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优质.docx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优质.doc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剧烈的爱国情感。2.通过学习这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详细的体会。3.理解诗句,了解内容。4.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过程:一、揭题,知背景1.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课题)齐读。2.题目是什么意思呢?重点提示“闻”是听到的意思。3.这首诗是谁写的呢?(板书:杜甫)出示图片。你了解他的生平吗?谁能简洁的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诗人。(对,他是一位闻名的爱国诗人,他被誉为诗圣。)那他是在怎样的状况下写的这首诗呢?(看来,同学们通过
2、查阅资料了解了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板书:知背景)(激情创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晚年的遭受吧!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奄奄一息,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起先了他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思乡难归。他亲眼看到了叛军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这国家危难之时,这位爱国诗人即使对着春日的花鸟也会伤心得流泪。突然,传来了喜讯,“忽传收蓟北”,如春雷炸响。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郁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人生第一首快诗二、初读,读通顺1.配乐范读。2.大家喜爱这首诗吗?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留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检
3、查生字。这句诗能读准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三、再读,明诗意1.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诗读通了,那怎样才能把它读懂呢?你们有没有好的方法?(熟读法、结合注释法、查资料、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悟、结合插图等方法。)小结:看来过去的学习大家已经积累了很多好方法,今日我们就来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把你读明白的和小组同学沟通,不明白的标记出来,在小组里探讨解决。最终请一位同学把同学们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归纳起来,等会儿我们全班沟通。2.沟通:(1)沟通了哪些读懂的地方?(2)有没有没有解决的问题?(3)谁能把全诗的意思说一说?过
4、渡:看来,同学们运用自己的方法把诗意弄明白了。(板书:明诗意)3.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板书:喜欲狂)四、细读,悟诗情(一)从哪里看出“喜欲狂”?过渡:诗人欣喜若狂呀!从哪里能体会到诗人的这种喜欲狂的心情呢?请同学们读读诗,细细的品尝一下。1.学生自由体会。2.集体沟通。a、“涕泪满衣裳”(喜极而泣、悲喜交集。指导朗读。)b、“却看妻子、漫卷诗书”(家人的喜更增加了自己的喜,一向爱书如命的他尽然也顺手狂乱的卷起诗书与大家共享欢乐。真的是“喜欲狂”啊!指导朗读。)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放”字和“纵”字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52岁的诗人,既不适合放歌
5、,也不适合纵酒,这真的是“喜欲狂”了呀!当诗人想到,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做伴还乡、安享晚年,怎能不欣喜若狂?)d、出示三峡画面,想象最终两句的情境。大家看,从巴峡到巫峡,四周高山险峻,路途艰难。而出巫峡到襄阳,从襄阳的洛阳又是何等的长途跋涉。在这里诗人却这样说,你怎么理解?(归心似箭、喜欲狂)3.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4.指名读。(二)为什么会“喜极而泣”1.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怎么会如此的喜欲狂?这“喜极而泣”的“涕泪”里究竟包含着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2.学生谈理解。3.诗人这样欣喜若狂仅仅是因
6、为个人吗?(板书:爱国)4.这其中也包包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呀!看课件,齐读。小结:看来同学们真的领悟到诗人的剧烈的情感了。(板书:悟诗情)五、古诗拓展1.老师这里有一首反映当时在国家危难之时,诗人的闻名诗作,同学们想学一学吗?2.出示春望。3.用课上总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4.沟通学习体会。六、总结作为爱国诗人,杜甫还写下了许很多多的壮美的诗篇。就请同学们课下再积累一些杜甫的名作,信任你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收获。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并背诵古诗。2、通过紧扣字词、吟咏诵读等方式感受诗人的“喜欲狂”。3、经由本诗
7、走近杜甫,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杜甫的诗歌。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感受诗人的“喜欲狂”。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喜欲狂”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从“读准字音、读有节奏”两个方面指导学生朗读。3、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细读四联,体验“喜欲狂”(一)紧扣字词,感受“怎样狂”诗中的哪些字词写出了杜甫的“喜欲狂”?相机指导学生朗读。(二)知人论世,解读“为什么狂”杜甫为什么会如此“喜欲狂”?补充杜甫的其他诗句进一步了解。(1)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摘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摘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吟咏诵读,表
