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教案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坐敬亭山教案精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独坐敬亭山教案独坐敬亭山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1.相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二、教学重点:品尝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三、选文目的:通过对诗句的诵读和观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名句,增加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酷爱之情,增加文化积累。四、教学打算: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李白是我们非常熟识的诗人了,我们学过不少他写的故事,大家能背诵出几首吗?(学生背诵古诗)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手李
2、白的诗独坐敬亭山。(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二)知诗人,解诗题。1.知诗人。李白,唐代诗人,他写的诗又多又出名,所以人们又称它为“诗仙”,(介绍历史背景。)2.解诗题。“独”是指独自一个人。请同学们看注释了解敬亭山。师:李白一个人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朗读全诗,体会李白的心情。3.检查生字,朗读全诗。课件出示生字生词,指名认读,领读。出示全诗,全班齐读,老师指导古诗停顿并范读。(三)悟诗意,觉诗境。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诗的前两句,说说你的理解。1.重点引导“众”与“孤”之中蕴含的多与少之意,“尽”与“闲”对比教学,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2.小结前两句:仰视天
3、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的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宁静。3.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后两句,后两句诗中作者又看到了什么?4.读诗句,小组探讨诗句含义。5.小结后两句:我静静的注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似乎在相互沟通,彼此谁也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好像只有敬亭山了。6.过度:作者为何心中什么也不想,只有那座不言不语的高山呢?古人写诗往往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情,(了解李白不同时期的诗和他当时的境遇,体会本诗抒发的情怀。)(四)朗诵全诗,熟读能诵。独坐敬亭山教案 篇2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独坐、敬亭山、烟渚、日暮、野旷、渔灯、风簇浪。2.能正确、
4、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三首古诗。3.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育酷爱我国古诗的感情。思想教化:培育酷爱我国古诗的感情。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打算:诗人的资料、古诗的有关图片、插图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你喜爱哪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今日,我们再学三首,这三首诗想像奇妙,你们肯定会喜爱。(板书课题:古诗三首)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首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5、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沟通。2检查自学。指读全诗。(正音)沟通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尽:没有了。孤云:孤寂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意)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相互看着,谁也不厌烦谁。)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孤独的思想感情。)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1体会作者感情,自
6、己练读这首诗。2指读全诗,老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3背诵全诗。四、扩展1你还喜爱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爱它?2沟通。(学生说)3把喜爱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五、布置作业熟背独坐敬亭山。其次课时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学习其次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齐读)作者孟浩然。要求我们和学上一首诗一样,借助注释,利用字典,自己理解古诗内容,并在争论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自学古诗1范读全诗。(整体感知内容)2指名学生读。(检查学生的音准状况。)3指导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学提示:(1)依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2)诗句没有注释的还可以理解。(3)小组探讨,议一议如何
7、理解这首古诗。(可以发挥想像)(4)提出疑难。(加强自学实力训练,探讨时间10分钟左右)三、整理汇报自学状况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移舟:划船靠岸的意思。泊:划船靠岸。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烟渚,雾气覆盖下的江中陆地。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学生可能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新的愁苦?老师要点拨一下:此时作者身在异乡,不免会引起一种思乡之愁。野旷:野,野外。旷,空旷。天低树:天比树还低。2出示放大了的挂图。(结合图意理解诗的后两句)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引导体会
8、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夜幕驾临,水中月,船中人又好像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安慰。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又是一些新愁)在学生探讨时,老师要善导,使学生理解诗人表达的感情以突破重点。四、指导朗读1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引导学生再次体会诗人情感,突破难点加强实力的训练,同时培育观赏美的情趣。)2指导停顿,诗中表达情感。3配乐朗读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我们已学过古诗三首的前两首诗,哪位同学会背?(指名背)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三首舟夜书所见。(板书题目)二、解题,简介作者1
