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七章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七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七章ppt.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农田排水技术农田排水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农田排水方式农田排水方式排水方式一般有水平排水、垂直排水两种。水平排水主要排水方式一般有水平排水、垂直排水两种。水平排水主要指明沟排水和地下暗管排水。垂直排水也叫竖井排水。指明沟排水和地下暗管排水。垂直排水也叫竖井排水。一、明沟排水一、明沟排水明沟排水就是开挖排水沟,把地面、地下多余的水排走。明沟排水就是开挖排水沟,把地面、地下多余的水排走。明沟排水有除涝、防渍和防止土壤盐碱化明沟排水有除涝、防渍和防止土壤盐碱化3类。类。优点:排水速度快、排水效果好;优点:排水速度快、排水效果好;缺点:工程量大、地面建筑物多、占地面积大、沟坡易坍缺点:工程量
2、大、地面建筑物多、占地面积大、沟坡易坍塌、不利于交通和机械化耕作。塌、不利于交通和机械化耕作。二、暗管排水二、暗管排水暗管排水是通过埋设地下暗管系统,排除土壤多余水分,暗管排水是通过埋设地下暗管系统,排除土壤多余水分,降低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位。优点:排水速度快,降得深,工程量小、地面建筑物少、优点:排水速度快,降得深,工程量小、地面建筑物少、土地利用率高,有利于交通和田间机械化作业,能有效地土地利用率高,有利于交通和田间机械化作业,能有效地解决水平不透水隔层排水问题,可自流排水,节省能源。解决水平不透水隔层排水问题,可自流排水,节省能源。多数情况下暗管与明沟结合使用,其有如下几种形式:多数情
3、况下暗管与明沟结合使用,其有如下几种形式:干沟为明沟,支、斗、农管道设为暗管;干沟为明沟,支、斗、农管道设为暗管;干沟、支沟为明沟,斗、农管道设为暗管;干沟、支沟为明沟,斗、农管道设为暗管;部分为明沟,部分为暗管。部分为明沟,部分为暗管。 暗管排水系暗管排水系统的组成:包括统的组成:包括吸水管、集水管、吸水管、集水管、闸阀、排水口。闸阀、排水口。三、竖井排水三、竖井排水 在田间地面按一定的间距向下垂直开挖井筒来抽水,在田间地面按一定的间距向下垂直开挖井筒来抽水,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地下水位漏斗,从而降低地下水位。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地下水位漏斗,从而降低地下水位。优点:排水效果好,不易再度返盐,可
4、为雨涝季节提供库优点:排水效果好,不易再度返盐,可为雨涝季节提供库容、旱季提供水源;容、旱季提供水源;缺点:耗能,运行成本高,使用受地质的限制。缺点:耗能,运行成本高,使用受地质的限制。第二节第二节 明沟排水技术明沟排水技术一、田间排水系统的布置一、田间排水系统的布置田间排水系统,是指末级固定沟田间排水系统,是指末级固定沟(农沟农沟)所控制的条田内部所控制的条田内部沟系。田间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因沟系。田间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规划布置。地制宜地规划布置。平原和圩区的田间排水系统布置形式如下:平原和圩区的田间排水系统布置形式如下:(1)灌排相邻布置。
5、灌排相邻布置。 (2)灌排相间布置。灌排相间布置。 (3)灌排合一。灌排合一。 (4)沟、渠、路、林的配置形式。沟、渠、路、林的配置形式。排水系统的布置的形式与灌溉系统的布置相一致。排水系统的布置的形式与灌溉系统的布置相一致。二、排水沟间距的理论计算二、排水沟间距的理论计算1、农田地下水运动的基本方程、农田地下水运动的基本方程在在dt 时间内流出时间内流出dx微段的水量为微段的水量为 ,渗入的水量为,渗入的水量为idxdt,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上升 ,则在土壤中存蓄的水量为,则在土壤中存蓄的水量为 由渗入、流出的水量表现为地下水位的变化:由渗入、流出的水量表现为地下水位的变化:通过任一断面的
