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说课稿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数学说课稿最新.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数学说课稿中班数学说课稿 篇1(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方法解决问题。3培育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发展幼儿动手实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二)活动打算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2自制的“示路”上面画有大小不同图形“坑”若干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个塑料框。(三)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爱好。(1)“小挚友”今日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捡石头!(2)老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能挑自己喜爱的颜色,形态的石头。(3)引导幼儿视察、操作、激
2、励幼儿边操作边沟通。(4)请小挚友大胆介绍自己喜爱的石头(颜色、形态)2幼儿操作铺石头(1)谈话引入。大家捡到了那么多美丽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2)提出几点要求:要把“坑”填满。不要用太多的胶水。遇到问题动脑筋想方法,找伙伴帮忙。(3)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嵌入相应形态的“坑”里。3开动脑筋拼石头(1)抛出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正好有坑没有铺好的,该怎么办?(2)幼儿再次操作(3)引导幼儿想方法相互合作,用捡来的“石头”拼在一起铺平地上的“坑”。(4)老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态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四)活动延长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
3、由活动中接着操作。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是这种形态。中班数学说课稿 篇2各位评委老师:今日我为大家说的课内容是比较高矮一课,教学对象为:幼儿园中班的小挚友。比较高矮在幼儿园中班数学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设计这堂课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学中,把幼儿学问和发展其智力两个要求同时加以体现。中班幼儿相识高矮在学问方面要求驾驭三点:驾驭高矮的概念并能运用;学会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知道高矮的相对关系。对思维的训练要自始至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使其与学问学习相辅相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2、发展幼儿的视察力及比较推断的实力。3、引导幼儿
4、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教学设计思路:1、供应生动好玩的学习情境。进行高矮的比较,并不是纯粹的学问性的学习,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的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在这里,我供应详细好玩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视察、比较、思索,使学生获得对比较高矮活动的体验。教学时,我充分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而不是获得一些详细的比较结果。2、引导学生思索与沟通。这节课的学习我力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领悟比较的方法,进行有序而且有条理的思索。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老师应留意进一步培育学生倾听,敬重别人想法的良好习惯,并引导学生进
5、行沟通。3、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较活动。除教材供应的情境外,我有联系到生活实际。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态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我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主题“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欢乐为主线进行教学。初步预示了本课老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我采纳的教学方式为:提问法、演示法、嬉戏法等教学法等;学生采纳了视察、探讨、合作、竞赛尝试、互评。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一个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渴望。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让几位小挚友上讲台上来对比高矮。我把事先打算好瓶子展示给学生看,让幼儿看着瓶子说说他们有什么区分。这样学生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就高涨起来了
6、。这样就削减了原来的课堂中老师的多余的讲解、示范,而且真正促进使学生由被动学内化为主动学。当学生起先真正关注他人的时候就会逐步想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就会在自己的内心行成迫切心情。自己高吗?自己会长高吗?等等一系列问题,这部分是本课教学的重要部分,为了较好地实现并完成本次课的学习目标,我采纳了按部就班的教学原则,分层次推动。第一,以爱好为主来调动学生,先从身高进行入手,为了让学生清晰高与矮关系,利用瓶子展示给学生看瓶子的高矮其次,然后我利用“猜猜那支笔长”的嬉戏,引导幼儿体验到事物比长短或比高矮时,必需一端对齐的比较方法。随后又引出,现实生活中无法达到一端对齐后再比较的特别状况: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学
