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圆柱体和球体大班教案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圆柱体和球体大班教案例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认识圆柱体和球体大班教案相识圆柱体和球体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相识球体和圆柱体,感受它们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点。2、找寻生活中与球体和圆柱体相像的物体,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活动打算:小挚友的书数学。老师用皮球一个,大圆形纸片一张,大圆柱体积木一块。幼儿用圆形纸片、皮球、乒乓球、圆柱体积木、纸棒等人手一份。活动过程:1、相识球体。老师出示皮球和圆形纸片,提问: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老师有意转动皮球与纸片,引导幼儿视察发觉:纸片从有的方向看是扁的,皮球无论从什么方向看都是圆的。为每位幼儿供应圆形纸片和乒乓球,让幼儿自由操作玩弄,感受乒乓球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圆纸片不行以。师幼共同小结:乒乓球、皮球、
2、排球等都是球体。不管是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2、相识圆柱体。老师出示圆柱体积木,提问:它是球体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视察发觉它不是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的。再请每位幼儿都取一个圆柱体积木进行滚动,发觉它只能向一个方向滚动,不是往什么方向都能滚动,因此得出结论:它不是球体。引导幼儿视察,并感知了解圆柱体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并且是一样大小的。师幼共同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体。老师演示圆柱体横、竖不同的摆放形式,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摆放状态下的圆柱体。3、找一找。请幼儿找找教室内以及幼儿园的建筑,哪儿有球体、哪儿有圆柱体。幼儿运用小挚友的书数学
3、第17页球体和圆柱体,按要求练习,进一步熟识与巩固球体和圆柱体的特征。相识圆柱体和球体大班教案2活动目的1、相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2、学习制作球体、圆柱体,建构球体、圆柱体组合物体。3、通过摸、量、滚、做等活动,培育幼儿视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实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4、培育幼儿探究的爱好,发展他们的创建性实力和思维实力。活动打算1、打算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2、打算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3、收集各种球体、圆柱体包装。如足球冰淇淋盒、小药丸盒、易拉罐、麦乳精罐等。4、打算一些挂历纸、白板纸、橡皮泥、
4、尺、胶带、线、剪刀、浆糊。活动过程一、好玩的球体1、请幼儿猜谜:胖墩墩,圆滚滚,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2、请幼儿玩球。幼儿按意愿选球,通过摸、滚、踢、拍、托、掷等动作玩球。3、请幼儿回答老师提问:玩的是什么球?怎么玩的?通过玩你发觉了什么?4、老师小结:许很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态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四周滚动的,这就是球体。5、师生创编儿歌:小小球儿圆滚滚,哪边看它都很圆;小小球体站不稳,哪边挨地都能滚。二、好玩的圆柱体1、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
5、、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觉了什么。2、请幼儿滚一滚易拉罐、麦乳精罐等,说说它们是向什么方向滚动的。3、请幼儿将圆柱体积木、积塑、小棍棒按高矮、粗细的依次分别排一排,看看它们像什么。4、老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三、球体、圆柱体的区分1、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2、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视察发生的现象。3、老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
6、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四、灵活的小手1、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2、给幼儿供应白板纸、挂历纸、橡皮泥等制作材料,让他们进行手工制作。对实力差的幼儿,只要求他们完成球体、圆柱体模型;对实力强的幼儿,则要求他们建构组合物体,如凉亭、攀登架、滚筒等;对实力一般的幼儿,要求他们完成简易组合物体即可,如冰淇淋娃娃、京剧小丑等。幼儿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对有困难的幼儿,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对大胆创新的幼儿,赐予他们激励和确定,并为他们供应条件,使其完成作品。3、作品展览。让
7、幼儿观赏自己和同伴的佳作,体验胜利带来的欢乐。五、商品展销会1、为幼儿供应肯定的活动场所。2、引导幼儿将自制的作品、收集的玩具和废旧物品先按球体、圆柱体两大特征进行分类;再按商品的种类(如食品、玩具、日用品),进行二次分类。3、陈设货架,布置环境。幼儿按标记排放商品。4、开展创建性嬉戏:“商品展销会”。要求幼儿在展销过程中,说出各种商品的名称、外形特征。相识圆柱体和球体大班教案3设计思路:新纲要中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究的过程,老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幼儿学习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的爱好。本次活动的设想来源于幼儿的爱好,为了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
