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财务会计学》.doc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财务会计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财务会计学》.doc(2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内容提要:主要介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有关内容。学习目标:了解、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有关内容,为本课程乃至本专业的理解性学习打下全局性(整体性)、工具性的必备基础。学习重点:会计核算的13项一般原则、会计(六个基本)要素及其特性。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介绍、阐述工商行业的财务会计的“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本课程教材的编写与教学的组织按“会计六要素”的思路展开;第一节 会计与财务会计目标一、会计的社会环境与现代会计的分野对于这一内容,不作要求。 本课程的鲜明特征是“内容多且更新快”、“较复杂”、“
2、能操作”、“能理解”; 课程学习任务是掌握工商行业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并在学习中注重会计学习方法的发现、总结与运用。 二、课程的重、难点第一章各节的理论性都较强,因而都是难点,其中,第四节和第五节是重难点。 第二章比较容易,其各节都不是重难点。 第三章是本课程的重点章之一,其中,第一节和第四节是重难点,第二节是重点。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指财务会计应向谁提供什么财务信息。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西方有决策有用学派和经管责任学派两大学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也有具体规定。 第四章是本课程的重点章之一,其中,第三节、第四节和第七节是重难点。第五章是本课程的难点章之一,其中,第二节
3、是重难点,第三节和第四节是难点。第六章是本课程的重点章之一,其中,第二节和第三节是重难点,第四节和第六节是重点。 第七章比较容易,其各节都不是重难点。 第八章的第五节中的“增值税”是重难点,对第七节不作要求。应该指出,在本第八章之前的第二、三、四等章中,就大量地、经常地涉及到“增值税”这一本章乃至本课程的重难点内容。为了使大家理解、掌握第八章之前的各章涉中及“增值税”的大量经济业务的核算,我们将本章第节五中的“增值税”提前于第一章之后、第二章之前进行学教。(一)西方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 决策有用学派认为财务会计应向(全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 经管责任学派认为财务会计应向企业所
4、有者提供企业内部管理当局的受托经管责任完成情况的财务信息。 第九章的第三节和第六节是难点。第十章的各节都不是重难点。对该章的三个附录不作要求。 第十一章第一节是重难点,第二节是重点,对第四节和附录不作要求。本教材观点为上述两学派融合的“有效管理信息论”:即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决经”两大学派既有融合的可能,又有融合的必要;因而财务会计的目标应是“为现在的和潜在的使用者提供受托经管责任和决策有用信息”。 第十二章第一节是难点,第三节是重点。第十三章是本课程的重点章之一,其中,第二节和第三节是重难点。对本章的二个附录不作要求。 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不作要求。 第十六章第二节和第三节是重点,第四节
5、是难点。对第六节和附录不作要求。 三、本课程学习要求 思想上同心同德;行动上同心协力;困难前同舟共济。 课前预习好;课堂参与、思考好;课间重难点问题复习好;课后作业独立完成好;会计学习方法总结好。 (二)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确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财务)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进行法制、财政、税收、货币、产业、福利等宏观调控方面的)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投资者、债权人、客户、职工、社会公众等)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加强(企业发展战略、职能管理、信用风险等方面)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显然,这是采用“决策有用学派”观点。 应该指出,对于第
6、一节会计与财务会计目标,只要求了解上述本教案的这些内容,本节教材所作深入的、理论性强的介绍,不列入考试范围。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在财务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中处于核心地位、起基础性作用。 四、本课程学习动力除为本专业及工作打基础之外,还有取得“一证三师”,即取得从业资格的“会计证”和技术职称的“(高级)会计师”、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以及行政职务的“总会计师”与财务总监。 一、会计确认 (一) 会计确认的涵义与层次财务会计的确认有“财务会计的初次确认”和“财务会计的再确认”二层次,前者即企业经济业务及其产生的经济数据能否记入、以何会计科目(帐户)记入
7、、何期记入复式簿记系统的确定,解决“记录”问题;后者即帐簿信息能否输出(揭示)、以何报表项目输出(揭示)于财务报告的确定。 五、课程学习方法推介1.专业学习方法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解法(如会计原则理解法); 会计公式理解法(适合于所有结构特殊的帐户等); “证-帐-表”总思路理解法; (单笔整体)会计分录助记法; 单个丁字账上考察(计量)法; 多个丁字帐联系考察法(丁字帐图示法);(二) 会计确认的标准1. 可用货币计量:经济业务及其产生的经济数据“能否记入” 复式簿记系统的确定标准。帐簿信息“能否输出(揭示)”于财务报告的确定标准。 2. 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和特性: 经济业务及其产生的经济
