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20中考物理经典考题演练——专题十二:电流电路.doc
《冲刺2020中考物理经典考题演练——专题十二:电流电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刺2020中考物理经典考题演练——专题十二:电流电路.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冲刺2020中考 物理经典考题演练专题十二:电流 电路考点一:电荷与微观世界1.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 原子由中子和质子组成C.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D. 原子核不能再分2.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如图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 )A. 质子、电子所带的电荷不等B. 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与质子数相等C. 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D. 所有原子都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3.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A. 异种电荷相吸B. 同种电荷相斥
2、C. 分子间相斥D. 大气压作用4 有甲、乙、丙三个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吸引;再用乙靠近丙,发现丙被排斥(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B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C.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5.下列物体中一定带负电的是( )A. 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B. 与带正电的物体接触后的验电器C. 失去电子的塑料棒D. 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的轻小物体6.19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到现在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图中哪个模型最相似?A. 葡萄干布丁模型 B. 熟鸡蛋模型C. 西瓜模型 D
3、 行星模型7. 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C.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8.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A,使吸管A带上负电,现用一物体B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则说明物体B一定带电B. 如果发现它们相互吸引,则说明物体B一定带电C. 吸管带负电是因为失去了电子D. 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绝缘体考点二:电路的连接与设计1.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开关闭合,三灯都发光,L1
4、、L2先并联,再与L3串联B. 开关闭合,三灯都发光,L1、L2、L3是并联C. 开关闭合,L1、L2被短路,只有L3发光D. 开关闭合,L2、L3被短路,只有L1发光2.如图所示电路图中,有可能造成电源和电流表都损坏的是A. B. C. D. 3.如图是某品牌榨汁机为保障安全,该榨汁机设置了双重开关电源开关S1和安全开关S2当杯体倒扣在主机上时, S2自动闭合,此时再闭合S1,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4.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将发生的现象是A. 灯可能被烧坏B. 电流表可能被烧坏C. 灯和电流表都可能被烧坏D. 不发生任何事故5.以下电路图中,电流表连接正确的是
5、A. B. C. D. 6.火车的车厢后面有两间厕所,只有当两间厕所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的插销相当于一个开关)车厢中的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指示牌就会显示“厕所有人”字样,提示旅客两间厕所内都有人下图为其模拟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 8.小明在使用手电筒时发现小灯泡不亮,进行检修前,他对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进行了以下几种判断,其中可能的是( )A. 开关处出现短路B. 小灯泡灯丝断了C. 小灯泡接触不良D. 电池两端电压过低9.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电流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B. 若有两个量程,一般先用小量程试触C. 接入电路时,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
6、入,从负接线柱流出D. 不允许将电流表正负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两极10.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甲电路进行实验(1)实验中,应选两个规格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2)小明要测量干路电流,他将电流表串联在甲图中的_(选填“A”“B”或“C”)处,接入电流表后闭合开关,他看到两个灯泡都发光,但电流表出现如图乙所示现象,原因是_考点三: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1.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关于三个电流表A1、A2和A3的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表A1的读数等于灯泡L1中的电流B. 电流表A2的读数等于灯泡L2和L3中的电流之和C. 电流表A1的读数一定等于A2和A3的
7、读数之和D. 三个电流表的读数相等2.如图甲所示电路,两灯正常发光,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A. 两灯是串联连接的B. 流过L1的电流是 0.6AC. 流过L2的电流是2.6AD. 干路电流是3.2A3.如图所示,某电子线路板上有一个由三个电阻R1、R2和R3构成的局部电路已知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4mA 和10mA,则通过R3的电流可能是( )A. 4mAB. 6mAC. 10mAD. 14mA4.用一个电源,一电铃,一个小灯泡,二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组成电路,当有电流通过灯、铃时,灯就亮,铃就响要求:只闭合一个开关时铃响灯不亮;只闭合另一个开关时灯亮铃不响,
8、则开关都断开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 铃响灯不亮B. 铃不响灯亮C. 铃响灯也亮D. 铃不响灯也不亮5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 A、 B、 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1)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是串联的,小明的方法是_,理由是_(2)电流表由某