9、说明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舟夜”呢?“所见”是什么意思?“书”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书字不易理解,引导学生选字义。)舟:船。舟夜:夜间在船上。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诗题是什么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望见的景色。)从题目你能想到诗的内容吗?2作者简介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查慎行(16501727年)。它是浙江海宁人。早年从军西南,又遍游大江南北,所以他的许多诗是通过旅行见闻来描写山川风景的。三、布置自学1朗读两遍,读准字音。2逐句读,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结合看图想像诗句意思。3同桌相互讲讲对诗句的理解。四、指名朗读,试讲,老师精讲点拨,驾驭全诗内容1指名朗读。2出示写有诗句的翻版,
10、逐句翻出,引导学生试着讲解字、词、句的意思,老师依据学生讲解状况指导订正。“月黑见渔灯”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通“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这句话是说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出现在河面上。“弧光一点萤”弧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这句话是说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指引:这是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晰,那么光明。)“微微风簇浪”簇:聚集、蜂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散作满河星”散:散开。作:变作,变成。这句话是说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多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指引:这
11、是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五、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1老师朗读诗句,相机出示投影图片,或用电脑显示诗所描绘的情境。2这首诗的前两行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后两行写了什么景色?(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闪耀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映“散作满天星”的景象。)3启发想像诗情画意:(l)闭上眼睛想像:在这没有月亮的晚上,诗人坐在船上看到一只小渔船,那盏渔灯闪耀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多么奇妙啊!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风儿蜂拥着波浪,灯火在浪中聚集、荡漾、散开,一点光亮变成很多的光亮,就像许多闪耀的
12、星星,多么奇妙啊!(2)朗读全诗。4老师小结:漆黑的夜晚,河面上的奇妙改变,这些都是诗人亲眼见到的。诗人视察得多么细致,想象多么丰富!诗人从“孤光一点萤”到“散作满天星”似乎让我们感到月黑的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那情景多么安静!微风吹来,河上荡起波浪,映在水中的一点光亮,随波散开,那水波荡漾,光亮闪耀的景象又是多么动人!诗人视察细致,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方,把他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了出来,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也要像诗人那样,擅长发觉生活中的美。六、指导朗读,背诵全诗1老师范读。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3、2学生练读。3背诵全诗。七、作业熟背三首古诗,记住古诗句意思。板书设计:19 古诗三首鸟飞独坐敬亭山 云闲 看不厌宿建德江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愁鱼灯舟夜书所见 风簇浪散河星 美课后小记:独坐敬亭山教案 篇3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17课的一首古诗。诗中写了很多鸟高高的飞走了,单独漂移在在天空中的一片云彩,也悠然的越飞越远。只有作者和敬亭山两个怎么看也不厌倦。选编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二是激发对古诗的宠爱,并在背诵中陶冶爱美的情趣。二、学情分析依据三年级的学生的学问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激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用自
14、己喜爱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沟通、探讨。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实力。依据诗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出现画面。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意境感悟须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诗的心境生无法理解,这须要师适当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沟通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老师重要的是要生通过反复读,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弄懂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苦闷的心情。三、学习目标1、学问与实力目标:学会生字亭,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3、情感看法
15、与价值观目标: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四、课前打算1、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3、古筝音乐五、教学流程(一)导入课题,揭题。1、在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学会了请教,知道请教可以增长自己学问和才能,还可以培育自己的勤学好问的品质。今日,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谁来告知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许多诗,今日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3、解题: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设计的意图:从上一课的请教学问自然过渡到新课上,并同时营造了同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16、让生的的思维调动起来,使他们主动投入学习中。(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1、学习生字。播放课件:(字理识字)亭字的读音留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怎样记亭字?(简笔画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1、听音朗读,初识古诗。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古诗。(1)把诗读通读顺。(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设计意图:在教化改革过后的今日,我们发觉了很多问题,比如忽视了基础教化,我们在困惑、反思的今日,我们才意识到语文教学应当扎实抓好字、词。所以设计了比较形象的字理识字,并让学
17、生写好字。采纳多种方式的读也体现了生的自主学习。(三)再读,感悟诗意。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解决,也可以和同桌沟通探讨,理解。2、集体沟通词的意思。(众鸟很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寂的云;独独自;闲悠然;相看相互看;不厌不满意;)3、小组探讨沟通诗句的理解。4、全班沟通对诗句的理解。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寂孤独)结合版书:鸟飞尽云独闲 孤寂孤独山相对课件介绍背景: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著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写这首诗时正被权贵迫害,长期流落他乡,饱尝了人间辛酸,世态的炎凉
