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说课稿范文.docx
《高一化学说课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说课稿范文.docx(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化学说课稿高一化学说课稿11、教材分析: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碱金属编排在化学反应及其能量改变之后,可以把前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学问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也为下一章元素周期律供应了丰富的典型金属元素的感性相识,本章实质上起到了承前起后的作用。钠是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金属,学好钠的性质可为后面学习其它碱金属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1.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相识钠的化学性质。难点是对试验现象的视察和分析。2、目标分析2.1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第一次在中学阶段遇到一族元素,要指导学生去相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驾驭钠
2、的化学性,为以后学习其它族元素作一个铺垫。2.2在实力方面,通过钠的有关性质试验以及对试验现象的探讨,培育学生视察实力、思维实力和创新实力。通过改进试验让学生体验化学试验创建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3、过程分析(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干脆放入空气中会变成什么呢?把钠投入水中有什么现象?会不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带着这些问题去视察试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二)演示试验,视察现象通过实物钠归纳出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演示钠在空气中点燃视察其产物;再演示钠和水的反应,让学生总结,最终我归纳其反应现象:“浮”、“球”
3、、“游”、“消”、“红”。(课本上对生成气体的检验方法效果不好,我对此进行了改进:用一装有半瓶水的塑料瓶,瓶塞上扎一黄豆大的钠的大头针,瓶倒置使钠和水充分反应,取下塞子、点燃火柴靠近瓶口有尖锐的爆鸣声,效果得到大大改进。)(三)分析现象,深化探究钠是银白色的,其表面颜色是灰暗的,而钠在空气中燃烧后又呈现淡黄色,这些说明白钠在常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钠、点燃则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条件不同,产物不同。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当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越猛烈,钠与稀盐酸的反应会发生爆炸缘由就在于此。(四)总结性质,得出结论通过钠的性质得到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
4、性。结合钠的性质去说明钠的用途,利用多媒体演示钠的用途。4、学法分析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教给学生对金属钠的相识,驾驭金属钠的性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归纳物质的性质,培育学生视察、分析问题的实力,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利用多媒体演示钠的化学性质。从钠的性质可以类推其他碱金属的性质,这样,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对钠的性质有一个更深刻的相识。高一化学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元素周期律属于高一课本第五章其次节。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对以往学问的规律性总结和学习氧族元素和碳族元素的指导,因此,本章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同时,还是
5、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较高。在全日制一般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元素周期律属于学问教学要求的c层次,即懂得“为什么”。该层次要求学生能够领悟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说明和说明一些简洁的化学问题。本节教材有以下两个特点(1)对与初中学问有交叉的内容,如核外电子排布、半径大小的比较虽说在初中不作要求,但原初中的实际教学多数已达中学时的要求。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参加归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实行综合列表、探讨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探讨并运用初中学过的学问,从中总结出规律性。(2)元素周期律的导出以理论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元素周期律学问的得出,不仅有理论推导,还
6、通过比较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对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而且,理论推导也从陈述式改为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究的方式进行。至此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其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两个元素族的学问,初步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理论学问。为了增加启发性,教材不是干脆给出元素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探讨和边讲边试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这样对于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实力非常有利。学问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改变。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3、相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改变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改变的
7、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实力目标:1、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了解、驾驭和应用,培育学生总结归纳及逻辑推理实力。2、通过对试验的探讨,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试验实力和创建思维实力。情感目标:1、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驾驭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本节教学重点:1、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改变规律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改变规律(1、2两点为本节课重点)本节教学难点:1、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改变规律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二、教法分析本课依教材特点,采纳螺旋式发展,按部就
