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古诗》教案汇总.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古诗教案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1在阳光的照耀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似乎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速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多么壮丽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宏伟壮美,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杜甫的绝句,则别有一番景象,另有一种情怀。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快乐地歌颂,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翱翔。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岸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鸣叫的黄鹂、翱翔的白鹭、高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幅完备的图画。“黄、翠、白、青”描绘出明
2、丽的色调,“千秋雪”表现出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袤的空间。这首小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绘声绘色,为我们呈现了杜甫草堂四周多姿多彩、清爽开阔的自然景观。同时,诗人愉悦的心情也蕴含于写景之中。1、采纳随文识字的方法,相识生字,学写生字2、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境3、初步了解李白杜甫两位唐代大诗人反复诵读,理解诗意。体会古诗意境。生字卡片,搜集李白杜甫的资料、庐山图片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日,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闻名诗人写的。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瀑(p)。2、简
3、介作者,沟通收集李白的资料。3、解诗题(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示图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四、理解诗意,想象画面,小组沟通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老师点拨)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殊好!(生)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渐渐向上升腾的情景。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2、读其次行诗,理解“遥看”、“川”、“挂”3
4、、读三、四行诗句。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 (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落)这个“落”字似乎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改变,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颖的想象啊!四、巩固练习1、赏读全诗,闭眼想象画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庐山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象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速地直往下泄,真让人认为那是
5、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3、指导诵读诗文,背诵诗文。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五、总结全文,体会感情。这首诗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宏伟壮美,尽情抒发了作者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其次课时一、复习背诵望庐山瀑布,二、学习其次首古诗绝句1、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三、初读诗句,理解诗意1、自读古诗,读准“鹂”、“鹭”两个生字的音。2、自读古诗,说说你弄明白了什么?还有
6、什么不懂?留意诗的停顿和重音。四、精读诗句,想象画面。标出作者写了哪些景物?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轻声自由读诗句,“-”画出描写颜色的词,“”画出表示动作的词?“”画出表示数量的词?表示颜色的词:黄、翠、白、青。表示动作的词:鸣、上、泊、含。表示数量的词:两行、一行、千秋、万里。描写景物的有:黄鹂、翠柳、白鹭、西岭、青天、雪、船。想想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歌颂,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里自由翱翔)指导学生读出安逸愉悦的心情。(指名读、范读、齐读)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思索
7、:第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西岭”,老师顺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的山峰。“千秋雪”,老师讲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头的长。“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并顺手用白色粉笔在山峦上画雪)师点拨: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老师讲解:窗户似乎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诗人用了个“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动,很形象。并顺手用褐色粉笔画一个方框把雪山图框起来)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欣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安逸愉悦)东吴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是“万里船”?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全诗都写了哪些景物?黄鹂、翠柳、白
8、鹭、西岭、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副完备的画面。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1)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根据什么依次来支配的呢?(2)小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调明丽,勾画出草堂旁边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安逸欢快的心情。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参照画出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五、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窗”、“柳”、“柳”、“含”的写法六、总结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全诗描写了草堂旁边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小学语文古诗
9、两首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坚韧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体会诗人酷爱春天、酷爱生活的情感。3、有背诵古诗的爱好。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朗读感悟教学打算:1、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状况。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觉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日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觉。本节课学习古诗草二、看图说话1、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草3、结合
10、课后“我知道”,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状况。三、整体感知,了解古诗大意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老师随机点拨。如:理解诗中的“岁”是“年”的意思;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当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直观形象地理解“枯、荣”的意思。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1、指导朗读,感受古诗节奏美。2、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3、学生练读,启发学生想象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体会感情。五、感悟诗意,熟读成诵1、自读古诗,借助插图感悟诗意。2、小组探讨、沟通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状况,感悟小草坚韧的生命力
