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原文及赏析精品.docx
《送别诗原文及赏析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别诗原文及赏析精品.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送别诗原文及赏析送别诗原文及赏析1解连环送别销魂时候。正落花成阵,可人分手。纵临别、重订佳期,恐软语无凭,盛欢难又。雨外春山,会人意、与眉交皱。望行舟渐隐,恨杀当年,手栽杨柳。别离事,人生常有。底何须,为著成个消瘦。但若是下情长,便海角天际,等是相守。潮水西流,肯寄我、鲤鱼双否。倘明岁、来游灯市,为侬沽酒。翻译失魂落魄的时候,正值花朵如雨般地纷纷飘落,与可爱的心上人告辞分手。即使临别再拟订相见的日期,只恐温顺的言语没有凭据,巨大的快乐再难寻求。那雨帘外的青山,好像了解人的心愿,也与眉头一起相互微皱。眼望着远行的船慢慢隐去,真的好懊悔当年亲自栽种下这些缠绵的杨柳。离别的事情,人的一生原来就是会常
2、常有的。何必要为了它变成这样消瘦?只要两人情深意长,即使相隔天际海角,也等于相伴相守。潮水静默向西涌流,可肯寄给我那藏着信轴的双鲤鱼?倘如到了明年你能前来灯市游玩,我将为你买来醉人的美酒。注释解连环:词牌名,正体为双调,一百零六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销魂时候:指别离之际。销,与“消”通。可人:本指有特长的人,这里指心中可爱的人。软语:柔婉的话语。盛欢:达到极点的欢快心情。又:再。杀:程度深。底:底事,什么事。何须:何用,不用。但若是两情长,便海角天际,等是相守:化用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句意。等是,同样是。鲤鱼双:即“双鲤鱼”,代指书信。灯市:指元
3、宵节前后放灯的地方,古时男女可以于此自由会面。创作背景此词是词人为抒离别之苦和相恋之情而创作的,详细创作时间不详。赏析此词诉离别之苦,但基调是主动、健康、明朗的,上片全以景物写人,下片全以虚拟语气达意,写得快捷豪爽,洋溢着若干乐观色调,塑造了一个深厚执着、热忱爽朗而又绻绵多情的女性形象。上片单刀直入,直陈其事后情景合写,亦物亦人,极缠绵吞吐之能事,通过落花成阵、雨外春山、水边杨柳三景勾画出别离场景,渲染、烘托、反衬主子公的惜别心理,缠绵感人。暮春季节,细雨漾漾,落红阵阵,江畔青山低眉,主子公伫立在依依的柳枝旁,满怀愁绪,一往深情地注视着渐行渐去的船帆。开篇即揭明本旨:“销魂时候,正落花成阵,可
4、人分手。” 花的艳丽和娇嫩,象征着青春的美妙;花的殒落与枯萎,则意味着时间的消逝与生命的消歇。花落而成阵,纷纷扬扬,不行遏止,则更意味着一个诗一般的芳菲世界的覆灭,更有一种悲剧感。通过写落花成阵的萧瑟季节主子公与自己所爱的人匆忙分襟把“销魂”的意蕴写足。其中,“销魂时候”一句不仅显明集中地点出了主题,且暗含着一股伤感黯然的感情,使此词一开篇就带有浓重的感情色调。再加上“可人”登舟,送者黯然销魂之状跃然纸上。接着的“落花成阵”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又以暮春花落的客观环境为陪衬,渲染了“销魂”季节落寞感伤的气氛。紧接着,词人以“纵临别重订佳期,恐软语无凭,盛欢难又”点明白主子公感伤恨别的原由,这种坦
5、率真实的表露,显露了主子公对“可人”的深重的感情,使离情显得更真实动人。其中,“重订佳期”表明佳期的拟定已经不是第一次,临别之前,盛欢之际,二人便把下一次的幽欢佳会订下了,而临别之时又重订期,则表明心迹之一如既往,看法之弥加坚决;“临别”之前冠以“纵”字则透出一种无法把握命运的忧虑。“纵”字和“恐”字,一纵一收,笔势天矫,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有情人心理上的一次大的波动。至此,离别的苦痛已基本写尽,下文笔锋再转,由直陈其事变为景物摹写,且使满腹别情具象化。为了更剧烈地表达这种感情,词人在继而融情于景,给主子公四周的景物都染上了丰富的感情色调。“雨外春山,会人意、与眉交皱。”蒙蒙细雨后面的春山,仿佛
6、深谙离人的愁苦,也如眉峰颦蹙。分明是自己愁怀难遣,却以为青山也充溢着离愁别剐恨;分明是自己愁眉紧锁,却以为青山也眉结不开。这种移情手段的娴熟运用,把主子公的愁绪写得更形象而丰满。这里,词人翻用“眉如春山”而成“雨外春山,会人意、与眉交皱”,让原本无感的青山与主子公共怀愁绪;因杨柳拦住视线,而对当年手栽之柳产生怨恨之情,更突出了送别时情感的热情与真实。这样,客观环境与人的主观心情高度融合起来,主子公的内心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露。无论“销魂”也好,惶恐也好,皱眉也好,都不能变更离别的既成事实,于是主子公的心情更趋激越,由愁而至于恨:“望行舟渐隐,恨杀当年,手栽杨柳。”主虽无理之极,却情真意切。这是因