8、班,探究式、问题探讨式教学。详细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1、“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法:学生新学问的获得,必需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按部就班。假如学生对新学问课缺乏必要的学问基础,就难以理解新学问。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及培育目标,我将这部分学问的学习采纳探究式教学,引出新概念,从而使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本质。2、课堂上要有安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留意培育学生运用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把一堂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一堂以分析、探讨、总结为主的新课。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理解元素的原子(离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呈
9、现周期性改变的缘由。元素性质的内涵原子半径微观性质化合价元素的性质电子得失实力金属性宏观性质非金属性3、整个课堂设计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详细的数据为推断依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质疑,并设法探究解决自己的问题,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特点。4、重难点突破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改变规律和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既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元素的性质的内涵,使学生明白,结构确定性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改变是导致元素性质周期性改变的缘由,也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同时,从结构确定性质这一点上,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驾驭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
10、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从而完成本堂课的另外一个情感目标、原子结构的确定元素性质的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周期性改变反映周期性改变反映内内内容容容原子的最外层原子半径元素性质随电子数从1个主要化合价原子序数的增加到饱和原子得失电子实力递增而呈现(2个或8个)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周期性改变的稳定结构三、学法方面(1)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学问为指路灯来探寻新学问,层层深化驾驭新学问。使学生基础学问应当扎扎实实巩固。在学习过程培育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实力。(2)本节其次课时,我尽可能用试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的确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11、使他们注意自己对试验的视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实力的培育。(3)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设问,使学生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学问真正敏捷地融入脑海之中。四、教学程序从时钟转一圈,地球的自转、公转引出周期,从而引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不是也有肯定的周期呢?、元素性质的周期性改变1探讨核外电子排布改变的规律性从感性上理解元素周期律。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之前,已经学习了卤素、碱金属2个主族元素族。具备了肯定的元素化合物学问,在理解元素周期律时,以这些学问为材料,将已学元素化合物学问和新学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又能
12、进一步相识元素化合物。例如,元素周期律指出元素的原子结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改变。如何改变?请看VIIA族元素卤素从f到At,原子结构如下:随着原子序数从9到85,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2层到5层,呈递增趋势(原子的半径渐渐增大),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个。作为金属族的代表物碱金属族也有相同的规律。原子结构如下:从3号Li到55号cs,随着原子序数从3到55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递增,从2层到6层。原子的半径也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是1个电子。由此可见,用丰富的实际学问去理解一个新学的理论规律,便于驾驭这一理论,从而也巩固了已学的实际学问。充分利用教材表55的相关数据,老师组织学生
13、探讨表56,引导学生得出规律表1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121122310218811183188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改变。2探讨原子半径改变的规律性启发学生依据电学学问,推想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核内正电荷越多,静电引力越大,因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小。再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表55的相关数据,验证规律是否与推想的相一样。表2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的改变310渐渐减小1117渐渐减小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改变。3探讨元素主要化合价改变的规律性表3原子序数化合价的改变12+10310+1+5410
14、1118+1+7410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改变。小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周期性改变通过对以上几点的分析,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分析实力,落实学问目标和实力目标。通过以上探讨,可以给出元素周期律的的内容,分析性质的周期性改变的本质是由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改变补充:元素周期律的发觉史,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完成我们的情感目标、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非金属性的强弱推断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和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推断补充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课堂练习:1、比较微粒间半径的大小
