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短板快攻点7古代诗歌选择题要精准练习.doc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短板快攻点7古代诗歌选择题要精准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短板快攻点7古代诗歌选择题要精准练习.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诗歌选择题要精准精准分析诊断诗歌选择题涉猎面非常广,涉及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各个层面,实为考查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诗歌选择题考查一般有两个角度:一是微观角度,考查对古代诗歌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读。题目的指向是解读诗歌。选项设置的考点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对词句的理解,设误或为曲解,或为无中生有;另一种是对诗词中个别诗句技巧的赏析。二是宏观角度,对诗歌的主题或写法进行综合评价及赏析。设误角度一般有以下几种:一、形象特点概括不准;二、语言鉴赏不当;三、表达技巧确认不准;四、效果分析不当;五、情感分析不当。在二轮的复习中,要熟练掌握读诗的正确方法,从微观角度与宏观角度入手,精准判断,
2、突破诗歌选择题。(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题许道宁画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改编判断下列对这首诗赏析的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1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答: 答案正确。2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答: 答案正确。3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答: 答案错误。“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4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
3、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答: 答案正确。5尾联写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努力作诗吟诵,却跟画意一点关系也没有。答: 答案错误。“努力作诗吟诵,却跟画意一点关系也没有”理解错误。应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中所包含的丰富意蕴。6诗中所描绘的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答: 答案正确。我存在的问题: 高效突破提升诗歌鉴赏的综合选择题,考查点更细,覆盖面更广。既有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对手法、语言、情感的把握。选项在措辞上细致严谨,错误设置相对隐秘,须从整体到细节,仔细阅读,先内容后手法,逐字逐句琢磨分析,并注意如下角度:1知人。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要注意诗歌作
4、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创作倾向、作品风格特点等。除时代信息外,我国古代士子的人生之路,也有许多带有共性的地方,对其作品写作的人生阶段的把握,也能给我们提供解读诗歌内容情感的思路。2知言。古代诗歌语言“别是一家”,凝练、概括、含蓄而富有跳跃性,间或有倒装、意象铺陈等特点,即所谓“诗家语”。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一扫而过,否则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由字词到句意,由句意到全诗,边读边想,力求还原诗歌画面。3知体。诗歌的体裁不同,题材不同,内容和手法也不相同。如果是写人叙事诗,则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形象性;如果是写景抒情诗,则从所写的景物入手,理解诗人抒发的
5、感情。4知法。对诗歌的鉴赏,除要注意正确的读诗方法,从标题到作者,从正文到注释,全面细读外,还要知道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手法、表现技巧等。5知结构。诗歌的结构不同,分析时有不同的技巧,我们要确知诗词的结构特点有哪些。律诗常见结构:四分法(一般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二分法,首联和颔联是第一层,颈联和尾联是第二层;三分法,首联是第一层,颔联和颈联是第二层,尾联是第三层。绝句常见结构:一般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两句铺陈,两句议论或抒情或叙事;前三句铺陈,第四句转,揭示中心。词的常见结构,上片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片抒情。(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野歌李贺鸦翎羽
6、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1审题规范题目要求从“赏析”的角度,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思路规范标注选项敏感点找准原文依据关注角度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原文在诗歌的第
7、二句、第三句、第四句,从“嗔天公”可见作者内心的苦闷与抑郁。知言:理解诗歌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诗歌感情。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诗歌的第五句是“男儿屈穷心不穷”,“穷”是“困厄,不得志”的意思,显然选项中“生活贫穷的命运”不恰当。知言:理解诗歌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诗歌感情。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诗歌的最后两句是“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形容柳是“烟柳”一致。知法: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含义。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涉及诗歌的前四句和后
