌提问:请问这是那几张牌,请你从左到右读出来。请你找出红桃7,请你举起红桃34组织幼儿放好扑克牌,进行嬉戏小结三、活动总结1导入:进行到这里,我们的嬉戏基本接近尾声,那今日哪个队是最终的赢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记分牌。和幼儿一起数红花,多的
12、队为冠军队,少的队为最佳进步队2发奖牌活动反思:嬉戏能引起孩子的宠爱,活动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严谨的数学让孩子驾驭,还要有新奇好玩的环节和语言来引起孩子的留意,并让孩子们主动的去想、说、做。本活动以小挚友喜爱的嬉戏为主。整个活动孩子们能主动主动参加。中班优秀科学教案5活动目标:1.喜爱玩变色嬉戏,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2.能正确进行三原色分类并大胆尝试两种色调的混合,感受色调的改变;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觉,主动参加沟通。3.通过试验培育相互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实力。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觉。活动打算:三色纸粘土、透亮饮料瓶若干个、塑料筐数个、瓶盖数个、油
13、画棒、记录卡、抹布、水粉颜料活动重点:能正确进行三原色分类并大胆尝试两种色调的混合,感受色调的改变。活动难点:能清晰的表述试验结果,并能在记录卡上记录。活动过程:一、导入:今日,有三个好挚友也来我们教室了,他们就藏在你们的椅子下面,请你们把好挚友找出来吧。(红黄蓝三色纸粘土)他们也喜爱抱一抱,老师示范:红色和黄色纸粘土抱在一起变成橙色。现在请你给他们找好挚友抱一抱吧。儿歌:小红和小黄,抱在一起,拧呀拧呀拧,变成橙色画橘子。二、绽开:奇妙的魔法瓶1.老师今日给还给小挚友们带来了奇妙的魔法瓶,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和幼儿拿矿泉水瓶(瓶盖上有颜料),晃动,出现颜色。2.老师偷换放有其他颜色颜料的瓶
14、盖,再次晃动,变色。师:谁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的魔法瓶里的水怎么变颜色了呢?细心的小挚友发觉了,刚才老师换了一个瓶盖,瓶子里水的颜色就又变了,那么,隐私究竟在哪儿呢?(1)视察瓶盖隐私(2)谈论水的颜色和瓶盖里的颜色之间的关系(老师示范在记录卡上记录试验结果:红色+?=橙色,给幼儿留一个疑问。)探讨:水的颜色和瓶盖里的颜色不同,会怎么样?3.幼儿玩变色嬉戏,并记录。师:请小挚友们选一个和自己瓶子里的水颜色不一样的瓶盖,再次晃动,看一看水变成什么颜色了,并记录。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老师总结:色调真奇妙。老师请幼儿完成大的记录卡,并选取个别幼儿的记录卡进行展示,总结变色的隐私,再次激发幼儿对颜色
15、的爱好。三、结束老师供应一幅简笔画和红、黄、蓝三原色的画笔,请幼儿想方法按老师的要求给正确涂色。教学反思:一次科学活动的起先,应当来自幼儿已有的阅历,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究可能,成为获得阅历的起先。幼儿是学习的主子,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全部、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索,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呈现的空间。让幼儿在嬉戏中、欢乐中获得学问,学得阅历。中班优秀科学教案6活动背景:在一次午餐吃水果活动中,一小挚友拿着手里的香蕉来问我:“老师,这香蕉里面黑黑的、一点点的是什么?”“老师,这个可以吃吗?”我问全班的小挚友
16、:“你们谁知道香蕉里面黑色的小点是什么吗?”有小挚友说:“这肯定是香蕉快要烂了,香蕉变了颜色就不能吃了。”立刻有小挚友说:“不对,这是香蕉的种子,我爸爸教过我的”我确定并表扬了这个小挚友。看着小挚友半信半疑的神态,我设计科学活动“找种子”,让幼儿通过操作视察,了解种子的奇妙,萌发对科学活动的爱好。活动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知道水果、蔬菜等都有种子。2、对种子产生探究爱好,发展幼儿的视察力和语言表达实力,萌发对科学、对大自然的爱好。活动打算:1、打算苹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西红柿、葡萄等水果。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纸,各种种子若干。3、视频转换仪。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究的爱好