8、数据“以何会计科目记入”复式簿记系统的确定标准。帐簿信息“以何报表项目输出(揭示)”于财报的确定标准。 静态与动态(会计要素、会计公式、帐户指标、会计报表等)、流动与非流动(会计要素分类、会计报表项目等)、货币与非货币考察法; 两方(会计等式、会计分录、会计报表等两方)考察法; 经济业务图示法; 相关会计主体核算联系考察法。 3. 以权责发生制为时间基础: 经济业务及其产生的经济数据“何期记入”复式簿记系统的确定标准。 帐簿信息“何期输出(揭示)”于财务报告的确定标准。 2、一般学习方法包括定义要点法;整体考察法;难点分解法;问题实质(关键)法;类比法;图表比较法;多角度考察法;归纳法;规律总
9、结法;习题精练法;触类旁通法等。 4. 客观性:经济业务及其产生的经济数据“客观记入”复式簿记系统的确定标准。帐簿信息“客观输出(揭示)”于财务报告的确定标准。5. 合法性:经济业务及其产生的经济数据“合法记入”复式簿记系统的确定标准。帐簿信息“合法输出(揭示)”于财务报告的确定标准。 6. 相关性:经济业务及其产生的经济数据“相关记入”复式簿记系统的确定标准。帐簿信息“相关输出(揭示)”于财务报告的确定标准。注:13为“解决会计核算问题”的“基本的确认标准”;46则为“解决会计监督问题”的“补充的确认标准”。例:“某企业某年元月通过开户行预付全年的财产保险费12万元”这一经济业务。六、本课程
10、教材的特点:“新、详、全”七、本课程参考书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制度讲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5月。二、会计计量 (一) 会计计量的含义:经济业务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数据以何(货币)金额记入复式簿记系统、帐簿信息以何(货币)金额输出(揭示)于财务报告的计算与衡量。注意:P24顺数第十七、十八行的一句和P25顺数第五、六行的一句。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会计(2002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1992年2002年制定、修订的近20个会
11、计准则及其“指南”与“讲解”。(学员们可结合自己的会计专业水平和工作实际选购)八、本课程考试题型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业务题(含计算、会计分录)。上面是对本课程教学的几个相关问题所作的简单说明。 (二) 会计计量的构成要素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尺度、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等三个构成要素。 1. 会计计量尺度 会计以货币量为主要计量尺度(记录、报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货币量、实物量、劳动量中选择货币量为会计的主要计量尺度;二是也用实物量、劳动量等非货币计量指标,乃至诸如企业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情况的好坏、企业雇员素质的高低等非计量指标作为会计计量的重要补充。 2
12、. 会计计量单位会计计量单位有名义计量单位(或变动的计量单位或不相同购买力计量单位)和一般购买力计量单位(或不变的计量单位、固定的计量单位、相同购买力计量单位)等两类。 应从“不同时期”的角度把握上述会计计量单位的类别。 例如:B企业在年初物价指数为100时以200万元的价格购入一台机器,而年末物价指数为110时以330万元的价格购入了一台设备。此例中,如果考虑购买力变化地将某一时期的(固定资产)货币量经调整后与另一时期的(固定资产)货币量相加得出固定资产总额200110/100(年初的200万元调整为按年末购买力计量单位表示,且为220万元)330550;或 200330100/110(年末
13、的 330万元调整为按年初购买力计量单位表示,且为300万元)500, 则采用的会计计量单位是一般购买力计量单位(固定资产总额都按年末或年初的购买力计量单位表示);否则,如果不考虑购买力变化地将某一时期的(固定资产)货币量不经调整后与另一时期的(固定资产)货币量相加得出固定资产总额200330530,则采用的会计计量单位是名义计量单位。 现行各国会计实务普遍采用的会计计量单位是“前者”。因前者符合“币值不变假设”且可简化计量工作量。 3. 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净)流入的现值等五种。我们可结合实例从“时态”、“交易类型”和“投入产出类
14、型”等方面进行把握。 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是过去的时态、实际的交易、购取的投入产出类型。如:“某企业1999年购入A设备共实际支出100万元”,则该A设备的历史成本(实际成本)就是100万元。 现行成本(重置成本)是现在的时态、假设的交易、购取的投入产出类型。如:“目前购入上述A设备需要支出130万元”,则该A设备的现行成本(重置成本)就是130万元。 现行市价是现在的时态、假设的交易、出售的投入产出类型。如:“某企业持有短期股票投资若干股,其目前的市场价格为100万元”,则该短期股票投资的现行市价就是100万元。 可实现净值是现在的时态、假设的交易、出售的投入产 出类型。 如:“某企业20
15、01年末库存商品帐户余 额为1000万元,其估计售价、估计销售税费分别为1200万元、250万元” 。则该库存商品的可实现净值就是950万元。 未来现金(净)流入的现值(或收益现值)是未来的时态、假设的交易、出售的投入产出类型。如:“某企业于2002年10月6日取得面值为100万元的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该债券未来收回债券本金与利息的现值为110万元。”则该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的未来现金(净)流入的现值(或收益现值)就是110万元。 按先后顺序,上述五种会计计量属性的客观性依次递减,而相关性则依次递增。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十款)规定采取“以历史成本为主的会计计量属性”。
16、 三、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的关系会计确认着重解决财务会计的定性问题,是会计计量的前提;而会计计量着重解决财务会计的定量问题,是会计确认的结果或继续。 应该强调指出,本课程后述的“编制会计分录的先确认后计量的思路和步骤”,正是以此“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的关系”为理论依据的。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已在“基础会计”课程中进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教学。在这里,对“货币计量假设”作一简要补充: “货币计量假设”包含如下三层含义: 会计以货币量为主要计量尺度(记录、报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货币量、实物量、劳动量中选择货币量为会计的主要计量尺度;二是也用实物量、劳动量等非货币