18、。6、假如你是李白,遇到这样的境况,你会怎么想?设计意图:设计让学生自读自悟,不理解的与同学沟通,探讨,目的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的合作参加,让每一位学生有效参加。适时补充李白不得志的材料、设计假如你是李白,你会怎么想?是找寻学生与文本的撞击点,引起学生共鸣。因为李白距离学生久远,他们无法理解诗人当时心情,引导他们进行说话,也加强了语言的训练,使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升华。(四)朗读,背诵。1、诗人如此心情读的时候该怎样去读?请你把自己当做李白来诵读古诗。(课件出示图,看图朗读)2、配乐朗读朗读。3、指名读。4、学生齐读。5、背诵。(五)扩展。1、闭上眼睛听配乐诵读,边听边想
19、象诗的画面。2、把自己想象到的画于课本上这首诗的空白处,可画前一句的情景,也可画后两句的情景,也可全画,3、沟通。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也是引起生与文本语言的撞击,重要是培育生的想象实力,给诗配画一环节也体现了敬重特性,面对全体的设计理念,让学生把自己想象的的情景通过画表现出来,使学生的想象实力得到提升,还促进了他们的动手实力的发展。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鸟飞尽云独闲 孤独孤独山相对独坐敬亭山教案 篇4和寨中学课堂教学设计科目 语文 编写时间 年月日 其次轮修改时间 年 月 日课题独坐敬亭山授课班级教者教学目标学问目标驾驭相关文经常识及关键字词实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
20、亭山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带着明珠暗投而产生的孤独与孤独的感情。教学重点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带着明珠暗投而产生的孤独与孤独的感情。安排课时1课时课型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一轮教学设计补充与修改教学过程:教学要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2、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一、导入。介绍相关背景导入。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
21、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味道,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加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明珠暗投而产生的孤独与孤独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劝慰的生活写照。二、新课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渐渐地越飘越远,好像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热闹声消退之后特别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逝之后感到特殊的清幽安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
22、灵的孤独和孤独。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示意了诗人在敬亭山巡游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宠爱。鸟飞云去之后,静静静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注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好像也在纹丝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也许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剧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宠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建的意境仍旧是“静”的,表
23、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事实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孤独凄凉的境况,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安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建出来的“宁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三、尝试背诵。四、作业;预习望岳独坐敬亭山教案 篇5(一)导入课题,揭题。1、今日,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谁来告知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许多诗,今日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3、解题:“
24、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1、学习生字。播放课件:(字理识字)“亭字”的读音留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怎样记“亭”字?(简笔画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1、听音朗读,初识古诗。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古诗。(1)把诗读通读顺。(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三)再读,感悟诗意。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查字典解决,也可以和同桌沟通探讨,理解。2、集体沟通词的意思。(“众鸟”很多鸟;“高
25、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寂的云;“独”独自;“闲”悠然;“相看”相互看;“不厌”不满意;)3、小组探讨沟通诗句的理解。4、全班沟通对诗句的理解。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寂孤独)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渐渐地越飘越远,好像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热闹声消退之后特别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逝之后感到特殊的清幽安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 “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孤独。鸟飞云去之后,静静静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注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好像也在纹丝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也许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剧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 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宠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事实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孤独凄凉的境况,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