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腊八节的作文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腊八节的作文精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写腊八节的作文写腊八节的作文 篇1今日就是腊八节了,过了腊八节就离过年不远了。大家买好了回家的车票了吗?大家是否起先惦念家乡年迈的父母,他们正在为远游的你打算香浓的腊八粥。冬天已经来临,新年也正在靠近,你是否做好了过春节的打算。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祥瑞。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
2、节日,又称“佛成道节”。在了解了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的腊八节的来历之后,去看看腊八节的习俗有哪些吧。每逢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依据史料记载,腊八节吃腊八粥盛行于宋代:腊八粥的传闻有三种。一是共工的儿子死后变成了撒播瘟疫的鬼,这个瘟疫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故民间有“腊八赤豆打鬼”之说。所以,腊八粥多以多种豆熬煮,就与此有关。这就是腊八节的来历写腊八节的作文 篇2在暖冬里“猫冬”,时间静好,日子好像特别踏实、安静和暖和。不知不觉中,好几个远离尘嚣和聒噪的悠闲假日已在指间悄然滑落而去,蓦然间,年关迫近,腊八节已到眼前。腊月初八一大早,乡村的家庭主妇们便里里外外跑出跑进劳碌起来,淘大米淘
3、糯米,洗大枣洗葡萄干,泡枸杞泡绿豆泡花生米,然后把它们一起下锅用温火渐渐熬,不一会儿,家家户户的饮烟里便飘溢出黏稠的香甜的腊八粥的味道。随着这味道不断飘散不断充满,年味也就不断发酵变得愈益浓烈和醇香,犹如墙角那坛刚启封的陈年老酒一样让人沉醉让人神往。不觉想起小时候唱过的歌谣来:“腊月八,眼前花,还有二十二天过年家”,“小孩小孩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俗语说得不错,过完腊八节,喝完腊八粥,红火的年味就拉开了序幕,与新年有关的话题便活泛起来,作为孩子,谁能不激烈不兴奋呢!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不自觉地回想起这些歌谣,都会让我的记忆之舟在心海里荡漾起儿时腊八节的一些涟漪来。儿时的腊八节,始终很很清贫
4、很单调却很暖和。那时候,乡村经济落后,农夫生活甚是清苦,平常吃的以黄的(玉米面)为主,若到年关能吃几顿白的(小麦面)打打牙祭就算不错了。至于在腊八节里用白米大枣枸杞花生仁等什物熬粥,那只能是全村数一数二的有头有脸的人家才有的事,不会“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所以,在我没有走出山村前过的近二十个腊八节中,我的记忆里是没有腊八粥的概念的,也不知道腊八粥和腊八节有甚关联。记得老家乡村有这么一个俗语:“腊月八,没米吃,不杀儿子杀女子!”乍一听,感觉挺吓人的,好像贫困的乡村充溢了暴力和血腥!其实,这句俗语虽带“杀”字却毫无杀机,表达的是贫苦人家过节时无白米无白面的纠结和无奈,日子过得苦,只能迁怒于“女子”而
5、心生叹惜和怨愤了。但无论如何,腊八节还得过一过,因为腊八节终归是年关的起先,不过是说不过去的。根据习俗,还得做点糊状和黏稠的饭食,不仅供人吃,还要给鸡、狗、牲畜共享一点。吃了这种糊状和黏稠的食物,人和家禽家蓄便都糊里糊涂,把苦日子当甜日子过了。而且,吃这东西还能糊住大家的嘴,谁也不能说糊话乱说话。这样以来,黄的就大有用处大显身手了,家家用它来做馓饭糊糊汤,热锅热碗吃上一顿,既祛寒气又蒙混过了节日,也算美味佳肴了。除了吃黄的之外,腊八节留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打“腊八(其实就是河面上麻池上的冰块)”了。腊八节作为新年起先的标记,除了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有的地方击鼓逐疫,有的地方跳神逐
6、疫,有的地方用冰块逐疫。多年以来,老家的乡村就始终保持这样一个习俗:腊月初八一大早,每家每户都打发人拿上铁棒铁锤去河边、麻池(沤麻用的水池)上去打“腊八”,把打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冰块用背蒌背回来,一块块放在厨房、粮仓和卧房之中,可以驱邪逐疫,久保宅第平安。我们那儿的人把打来的这些冰块称作“腊八”,把打“腊八”看作是腊八节的一件大事。腊八节打“腊八”是个苦差但也是挺好玩的事儿。那时候的冬天的确很冷,冷得很干脆很干脆,只要一过立冬,雪就一场接一场的下,雪后,天气就一天比一天的寒冷,到了腊八节,正值三九天气,“三九四九,关门闭首”,说的就是这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这时候,小河、麻池里的水就结出了足足有半尺
7、多厚的冰层,正是打“腊八”好季节。每年腊八节一大早,我和两个哥哥,穿上破棉衣破棉鞋,戴上暖帽,拿上铁锤铁棒,背上背篓,早早就来到麻池边上,把背篓放在一边,找一个好点的位置站稳脚跟,然后臂膀鼓足劲抡起铁锤,手起锤落,随着“嘭”的一声响,麻池的冰面便裂开了缝,只听“咔嚓”一声,冰面四分五裂,分裂出一些大大小小的冰块。当然,这样的好运气不会常有,有时冰面较厚,须要连续敲好几下冰面才能开裂。冰面开裂后,破开的冰块浮在水中,用镢头或铁锨就可以捞上来,再用手把冰块装进背篓,用破棉衣把手擦干,然后背上背篓,满载而归。冰块背回家后,一块一块,光滑细腻,晶莹剔透,宛如羊脂玉,温润而雪白,让人爱不释手。细致端详时