11、。3、反复诵读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练习背诵。六、指导书写“枯、荣、烧”3个生字重点讲解: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绽开。烧:右上部不要写成“戈”,其次笔斜钩要有弯度。七、积累运用1、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2、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次课时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1、出示画面,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宋代闻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小池,今日,我们和诗人杨万里一起去观赏春天的景色,板书课题。2、读题,理解题意宿:住宿、过夜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诗人杨万里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3、导入:杨万里在新市徐公店看
12、到了什么呢?他用一首诗写了出来,我们一起读读吧!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意1、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个别读:要求读流利。3、小组读,合作学习,说说诗中写了什么?(引导学生视察图画并依据诗文内容回答。)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如:“稀疏的篱笆”、“小路伸向远方”(看课件);理解“未成阴”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浓密,不能遮挡太阳(看课件);诗中的“走”是“跑”的意思。2、小组探讨、沟通,老师相机点拨,体会感情。3、老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1、老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五、结合课文插图,
13、引导学生给宿新市徐公店编故事。六、阅读积累1、出示已学过的村居诵读。2、说说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描写春天的景色。前两句都写了春天的景色,后两句都写了儿童的活泼和欢乐。)六、指导书写“未、追、店、徐、菜、宿” 6个字。重点讲解:未:上横短、下横长,撇捺要伸展。追:提示笔顺,后写“走之儿”宿:宝盖不宜太宽。菜:“采”是八画,不要把第三笔“点”和第六笔“竖”误连成一笔。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草 宿新市徐公店诗的内容 情: 宠爱画:篱落 一径 枝头(静)儿童 黄蝶 黄花(动)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3、相识“亦、妆”个字。会写“断、楚、孤、帆”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
14、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酷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我国闻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第一课时学习望天门山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看来同学们特别喜爱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检查沟通: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假
15、如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肯定会读得更好!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自读自悟诗意。请高校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学生个人读悟。在学习小组中沟通。在全班沟通: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老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老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恒久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自由练背。同桌相互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四、书写生字,默写课文、练习生字“断、楚、孤、帆”。、默写望天门山。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爱
16、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4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宠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大意,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很多同学都喜爱背诵古诗,谁来背一首给大家听?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喜闻乐见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菊花。(板书:江畔独步寻花杜甫)2解题。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漫步,一边赏花。(二)看图、读诗1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索:图上都有什么?你能用一两句
17、话说清晰图意吗?2读诗。自由读 指名读,订正字音。(三)学生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一边读诗,一边看图理解诗的意思。重点理解花满蹊、留连、恰恰。不懂的地方和别人沟通一下。2学生自学、沟通。(四)理解诗意1出示全诗,大家沟通自己理解的词或句。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说出诗的也许意思即可,给以适当激励、评价)黄四娘家四周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留恋不舍,时时玩耍飘舞,可爱的黄莺在花间不断地欢唱。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怎样的感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气勃勃的春景图,给人一种清爽美丽的感受)(五)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1带着对春景的宠爱之
18、情来朗诵这首诗。2背诵这首诗。(六)扩展1自学、探讨杜甫的另一诗绝句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沟通(假如喜爱,可以抄在摘抄本上)。(七)总结其次课时学习目标:教学步骤:(一)复习1齐背江畔独步寻花。2分层次让单个学生背诵。(二)谈话导入其次首诗菊花唐代有一位诗人叫元稹,一次在观赏菊花的时候,有感而发,以菊花为题,写了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菊花元稹)(三)学生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理解秋丛、绕舍、似陶家、篱、更等词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和同学探讨、沟通。2学生自学。(四)理解古诗1出示全诗,大家沟通自己理解的词或句。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
19、说说诗意。明确:一丛丛的秋菊环围着屋舍似乎是陶渊明的家,我沿着篱笆,观赏菊花不觉太阳已慢慢地西斜。不是在全部的花中我最喜爱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了。3这首诗前两行描写了什么?后两行呢?你有什么感受?明确:前两句着重描写了诗人观赏菊花的情景,后两行是作者的感受,菊花开过后就再也没有花了,作者对菊花作了热忱的赞许。(五)有感情地朗诵菊发并背诵带着对菊花赞许的感情朗诵。(六)把两首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七)总结(八)课堂练习1理解词语。江畔: 蹊: 留连: 恰恰: 秋丛:2理解诗句的意思:留连戏蝶时时舞,自由娇莺恰恰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3默写两首古诗。(九)板书设
20、计5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杜甫 元稹黄四娘家/花/满蹊,秋丛绕舍/似/陶家,千朵万朵/压/技低。遍绕篱边/日/渐斜。留连戏蝶/时时/舞,不是花中/偏/爱菊,自由娇莺/恰恰/啼。此花开尽/更/无花。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5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坚韧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体会诗人酷爱春天、酷爱生活的情感。3.有背诵古诗的爱好。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课时支配: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
21、古诗绽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爱好。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视察到的内容。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昂扬。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觉。(板书课题)先来学习草。二、自学1、自读古诗草,留意读准字音。2、小组内相互检查读诗状况,老师订正字音“荣”“烧”。三、感悟1、自由读古诗,思索: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2、小组内相互沟通探讨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3、全班沟通探讨自己对古诗的感悟,老师适时引导点拨。(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