6、流量通过任一断面的流量式中:式中:称为导压系数或水位传导系数;称为导压系数或水位传导系数; K:为渗透系数;:为渗透系数;H:为从不透水层到地下水位的含水层厚度;:为从不透水层到地下水位的含水层厚度;i:为入渗强度。:为入渗强度。2、稳定流时排水沟间距计算、稳定流时排水沟间距计算在雨季,可将两排水沟间的地下水流近似看作稳定流动。在雨季,可将两排水沟间的地下水流近似看作稳定流动。(1)不透水层位于有限深时沟间距计算不透水层位于有限深时沟间距计算不透水层底板与排水沟水面间的距离不透水层底板与排水沟水面间的距离H0满足满足 0 H0L/2H0L/2的情况。进入排水沟的情况。进入排水沟( (暗管暗管)
7、 )流量由排水沟水面线流量由排水沟水面线( (排水排水暗管中心线暗管中心线) )以上部分来水以上部分来水q q1 1和以下和以下部分来水部分来水q q0 0组成。稳定流条件下,组成。稳定流条件下,距排水沟距离距排水沟距离x x处的流量处的流量q q1 1、 q q0 0为:为:3、非稳定流沟间距计算、非稳定流沟间距计算在降雨入渗补给阶段,或蒸发阶段,地下水位随时间而变在降雨入渗补给阶段,或蒸发阶段,地下水位随时间而变化,其呈不稳定状态。采用非稳定流理论进行计算。化,其呈不稳定状态。采用非稳定流理论进行计算。(1)不透水层位于有限深时沟间距计算。不透水层位于有限深时沟间距计算。上式对于完整沟的情
8、况亦适用,对于非完整沟可采用与稳上式对于完整沟的情况亦适用,对于非完整沟可采用与稳定流相似的方法,采用非完整沟修正系数定流相似的方法,采用非完整沟修正系数进行修正。进行修正。(2)不透水层位于无限深时沟间距计算。不透水层位于无限深时沟间距计算。当不透水层埋深很大时可按无限深计算沟间距。当不透水层埋深很大时可按无限深计算沟间距。第三节第三节 暗管排水技术暗管排水技术一、排水暗管的种类及布置一、排水暗管的种类及布置1、排水暗管系统的布置形式、排水暗管系统的布置形式暗管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分为暗管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分为单管式排水系统单管式排水系统、复式暗管复式暗管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和不规则布置形式不规
9、则布置形式3种:种:(1)单管排水系统。单管排水系统。(2)复式暗管排水系统复式暗管排水系统复式暗管排水系统又分为正交型和斜交型两种:复式暗管排水系统又分为正交型和斜交型两种:(3)不规则布置形式。不规则布置形式。2、管材的选择、管材的选择常用的暗管材料分为当地材料管和塑料管两大类:常用的暗管材料分为当地材料管和塑料管两大类:(1)灰土管。灰土管。 (2)水泥土管。水泥土管。 (3)瓦管。瓦管。(4)陶瓷管。陶瓷管。 (5)混凝土管。混凝土管。 (6)波纹塑料管。波纹塑料管。二、排水暗管的间距、深度及流量计算二、排水暗管的间距、深度及流量计算排水暗管的设计流量计算:排水暗管的设计流量计算:三、
10、排水暗管纵坡与管径设计三、排水暗管纵坡与管径设计1、均匀流的计算公式、均匀流的计算公式公式中有未知量公式中有未知量(阻力系数),按管壁不同,有不同的(阻力系数),按管壁不同,有不同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1、光壁管:、光壁管:(2)波纹管波纹管满管流满管流 R=d/42、非均匀流的管径计算、非均匀流的管径计算非均匀流是指暗管沿程均有地下水流汇入,首端流量为非均匀流是指暗管沿程均有地下水流汇入,首端流量为零,末端流量达到最大零,末端流量达到最大Q1满流,取满流,取0.5 Q1作为平均流量:作为平均流量:在排水实际设计中需解决的问题分为以下在排水实际设计中需解决的问题分为以下3 3种:种:(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灌溉排水工程学 灌溉 排水 工程学 教学 课件 第七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