7、为虽然柳丝万条,却无法挽住“可人”的行舟,只好任其远去,直至最终消逝在视线之外。三句警动异样可谓“无理而妙”。下片承主子公的忧虑而来,紧扣题旨,全写离情,由执着而潇洒,境界顿宽,极改变腾挪之能事,但没有极力铺叙离别的孤独凄凉和伤感苦楚,反而以别离时主子公劝慰对方、劝他来信、望他明年来游三事表达主子公未别先盼再会的急迫情怀,描绘出一个痴情专一但主动开朗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主子公对爱情的坚贞诚信和主动执着,这是全词的基调。过片似是自我解慰,从爱情的哲理思索中宽慰离别之苦。“别离事,人生常有,底何须为著,成个消瘦?”人生有合即有离,有聚即有散,离合聚散,自古皆然,不必耿耿于怀而把自己熬煎得这般消瘦。既
8、然离别是一种普遍的人生体验,那么就该达观一些,潇洒一些。接着的“但若是”三句,承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之意,语极旷达而真挚,于愁山恨海之外另开一境,令人心情为之豁然开朗:在“别”字面前,主子公不再消极伤感,而是主动等待。她坚信双方的感情是深厚坚实的,她忠实于自己的感情,发誓“便海角天际,等是相守”。真正的爱情并不会为千山万水所隔断,只要彼此之间的感情不被消逝的岁月所冲淡,空间的距离是可以由心灵来弥合的。即便是身处海角天际,也犹如耳鬓厮磨、长相厮守。接下来,词人又以率直明快的句子表达了主子公的希望,用“潮水西流,肯寄我,鲤鱼双否”表现了主子公殷切的期望。最终以主子
9、公对重逢的企望作结,突出了她对炙热爱情、对往日快乐的珍惜与回味,衬托出了如今惨别的凄苦与愁怨,也削减了很多临别的凄惶,增加很多亮色,使人精神也为之振作,从悲苦的离愁中短暂脱身而出,沉缅于绚丽的向往之中,。全词曲曲折折,宛转尽意,虚虚实实,奇妙传情,语言自然而妥溜,明白而家常,朴实而无华,内涵却颇丰厚,表现手法亦多改变,句句有深味,字字带真情。送别诗原文及赏析2西江月送别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推断。翻译昨夜您的小船离开京口,今晨我的马头遥望长安。旧官拿什么交代给新官?只有西湖、吴山、公事、案件。杭州美景,百年
10、来几度变迁?内含奇妙,下评语叫人犯难。新太守林大人的才气能掀起钱塘江的波澜。把我的新诗呈给您。请您细加指引。注释扁舟:小舟。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乃古润州治所。长安:此处代指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马首长安:谓快马加鞭地向京都进发。旧官何物与新官:这里东坡仅以其“新官对旧官”句,借指自己是“旧官”即将离任;“新官”,指林子中,他接替自己任杭州太守。湖山公案:指东坡自己的吟咏西湖山景的诗作。个中:此中。下语:评说,讲说。使君:指新任杭州太守的林子中。才气卷波澜:形容林子中的才气像波涛一般壮阔起伏。推断:犹鉴别辨析。赏析上片,“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词人先向新任杭州太守林子中诉说着他的仕宦
11、奔波之苦。这句词份量沉重,内涵困难,至少含有两层意思:其一,词人说自己没有做出什么成果,只留下一堆吟咏西湖山景的诗作了,表现了东坡的虚心和自责精神,令人钦敬。其实,词人这次知杭政绩斐然,众所周知,他不仅主动抗旱救灾,施粥送药,救活了许多贫困百姓;而且开河浚湖、兴建水利,在西湖中筑造堰闸,修建南北三十里长堤,并在堤上造六桥,置九亭,遍植杨柳芙蓉,不仅美化了风景,还便利了行旅耕作,深得人民崇敬,以至人们“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做生祠以报。”下片,集中恳求林子中评判其湖山新诗。“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词人说西湖山景千变万化,百年数异,自己对之描写是很困难的。这里,词人把其湖山诗作的内容限制在
12、自然景物的范围内,与其他(如政治)无关,而且“百年几变”,“下语千难”,表明其诗歌内涵随着风景的改变而困难多变,用语费神颇多,是正常现象。“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推断。”这末二句是词人对林子中的客套颂扬之辞,当然也含有某种期盼的愿望,他说林子中才气如壮阔波涛,肯定会对自己的新诗做出公正的评判。用语谨慎奇妙,表面上是请友人品赏、评说自己的新诗,而却带有某种警惕性。因为词中连用“公案”、“推断”二词,非常醒目,这涉及到诉讼、判案性质,东坡决不会随意运用之。东坡似是有意把自己当作了“被告”,等待审判,但他事实上却又是心安理得,心地坦荡,并且充溢了自信念。全词表现了词人对自己奔波在仕宦之途中的无可奈
13、何心境,用意深微,浑然妥贴,章法平中有奇,虚实柜生,宛曲味永。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二月,词人被召为翰林承旨,在赴汴京之前,向新任杭州太守林子中交接职务之时,为了表示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于是写下这首词。送别诗原文及赏析3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翻译春风中的排排杨柳树,沿着护城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便利,应当是要分别的人儿太多。注释青青:指杨柳的颜色。御河:指京城护城河。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苦:辛苦,这里指折柳不便利。别离:离别,分别。创作背景王之涣与友人在长安城外离别时,正好是杨柳生长的春季,于是王之涣有感而发,写下了
