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海绵状血管瘤培训教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肝海绵状血管瘤培训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海绵状血管瘤培训教材.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肝海绵状血管瘤培训教材学习、培训内容:【定义】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aemangioma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肝血管瘤包膜与正常的肝组织有明显的分界,大部分海绵状血管瘤在肝内均匀生长,少数带蒂状突出生长,大的血管瘤可发生瘤内血管破裂。【诊断】一、临床表现:1、病程:肝血管瘤发展缓慢,多见于青、中年病人,女性多见。2、压迫症状:部分患者可扪及腹部肿块,发生邻界脏器受压症状,腹胀,暖气和上腹隐痛不适。3、腹腔内出血:肝血管瘤破裂出血,有明显的急腹症临床表现。4、部分因血窦内血栓,血小板减少可表现为出血、贫血。二、辅助检查1、B超:直径3cm的血管瘤呈均匀的强回声表现,大
2、的血管瘤可有强回声、低回声及混合回声表现。2、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区,增强动态扫描表现为病变边缘环状增强,密度高于周围肝实质,造影剂从肿瘤周边逐渐向中央呈乳头状填充,约510分钟后,中心部分完全填充,肿瘤与肝实质呈等密度。3、MR:MRI T1加权相对周围肝实质呈均匀低信号,T2加权病变信号明显高于正常肝脏,并随着TE延长信号逐渐增强。静脉团注Gd-DTPA表现为增强即刻边缘斑块或团絮状强化,并逐渐向心性充填,最后与肝脏信号完全相同。4、肝动脉造影。造影剂充盈快排出慢,呈“早出晚归征”。三、鉴别诊断与肝癌鉴别。通过病史、体检,AFP检测,影像学检查鉴别。【治疗】一、治疗原则:多数肝脏海
3、绵状血管瘤发展极为缓慢,很少有并发症发生,小的血管瘤一般不需手术治疗。肿瘤直径大于8cm,诊断不甚明确的,随访肿瘤增大较明显的,有压迫症状或破裂大出血的肝血管瘤考虑手术切除。无法手术切除者,可行肝动脉插管栓塞术,对控制肿瘤生长亦有一定作用。二、术前准备。术前进一步明确诊断及解剖学定位,特别是肿瘤与肝后下腔静脉、主要肝静脉、门静脉的关系,了解肿瘤的主要血供来源。三、手术方式及术中注意点1、单发、局限的血管瘤可行局部肝切除。2、较大的血管瘤可行规则性肝叶或肝段切除术。3、血管瘤剔除术:沿肿瘤包膜完整切除血管瘤,可减少出血量、切肝量,血管瘤切除的关键是有效控制肝断面大出血。4、对于直径小于15cm者可采用血管瘤捆扎术。四、术后处理 注意腹腔引流管通畅及引流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绵状 血管瘤 培训教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