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汇总.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课内文言文阅读(15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9、说明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A、 未如柳絮因风起 B、 尊君
2、在不C、陈太丘与友期行 D、 元方入门不顾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2分)A 、太丘舍去 待君久不至,已去 B 、下车引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 、君与家君期日中 与儿女讲论文义21、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A “尊君”是谦词,是对自己父亲的一种称呼。B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点明白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C “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讲论文义指的是谢太傅虚心向孩子们请教文章的含义。D 咏雪一文着重写雪美丽的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22、翻译题(2分)(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23“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挚友是个怎样的人?(1分)24、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挚友的哪两点错误(用有原文回答)?(2分) 25、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2分)答案:19、说明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A、 因 趁,乘 B、 不 通“否”没有 C、期 约定 D、 顾 回头看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B )(2分)21、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B )(2分)22、翻译题(2分)(1)(2)_23、“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挚友是个怎样的人?(1分
4、)不遵守时间,不守信用的人24、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挚友的哪两点错误(用有原文回答)?(2分)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说明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
5、骂父,则是无礼。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3这个小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主要是通过哪些方面刻画主要人物的?_4“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_5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_参考答案:1(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2(1)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2)友人感到惭愧,从车上下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的大门。3元方。语言和行为。4示例:这是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5示例: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要有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敬重。(意对即可)陈太丘与友期阅
6、读答案3选文,完成文后题目。(16分)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说明文中划线的字。(4分)(1)期 (2) 去(3)委 (4)顾翻下面的句子。(6分)(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待君久不至,已去。(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这则故事告知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2分)“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挚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
7、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挚友的哪两点错误?(2分)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2分)答案(4分)(1)约定(2)离开(3)丢下,放弃(4)回头看(1)不是人来的,跟人约好了一起外出,丢下人家就自己走了。(2)等您很久您都没到,他已经走了。(3)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要做一个守信的人。(2分)(2分)(1)挚友是一个不守信、无礼貌的人。 (2)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分)(1)对。不过分。元方用机灵和果敢的行动维护了父亲的尊严。(对父亲的挚友失信、无礼应当教训)。(2)不对。过分。不给人改过的机会。(既
8、然挚友致歉了,承认错误,就应宽恕他,有宽容的心)解析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驾驭要详细、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留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留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非、期、相委、信”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看法,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务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见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详细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这考查的是对人物的评价
9、。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详细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如:从“期日中,过中不至”看出“挚友是一个不守信、无礼貌的人”;学会用原文来理解内容。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仔细即可。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说明下面
10、加粗词的意思。(1)太丘舍去_(2)去后乃至_(3)下车引之_(4)元方入门不顾_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过中不至中有楼若者B相委而去任重而道远C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D日中不至吾日三省吾身3翻译下面句子。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_4从元方与客人的对话中,你领悟到为人处世应具备怎样的美德?_5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请说说你的理由。_参考答案:1(1)离开(2)才(3)拉(4)回头看2C3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4示例:从元方与客人的对话中,我领悟到为人处世应具备守信用、讲礼貌等美德,这是为人处世特别重要的原则,是立世之本。(意对即可)5示例一:不失礼,因为友人
11、既对元方的父亲失信,又对元方的父亲失礼,所以元方的行为合情合理。示例二:失礼,因为友人当时已觉得惭愧,要下车表示友好,既然他能知错就改,就应当宽恕他的过失。(言之有理即可)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5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怒看,暴走监。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题目:1.说明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期日中,期() 已去,去() 引之,引() 友人惭() 尊君在
12、不,不()2.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 )和( )两点反对。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3.从故事主子公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仅供参考:1.说明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期日中,期(约定) 已去,去(离开) 引之,引(拉) 友人惭(惭愧)尊君在不,不(通否)2.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 无信 )和( 无礼 )两点反对。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感到惭愧,拉元方的手,想讨好他)。3.从故事主子公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讲诚信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6陈太丘与友期(14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13、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小题1:说明下列画线词的意思。(4分)(1)期日中 (2)太丘舍去相委而去 (4)尊君在不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小题3:友人的“无信”“无礼”表现在哪些地方?友人相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小题4:友人已认错了,元方仍“入门不顾”,这是否也是“无礼”?说说你的理由。(3分)参考答案:小题1