8、四句,诗歌前四句为叙事写景,后四句抒怀。因事抒怀,叙事抒怀,紧密关联,思路清晰。知法: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含义。3得出答案参考答案B(2019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登尉佗楼许浑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注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颔联的意思是,秦二世时,尉佗受南海尉任嚣所托,行南海尉事。秦亡后,尉佗自立为南越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尉佗,尉佗接受诏封,汉朝实现统一。薰弦:指虞舜创作的南风歌。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
9、一、二句写刘项相争,战祸连年,尉佗偏守一隅,在岭南自立为王,场面宏大,起笔不凡。B任嚣力主分裂,陆贾功在统一,两者相互对照,诗人对不同历史人物的褒贬之意溢于言表。C第五句与“箫鼓追随春社近”都出现的“箫鼓”一词,取意虽相近,但一为名词一为动词。D第七、八句运用虞舜和薰弦的典故,站在南越百姓的角度,对尉佗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1)审题规范题目要求从“赏析”的角度,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思路规范标注选项敏感点找准原文依据关注角度A.第一、二句写刘项相争,战祸连年,尉佗偏守一隅,在岭南自立为王,场面宏大,起笔不凡。诗歌的第一、二句,从“刘项”“持兵鹿未穷”“岛夷中”可见刘项之间的战争连
10、年,尉佗在岭南为王,起笔的场面宏大。知言:理解诗歌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艺术手法。B.任嚣力主分裂,陆贾功在统一,两者相互对照,诗人对不同历史人物的褒贬之意溢于言表。诗歌的第三、四句,从“任嚣”“作尉”“陆贾”“称臣”,可见任嚣力主分裂,陆贾功在统一,作者只是客观回顾了历史,并没有表明褒贬之意。知言:理解诗歌关键词句的含义,评价作者观点。C.第五句与“箫鼓追随春社近”都出现的“箫鼓”一词,取意虽相近,但一为名词一为动词。诗歌的第五句,“箫鼓尚陈今世庙”是说现在尉佗的社庙依然箫鼓鸣响,“箫鼓”是名词,“箫鼓追随春社近”是说箫鼓追随着春天也来了,其中“箫鼓”是动词。知法:理解诗歌关键词句的含义。续表
11、标注选项敏感点找准原文依据关注角度D.第七、八句运用虞舜和薰弦的典故,站在南越百姓的角度,对尉佗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诗歌的最后两句,根据注可知诗句选用了“虞舜”和“薰弦”的典故,从“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万古风”可知,作者站在百姓的角度,对尉佗给予高度评价。知法: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评价作者观点。(3)整合答案参考答案B2有人认为,本诗以登楼为题,却没有依循登高览胜、即景抒怀的寻常思路,可谓匠心独运。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答: 答案(示例一)同意。本诗以“登楼”为题,却不写所见之景,而是由楼及人,写尉佗接受委任、自立为王以避战乱以及后来接受诏封、促进汉朝统
12、一等历史事件;诗人抒怀却不依己所见,而是围绕历史事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尉佗的历史功绩,寄寓诗人对时局的慨叹。(示例二)不同意。从标题看,许浑登的是尉佗楼,故不写登高所见之景,而是写与尉佗有关的历史事件,实属寻常。从题材看,本诗表面写登楼,实际写怀古,故依循叙古事、怀古人、咏古迹,以抒己怀的常规思路展开,未见匠心。(6分,每点3分。不表明观点扣1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思路,进而分析是否“匠心独运”。如同意“匠心独运”的说法,可答因为本诗不写景而叙事,抒情时不借景抒情而是借叙事抒情,借以抒发对时局的慨叹
13、。如反对“匠心独运”之说,可答此诗名为“登楼”,但其实属于咏史怀古诗,对于咏史怀古诗来说,借古事抒情是再常规不过的思路。需要注意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都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白话诗歌】(教师独具)刘项相争,逐鹿天下,战火无穷;尉佗此时偏守岭南,自立为王。尉佗本来因任嚣之力才掌管南越,秦亡后自立;汉初又因陆贾之功,接受汉朝诏封,实现国家统一。时至今日,当地祭祀尉佗的社庙依然热闹非凡;旌旗依然飘扬在昔日的行宫。岭南人未必知道虞舜的圣贤;但他们却感念尉佗,承其万世恩泽。配套作业一、(2019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雨中花慢苏轼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
14、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轻飓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假余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注“国艳”二句:指牡丹,“国艳带酒”指绯红色牡丹,“天香染袂”指贡黄色牡丹。清商:指秋天。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上片追述词人春日无缘赏花的遗憾,下片着重写对秋日牡丹的诸多感触。B起句点明“花时”,暗含词人赏花的兴致,实际上词人面对的却是茶烟,看到的只是春草等。C
15、“闻道”领起六句,写赏花的好去处,词人在“国艳”“天香”丛中流连忘返。D结尾三句是词人对秋日牡丹的劝说,寄寓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语浅情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词人在国艳天香丛中流连忘返”说法错误。词人并未在春季花时欣赏到牡丹盛放的美景,词中“闻道”二字表明词人并未前往赏花。2有人评价“一枝何事,向我依然”两句“问得无理而有情”,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 答案牡丹花开花落自有其规律,与人事无关,所以说词人问得“无理”。(2分)这一问却曲折地表现出词人惊喜、欣慰的感情:(2分)“今岁花时”词人未能欣赏到“国艳带酒,天香染袂”的美景,不免“泪洒尊前”,充满了遗憾;
16、却在秋日发现“忽开千叶一朵”,不由发出惊喜的询问,蕴涵着遗憾得以填补的欣慰。(2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秋向晚”三句,转写当前开放的秋日牡丹。这一枝牡丹仿佛是深知词人“方春牡丹盛开”而“不获一赏”的苦衷,因而赶在寒冬前再次开放,其发问不在理中,却有惊喜之感。【白话诗歌】(教师独具)今年百花盛开的时节,深院高墙里整天吹着东风,茶烟轻轻飘扬着。院内只有绿苔和青草,柳絮和榆钱。听说在城西,有带着长廊的古寺,有贵人家的著名园林。那里有绯红色牡丹,有贡黄色牡丹,使我向往。清明已经过了,残花无处可归,对此不禁在酒杯前洒泪。渐近深秋,为何这枝朝着我盛开的牡丹,依旧这般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二短板 快攻 古代 诗歌 选择题 精准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