17、。昨天老师带小挚友去参观了我们的蔬菜园地,看到了很多碧绿碧绿的蔬菜,你们知道吗?这些蔬菜是由什么长出来的吗?老师总结:这些蔬菜是由一颗颗小小的种子长出来,我们平常吃的水果也是由种子发芽的结果的。(评析:从幼儿熟识的生活阅历入手,引出课题,显得自然而亲切,一个小小的问题,既集中了幼儿的留意力,明确了活动主题,又增加了学习爱好。)二、找种子1、师:今日,老师为你们打算了很多蔬菜和水果,要请你们用自己的小眼睛找找看,他们有没有种子,找到后,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种子它藏在哪里?是什么样?(幼儿自由探究)(评析:在探究活动中,幼儿对种子产生了深厚的爱好,他们对瓜果左看右看,有的用手摸摸,有的用手捏捏,
18、有的用鼻子闻闻,有的窃窃私语,相互沟通,每个幼儿都处于主动的探究中。)2、幼儿沟通探究的发觉。(1)、谁情愿上来告知大家你找到了什么种子?幼儿一:我找到了苹果的种子。师:我们大家来看看苹果的种子的什么样子的?幼儿:苹果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评析:老师让幼儿找出种子并放在视频转换仪下进行展示。通过视频转换仪放大了种子,幼儿很清楚、明确地视察了种子的外形特征。)幼儿二:我找到了西瓜的种子。师: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评析:当幼儿望见西瓜的种子的时候很兴奋,原来西瓜的种子就是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西瓜籽,它可以吃呢。)用同法和幼儿一起视察橘子、黄瓜、西红柿、葡萄的种子。(2)、师:有谁找到香蕉的种
19、子吗?幼儿一:香蕉是没有种子的。幼儿二:我找到香蕉的这个小黑子。师:其实香蕉它也有种子,这些小黑点就是它的种子,只不过是他们退化了,现在的农夫伯伯特别聪慧,用科学的方法不用种子也能种香蕉,所以香蕉的种子就渐渐退化了。(评析:香蕉的种子具有特别性,幼儿很少了解,通过单独提出,幼儿了解香蕉种子的独特性,达到了教学目标。)3、我们知道苹果、黄瓜都有种子,老师告知你们,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瓜果、蔬菜都有种子,小挚友以后长大了就会渐渐知道了。(评析:在本次探究活动中,幼儿主动探讨,主动询问,了解了各种瓜果蔬菜的种子的特征。)三、操作活动:种子和果实匹配。1、师:老师为小挚友打算了小卡片,上面有各种果实,旁
20、边有各种种子,请你们给这些果实找种子,找到后把种子贴在果实的下面。(评析:老师为幼儿设计一份记录表格,表格的上面是各种果实,考虑到种子的外形特征,老师在下面用双面胶带贴着,幼儿找到种子后就可以把种子贴在胶带上,这样便利了展示。)2、幼儿沟通活动结果,并且请集体检查操作结果的正确。师:谁情愿上来告知大家你的发觉?我们一起看看他找的种子对不对?(评析:幼儿从感知到接受、理解,而老师设计这一环节,不但能检查幼儿的学习的结果,还使幼儿学习学问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四、活动延长:1、种子发芽试验。3、种子贴画。中班优秀科学教案71.学习2、3的相邻数,感知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2.能发觉相邻数的规律。3.
21、培育探究自然的爱好。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活动打算1.企鹅操作卡、数字卡每人1套。2.找挚友音乐。活动过程1.请幼儿在9只企鹅的图片中找出外形一样的摆放在一起。2.幼儿操作,感知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1)将数字1、2、3与相同数量的企鹅图片对应摆放。(2)分别说出3种企鹅的数量,并比较3种企鹅的多少。(3)按从少到多的依次给3种企鹅排队。3.引导幼儿发觉相邻数的规律。老师小结:数字1、2、3是按由小到大的依次排列的,1比2少1,排在最前面;3比2多1 ,排在中间,所以1和3是的2的好挚友。4.幼儿尝试用相邻数规律,找出3的相邻数。5.嬉戏:挚友在哪里。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
22、,听音乐找挚友传球。音乐停,球传到谁的手里,谁就说出自己卡片上的数字,如:“我是2,我的挚友在哪里?”手里拿着数字卡片1和3的幼儿举起卡片回答:“我是1,我是你的小挚友。”“我是3,我是你的大挚友”。全体幼儿一起说“2的好挚友是1和3”。教学反思:幼儿对事物的相识具有形象性、详细性的特点,喜爱干脆参加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爱好。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育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爱好和创建意识。材料的供应上既留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留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究,体验胜利的欢乐。中班优秀科学教案81、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优秀 科学教案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