9、处改接到另一处进行电流的测量,此过程中需拆接电路,此时开关应_,如不能确定所测电流的大小,选用量程的规范操作是_(3)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不足之处是:_;图乙中的实验现象说明_(4)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6.下面是王英同学某实验中的三个电路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 .(2)王英同学用电流表测出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0.4A、I1=0.2A、I2=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_ (填字母)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C换用不同规
10、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3)你的结论是: _ 冲刺2020中考 物理经典考题演练专题十二:电流 电路参考答案考点一:电荷与微观世界1.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 原子由中子和质子组成C.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D. 原子核不能再分【答案】A【解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仍然可以再分,它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由题意可知:本题正确选项是A。故选A。2.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如图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 )A. 质子、电子所带的电荷不等
11、B. 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与质子数相等C. 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D. 所有原子都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答案】C【解析】由图中四种原子可知:H原子核有一个质子,核外有一个电子;He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核外有2个电子;Li原子核中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组成,核外有3个电子;Be原子核由四个质子和五个中子,核外有四个电子A、质子和电子都带一个单位的电荷,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A错误;B、Li质子数是3个,而中子数是4个,它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不相等,故B错误;C、四种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目都相等,故C正确;D、H原子中只有质子而没有中子,故D错误故选C3.如图所
12、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A. 异种电荷相吸B. 同种电荷相斥C. 分子间相斥D. 大气压作用【答案】B【解析】用手捋绳子时,手与绳子之间会发生摩擦起电现象,使绳子带上电荷,此时绳端的细丝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越捋散的越开,故应选B4 有甲、乙、丙三个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吸引;再用乙靠近丙,发现丙被排斥(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B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C.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答案】B【解析】甲带正电,能吸引乙,乙可能
13、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乙和丙排斥,说明乙一定带电并且是带负电,所以丙也是带负电,故应选B5.下列物体中一定带负电的是( )A. 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B. 与带正电的物体接触后的验电器C. 失去电子的塑料棒D. 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的轻小物体【答案】A【解析】A、玻璃棒和丝绸摩擦,玻璃夺电子的本领弱,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丝绸夺电子的本领强,摩擦过程中,因多余电子带等量的负电符合题意B、原来金属球不带电,对外显中性,金属球与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时,带正电物体夺得电子的本领大于不带电的金属球,带正电的玻璃棒夺得电子,验电器失去电子带正电不符合题意C、由于塑料棒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不符
14、合题意D、带正电的物体靠近带负电的轻小物体时,可以相互吸引,带正电的物体靠近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时,也能出现吸引现象;所以该轻小物体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不符合题意故选A6.19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到现在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图中哪个模型最相似?A. 葡萄干布丁模型 B. 熟鸡蛋模型C. 西瓜模型 D 行星模型【答案】D【解析】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分析图示情景,然后答题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其结构与太阳系行星模型相似,故D正确;故选D.7.
15、 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C.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答案】B【解析】由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故选B思路分析:根据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回答8.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A,使吸管A带上负电,现用一物体B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则说明物体B一定带电B. 如果发现它们相互吸引,则说明物体B一定带电C. 吸管带负电是因为失去了电子D. 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绝缘体【答案】AD
16、【解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2)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带正电;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3)善于导电的是导体,不善于导电的是绝缘体A、吸管A带上负电,现用一物体B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如果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则说明物体B一定带负电,故A正确;B、如果发现它们相互吸引,则说明物体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B错误;C、吸管带负电是因为得到了电子,故C错误;D、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绝缘体,故D正确故选AD考点二:电路的连接与设计1.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开关闭合,三灯都发光,L1、L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刺 2020 中考 物理 经典 考题 演练 专题 十二 电流 电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