17、计量指标,乃至诸如企业新产品开发与研究情况的好坏、企业雇员素质的高低等非计量指标作为会计计量的重要补充。多种货币并存的单位,应选取其中的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人为假设主要计量尺度货币的币值不变,即“币值不变假设”。应该指出,在此“币值不变假设”下,“会计计量单位”必然为“名义货币计量单位”,因为在“币值不变假设”下“不同时期”的“货币计量单位”肯定会不经调整地相加,而且这样相加有意义。 这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所作的必要补充。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特性 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对于第四节和第五节,已经在基础会计课程中进行了重点介绍和学习。应该指出,这两节内容都十分重要,应重点掌握。其
18、中,第五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本课程乃至本专业理解性学习的工具性的经常涉及的知识。对于这一节内容,应结合本课程后述“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深入理解、切实把握客观性原则(可信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稳健(保守)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重要性原则和(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原则。在这里,对稳健(保守)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强调、补充介绍如下:1、稳健(保守)性原则 稳健(保守)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应持保守主义立场,在公式“资产(一般对会计信息提供者有利)费用(不利)负债(不利)所有者权益(有利)收入(有利与不利)
19、”中,不得少核算或不得低估费用和负债,不得多核算或不得多计资产与收入;对于可能发生的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或核算。 例如,企业会计制度2001规定,企业应该在期末时对“应收帐款”和“其它应收款”计提“坏帐准备”。这就是运用“稳健(保守)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而且,企业还应该在期末时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准备。这些都是运用“稳健(保守)性原则”的具体体现。2、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应将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该资产的入账价值;其后,如该资产发生减值,则应按企业会计制度等规定计提坏
20、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此类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之外,会计主体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帐面价值。本原则本身的依据是历史成本“有依据可查核、易确定易取得、比较可靠”或“客观性较强”。 例如,短期股票投资取得时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该短期股票投资的入帐价值;但在期末时,如果该短期股票投资的市价低于成本,则该短期股票投资应改以“市价”作为入帐价值。3、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量),根据特定的经济业务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充分准确严格的或适当简化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如果经济业务本
21、身的性质重要,经济业务所涉及的金额较大,经济业务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影响较大,则应对该经济业务采取充分准确严格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否则,则应对该经济业务采取适当简化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 如果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重要,经济业务所涉及的金额较大,经济业务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影响较大,则应对该经济业务采取充分准确严格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否则,则应对该经济业务采取适当简化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例如,企业财务报表中各报表项目的排列先后、各报表项目在详略程度上的安排、得出报表项目金额的会计核算方法、附表的安排以及附注的安排等,都充分、具体地体现了重要性原则的要求。 以上是对第四节和
22、第五节所作的强调和补充。 第二章 前奏 增值税如前所述,第八章第五节中的“(P325-335)增值税”是第八章乃至本课程的重难点,由于在第八章之前的第二、三、四等章中,就大量地、经常地涉及到“增值税”第八章乃至本课程的重难点内容。为了使大家理解、掌握第八章之前的各章中涉及“增值税”的大量经济业务的核算,我们将第八章第五节中的“增值税”提前于此第一章之后、第二章之前进行教学。一、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或进口货物以及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增值额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对于增值税概念,应把握增值额、纳税义务人、流转税等三个概念要点。 增值税概念中所涉及的“增值额”是指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会计学 2021 2022 收藏 精品 资料 财务 会计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