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汇总.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汇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在垂直与平行的课堂教学中,没有花架子,没有与课堂无关的语言和行为,没有哗众取宠的调侃和媒体展示,全部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绽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平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状况进行分类?”这样有思索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视察、思索,逐步相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状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状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2、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觉数学学问,进一步培育学生视察的实力,发觉垂直与平行现象。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平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平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关系“必需在同一平面内”,直观到位。胜利之处: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平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学问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加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实力。不足之处:1、重难点处理解速度较快
3、,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看后进生。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精确,我没有刚好指正出来。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沟通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缺憾吧。改进措施: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胜利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信任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学利用量角器画角时,本节课学生学的还比较轻松。比较胜利的是新知的探究:教材画角的例题呈现了画65的角,下面是画角的步骤,看了教材以后,我想画角是否
4、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让他们动手画角。但是,就在上课的一刹那,我变更了预设的方案,我让学生先独立尝试画角,因为学生有肯定量角的基础,可能他们会自己摸索出画角的方法,假如不会,再实行方案一,自学教材,基于对学生的信任,于是问:“你们会画60的角吗?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怎么画,再动手。”(没有选择教材的65,而选择了60,我想学生可能会现不同的画法,比如用三角尺画。)听说能画角,学生比较兴奋,想了一会儿,个个摩拳擦掌,兴趣盎然地动手画了起来,果真不出我的所料,汇报时学生出现了:王宁:“我是用三角尺的60角画的。”把他的作品反馈在实物投影上,的确是60,但是角的顶点这儿画的不太志向。陆雨婷:“我是用量角
5、器画的,先在本子上画一条射线,再用量角器的中心点对着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着射线,再在量角器的60的地方画一个点,最终从射线的端点动身,通过这个点再画一条射线。”陆雨婷的说法多好啊!我在心里佩服学生的实力。“你们喜爱那种画法呢?”学生说的不一。“既然这样,你们就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画一个70的角吧!”学生动手画了起来,汇报的时候,学生都选择了用量角器画角,我问:“你们为什么不选择用三角尺画呢?”学生都说用量角器画比较便利。学生同桌沟通自己画70角的方法后,再让他们看书,我说:“其实你们的画法和书上的介绍的方法是一样的,你们真了不得!”学生快乐地喊出了“耶!”看到学生的兴奋劲,我知道他们此时已体验
6、到了胜利的乐趣,那么我呢?当然也感到无比的华蜜。学生看书以后,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我还有补充,画好以后还应当检验,用量角器测量一下自己画的角是否正确。多好的的孩子啊!我从心里感叹着。另外:当出现要求画的角,如:75度、155度有5度的角时,会出现问题。主要出现在,学生利用内圈刻度画角,有5度的,如75度,不能干脆在量角器内圈的75度的位置上打点,于是找不到记这个点的位置。于是教会学生要在量角器上75度的位置始终向外看,因为内圈70度对应外圈110度的位置,内圈80度对应外圈100度的位置,内圈75度就对应外圈105度的位置。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本学期,我适应新教材教学工作的要求,仔
7、细学习,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安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将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一、仔细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纳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刚好间支配都作了具体的记录,仔细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打算,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留意力的好玩课件,课后刚好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二、增加上课技能:提高教学
8、质量,使讲解清楚化,条理化,精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楚,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化浅出。在课堂上特殊留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师生沟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轻松,学得开心;留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实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爱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厌烦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主动征求其他老师的看法,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经常邀请
9、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看法,改进工作。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经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协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刚好、仔细,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状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状况刚好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留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意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开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学问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果,首
10、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爱好。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苦痛的事情。而是充溢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洁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仔细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许多学问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殊留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学问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爱好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11、。总之,在工作中我还有许多不足,学生的学风还不是很踏实,在教学上也须要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后我还将保持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把工作做好。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4教材分析积的改变规律是九年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例以一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改变规律。在学生已经驾驭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乘法运算中探究积的改变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究,学生将会经验探讨问题归纳发觉规律说明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四个层次的学习过程。学生将会用到视察、计算、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等学习手段,并最终发觉规律,归
12、纳与验证规律,从而有效的培育学生探究与推理的实力,让学生体会事物间是亲密相关的,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化。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乘法运算,培育学生的推理实力。学生通过对算式的视察,自主的去探究规律、验证规律,并运用规律。本课在开心的环境中进行去学习,激励学生主动发言,主动主动地探究新知,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实力,让学生体会胜利的喜悦,激发学习爱好,增加自信念。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让学生探究并驾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改变规律。、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验积的改变规律的发觉过程,初步获得探究和发觉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