8、科学探究,活动前我和孩子共同收集会滚动的的废旧物品以及一圆硬币。同时,依据本班幼儿喜爱探究及看动画片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看电脑课件为主线以动手操作为探究过程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观看及尝试操作各种物体中相识圆形、球体、圆柱体,感知圆形、球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活动目标:1、相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四周环境中找出相像的物体。2、能区分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3、发展幼儿空间概念想象和思维实力。活动打算:1、教具:课件相识球体与圆柱体。2、学具:每人一只球、五个一元的硬币、一只篮子、一张有圆形或球体或圆柱体的图片。各类废旧报
9、纸、毛线等。3、座位支配:两个半圆形、每人一只垫子,席地而座。4、三处有圆形、球体、圆柱体娃娃的标记。活动重点:相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四周环境中找出相像的物体。活动难点:能区分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活动方法:引导法、操作法、视察法、嬉戏法活动过程:一、情境引入,组织教学。二、边看边玩,引导探究。(区分圆形与球体)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态的。请幼儿视察后回答。2、老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3、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4、引
10、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视察回答,老师小结。5、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留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6、老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态叫球体。三、自主尝试,相识区分。(区分球体与圆柱体)1、出示圆柱体。2、球体和圆柱体竞赛滚。(比滚)A、请个别幼儿上来滚一滚圆柱体与球体,看看他们谁快谁慢?B、讲讲为什么?3、球体和圆柱体比叠高。(比叠高)A、请小挚友把你叠的圆柱体和好挚友再叠一叠,可以吗?把两个球也叠一叠,可以
11、吗?B、为什么?4、摆一摆。(把五个一圆的硬币叠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5、小结:象球这种每个面都是圆形的,可以往前往后,往左往右往许多方向滚,但不行以叠起来的物体,我们叫它球体。象几个硬币叠起来的,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可以向前向后滚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四、参加嬉戏,巩固练习。“奇异的箱子”。让幼儿逐个摸出箱中的物体,摸出后按圆形、球体、圆柱体分类。五、活动小结,拓展延长。说说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球体和圆柱体?六、课后完成,亲子活动1、开展一次家庭球赛。2、将家里的卫生纸叠一叠,看看能叠几个,明天与大家共享。教学反思:幼儿天生具有剧烈的新奇心,对四周事物的探究和求知欲
12、望也特殊强,新纲要强调:科学教化应亲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许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对它们非常感爱好,但对幼儿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相混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验探究,试验和操作感知球体的特征,获得有关球体的科学阅历。激发幼儿探究爱好,培育其关切四周事物的习惯。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沟通,会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相识和情感。因此,为了满意幼儿认知、实力、情感发展的须要。我确定活动上述目标。从设计这次活动,
13、到实践这次活动,让我对教材的设计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在科学领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今后我会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进优秀老师的课堂,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课后通过反思,我发觉有以下几点不足:1、在利用打算的材料探究圆与球体的区分时,我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自己想方法来区分二者,但是,在教学时,我却疏忽了。干脆让幼儿用滚、看、摸的方法来区分。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育造成了空白。假如,在活动中,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想方法,这样既发展了幼儿思维实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2、在指名让幼儿说说圆与球体的区分时,我过于急噪,没有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没有顾及到一些孩