7、习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的方法。第三、探究性(延长教学)我们学习了比较高矮,使幼儿能娴熟区分物体的高矮,这一部分可以设计让幼儿来找找可以比高矮的物体,这样活动能使幼儿更感爱好,形式也更活跃。其次部分是学习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我将重点放在教会幼儿学习干脆比较上,幼儿爱好极高,对问题的理解也更深刻,这样课的内容不会过多,又可以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来理解,老师也可以进一步指导。假如小挚友们都想长高的话,我们就要合理进行体育熬炼,加强自身实力,多吃菜。中班数学说课稿 篇3一、说设计意图: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传统集体教学的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嬉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依据纲要中“能从生活和嬉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
8、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好玩”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打算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好玩的嬉戏活动,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的去探究学习。针对本班幼儿对数量相识水平,特确定以下活动目标:复习110数字的相识,知道数字能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培育幼儿对计算活动的爱好,能开心地参与嬉戏活动的习惯。此次活动也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状况下,不知不觉中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欢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二 、说活动目标:1、让幼儿体验友爱、互助的欢乐,在一个有和谐的环境中,使幼儿能够主动学习,培育幼儿对数学活动的爱好。2、相识数字110,知道数字能表示相应物体的
9、数量。三、 说活动分析:重点:知道数字能表示相应的物体的数量。难点: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清晰数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四 、说教法与学法依据幼儿的学习状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嬉戏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特殊是嬉戏法,是孩子最宠爱的,嬉戏能增加幼儿的参加爱好。五 、说学法:整个过程,我遵循由浅到深的教学原则,层层递进,,幼儿将运用操作法、嬉戏法等学习方法。六、 说设计思路: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几个环节:.导入活动。.基本活动。.结束活动。在第一个环节,导入活动中,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相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在其次个环节,基本活动,在相识了数字的基础上,依
10、据实物匹配相应的数字,感知数字能表示相应的实物,通过提问法,启发幼儿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也用数字来表示呢。然后依据数字拍手嬉戏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数,然后通过找挚友的嬉戏让幼儿感知数物相对应的关系,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最终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给实物找挚友,小圆点找挚友的连线活动得以巩固。中班数学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分辨平面几何图形,中班小挚友他们的思维是直觉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相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依据纲要中指出的:教化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阅历和视野。二、说目标
11、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确立了认知、情感、实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究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标是:三、活动打算学问打算:已相识简洁、常见的图形物质打算:1、教具:大的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各一个,小箱子一个(里面放图形或卡纸做的小鸟一只)2、学具:每人一套几何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圆形等若干)四、说教法、学法(一)、教法新纲要指出:老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嬉戏法:“富教化于嬉戏之中”是规程的原则体现之一,淡化模式,把教化内容寓在好玩的嬉戏中,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12、二)学法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指出老师在供应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2、沟通法:同伴间相互沟通探究问题。在沟通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实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阅历与同伴沟通共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五、说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2、第一次操作纸箱变魔术3其次次操作图形变变变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图形变变变”的嬉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建条件让幼儿真正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4第三次操作小鸟的家引导他
