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编.docx
《高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编.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高一下册数学教学安排1一、基本状况分析:1、学生状况分析:4个重点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好,学习主动性高。一般班学生在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等方面都有肯定差距,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示学生,培育其自觉性。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实力太差,学生不喜爱去算题,嫌麻烦,只注意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强化基础学问,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提高思维实力,争取每堂课教学一个学问点,驾驭一个学问点。2、教材分析:本学期时间短,教学任务是必修4其次章,必修5,必修2涉及平面对量,解三角形,数列,空间几何体,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是高
2、一数学下册,包括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平面对量。根据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第四章教学须要36个课时(不包含考试与测验的时间);第五章的教学须要22个课时,共计须要58个课时。本学期有两次月考和五一长假,实际授课时间为18周,按每周6课时计算,数学课时达到110课时左右,时间相当足够。这为我们数学组全面贯彻“低切入、慢节奏”的教学方针供应了保障,也是我们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又一次极好的机会。三、本学期教学目标在基础学问方面让学生驾驭高一有关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基本技能方面能根据肯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能运用计数器及简洁的推理、画图。能运用
3、数学概念、思想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会依据法则、公式正确的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并能依据问题的情景设计运算途径;会提出、分析和解决简洁的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的数学问题,并进行沟通,形成数学的意思;从而通过独立思索,会从数学的角度发觉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探讨。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信念和毅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及观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并懂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观点;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改变、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四、教学安排: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预料在4月14号至4月17号进行)涵盖的内容为第四章的前9节,由于课时
4、量足够,第10节“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第11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0个课时。我们备课组经过仔细的思索、充分的探讨,将期中考试前的教学进度支配如下:(一单元)随意角的三角函数4.1角的概念的推广3课时4.2弧度制3课时4.3随意角的三角函数34课时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4课时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4课时复习课(习题课)4课时单元测试及讲评2课时(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7课时习题课3课时4.7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4课时习题课2课时单元测试及讲评2课时(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4.8正弦、
5、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5课时习题课2课时4.9函数的图象4课时总计授课53课时,余下课时可支配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后的授课安排: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课时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4课时习题课2课时第四章复习4课时第五章(一单元)向量及其运算5.1向量1课时5.2向量的加减法2课时5.3实数与向量的积3课时5.4平面对量的坐标计算3课时5.5线段的定比分点2课时5.6平面对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3课时5.7平面对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2课时5.8平移2课时习题课3课时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2课时5.9正弦、余弦定理5课时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2课时实习与探讨性课题4课时习题课3课时单元测试与讲
6、评2课时总结:以上就是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安排,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足之处,请指责指正!高一下册数学教学安排2一、教学分析1、分析教材本章教材整体主要分成三大部分:(1)、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及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圆的方程是在前一章直线方程基础上引入的新的曲线方程,更进一步要求“数与形”结合。所以学习有关圆的方程时,仍仍旧沿用直线方程中运用的坐标法,接着运用坐标法探讨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几何问题。此外还要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学问,以便为今后用坐标法探讨空间几何对象奠定基础。这些学问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方程、导数和积
7、分的基础。2、分析学生中学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好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前面学习过直线学问,只是使学生有了用坐标法探讨问题的基本思路,通过圆的概念的引入及其现实生活中圆的例子,启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及探讨问题的方法,培育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实力,娴熟的驾驭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方法-坐标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探讨问题时抓住问题的本质,探讨细致思索,规范得出解答,体现运动改变,对立统一的思想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利用直线与圆的方程推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相识。难点: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会求解简洁的直线与圆的相关曲线的方程;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二、教
8、学目标1、驾驭圆的定义和圆标准方程、一般方程的概念;能依据圆的方程求圆心和半径,初步驾驭求圆的方程的方法。2、驾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3、在进一步培育学生类比、数形结合、分类探讨和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实力。4、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审美观和理论联系实际思想。三、教学策略1、教学模式本节内容是运用“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尝试,采纳探究、探讨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加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索和相互沟通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发觉、分析和解决问题,驾驭数学基本学问和基本实力,培育主动探究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2、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9、合理整合课程资源采纳探究、探讨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采纳多媒体技术,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其优良的传播功能,大容量信息的呈现和生动形象的演示(尤其是动画效果)对提高学生学习爱好、激活学生思维、加深概念理解有主动作用。制作中,采纳交互技术,使课件的机动性得到加强。四、对内容支配的说明本章分三部分: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空间直角坐标系。1、建立圆的方程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之一。依据圆的几何特征(主要是动点与定点间距离恒定)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再依据曲线上的点所满意的几何条件,求出点的坐标所满意的曲线方程。通过探讨方程来探讨曲线的性质是解析几何的另一个主要内容,这就是解
