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竖式计算教学反思精编.docx
《除法竖式计算教学反思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法竖式计算教学反思精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除法竖式计算教学反思除法竖式计算教学反思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要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要把商和除数相乘,要用被除数减商和除数的乘积。假如把上述的这些计算写成竖式,记忆的负担就被分散,思维难度就会降低。假如用口算进行有余数的除法,那么难度相当大,所以,教材让二年级学生笔算有余数的除法,不要求他们口算出商和余数。计算有余数除法和计算表内除法一样,都利用乘法口诀求商,但求出有余数除法的商,比计算表内除法难很多,况且,表内除法的商与除法相乘的积刚好等于被除数,而有余数除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小于被除数,因此,在教学时由易到难地先支配表内除法的竖式,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笔算。反思不足之处如下:1、老师引导大少,放手
2、有些过度。导致后面孩子们出现了许多问题。2、孩子们说的机会和时间太少。3、展示孩子们的错题时间太少,没有订正环节。4、从学生完成的作业来看(许多学生在算式上只写商,没有写余数),我疏忽了一个细微环节,没有把口算算式与坚式打包成一个整体介绍给学生。虽然我的板书上面是横式,下面是相应的坚式,虽然沟通了算式与竖式间的联系,但没有提示学生,一个完整的用竖式计算的题目,要既有算式,又要有竖式,假如没有余数,那么在算式上就写商是几,假如有余数,那么在算式上既要写商是几,还要写余数是几。除法竖式计算教学反思2这节课主要学习例3,即除法的竖式计算,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知道除法有两种:1、没有余数的除法;2、有
3、余数的除法。例3的第(1)题讲的是没有余数的除法,在学生读题后首先推断这题是不是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假如是,又是什么样的平均分,由题目的第2条信息每4个放一盘,明确这一题的确是解决平均分,说具体点就是知道总数和每份数,要求份数,应当用除法解决。确定了方法,学生就可以列式了,然后借由学生列出的横式引出: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介绍竖式的学问,首先,竖式的运算步骤,其次,确认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位置。第三,知道竖式中第2个12是怎么来的,详细表示的是怎样的数量。第四,0是怎样得来的?它有表示什么?结合题意,竖式中第2个12不是总数,而是在每盘放4个苹果的状况下得出3(商)盘可以放12个。0则是总共的12
4、个苹果与分掉的12个苹果的差,表示12个苹果正好分完,没有剩余有了第()题做铺垫,我采纳小组探讨的方式完成第(2)题,让学生自己探求的竖式,再想一想竖式中每个数的意思。学生汇报后,比较()(2)两题的竖式,看看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其中第(2)题小萝卜的话给出了一种求商的方法,思索2里最多有2个,所以商2。这题还要留意的一点是算式中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详细说说为什么不一样。做练习时,学生刚学习除法的竖式,还不太娴熟,尤其在做完第题,紧接着做第2题时,有许多同学不知道2的竖式怎么算,是因为过于死板的记忆学问,将没有余数的竖式当做有余数的竖式计算。通过第2题可以知道在有
5、余数的除法竖式中求商的其次个方法看除数想乘法算式,找和被除数最接近的积,再和总数相减求余数。第、5两题先明确题目的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能列出算式和竖式,知道竖式中每一个数的是怎么得来的,依据情境说一说数量关系式。这堂课竖式对于学生比较困难,一堂课过后发觉许多同学仍不能明确竖式的写法和格式,须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和理解。除法竖式计算教学反思3如何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是学生刚刚接触的新学问,所以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学问更感爱好,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操作,视察,思索这一系列活动完成的,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比较深刻地领悟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余数要比除数小”
6、是计算除法必需遵守的法则,教学中我并没有硬性地将这个法则讲给学生听,而是让学生通过视察和比较去发觉它,并从正反两方面去探讨如此规定的理由。最终,我还组织了刚好的,必要的练习,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并驾驭这种计算方法。我先出示了例题,并让学生摆一摆并列出算式,在摆的过程中我通过问答的形式将13、4、12、3、1各表示什么使学生清晰的理解,并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列竖式计算这个除法算式。在列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将竖式列成了加法的形式,有的学生列的很精确,让他们将式子呈现在黑板上,通过对比的形式比较出优缺点,知道竖式要清晰地表示出每一步,不这么表示缺步骤。并将每个数表示什么弄清晰。学生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一般会采纳两
7、种不同层次的方法:一是借助直观图或动手操作求得商和余数;二是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试商。试商的本质是依据除法运算的意义,着眼乘、除法的关系进行的一种较为抽象的思索。初步理解并驾驭试商方法,不仅是为了达成本节课的基本教学目标,也是为今后接着学习除法计算奠定基础。此段教学过程,联系详细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除法的阅历,引导学生逐步驾驭试商的思索方法,体现了由详细到抽象、由特别到一般的数学化过程,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升数学思索水平。除法竖式计算教学反思4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是二下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已经有了初步的相识,会用小棒摆一摆得出结果,而这节课主要是关于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
8、除法,驾驭试商的方法和懂得余数比除数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师傅和邢老师的指导下,我注意了以下几点:1、重视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和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会表内除法以及会用竖式计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所以,在学习新学问之前,我支配了一道63的计算题和4题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题目,让学生通过“算一算” 并多数学生依据示例:几乘几最接近几又小于几来“说一说”,既巩固旧知,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充分的铺垫。在学习73之后,又刚好利用课件将其与63进行比较,让学生自主沟通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竖式在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上的异同,明确各留意点,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
9、重视引导学生在详细情境中理解数学学问。以往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速度,使计算教学变得味同嚼蜡,为了变更这一状况,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二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动身,创设了“为小猴开庆祝会遇到难题”和“给小猴布置场景”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生动好玩的情境中感知余数的意义,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并联系平均分东西时最终剩下的“不够再分”的阅历,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规律是合理的、必定的。3、在教学中要合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把握生成资源。计算教学中的练习给学生供应了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学中我敢于面对学生
10、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如在写竖式时学生可能会看到被除数是几,下面就写几;可能会把余数干脆写成0,也可能会由于商试小了导致余数比除数大,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中生成的这些资源,并支配了“小小医生“这一环节,展示各种错误现象,让学生在不同看法的沟通、辩论和分析中相识到错误,在相互帮助中,订正错误,巩固新知。本节课还有许多须要留意的地方,如:1、在探究“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后,可以让学生接着深化练习巩固,让他们去发觉正确的计算中,每道题余数都是比除数小的,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刚好用这一规律来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在完成“试一试”的题目时,应当用175来列式,有的学生列式为153,因此,在以后的教
11、学中,还要培育学生仔细读题的良好学习习惯。3、在教学中,我还要留意运用好教学评价这一手段,而且评价的方式也要多样化,让学生在互动中进一步辨清概念、理清思路、优化算法、把握实质,进一步巩固和驾驭好所学学问。以上就是我的教学反思,希望各位老师指责指正,感谢!除法竖式计算教学反思5本节课教学了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长,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依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性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主动主动参加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觉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新的学问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的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育学生各方面的实力,整个
12、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相识余数,得出结论。为了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我主要实行了以下三个措施:1、借助直观操作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教学中,对余数概念的理解、对有余数的除法含义的理解,都是借助直观操作来进行的,由直观操作到符号表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学的学问,并建立操作过程、语言表达和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2、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首先是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有恰好分完没有剩余和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两种状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法的相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除法 计算 教学 反思 精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