13、阅历。3、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的参加,培育学生的探究实力、合作沟通实力和归纳总结实力,使学生获得胜利的乐趣,增加学习的爱好和自信念。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发觉并运用积的改变规律。教学难点:积的改变规律的探究策略。教学过程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二、探究活动,发觉规律。1、引导学生视察以上这组算式的特点,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发觉观特点(1) 引导学生视察因数的改变特点和积的改变特点。(我们纵向看,这组算式什么没变?什么变了?那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么变的?有没有规律呢?)(2) 学生独立思索,小组合作沟通。(3) 全班沟通,课件引导师给三个算式标上序号,假如把式作为标准,式与
14、式比,因数和积各是怎样改变的?找规律通过视察比较,你能说说你发觉的规律了吗?师:积的改变是随着因数的改变而改变的,这就是我们今日要探讨的内容:积的改变规律。(板书课题)写算式运用以上规律与式对比,你能接着往下写两道算式验证一下吗?试试看,肯定行!2008=1600 840=320 (要口算,你们是怎么想的)2、同学们再看一组题,它又藏着什么隐私呢?20410454(1) 引导用同样的学法视察其次组算式,说你发觉了什么规律(学法:观特点、找规律、写算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2)运用以上规律,你能依据1512=180干脆答出下面两题的得数吗1512=180 156=
15、153=(写完后和同桌沟通你是怎么依据规律写下得数的,算一算对吗)3、整体概括改变规律让学生回忆,再读一读这两个规律,数学讲究简洁美,能说得再简洁些吗?“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评析:通过引导学生视察、探讨、沟通、概括,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爱好和热忱,使学生了解学问的形成过程;激励学生合作学习,对积的改变规律进行整理,培育学生的合作沟通实力和归纳总结实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问题,使学生获得胜利的乐趣,增加学习的爱好和自信念。)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第一关:小试牛刀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2、其次关:再展雄风完成教科书练习九的第五题3、第三关:
16、见机行事完成教科书练习九的第1、4题第一题谁来读题,能利用刚才学的规律来解决吗?方法多样,说说方法第四题,假如用两种方法,让学生说说方法,哪种简便。4、第四关:终极对决完成教科书练习九其次题,(假如没有用我们学的规律,可出示百宝箱)四、全课小结,拓展延长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5通过对本课教学的反思,我有这样几点思索:第一:大胆、敏捷、创建性地运用教材。在这节课中,由于自己过于“一板一眼”地运用教材,致使学生有好的试商、调商的方法,而没有刚好地让学生展示、总结。从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使我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应当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运用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敏捷的运用
17、教材,可以在某些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感觉本节课的容量较大,其实我们可以分课时进行,让学生充分的尝试,经过探究,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这样再经过练习巩固几种方法,驾驭方法,在巩固中选择最优的方法。其次:为学生的发展创建环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老师给多大空间,学生的发展空间可能就有多大。因此,课堂上老师应当为学生多创建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特性、有利于学生沟通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舞台上尽情展示自我,吸取他人的精华,获得学问。例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创设让学生自己探究的环境,通过生生沟通、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
18、出几种试商的方法,参加新学问形成的全过程。学生获得的学问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到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这样的学问又怎么能轻易遗忘呢?所以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多么重要。感觉本节课我还没有充分的放手给学生,当学生出现了问题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契机,而是焦急的站出来,给学生的空间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深钻研,勤动脑,为学生更好的服务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和我们组的老师进行研讨,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1、强化口算。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口算,由此可见,加强口算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实在平常的每节课中。“磨刀不误砍柴功”,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每天花上3分钟进行几组口算
19、练习是必要的,只要坚持,信任学生的口算实力就会明显提高。2、让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方法。一方面,为学生计算供应丰富的现实背景,创设了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已经有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基础,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验笔算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算理理解。3、适当增加关于计算的训练量。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训练。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6“连乘、乘加、乘减”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生活中须要用连乘获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许多,教材选择了“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这一学生较为熟识的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情境。
20、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数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依次和整数的一样,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阅历,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但是要留意的是,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感受学问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道理一样,避开盲目地进行学问的迁移。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1)让学生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在现代教化中,学问不再是教化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学问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
21、的创新意识。本节课所学习的学问并不难,完全可以进行学问的迁移。但这样一来,学生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就相当于死记硬背。所以,本课我采纳教材给我们供应的情境,启发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并同时体会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和整数的相同。(2)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阅历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特殊留意把数学活动同学生的生活阅历相结合。如:从学生们较为熟识的铺地砖的活动引入,使学生易于从生活阅历动身,便于学生的理解,也便于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认同本节课所要领悟的规律。巩固练习时,我特殊留意应用本课学习的学问
22、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一、基本状况分析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基本上覆盖了本学段所教授的课程,主要测试了学生的数学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实力,同时也测试了学生在理解、分析、解决问题方面的驾驭程度。二、试题分析数学试卷分为填空,推断,选择,计算、解决问题共五道大题。概括有以下特点:(1)注意基础学问,细化考察体系本套试题考查面广,涉及学问点多,突出了教学重点,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符合儿童心理,其中对学问的正确理解是本次考察的重点。(2)题型设计新奇,试题结构均衡试题做到了计算技能考查
23、与思维水平考查相结合。其中填空、选择、推断题重在对基础学问的理解,注意了数学概念,思维方式,解题技巧的检测。而四、五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实力、思维实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力等。(3)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识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学问生活化、情景化,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离开生活。三、学生存在的问题;(1)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的学问、基本的技能驾驭较好。(2)学生的计算精确率不够高,反映出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这与平常的课堂训练及差生转变工作不够也有干脆联系。四、今后的教学方向1、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洁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四年级 上册 数学 教学 反思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