13、们思索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互沟通帮助,共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用几个不同形态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幼儿在嬉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5活动延长一次活动的结束不代表这次内容的终结,幼儿的学问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巩固和联系,要不断的积累和深化。六、效果预料整个活动程序的支配,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化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中班数学说课稿 篇5一、说教材: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中班下比较轻重。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切东西都会吸引幼儿的心灵,从而焕发起幼儿的新奇心。在纲要中指出,数学教化的内容要从幼儿的身边取材,虽然幼儿对轻重
14、的概念已经有了一个认知,但对于怎么比较还处于详细抽象的状态,结合本班幼儿已经有了肯定的认知基础,具备主动主动的特性,思维实力也在不断的增加,语言实力也有很大的发展,幼儿在生活中的已有阅历是浅显的,零碎的,因此通过此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提升阅历,也符合纲要中所提出的选择幼儿生活中感爱好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二、说活动目标:1、 感知物体的轻重,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2 、 正确运用语言表述物体的轻重。三、说活动重难点:重点是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难点是会正确运用语言表述物体的轻重。四、说活动教法学法:纲要中指出 ,老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参加者,支持者,引导者,本着老师为主导。幼儿为主
15、体,在活动中力求达到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活动过程,我精选了以下教法。详细是:1、提问法在师幼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还给幼儿供应了想象的空间。2、师幼互动法在这个环节中,充分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此外,除了运用到以上的教学方法外,我还穿插运用了自主探究法,示范法等活动加以结合,使幼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学法:1、多种感官参加法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通道探究问题,深化视察,有利于幼儿的阅历形成。2、 操作体验法它是幼儿获得学问的基本方法,在活动中,亲自操作,亲身体验。有助于幼儿更好的理解活动内容。五、说活动打算:(1)天平(2)雪花片、积木、乒
16、乓球和玻璃珠等。(3)幼儿人手一份记录表六、说活动过程: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卫老师以幼儿的实践体验为主线,通过体验生成,方法引入,推理,来展示幼儿比较轻重的思维过程,使幼儿获得数学思索的方法。由此设计了:情境中体验、活动中探究、操作中提升这三个环节来构架起本课的教学过程。一、情境中体验:老师和幼儿抱一抱比较轻重,一个生活化人情化的真实情境导入让全班的气氛忽然活跃了起来,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小孩比大人轻,大人比小孩重。孩子立刻从自己的学问储备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至此,至此引入课题今日我们就来玩比轻重的嬉戏。二、活动中探究:比较物体的轻重的多种方法。(
17、1)先出示两个书包,老师给小挚友带来了两个书包,小挚友猜猜,这两个书包哪个轻?哪个重?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此时认知冲突的设计,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单用眼睛看,阅历估计这样的推断方式已经不够精确了,必需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方法。这时请孩子将书包提一提,孩子会发觉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肯定精确,从而得出结论:大书包大,但是轻,小书包小,但是重。(2)再出示大小差不多的苹果和梨子各一个,小挚友,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这时单用眼睛看估计轻重的推断方式已经不够用了,必需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方法。一个孩子左手拿苹果和右手梨在手上掂一掂时,其他的孩子起先了关注起先了仿照,人类文明不断向
18、前推动源动力来自仿照与创新我想我的孩子们已经胜利的迈出了第一步!尽管如此,可是问题还是出现了,一部分孩子的说苹果比较重,一部分说梨比较重,冲突再一次出现。小挚友,你们除了用手掂一掂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吗?天平这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计量工具被顺理成章的引入了课堂,当我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时,此时的孩子已然体会到,当我们无法用双手很精确的感受出轻重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从而完成预设目标中的通过实践,让孩子体验详细比较轻重的方法。(3)操作中提升:卫老师为幼儿供应了四组操作材料,第一组:玻璃球 乒乓球和葫芦。其次组:玻璃球 乒乓球和葫芦 。第三组:雪花片 积木 螺丝配对。第四组:雪花片 积木 螺丝配
19、对。请小挚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并说出你是用什么方法推断的?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在整个活动中卫老师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探讨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爱好。幼儿正处在新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卫老师极力激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索,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嬉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活动反思:今日我执教的内容是省领域中下比较轻重。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幼儿的实践体验为主线,通过体验生成,方法引入,推理,来展示幼儿比较轻重的思维过程,使幼儿获得数学思索的方法。由此我设计了:情境中体验、活动中探究、操作中