8、就会发觉,这些“腊八”上自然镌刻着一些活灵活现的庄稼图案,有的像土豆,圆圆的大大的,一串连着一串;有的像玉米,密密匝匝挨挨挤挤,犹如青纱帐一样茂密;有的如麦穗,一穗压着一穗,一层连着一层,颗颗饱满,显露着庄稼人的精神。这样的风景每年自然先由父亲领会,他在窗前迎着朝阳眯着眼睛把这一个个冰块细致端详摩挲够了,然后就会一捋胡须说:明年的洋芋长势好,麦子看起来也不错,明年咱家该多吃些白的了吧!说完,父亲把他鉴定过的“腊八”又转给了母亲,母亲一块接一块挨个看了一遍,颇为惊喜地说:他大,我咋看“腊八”里有许多书,你说咱家贵娃能念下书不?父亲听了,又拿起母亲说的那块冰,翻来翻去端详了好一阵说:只要好好念,应
9、当是有希望的!这样端详冰块的,不只有我的父亲母亲,老家村庄里的人都这样,他们始终以来都信任一个传闻,“腊八”图案能预示来年五谷杂粮的收成。所以,看看一个个冰块,他们就能看到来年的希望,或者能获得一个辛勤劳作的理由和念想!“腊八”给了庄稼人一种念想一种力气,就更值得珍藏了,捧一块“腊八”,放在厨房,再捧一块,放在粮仓,再捧一块,放在卧房,不论家里的哪个角落,放上一块“腊八”守着一块“腊八”,便能在一年四季驱邪祛疫,免受蚊蝇热闹之苦,阖家安康,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去收获更多的希望。从我记事起始终到中学毕业前,我家每年都在吃黄的馓饭喝黄的糊糊汤打“腊八”端详冰块向往将来中过腊八节,迎接新年的到来。而每
10、年这一天里,父母都不遗余力地从一堆冰块中生搬硬套地找出一两块有书本形态的冰块,端详一阵后,他们的眼睛里便盛满了喜悦,盛满了骄傲和希望。彼时那番情景,平实却暖和,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后来,我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离家几十公里的小镇上工作,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每年腊八节也能喝上香味扑鼻的腊八粥了,但我却始终感觉腊八节与我渐行渐远,那些吃糁饭喝糊糊汤打“腊八”等与腊八节有关的事渐渐地变成了我的记忆,零落成我淡淡的乡愁,伴我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蹒跚前行。我考上学校后,父母亲兴奋极了,以为十几年来他们都在“腊八”里看到书本图案,所以我才有了出息。他们还把这当作一种阅历向别人推广,逢人便说:谁家“腊八”
11、里有书本,谁家的孩子书就念得好,将来肯定有出息。其实我就考了个师范学校,当了个教书匠,算不上有什么出息,但父母亲却都很骄傲和满意,以为我跳过了“龙门”,实在是一件比五谷杂粮的丰收更值得兴奋的事儿了。时间荏苒,岁月匆忙,不经意间我已在这个到处充满着铜臭的小镇上生活了二十几年。二十几年间,我在小镇娶妻生子成家谋业,但始终没能融入小镇人的生活,特殊是每至传统节日时,我都会面朝南山,听任缕缕炊烟摇曳起我的乡愁,家乡节日里充溢欢乐和暖和的画面便会出现于我的眼前,让我久久地依恋和回味。今日,又至腊八节,老家应当又有一块一块的“腊八”放进了卧房、厨房、粮仓里了吧!年迈的母亲应当又在端详“腊八 ”又在寻找书本
12、图案眸子里又会盛满希望吧!腊八节里打“腊八”端详“腊八”,让乡村的庄稼人看到了希望。于是,在浓烈醇香的年味中乡村的日子便红火起来。写腊八节的作文 篇3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日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据说在释
13、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确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复原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实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闻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腊八粥来有其它的典故。典故一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
14、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突然发觉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非常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典故二佛教的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苦痛熬煎,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
15、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实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闻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闻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贮存剩饭的“栈饭楼”,平常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