14、子的活动感受,给幼儿语言的组织及发展的空间太小。3、为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打算了许多的活动材料,但各种材料没有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作用来。比如:在让幼儿通过摸、看、滚来区分圆与球体的区分时,有一部分幼儿只是做到了看和滚,摸的很少,尤其是我打算了小的乒乓球,用拳头握以握,很快就能驾驭球体的特征,我没能刚好的提示幼儿。4、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阅历,同时培育幼儿动脑、动口、视察、比较等实力。这一环节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过于急噪。5、我发觉部分幼儿参加活动不够主动,只能跟着老师及小挚友完成一些活动,缺乏创建性。另外,还有一些
15、幼儿操作速度过于慢。在幼儿经验了探究、发觉感知、体验发展的全过程中,作为老师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角色定位应是组织者、点拔者,我们更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评价,才能促使幼儿获得一次又一次新的发觉,充分地体验胜利的欢乐。相识圆柱体和球体大班教案4教学目标1、相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2、能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教学打算1、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物体若干,篓子两个。2、圆柱体和球体的物品每名幼儿一个。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相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难点:能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探究法活动过程:老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找
16、出能滚动的物体1、出示各种形态的物体:这里有什么?它们中哪些东西能滚动,哪些东西不能滚动?请小挚友玩一玩,试一试,把能滚动的东西和不能滚动的东西分开,各放一个篓子。2、幼儿操作,老师视察幼儿的分类状况。视察老师出示的物体。玩一玩老师出示的物体。通过视察和玩一玩,让幼儿相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二、相识球体和圆柱体1、老师:这些能滚动的物品都是哪些东西?它们的形态一样吗?请你把一样的放一起。2、请个别幼儿把能滚动的物体按形态进行分类,把球体和圆柱体分开。3、老师分别出示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结: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我们就叫它球体。上下一样粗,两头都是圆形
17、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4、滚一滚(1)老师:球体和圆柱体都会滚,它们滚起来一样吗?(2)幼儿人手一个球体和圆柱体进行滚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方向滚动球体和圆柱体,发觉它们的不同之处。(3)激励幼儿相互沟通自己的发觉。(4)师生共同小结:球体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不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回答老师提问。把一样的放在一起。把球体和圆柱体分类。幼儿回答。回答老师提问。操作,发觉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沟通。通过提问、比较、分类等方法,进一步让幼儿相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让幼儿能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三、分组活动1、引导幼儿将收集的物品分类。2、尝
18、试用揉、捏、团、搓、压等方法塑造球体和圆柱体,发展泥塑实力。分类。操作。通过让幼儿自己制作,充分的相识球体和圆柱体。相识圆柱体和球体大班教案5活动内容:数学活动“相识圆柱体和球体”活动目标:1、让幼儿视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2、让幼儿初步体验并能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活动打算:教具皮球1个,圆片纸1张,圆柱体积木1块。学具幼儿人手一个乒乓球和若干大小不一的圆柱体积木。活动过程:1、相识球体。(1)出示皮球“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样子的?”(2)比较圆片纸和皮球,了解球体特征。“你们看,这张纸是什么形态的呢?”“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3)玩乒乓球进一步了解球
19、体的特征。“请小挚友在桌上玩一玩乒乓球,不要让球离开桌面,你发觉了什么?”(4)说出球体的主要特征。“球是什么样子的?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你见过的东西中有哪些象球体?”2、相识圆柱体。(1)出示圆柱体积木。“它是不是球体?为什么?”(2)比较上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的特征。“上面和下面这两个圆一样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和上面的圆一样大的圆片,我们用这个圆片和下面的圆片比一比,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大?”(3)说出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象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请小挚友在盒子里找一找,哪些积木是圆柱体?能不能把你找到的圆柱体变成一个。”(4)幼儿找寻圆柱体并拼接。“你找到的圆柱体能不能变成一个长的圆柱体?为什么?”结论:只有一样粗的圆柱体才能变成一个长长的圆柱体。“你见过的东西中还有哪些象圆柱体?”3、小结。“今日我们相识了球体和圆柱体,球体是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圆柱体是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相同大小的圆柱体可以接成一个长圆柱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