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汇总.docx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汇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材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际测量计算理解圆周率的意义。2通过对比分析驾驭圆周长的计算公式。3能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洁的数学问题。4通过对圆周率的计算,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重点: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精确计算圆的周长。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一、情景引入出示一块钟表问题1:你能猜想小秒针的顶端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吗?学生猜想。老师演示小秒针的运动过程,证明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问题2:你能知道不知疲乏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有多长吗
2、?我们应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生:先计算出走一圈的路程有多长,在计算出走60圈的长度。师:特别好。那么小秒针走一圈的路程,就是这个圆的周长又怎么来求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引入课题圆的周长)(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身边的实物引入新课,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学生的留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二、动手量一量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你打算好的圆,小组内交换圆,合作完成下表,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测量值精确到毫米。物品名称周长直径1号圆2号圆3号圆4号圆老师评价学生小组合作的状况。(设计目的:强调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测量的,并展示一下小组测量的结果。学生
3、展示小组的成果。(设计目的:通过实物投影,向其它小组的同学展示本小组的结果,增加学生的自信)三、对比分析师:视察一下我们得到的几组数据,你发觉什么规律了吗?学生自由谈。学生发觉:1.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点。2. 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与直径相乘可以得到圆的周长。师:老师也做了一个圆,现在看一下老师是怎么测量这个圆的周长的。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对比分析表格,老师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测量过程,让学生能对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楚,激发学生想要知道两者之间的详细关系的热忱)课件展示:圆的周长随直径的改变而在改变,而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确是一个定值。(设计目的:通
4、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得到结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定值,顺当得到圆周率的值)小结1:圆周率: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数3.14。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在圆周率的计算上可是有着辉煌的成果的,你能讲给同学们听吗?学生自由谈。我们有这么宏大的祖先,信任我们这些站在宏大巨人肩膀上的现代中国人肯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讲故事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小结2:你能通过分析表格得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了吗?学生回答。(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和
5、对表格的分析学生可以很简单的回答这个问题。)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计算公式:C=d或C=2r四、动手做一做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应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来解决问题。1计算圆的周长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设计目的:通过简洁的图形计算让学生理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并强调解题的书写过程)2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设计目的:通过转化把由半径求周长的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3小组沟通错误缘由。(可让其他学生避开同样的错误)(设计目的:通过实例计算,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的作用,又可为最终的实践题打下很好的伏笔)4现在你能告知
6、大家不知疲乏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了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数据。(设计目的:让学生自己找寻解决问题的条件,培育学生的独立思索实力。此题和前面的引入题相互呼应,做到解决问题有始有终)五你能说说在这一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吗?可让学生从学问点,从测量方法实力点,数学史学问情感看法价值观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六、课外合作:小组合作完成,应用你的学问,想方法测量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圆城楼门口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设计目的:让学生真正能够达到学习上的学以致用,并且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学生的动手实力)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
7、9页第11页。课前思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特别明确:利用学具合作探究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发觉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洁的数学问题。以此教学目标为指导,为了能抓牢学生的留意力,激发起他们主动参加课堂活动的爱好,课堂上李老师组织学生主动利用圆片、卷尺、绳子等学具进行探究,使教、学具在数学课堂上的作用得以体现。课堂写真(老师利用课件出示两种自行车图片,学生视察。)师:你会选择哪一辆参与我校组织的自行车竞赛呢?生:第一辆。师:为什么选择第一辆自行车呢?生:因为它的轮子大,跑得快。师:为什么它跑得快呢?生:因为它滚一圈的长度长。师:对!轮子大,滚一圈的长
8、度也就长。我们把车轮滚动一圈的长度就叫作它的周长。那么这两款自行车车轮的周长究竟是多少呢?谁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生: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得到车轮的周长呀!师:你的反应很快。那么如何测量呢?这是须要我们思索的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小圆片及其他学具探究圆的周长吧!(学生起先探讨,操作学具,2分钟后,每个小组都有了各自的测量方法。)分析 李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动身,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自行车的车轮让学生首先明确“圆的周长”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思索如何得到圆的周长。在学生想到测量方法时,李老师又激励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探究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在她的主导作用下,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了学习,给这节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圆的周长 六年级 数学 上册 周长 教学 设计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