14、:(1)约定 (2)离开 (3)丢下、舍弃 (4)通“否”小题1:(1)元方当时年龄七岁,正在门外玩耍。(2)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想逗引元方,元方转身进门不再回头看他一眼。小题1:“日中不至” “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小题1:(言之成理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1)约定(今义为日期)(2)离开(今意:到、往)(3)丢下、舍弃 (今意:委屈、托付)(4)通“否”语气词,无意。小题2:(1)年:年龄。省略句,(于)门外戏。戏:玩耍。(2)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顾:回头看。小题3:留意提个要求,用原文回答。“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友人惭,下车引之”小题4:可以认为
15、失礼也可认为不失礼失礼:客人已经致歉了,应当以一颗宽容的心来理解客人,而且,客人是长辈,而元方是晚辈,晚辈应当有对长辈的基本礼貌。不失礼:客人不仅迟到,而且对着孩子骂父亲,当然特别失礼,又考虑到元方只是一个小孩,可以不宽恕他!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7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小题1:说明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1)去后乃至( )(2)尊君在不(
16、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2分)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小题3:友人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说出你的看法。(2分)小题4: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我们学过的论语十则中的哪句话?(1分)参考答案:小题1:(1)才 (2) 通“否” (3) 丢弃,舍弃(4) 拉小题2:你和我的父亲相约中午同行,过了中午您还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其父亲,就是无礼。小题3:观点一: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并不失礼。因为,父亲的友人没有按时赴约,失礼在先,又当着元方的面责骂元方的父亲
17、,再次无礼。对这样的人就应当给他点颜色看看。观点二:我觉得元方的做法有些不合适,因为友人在元方指出其无礼后,能很快认错,而且是在一个小孩面前认错,的确不简单,若能宽容一点,给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则更好。古人也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观点三:这个问题也可一分为二地看待,把上面两个意思合在一起表达。小题4:与挚友交而不信乎?小题1:试题分析:“乃”,一词多义,才。“不”,通假字,通“否”。“委”,一词多义,丢弃,舍弃。“引”,动词,拉,牵。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时,要留意把“期”(约定)、“至”(到,来)、“信”(信用)、“礼”(礼貌)这些
18、字词翻译精确。小题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摆明自己的观点,接着再详细阐述理由。元方的做法,从礼节的角度来说是有点失礼,但从元方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更加可以让父亲的友人意识到他失信和对子骂父的做法很不对。小题4:试题分析:“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这是元方对父亲的友人的斥责,说他不讲信用,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论语中“与挚友交而不信乎”的句子。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8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19、,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说明下列加粗的词语(1)陈太丘与友期行_(2)尊君在不_(3)相委而去_2翻译下列句子。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答:_。3本文选自_,这本书是南朝刘宋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4元方的话为什么能让友人感到惭愧?答:_。参考答案:1约定;通“否”;离开2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了自家的大门。3世说新语;刘义庆4元方首先指出友人失信在先,批驳他认为陈太丘失约的指责,再指出他失礼,指责他不讲礼貌,友人无可辩。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9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20、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说明下列加点的词(2分)(1)相委而去 (2)入门不顾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 ”和“ ”两点反对。(2分)从故事主子公的言谈中,你觉得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案(1)委:丢下、舍弃(2)顾:回头看(每空1分)过了正午后(友人)仍没有到达,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离开以后(友人)才到。(补全省略1
21、分,扣住重点字词“去”和“乃”,其他意思通顺即可。(1分)无信 无礼示例:表现了他的聪慧明理。(可从聪慧、有胆识、特性直率、懂礼识义等方面任选两点回答)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说明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顾”“委”须要学生课下重点总结常考到的词的含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实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驾驭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留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说明。留意“中”“乃”“至”的含义。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实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要求学
22、生能够大致翻译文段,答案锁定在:“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实力层级为C。试题分析:从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即可。考点:观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实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0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14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翻译下列句子。(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_
23、(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_2陈太丘与友期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答:_3“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答:_4发挥你的想像,把“友人”遭驳斥后的神态、心理活动及言行描述出来,100字以内。_参考答案:1(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抛下别人就离开了。(2)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门连头也不回。(意对即可)2要有时间观念。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守时。(言之有理即可)3不过分,对于守时的人来说遇到了不守时的人当然会弃之而去。4“略”。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1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
24、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镒:二十两。 馆:这里指家。 诗:这里指诗经。7