20、提升这三个环节来构架起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班数学说课稿 篇6一、说教材 :相识数字8是中班数学活动里的一个内容,这个内容是在学习7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幼儿驾驭添上一个和去掉一个等量不变的关系,知道数字8的形成过程,感知数字8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爱好,并且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手口一样的点数实力、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因而制定相应的目标为:1、知道7添1是8,并能认读数字8。2、理解8的实际意义,知道数字8可以代表任何数量为8的事物。二、说教法本班幼儿大多数孩子都活泼好动、喜爱嬉戏,擅长思索,对四周的新事物充溢新奇。在相识了7以内的数字后,对抽象的数概念有
21、了肯定的认知、理解,动手实力较以前大有进步。依据纲要提出的教化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现有的水平,具有肯定的挑战性,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爱好的实物,又要拓展幼儿的阅历,拓宽幼儿的视野。我实行开心式教学法、视察法、操作法、嬉戏法等,以帮妈妈做红枣馒头的情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爱好、吸引其留意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让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有爱好,学有所获。三、说教学重难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怎样使幼儿将数学学问和生活联系起来,用学到的数学学问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幼儿“学”和老师“教”的主要方向,只有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我们才能在教学
22、中合理设计教法和学法,使老师有目的地引导“重点”,从而突破幼儿学习的“难点”。本着这样的观念,我设计本次活动重点为:通过视察发觉7个添上一个是8,知道数字8的实际意义。难点是能按数量与数字匹配,巩固对数的理解。四、说活动打算:活动打算是为详细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打算必需与目标、活动主体的实力、爱好、须要等相适应。为此,我打算了一下材料:卡纸做的大馒头、小馒头、大红枣、小红枣若干,数字卡片18。室内放置有数字的8个呼啦圈、雪花片插塑若干。五、说设计过程 对数学活动的要求纲要明确表明“能从生活和嬉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重要和
23、好玩” 但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学问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实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5个主要的教学程序。首先这个活动是第一个主题中的活动,新年刚刚过去,因此我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须要,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师:小挚友刚刚在家度过了一个欢乐喜庆的节日,是什么节日?(春节)让我们听着欢快的音乐再来回味那些欢乐的时间,好吗?播放音乐过新年,和小挚友一起舞蹈。谈话:“过年的时候,妈妈用面粉做了一些馒头,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做了多少个馒头呢?”出示用卡纸做的
24、7个大馒头和7个小馒头,对应摆放,引导幼儿运用目测数群和点数的方法复习7以内的数与量之间的匹配关系。其次环节,学习8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一个大馒头引导幼儿视察数量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应实行何种方法使大、小馒头一样多?说出7个添上1个是8个,8去1是7。培育幼儿的视察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第三环节,学习8的点数1、帮妈妈做红枣馒头。师:妈妈还打算了好吃的红枣,打算把红枣放到馒头上一起蒸,这样馒头就会变得更好吃。妈妈确定给每个馒头上放上8个红枣,请你们帮帮她吧。2、幼儿分组操作,给馒头贴红枣。师:每位小挚友都可以有一个大馒头和一个小馒头,请小挚友分别给大馒头上放8个大红枣,给小馒头上放8个小
25、红枣。3、沟通验证操作结果。请幼儿相互点数,看看是不是放了8个红枣,多了就拿掉,少了就增加。4、师:现在我们和8成为了好挚友,我们再来和8做嬉戏吧。拍8下腿,扭8下腰,撅8下嘴,晃8下腰。第四环节,在幼儿驾驭了数字8的形成过程后,重点让幼儿感知数字8的实际意义和认读数字8。1、出示数字8的卡片,请幼儿认读,让幼儿视察数字8的形态像什么?2、请幼儿说一说8除了代表8个馒头、8个红枣以外,还可以代表什么?启发幼儿找出可以用8表示的事物。结束部分采纳嬉戏法:(1)按数取物:(重点是巩固8以内数的点数)我出示不同的数字,幼儿取出相应的实物;(2)跑圈:(巩固8的形成)让8名幼儿围着两个放有数字7、8的
26、呼啦圈慢跑,当听到老师说7添1或8去掉1等口令时,立即站到相应的圈里,做错的幼儿将被淘汰。活动延长:请幼儿找寻生活中的数字8。中班数学说课稿 篇7一、说教材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分辨平面几何图形,中班小挚友他们的思维是直觉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相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依据纲要中指出的:教化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阅历和视野。二、说目标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确立了认知、情感、实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究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标是:依据目标,
27、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相识;三、活动打算活动打算是为了完成详细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学问打算:已相识简洁、常见的图形物质打算:四、说教法、学法(一)、教法新纲要指出:老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3、视察法:视察可丰富幼儿感性阅历,培育幼儿对四周事物的爱好和求知欲。(二)学法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指出老师在供应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2、沟通法:同伴间相互沟通探究问题。五、说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2、第一次操作捡