15、(1)Na、mg、Al、si、P、s、cl(2)Na与Na+;cl与cl(3)o2fNeNa+mg2+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微粒半径的方法:一看电子层数、二看核电荷数、三看电子数。特殊强调: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其离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2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相关问题课堂练习:在肯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为:Ro3n+6I+6H+=R+3I2+3H2o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R元素的原于最外层的电子数是、答案:+5;7、解析:该题其次问易误填为5个。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以及|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课堂练习: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16、,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AH3Ro3BH2Ro4cHRo3DH3Ro43有关半径的推断课堂练习: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2、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BDc答案:c解析:对于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的区分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与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问题。其中,1、2、3、4点均为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因此,在讲解这些问题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反应状况,若学生对学问点驾驭不是很志向,可以临时增加一些习题。高一化学说课稿3一、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最简洁的有机
17、化合物甲烷位于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验课程教科书必修2的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教材主要内容为甲烷的结构(包括结构式、电子式),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甲烷的化学性质包括甲烷的氧化反应和甲烷的取代反应以及甲烷的受热分解。将甲烷这一节内容放在教材的必修2,是考虑到学生在高一化学中已学过物质结构的学问,如共价价、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等基础学问,具备了学习本章的理论基础。烃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而甲烷作为结构最简洁的有机物又是学习烃的入门,所以让学生驾驭好甲烷的学问,就是为学习烃、烃的衍生物及接下来学习的有机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因为在中学化学中,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联系不是
18、特别的紧密,对无机化学部分学的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可以说是学习化学的新的起先,只要激励学生努力就可以学好,这无疑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念。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驾驭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了解甲烷物理性质;驾驭甲烷的化学性质;初步驾驭取代反应的概念以及它与置换反应的区分。2、实力目标:培育学生视察实力和逻辑思维实力;培育学生对比、分析、归纳实力;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3、情感目标:深化相识“结构确定性质”“内因、外因辨证关系”等哲学思想;相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重点甲烷分子结构;甲烷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的概念;2、教学难点甲烷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甲烷与
19、氯气反应的机理四、学情、学法分析1、学情分析经过初三化学的学习,学生对有机化学以及有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与相识,因此在老师的教育下,结合详细形象的甲烷的结构式的模型、有关甲烷的反应机理的视频,再通过他们本身的努力学习,可以对甲烷有比较好的驾驭。2、学法指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而老师则在教学活动中必需起到带领、教育和解说的作用。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的任务是把学生引入甲烷这一主题,之后对他们讲解甲烷的结构,性质,并借助甲烷的结构模型以及甲烷的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的视频等形象而生动的方法让他们驾驭甲烷的相关学问点。五、教法分析主题引入,诱发学生学习爱好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索问题分析问题引出答
20、案归纳总结六、教学程序1、甲烷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2: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到的自然气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味道?分析问题:借助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气的外观,讲解甲烷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再从甲烷的分子式动身,讲解甲烷的密度与溶解性。解决问题,给出答案:无色无味,密度0。717g/L,不溶于水,不简单强酸与强碱。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甲烷的物理性质,使学生驾驭甲烷的物理性质。同时将理论化学与生活化_系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以致用,增加学习爱好。2、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主题引入:给学生们一段有关自然气的课外趣味阅读,由甲烷是自然气的主要成分这点引出有机物的概念,同时也引出甲烷。提出问题:甲烷的化学表达式怎么写?引导
21、思维:引导学生思索,并写出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分析并解决问题:给出甲烷的分子式(CH4)与结构式、电子式的图片。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在四个定点的正四面体。甲烷的化学性质主题引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气可以燃烧,可以使人中毒。在生活中,自然气具有易燃性,易爆性,说明它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入问题:甲烷会与什么物质发生什么反应?分析问题:借助甲烷的分子结构式模型,从甲烷特别的分子结构动身,手动拆解模型来说明甲烷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的缘由。并且观看甲烷分子的视频。使学生加深对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的驾驭。引出答案:与学生再一次一起观看甲烷的氧化反应与取代反应的视频,同时从甲烷的分子结构的特别性动
22、身,向学生解说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反应机理以及反应产物等内容。作用:运用形象而生动的模型与视频,不但可以让学生简单理解,并且还加深学生对甲烷的结构式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的驾驭,同时还可减轻死记硬背甲烷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的枯涩。归纳与总结依据板书,与学生一起复习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在这一节课,学习了:a、甲烷的分子式CH4,结构式与电子式b、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无色无味,不溶于水,不溶于强酸强碱的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c、甲烷的氧化反应:CH4+O2CO2+2H2O高一化学说课稿4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现行中学化学试验修订本其次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说课稿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