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例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例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相识放大与缩小现象。2、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图形按肯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像改变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肯定的比将简洁图形放大或缩小。3、使学生在视察、比较、思索和沟通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实力。4、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肯定的比将简洁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图形按肯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像改变
2、的特点。教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3分)1、课件出示主题图。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图形放大与缩小2、出示学习目标。1、相识放大与缩小现象。2、知道图形按肯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像改变的特点。3、能在方格纸上按肯定的比将简洁图形放大或缩小。(二)自主学习。(10分)1、课件出示例4:思索: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如何按2:1放大图形?1先独立思索,再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并动手画一画。2汇报展示:先让生说一说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的?边展示边
3、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说一说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两倍,连接两个端点后斜边也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可采纳什么方法验证?生:量一量3共同小结:将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只需把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可,但图形的形态没变。2、延长:假如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改变? 试着画一画。方法同上3、归纳概括,形成结论课件出示:原图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视察: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沟通后汇报。师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三)合作沟通。(10分)先独立完
4、成下面各题,再进行小组沟通(c2展示)1、比例尺1:2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这是把原来的图形()倍。2、比例尺2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这是把原来的图形( )倍。3、按 1 : 3 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四)质疑探究。(5分)什么样的比是放大?什么样的比是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五)总结检测。(12分)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今日的学习过程中,你表现如何?你有什么体会?2、检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理解图形按肯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2、能按肯定的比,将一些简洁图形进行
5、放大或缩小。3、知道图形按肯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教学重点: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会把图形按肯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教学打算:方格纸、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课前口算。二、设情境、导新课。(1)放大现象。老师前几天拍了几张照片,拿来给同学们观赏一下。(出示缩小后的图片)师:能看清吗?太小了看不清怎么办呢?(生:用鼠标拖拉放大图片。)师把图片渐渐放大,放大到原来的3倍。师:现在能看清晰了吗?是什么?美丽吗?师: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很小,我们要看清晰它们就要通过什么方法呢?(板书:放大。)(2)缩小现象。师:还想看照片吗?(出示一张放大得看不清的相片)师: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图形 放大 缩小 教学 设计 例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