14、这首送别。赏析“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写景,不仅点明白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深厚的离别心情。“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暮春季节。“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安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且首句是远望所见,其次句是近观所见。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人送友的踽踽长街的身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这两句是抒情,通过侧面描写出送别人多。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至于诗人自己折了杨柳没有却只字未提,更
15、衬托出了诗人的送别的深情。后两句看似平淡,细致咀嚼,意味深长,诗人折或者不折杨柳,内心的悲楚唯恐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这首送别诗短小精悍,言浅意深,依依惜别之意,跃然纸上。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送别诗原文及赏析4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翻译火山高高屹立在赤亭口,五月的火山上空火云厚。火云铺山盖岭凝滞不开,方圆千里鸟儿不敢飞来。火云早晨刚被胡风吹断,到傍晚又随着塞雨转回。回环缭绕淹没了铁关树,蒸腾充满半掩了交
16、河戍。你迢迢征途在那火山东,山上孤云将随你向东去。注释火山:指火焰山,在今新疆。突兀:高耸的样子。赤亭:即今火焰山的胜金口,在今鄯善县七克台镇境内,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火云:炙热的赤色云。乍:突然。逐:随着。胡风:西域边地的风。薄暮:接近天黑时。浑:还是。缭绕:回环旋转的样子。铁关:铁门关,故址在新疆境内。氛氲:深厚茂密的样子。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戍:戍楼。鉴赏这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九,是一首送别之作。在这首诗中,“云”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也是贯穿全诗的线索。“火山”二字首先刺激人的审美欲望,把人的留意力拉引到辽远壮阔的塞外。此诗前四句连贯而下,以让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把火山火云推到
17、人们面前。一二句都以“火山”开头,第三句以“火云”起始承接其次句尾,三句中凡四次出现“火”字,描写的笔锋在“山”“云”上腾挪,让人感到诗人在这种奇异的现象面前兴奋不已。“满山凝未开”从正面详细呈现火山云的外观,主体感强。“飞鸟千里不敢来”紧接着从侧面渲染这外观的奇异可惧。火山云的形象便显明突出。夸张中已为下文送人经过火山做了铺垫。前四句是大笔勾画,目的在于让人得到火山云的总体印象。次四句笔锋一顿,转写火山云的动态。“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说这些火山云早上刚被风吹散,傍晚又随雨重新聚集起来。同“满山凝未开”的厚重浓浊相比,这种动态的云轻快灵活多了。“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两
18、句互文,描写火山云远“侵”近“略”的威力。“斜”“半”分别点出火山云与铁关、交河戍的关系,从空间位置上烘托“吞”“掩”的气概。既有静态的描摹,又有动态的刻画;既有时间的纵向改变,又有空间的横向绽开。对火山云的描写便可告一段落,结尾二句自然归结到送别上来。第九句“火山”二字轻轻收束前八句,使得对火山云的描写事实上成了描写送别的环境背景,路途遥遥,行路艰难,对行人的关怀之情全部包括在“迢迢”二字之中。最终一句不出现人,孤云独马的意象却让人想见军士塞外相别的独特场景,以及军人的骁勇剽悍。诗人曾两次出塞,边疆的风沙草石和火山冰雪磨砺了他的意志,军中生活的粗犷豪迈锤炼了他的性格,所以他能临别不伤,通过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送别 原文 赏析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