16、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疼惜粮食之美德。典故三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特别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细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有。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眼看儿子一每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叮嘱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叮嘱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
17、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从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终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懊悔极了。哥俩尝到了
18、懒的苦头,败子回头,其次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写腊八节的作文 篇4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非常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原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方法。最终,她叹一口气说
19、:“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连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望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好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渐忘了。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望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望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
20、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尊敬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打算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
21、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写腊八节的作文 篇5今日是腊八节,传统上吃粥和做腊八粥的日子。昨天晚上就把做粥的各种粮食打算齐全,莲子、红豆、绿豆、花生米、黑米、糯米、葡萄干、红枣等等,洗好放在锅里,今日一早就起床熬粥。锅里飘散过来的粥香味已满了整个客厅,丝丝香甜,缭缭绕绕,沁人心脾,我闭着眼轻轻地吸着香气,不由得想起自己小时候过腊八节的情形。那时候因为生活条件不好,家里无法凑够做腊八粥的材料,妈妈把家里仅有的麦子
22、、玉米、黄豆、芝麻都找来,再加上爸爸用省吃俭用结余下的粮票买的大米,把煮粥的水也算上正好六样。当时妈妈还风趣的说:“吃了这大顺的饭,一年做什么都精神都顺心,水是珍宝,没有水谁也无法生存。”看着妈妈专心熬成的粥,白色的大米粒晶莹透亮,圆圆黄豆和玉米金黄绚丽,腊八粥散发着迷人的香味和颜色,我总是舍不得把它一气喝完,而是一小口小一口的喝,小一弟一弟狼吞虎咽的喝完后还笑眯眯的望着妈妈,看着弟弟的样子,全家人都开怀大笑,妈妈总是很慈祥的再盛一碗给弟弟,等奶奶,弟弟和我喝饱之后,妈妈才喝锅底仅剩的半碗。我问妈妈为什么不早喝,妈妈总笑盈盈的说她不爱喝,天真的我真的以为妈妈不爱喝,还把那仅剩的半碗喝过一大半,
23、我童年腊八就是在六宝粥和着妈妈厚重的爱中过来的。在我童年的记忆力,每顿饭第一碗妈妈都是先是给奶奶端上桌,然后就是我和弟弟,妈妈总是最终吃饭,大多时候就是我们吃完面条之后,妈妈再在面汤里给她做玉米面的搅一团一。爸爸长年在外工作,很少在家,家里的一切重担都落在妈妈一人肩上。直到后来,自己一每天长大,如今已为人母,才深知在那些困难的日子,妈妈也爱喝那香喷喷的腊八粥,也爱吃那白白的面条,但她上孝敬婆婆,下关爱儿女,总是把自己放在最终,日子一每天过去了,妈妈沉甸甸的爱在我的脊髓里越积淀越深厚。现在日子好了,妈妈却老了,皱纹早就爬上了她的额头,乌黑发亮的头发早已花白,背弯了,走路不再轻快。今日的腊八节,妈妈肯定还在煮粥,脸上洋溢着华蜜,等着她的儿女们回家喝她亲自煮的粥.嘀嘀嘀,突然一阵急促的电压力锅的警报声把我从深思中拉回来,原来粥已煮好。盛一碗浓香浓香的粥放桌上,思绪万千。多想亲自捧上自己做的粥给爸爸妈妈喝啊,可女儿远在外,只能遥祝父母健康平安。细细品着粥,渐渐的回味,品童年的艰辛,品世事的沧桑,品今日的甜蜜,品明天的希望。从喝粥中我更体会了生活的温馨欢乐、华蜜甜蜜以及对父母更深的思念。孩子们都放学回家了,我端上了亲自煮的腊八粥,看着孩子们欢快的笑脸,一阵阵笑声从家里荡漾。热气腾腾、香气飘绕中,我仿佛望见了妈妈的笑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