10、析几何通过代数方法探讨几何图形的特点,也就是坐标法。始终强调曲线方程与曲线图像之间的一一对应。这一思想应当贯穿于整个圆的教学。2.通过方程,探讨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推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两条曲线有无公共点,等价于由它们方程联立的方程组有无实数解。方程组有几组实数解,这两条曲线就有几个公共点;方程组没有实数解,这两条曲线就没有公共点。(2)。运用平面几何学问,把直线与圆、圆与圆位置关系的.结论转化为相应的代数结论。3、坐标法是探讨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贯穿坐标法这一重要思想,不怕重复;通过坐标系,把点和坐标、曲线
11、和方程联系起来,实现形和数的统一。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时,先用坐标和方程表示相应的几何对象,然后对坐标和方程进行代数探讨;最终再把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结论。这就是用坐标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其次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第三步:把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五、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1、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紧扣教学目标,内容深浅要分层次,设计的问题要照看好、中、差。2、对于方程的推导运用的方法,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主要采纳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检测反馈终结性
12、评价1、课程内容全部结束后,让学生分组沟通、探讨后,选代表谈收获、体会和感想。2、留课后作业(扣教学目标、分类型、分层次,落实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仔细理解和巩固,了解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以及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做完课后习题,做好作业。高一下册数学教学安排3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这是一节建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的概念课。学生在此之前已学习了在直角坐标系内确定直线一条直线几何要素,已知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已知两点也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本节要求利用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建立直线方程,通过方程探讨直线。2。解析:直线方程属于解析
13、几何的基础学问,是探讨解析几何的起先。从整体来看,直线方程初步体现了解析几何的实质用代数的学问探讨几何问题。从集合与对应的角度构建了平面上的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是学习解析几何的基础。对后续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的学习,无论是学问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主动的意义。从本节来看,学生对直线既是熟识的,又是生疏的。熟识是学生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生疏是用解析几何的方法求直线的方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推导其它直线方程的基础,在直线方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驾驭直线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能依据条件娴熟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2。解析知道直线上的一
14、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代数含义是这个点的坐标和这条直线的斜率。知道建立直线方程就是将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用代数形式表示出来。理解建立直线点斜式方程就是用直线上随意一点与已知点这两个点的坐标表示斜率。经验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体会直线和直线方程之间的关系,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在探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应用条件与建立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中,体会分类探讨的思想,体会特别与一般思想。在建立直线方程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比较中,体会两者区分与联系,特殊是体会两者数形结合的区分,进一步体会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知道一次函
15、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因此学生对探讨直线的方程可能心存疑虑,产生疑虑的缘由是学生初次接触到解析几何,不明确解析几何的实质,因此应跟学生讲请解析几何与函数的区分。2。学生能听懂建立直线的点斜式的过程,但可能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还是要跟学生讲清坐标法的实质把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用代数运算探讨几何图形性质。3。由于学生没有学习曲线与方程,因此学生难以理解直线与直线的方程,甚至认为验证直线是方程的直线是多余的。这里让学生初步理解就行,随着后面教学的深化和反复渗透,学生会逐步理解的。四、教法与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学问的基础上,构建新的
16、学问体系。本节课可采纳启发式问题教学法教学。通过问题串,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来达到对学问的发觉和接受。通过纵向挖掘学问的深度,横向加强学问间的联系,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着对新学问和方法产生有意留意,使实力与学问的形成相伴而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方法。2、学法分析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中学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仅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仿照和积累。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沟通,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老师引导下的再创建的过程。为学生形成主动主动的、多样的学
17、习方式创建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创新潜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索,主动探究的习惯。通过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加深对用坐标求方程的理解;通过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理解一个点和方向可以确定一条直线;通过求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熟识用待定系数法求的过程,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实现从感性相识到理性思维质的飞跃。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探讨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五、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在直角坐标系内确定直线一条直线几何要素是什么?如何将这些几何要素代数化?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代数含义是这个点的坐标和这条直线的斜率。问题2:建立直线
18、方程的实质是什么?设计意图建立直线方程就是将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用代数形式表示出来。也就是将直线上点的坐标满意的条件用方程表示出来。引例:若直线经过点,斜率为,点在直线上运动,那么点的坐标满意什么条件?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详细例子经验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过程,初步了解求直线方程的步骤。问题2。1要得到坐标满意什么条件,就是找出与、斜率为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何种关系?(过与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寻确定直线的条件,体会动中找静。问题2。2如何将上述条件用代数形式表示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和体会用坐标表示确定直线的条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就是,即。问题2。3为什么说是满意条件的直线方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册 数学 教学计划 精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