8、现“喜欲狂”1、在学生“读准字音、读有节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出感情”。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喜欲狂”之情。四、延长拓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3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诗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剧烈的爱国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诵读诗文。3、体会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及缘由。4、鉴赏诗作。教法与学法指导:诵读法、知人论世、鉴赏教材分析:1、重点:体会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及缘由;体悟作者爱国情怀。2、难点:走进诗人情感世界,鉴赏诗作。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唐诗是中国文化珍宝,在其中闪耀着两颗绚烂的明珠李白、杜甫,今日我们就要走进
9、杜甫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一下他忧国忧民的宏大情操。二、与诗人对话1、请学生介绍杜甫杜甫:唐代闻名诗人,字子美,字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并称“李杜”,其作品大多沉郁顿挫,有“诗史”职称,最闻名的作品“三吏”、“三别”。2、介绍写作背景1)指名背诵望岳并说说诗作中所表达的作者的志趣。25岁的杜甫,踌躇满志,对政治充溢了期盼,也充溢了信念,但现实总是残酷,应试不第的杜甫只能四处行卷,望能遇见伯乐,好不简单得到一个小官职,却又遇到了“安史之乱”,看到国家破裂,人民受苦,作者留下难过的眼泪,写下春望一诗。2)学生背诵春望,感受作者忧国忧民情怀。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
10、借口在范阳起兵,直攻长安、洛阳,原本繁华的都市成了杳无人烟、杂草丛生的荒地,诗人也曾被虏,逃出后带着妻儿一路逃亡到四川,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饱尝斗争带来的苦痛,本是“家有田园在东京”却无家可归;在锦江畔,茅屋为秋风所破;在梓州“记拙无衣食,途穷丈友生”,但这位宏大的诗人,无时无刻不在盼望“长令宇宙新”,所以,当他听到唐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惊喜的洪流一发冲开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与作品对话1、朗读诗歌1)、学生自由读古诗,初步体会感情基调。“生平第一首快诗”,“快”字何意?欢乐,欢快,轻快,明快,畅快本诗的基调应当是欢快的。2)、指名朗读,订正字
11、音。裳chng,古代多为单音节词,“衣”为上衣,“裳”为下裙,男女都能穿着。现代汉语中“衣裳”为一个词,“裳”字要念轻声。3)、老师范读。4)、全班齐读。2、你从哪儿读出了“快”意?“忽传”、“初闻”:消息来的突然,喜悦显得猛烈,作者想到八年来的苦痛、别离、相思、仇恨、国难、民苦将随着唐军的成功而结束,忍不住老泪纵横,喜极而泣(板书)。“却看”、“漫卷”:诗人喜悦,自然先到相随多年的妻儿,于是回头看,妻儿脸上的愁云早已烟消云散,全家溢满了喜悦的气氛,诗人也无心看书,随意卷起书卷,与家人一同欢呼。妻儿的喜悦更加重了作者内心的喜悦,欣喜若狂(板书)。“放歌”、“纵酒”: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
12、诗人心中的喜悦,于是52岁饱经风霜的诗人狂饮高歌,想象着与家人在美妙春光的陪伴下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尾联: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原本漫长的路程,弹指间就到达,可见作者身在梓州,心已回到家乡了,可见其归心似箭。诗人用字高度精确,如“穿”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3、诗人仅仅是为了个人漂泊、苦难的结束而“喜欲狂”吗?诗人为自己喜,更为国家而喜、为百姓而喜。“安史之乱”结束,支离破裂的山河得以收复统一,人民不再流离失所,国民都可以养精蓄锐,这喜悦是国家的喜悦,是人民的喜悦。全诗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4、齐读四、诵读感悟,读
13、懂诗人。1、学生依据以学过的鉴赏方法,再读诗歌,结合自己的理解,鉴赏诗作。学生鉴赏成果展示:1)作者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时期,他既见证了唐代的旺盛,又目睹了在斗争的硝烟下艰苦生活的人民,面对这一幕幕的转变,面对与他有着同样逃亡漂泊命运的人民,他高声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喊出了他的忧国忧民,从“安史之乱”到763年春,历经了整整八个春秋,最终迎来了唐军大捷的消息,这怎能不让人民兴奋?不让作者“喜欲狂”呢?此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哀痛早已从作者心头散去,脸上洋溢的是无以言表的快乐,是热泪纵横的喜悦,于是,作者“生平第一首快诗”诞生了。陆丽廷2)杜甫写的诗大多沉郁顿挫、雄
14、浑悲怆,为国忧、为民愁。而这首诗却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充溢了无限喜悦之情,喜从何来?多年战乱,本以为国家将亡,却突然听到收复失地的消息,便难以始终内心的欣喜,因而老泪纵横、心飞家乡。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喜”,这正是为了国家而喜,现在看来,好像作者的种种情感都是因国而起,其爱国之情有多深厚已经自不待言了。林陆平2、补充鉴赏登岳阳楼,说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用一句话评价诗人(总结)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宏大诗人。五、作业背诵全诗鉴赏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4教材分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语教材第十二册第十五课古诗两首中杜甫所写的一首诗。此诗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尽
15、情抒发了失地被收复后作者的喜悦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对民深厚炙热的爱。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生字词,理解诗句,了解诗的内容。2、联系诗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无比欢快的心情及诗中抒发的剧烈爱国热忱。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教学重点:理解诗意,联系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心情。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诵诗句教学模式:“互动民主”教学模式教具打算:CAI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知背景1、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诗题)齐读诗题。(课题读得真好,我信任这首诗你们肯定能学好,读好)2、题目是什么意思呢?重点提示“闻”“收”的意思。二、初读,读通顺1、大家喜爱这首诗吗?我们一起大声读
