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仓济民阅读答案汇编.docx





《开仓济民阅读答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仓济民阅读答案汇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开仓济民阅读答案开仓济民阅读答案1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谴:指责,责怪。任:担当责任。8.加点词说明有误的一项是(2分)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10.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
2、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8.A 说明:本题2分。9.(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说明:本题2分。10.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说明:本题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1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开仓济民阅读答案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谴:指责,责怪。任:担当责任。1。加线词说明有误的一
3、项是(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2。翻译下面的句子。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A2。(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3。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开仓济民阅读答案3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
4、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谴:指责,责怪。任:担当责任。划线词说明有误的一项是(2分)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 B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案A(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解析试题分析: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原意为“写字用的木片”,引申为“文案”的意思)。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实力。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
5、学生作说明。要求说明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当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试题分析:翻译时,留意“去是离任的意思,之是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主语“郑板桥”,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时保持整个句子的流畅性、精确性。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实力。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精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殊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别句式的推断要求较高。试题分析:“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分析出
6、郑板桥是“有才”的人;“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文)”分析出郑板桥是“清廉、勤政”的人;“燮开仓赈济”分析出郑板桥是“爱民”的人。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实力。点评:分析文章的人物形象,需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依据文章围绕这个人写的那几件事来分析这个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除了干脆对该人物进行描写,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这个人物形象,干脆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这样的人物形象才会丰满。开仓济民阅读答案4郑板桥开仓济民(6分)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
7、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谴:指责,责怪。任:担当责任。小题1:加点词说明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或阻之(或:有的人)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小题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参考答案:小题1:(2分)A小题2:(2分)(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小题3:(2分)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小题1:试题分析:A中“牍”应指“公文”
8、。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殊留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方法进行翻译。这里留意“去”等关键词的理解。小题3: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干脆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开仓济民阅读答案5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
9、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1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21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
10、年伯包大中丞括参考答案:19.B20.(郑燮)马上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21.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切百姓疾苦的好官。开仓济民阅读答案6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谴:指责,责怪。任:担当责任。1.加点词说明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
11、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参考答案:1.A 说明:本题3分。2.(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说明:本题3分。3.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说明:本题4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3分,三点及以上得满分。开仓济民阅读答案7郑板桥开仓济民郑板桥曾任范县令,案无留牍,爱民如子。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板桥开仓赈济,或阻之,板桥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迁:指调动官职。 谴:责问、责怪。12说明下列句
12、中加点词(4分)(1)我任之 ( 承受、担当 ) (2)去任之日 (离开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郑板桥)马上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14联系上下文,或阻之的理由是没有申报上级,自己确定开仓放粮,会被追究责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5文中的郑板桥是一个(3分。仅写出其中一点得1分)爱民敬业(或关切百姓疾苦;或爱民如子)、敢于负责的人。(3分)附译文:郑板桥曾经在范县作县令,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爱惜百姓就象爱惜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干脆说爱民如子)。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挡。郑燮说:都到
13、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担当。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可见如此开仓济民阅读答案8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小题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C
14、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小题3: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参考答案:小题1:(2分)B小题2:(2分)(郑燮)马上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小题3:(2分)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切百姓疾苦的好官。小题1:试题分析:B中“或”在这里是“有的人”。小题2:试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仓济民 阅读 答案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