22、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密。(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 ,随学生回答告知学生从诞生到现在几年就是 几岁,“一岁”就是一年。(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当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四、朗读1、自由读:你喜爱小草吗?为什么?(喜爱小草那种生生不息,坚韧的生命力。)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五、背诵1、情境背诵:老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2师生共
23、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六、练习1、填空。离离 ,一岁一 。野火 ,春风 。篱落疏疏一径深, 。 。飞入无处寻2、按要求分类。未 追 店 枯 徐 烧 荣 菜 宿3、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七、书写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绽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其次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2、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察指导,评议展示。其次课时一、回顾背诵古诗草。二、自学根据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4、。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三、沟通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老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2、班级沟通,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四、朗读1、自由读:你对暮春季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觉?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兴奋、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悲观)。3、竞赛读:小组内竞赛,举荐一名同学参与班级竞赛。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须要提示大家留意的地方吗?五、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六、拓展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3、和同学沟通自己
25、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七、写字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伸展。宿宝盖不宜太宽。八、评价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足的字上做标记。2、小组内展示沟通,相互评价:依据组内建议把不满足的字再写几个。教学反思: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气勃勃的暮春景色。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同事的评价作了回顾、反思,感受颇多,现小结如下:一、多法并用,感受诗境1、抓重点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我抓住重点词语“篱落疏疏”、“一径深”、“未成阴”等,采纳图文比照读、回忆
26、旧知想一想、出谋划策画一画等多种方式,把古诗意境通过学生学习体验活动变成详细的图景,从而让学生体会菜园的漂亮、安静,感受花丛追蝶的欢乐。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实力和古诗解读实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爱好。2、以读为本为了增加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想方设法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我引导学生先看图,说说图意,感受美。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联系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索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悟、理解。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
27、思索,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在一次一次地朗读中,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二、创设情景,升华感情从一年级到现在,我班学生已经积累了40多首古诗,孩子很希望有个展示的机会。时值春天大好时机,我想,何不收集几张图片来让学生看看美妙的春光,说说此时此刻想到的诗句,况且也能促进本课情感目标的达成。果真,孩子们的心情很高,不仅能对着图片恰如其分地说出诗句,还能发出由衷的赞美:“春天真美啊!我爱春天!”“春天真是个魔术师,把大地装扮得这么漂亮。”“这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我知道我胜利了,因为孩子的灵性在闪烁了,孩子的情感在喷发了
28、。当然,也有不足之处:1、预设欠充分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并且这种生成并不是无法捉摸的。只要预设充分,精彩菜会涌现。如:在设计教案时,我意识到“篱落疏疏”是个教学难点,打算用图片、板画、扩词来解决。在两次试教中,学生都能一点就通,难点突破不再是个难题了。但在这次教学中,状况出人意料,学生竟理解为“篱笆很密”。我想假如起先能收集一张“密不行钻的篱笆”图片比较一下,诗意就自不待言了。2、方法欠巩固在理解诗意之前,我让学生回顾了以前理解诗意的方法,接着就让学生学习今日的“边看插图边读诗”的方法来理解这首诗,最终就不了了之了。我想假如能把新旧方法并用,或许难点就会迎刃而解了;假如能在理解诗意中,强化
29、新方法,或许学生的学习实力就会提高更快;假如能在拓展说诗中,引导学生感悟图文相通的妙处,或许学生的感悟理解就会更深刻。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6相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有感情朗读并且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沟通。突出“远、近、高、低、横、侧”几个字的展示的画面。通过“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纯普热忱、乡间的风光习俗。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沟通读后的感受。课件、庐山的挂图。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进入其次单元的学习。指导学习其次组课文的单元导读,单元主题是:在视察中学会思
30、索。一、揭示课题今日,我们的视察先锋队,在宋代诗人苏轼的带领下,来到江西省的庐山参观。相识苏轼,擅长写祖国的大好河山。(知作者)二、学诗文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美丽。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苏轼最爱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差不多一千年前,苏轼巡游了庐山,他很仔细的视察了庐山,发觉庐山险峻和柔丽,它的雄奇秀险令苏轼感受很深。于是就写下了这首题西林壁。(解诗题)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请个别同学朗读诗歌。自有朗读,理解诗句中的字词。学生对字词质疑,学习小伙伴相互解决,或者由老师解决。(抓字眼)出示庐山图。请视察庐山,你看到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横着看,庐山 ;侧着看,庐山 。我站在远处看
31、,庐山 ;我站在近处看,庐山 ;我站在高处看,庐山 ;我站在低处看,庐山 。(怎么看都看不清庐山的真面)。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我站在庐山中。)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丽、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对于比较困难的事物,假如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相识这个事物。沟通对这句诗句的看法。反复朗读诗句。留意停顿,节奏,和快慢。三、回忆总结刚才学习古诗的步骤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多诵读。四、作业默写全诗。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7教学目的:相识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正确、流
32、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二、初知诗意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精确。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相互评议,相互指正。3、指名读古诗,正音。三、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2、全班沟通,理解诗意(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老师相机引导学生相互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详细、说生动。(2)沟通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诗