28、“石头”3其次次操作铺“石头”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铺石头”的嬉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建条件让幼儿真正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第三次操作拼“石头”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发觉难点问题有些坑找不到相同形状的“石头”来填,并刚好抛出问题,引导他们思索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互沟通帮助,共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4、音乐活动踩“石头”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活动要动静交替,切合幼儿年龄特点。5、活动延长一次活动的结束不代表这次内容的终结,幼儿的学问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巩固和联系,要不断的积累和深化。六、效果预料中班数学说课稿
29、篇8活动目的: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爱好。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驾驭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3、理解并能说出相1或少1的关系。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实力和思维的活性灵。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驾驭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活动打算: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3、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4、幼儿数学操作板1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挚友一张6、故事住宾馆。活动过程:一、起先部分:初步理解“邻居”关系。1、拍手嬉戏:“嘿嘿,(小挚友名),我问你,你的挚友在哪里
30、?”“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挚友举起旁边小挚友的手。)2、我们每个小挚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二、基本部分:(一)老师讲解并描述并表演故事(助理老师协作故事表演)1、讲解并描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谁呢?小猴子的家应当是几号呢?(2)小熊说它的家是5号的邻居,5号的邻居是谁呢?(3)小熊的家不是6号,那应当是几号呢?2、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详细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知幼儿相邻数的定义。(1)2的邻居是谁呀?(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
31、;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2)提问:a、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4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3、幼儿自主探究3、4、5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二)复习数字16。1、请你说得比我多1(少1)。“小挚友,我问你,比2多1就是几?”“2、接着往下数,始终说到数字6。(三)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1、“你帮2找到了哪两个相邻数?为什么1是2的相邻数,3是2的相邻数呢?”引导幼儿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2、发放幼儿数学操作板及操作点卡,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
32、系。“你找出比2多1的点卡,请你找出比2少1的点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数,引导幼儿依次说一说3、4、5的相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三、结束部分:嬉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相识。嬉戏:1、给黑板上的数字找相邻数。2、发给每个小挚友一张16其中一张数字卡片,“嘿嘿,小挚友,我问你,的相邻数就是和?”。活动结束。附一:故事住宾馆小动物们去旅游,来到了森林宾馆,要在宾馆休息。熊猫负责给小动物们分房子。熊猫把全部动物的房子都分好了,贪玩的小猴很晚才赶到。小猴跑到熊猫面前说:“我的钥匙呢?”熊猫管理员拿出了钥匙笑眯眯地说:“在这儿。给你,你是2号的邻居。”小猴一听:“2号的邻居我知道,不就是3号吗
33、?拜拜!”不等熊猫把话说完一阵风似的就跑了。小猴拿着钥匙来到了3号房,可是3号房里面好象没有锁,小猴正纳闷,开门一看,呀,里面住着一只大老虎,可把小猴吓坏了,抓紧关上房门。小猴想:“肯定是熊猫管理员搞错了。”可是熊猫管理员说2号的邻居有两个,不只是3号。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猴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家,原来1号才是自己的房间,从今小猴知道了原来2号有两个邻居,一个是1号,一个是3号。小猴子刚找到自己的房间,小熊又拿着钥匙来找房间了,小熊左找右找,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房间了,小熊只知道自己是5号的邻居,可是5号的邻居是谁呢?这下可把小熊难坏了。最终还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到了5号房的邻居。一个是4,一个是6,可是两个房间,究竟哪一个是小熊的家呢?结果用钥匙一试,没有打开6号,却打开了4号,小熊的家原来是4号房,从今小熊也知道了,原来5号的邻居有两个,一个是4号,一个是6号,它自己住在4号房间。目标: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爱好。(情感)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驾驭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认知)3、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认知)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实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实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