16、一读,留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读、齐读,老师正音,指导读通顺,尝试背诵三、再读,明诗意。1、小组研讨,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借助注释,小组合作弄懂诗句的意思。2、沟通:(1)沟通了哪些读懂的地方?(2)有没有没有解决的问题?(3)谁能把全诗的意思说一说?3、指导读出诗的节奏。四、细读,悟诗情。1、通过反复地读诗,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感觉到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的时候“喜欲狂”, 兴奋得简直要发狂了。)2、杜甫为什么会“喜欲狂”呢?(因为他在剑外突然听到了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为什么他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会喜欲狂呢?结合课前老师收集安史之乱的资料,读了资料之后的感受
17、。(学生谈安史之乱让人民流离失所,安史之乱使国家分崩离析即可。)3、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安史之乱的七年当中,杜甫一家人过的是怎样凄凉,怎样凄惨的生活呢?请同学们读读他在安史之乱中写下的诗句。出示: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被又旧又破冷似铁,屋破又遭连夜雨。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想到战乱频仍、残缺不堪的国家,我无法入睡。雨什么时候才能停?天什么时候才会亮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斗争的烽火已接连燃了三个月,我是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书真是赛过万两黄金
18、啊!我心绪烦愁,白发越搔越短,几乎是已经无法插住簪子了。)联系诗句说说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学生谈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生活颠沛流离,苦盼家书,思乡之情等。)4、杜甫在乱军横行,生灵涂炭的战乱中过了七年呀!七年, 2600多个日日夜夜呀,杜甫日日夜夜都在盼望着早日结束漂泊的生活,重返家乡。盼呀盼呀,他盼得头发都白了。那一天,他突然听到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成功喜讯。指导朗读前两句,从中明白了什么?(诗人的喜极而泣、悲喜交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喜欲狂呢?5抓住“喜欲狂”体会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1)、从哪可以看出作者“喜欲狂”?(2)、学生自由体会。(3)、集体沟通。A、“涕泪满衣
19、裳”(喜极而泣、悲喜交集。指导朗读。)B、“却看妻子、漫卷诗书”(家人的喜更增加了自己的喜,一向爱书如命的他尽然也顺手狂乱的卷起诗书与大家共享欢乐。真的是“喜欲狂”啊!指导朗读。)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放”字和“纵”字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52岁的诗人,既不适合放歌,也不适合纵酒,这真的是“喜欲狂”了呀!当诗人想到,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做伴还乡、安享晚年,怎能不欣喜若狂?)创设情景,引导想象:杜甫放歌纵酒的情形,更加形象感受诗人“喜欲狂”的心情。D、出示“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想象情境。从巴峡到巫峡,四周高山险峻,路途艰难。而出巫峡到襄阳,从襄阳的洛阳又是
20、何等的长途跋涉。而杜甫的感觉与我们的感觉迥然不同,齐读最终两句诗,说说你的感觉。(归心似箭、喜欲狂)指导朗读:这时候,诗人身在剑外,而心早已飞回到洛阳,这叫他怎能不“喜欲狂”呢?读出这种感觉?五、补充春望,深化中心。作为一代诗圣,杜甫仅仅是在为自己能够还乡而喜欲狂吗?1、出示春望读读这首诗人在安史之乱中写下的诗句,从中感受到什么?(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2、读懂春望后再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杜甫还乡心切,更为国家统一而喜。)齐读全诗。3、杜甫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一生写下了一千五百多首诗,大都是沉郁、悲愤之作,唯独这首诗是一首欢快之作。不管是悲之切,还是喜之狂,透过诗句,隔着千年的时空,我
21、们仍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背诵全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选自九年义务教化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十二册第四组课文中的古诗两首。这首写于唐太宗广德元年(七六三)的七律诗,被称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当时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倒戈,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持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静。此刻正携着妻儿流落在四川梓州的杜甫,听到这一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的诗风,以轻愉快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这首感人至深,喜闻乐见的抒情诗。全诗到处围绕一个“喜”字,写得热忱澎湃,喜气洋洋,一挥而就,浑然成篇。
22、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杜诗内涵的深厚广博,语言的精确凝练。但要深刻体会杜甫喜人民之喜,渴望祖国统一安定的高尚情怀,对部分学生而言,有肯定困难。因此,引导学生依据语言文字绽开联想,留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设计理念语文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对话的重要性,指出语文教学过程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一首诗歌教学,因此师生,学生的对话要抓住诗中的关键字,让学生从独自品尝到沟通评析的过程中,能不断的在与同伴与老师的对碰中获得对文本的深化理解,从而挖掘出诗中潜藏的内蕴。还能通过吟诵,诵出自己从诗中获得的感受,并通过反复的诵读加深体会,升华感受。教学目标1,在读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官军 河南 河北 教学 设计 优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