33、人的心情。3、诵读全诗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4、练习背诵四、指导写字“促、深”。第2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目的:相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揭题今日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闻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二、初读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2、老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围绕“忆”字,你能提问
34、,启发大家思索吗?(依据学生质疑,板书)(简洁的疑问依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日常说的山东不同。)三、精读理解1、四人一组思索、探讨黑板上的问题。2、全班沟通。老师相机引导。如:第一句诗。“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常怎样?诗人为什么会平常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朗读指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生疏的,望见的全部的面孔
35、也是生疏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孤独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孤独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如:其次句诗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由外,多么缺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肯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3、朗读指导,并背诵。自由练读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四、拓展总结1、今日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
36、!学生畅所欲言。2、写字指导重点写“异、遥、插”字板书设计:古诗两首夜书所见(宋)叶绍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景物思乡之情忆人物追忆童年思念亲人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8学问目标:会认会写7个字,会认5个字。熟读并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也许内容。实力目标:依据古诗内容想象古诗的意境。情感目标:感受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教学重点:会认会写7个字,会认5个字。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悟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教学方法:边读边想,边看边想,合作探究,解决疑难教学打算: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
37、学内容:熟读并背诵古诗。会认会写7个字,会认5个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1、师:看到那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观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望见荷花池上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好玩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展示:美丽的荷塘上渐渐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2、师: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好玩的故事吗?今日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揭示课题)二、按部就班,驾驭字词句。(一)自读诗句,相识生字词1、自由读池上,划诞生字娃娃,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2、师:孩子们,老师把生字娃娃请到大屏
38、上,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同桌先试试。(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重点指导“萍、艇、撑、踪”等平翘舌音的读法。3、师:瞧!满池的莲花、莲蓬多美啊,你还想观赏吗?就得先念准他们的名字,那些美丽的莲花、莲蓬才能恒久属于你,留在你的心里,有信念吗?(课件出示满是荷花、莲蓬的池塘,轻点荷花、莲蓬就出现本课生字词,再点荷花、莲蓬就消逝)采纳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敏捷驾驭本课生字。(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师:生字娃娃很兴奋和你们交上挚友,可是生字娃娃说假如能写出它们的名字,它会更兴奋。可以吗?生:可以。2、师:书写之前要静下心来,摆好笔和本子,身子做端正,两手轻轻放桌子上。学生做好打
39、算。学生书写爱写的字。(三)生字娃娃告知老师,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嬉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孩子们能不能精确的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古诗)三、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2、背诵古诗。其次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诗意,处理课后习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听写生字2、背诵古诗二、诗情画意,诵读诗句,体会意境孩子们,摘莲蓬是一件好玩的事,诗人笔下的小娃又别有一番情趣呢。赶快打开课本,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1、读读这首诗。2、思索:读懂了什么?3、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在小组沟通。)(一)小组合作学习(二)沟通学习状况,体会意1、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偷采、不解、踪迹)2、读懂
40、了什么?展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孩子们,一边看画面,一边轻轻读诗句。读懂了什么?提问质疑:小娃为什么要偷采白莲?此时你是小娃,心情怎么样?(用既兴奋又胆怯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师:老师也想当小娃,也想来读。(范读)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心情来读的吗?(又兴奋又惊慌)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小娃天真、可爱、顽皮)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疑问吗?(小娃偷采白莲是不道德的行为,为什么诗人却觉得他是一个天真、可爱、顽皮的孩子呢?)师:你有过偷偷做一些顽皮的恶作剧的事情吗?那你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想像一下小娃偷摘白莲的情景。生自由发言,举动身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好玩的偷的事情。师:找一对好伙
41、伴来试着表演读。学生上台表演读,自由找伙伴表演读,体会小娃此时的心情。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心情,读出小娃天真、淘气的感觉。3、展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读懂了什么?(小娃遗忘了隐藏自己的身影,满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疯波痕)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忧、焦急)学生读出这种心情。小娃想到这些了吗?为什么?(因为太兴奋了)能兴奋地读读这两行诗吗?(生读)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小娃?(天真、可爱)带着感情,同桌互读,抽生朗读,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诗句。三、吟诵积累。1、是啊,小娃多么天真可爱呀,划着小船去偷摘白莲时,浮萍暴露了他的踪迹也不知道。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呈现在我们面前那充溢童趣的池上吧!(音乐,师范读)2、孩子们,情愿象诗人一样吟诵这首诗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先试试。谁情愿来试试?举荐一个(呈现诗句意境的画面,美丽的古筝音乐)3、男女竞赛配诗。孩子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吟诵这首诗,能不看屏幕吗?四、课外拓展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好玩的故事吗?(学生改编故事,沟通)五、总结,升华是啊,童年的生活是好玩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