25、.说明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8.翻译下列句子。(4分)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宜尔子孙承承兮。9.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白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7.答案:相约同行。期,约定。 退休回家。评分:共4分,答对一个词语得2分。8.答案: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好好教化你的子孙,谨慎当心啊。评分:共4分。每个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虚心接受指责,知错就改。评分:共4分。每问2
26、分,意思对即可。延长阅读: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答案期 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乘 船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行?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B后贼追至 贼:作乱的人C歆
27、辄难之 辄:当即D下车引之 引:引导2下列加粗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待君久不至已去B相委而去宁可以急相弃邪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尊君在不幸尚宽,何为不行3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行中,元方聪颖机灵,通过对父亲友人的反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B乘船中,王朗、华歆对待求助人的看法对比显明,华歆后来的做法,得到了世人的确定。C元方入门不顾含蓄地指责了陈元方心胸狭窄、得理不饶人的不良品质。D选文剪裁得体、叙事简洁,语言叙述自然得体,不加任何雕琢成分,给人以真实自然之感。4翻译下列句子。(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译文:_(2)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译
28、文:_参考答案:1D2D3C4(1)元方这时七岁,正在门外玩耍。(2)从前之所以迟疑不决的缘由,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种状况。(意对即可)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2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
29、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当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下列划线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计日告之传一乡秀才观之C、遂止于野亭骈死于槽枥之间D、其为人若此安陵君其许寡人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客问元
30、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_4、文段理解。(1)甲、乙两文告知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乙文侧重叙述。(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_参考答案:1、A2、C3、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4、(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要有礼貌;要
31、勇于改正错误;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做人要言行一样。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3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说明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与友期行( ) (2)尊君在不 (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 )翻译句子:(4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2、友人惭”的缘由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4分)答案(4分)(1)约定 (2) 通“否”(3)丢下、舍弃 (4)拉(4分)过了中午,挚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挚友才来到。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4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4分)聪慧、机灵的孩子。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说明时要留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改变,依据语境推断字词义,比如本题中的几个字词古今义都不同,要留意辨析。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
33、词要加强记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说明清晰关键词语“中”“舍”“去”“期”“信”,最终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干脆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实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干脆引用“友人惭”前一句即可,留意要按要求引用原句。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实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依据文中孩子的语言分析概括其性格特点,对其“入门不顾”的做法要一分为二的分析,即指出其合理性,又要说明其行为的不妥。考点:观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实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4阅
34、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行也!注:吴起:战国时闻名的军事家。俟:等待。欤(y):句末语气词。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1)尊君在不(
35、 )(2)诺,期返而食( )2选出下列句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歆辄难之前时之闻B将军百战死出郭相扶将C相委而去待君久不至,已去D择善而从从先人还家3依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_5假如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办?_参考答案:1(1)fu;(2)sh2C3C4(1)正午已过(挚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挚友才来。(2)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挚友,便留老挚友吃饭。5可以接着等待,友人到后向他讲道理;也可
36、以留个纸条说明先走的缘由等。(答案合理即可)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5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0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真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沈复童趣)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37、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小题1:说明下列划线字的含义。(4分)项为之强: 徐喷以烟:与友期行: 入门不顾:小题2: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下车引之”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是( )(2分) A昂首观之B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C项为之强D使之冲烟飞鸣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参考答案:小题1:(4分)通“僵”,僵硬 渐渐地 约定 回头看小题1:(2分)B小题1:(4分)(我)望见细小的东西肯定要细致视察它的纹理。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藐小、察、期、委”重点词都应翻译出。)(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学问,重点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字词句的驾驭状况,意在引导学生加强注意文言基础学问积累)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都是课内重点词语,需重点驾驭。通“僵”,僵硬 渐渐地 约定 回头看小题2:B、助词,的。题干和其他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小题3:(1)藐小:微小,察:视察。(各一分)(2)期:约定。委:丢下,舍弃。(各一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