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1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总体说明: 一、原则上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参照执行。 二、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 三、经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其他医疗机构能满足相关服务需求,未开展手术服务的城市中心区的二级中医医院可不查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手术治疗管理”和“麻醉治疗管理”,其他二级中医医院为必查。得分按照1000分相应进行折算。 四、对于医院不存在相应情况的个别指标,指标得分在对应部分
2、进行折算。如医院无毒性中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则指标5.3.4的“2分”扣除,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部分总分为78分,最后得分再按照80分进行折算。 五、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六、二级医院只设有党支部的,第三部分党的建设中第一章加强党的领导按照承担的责任进行检查。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00分)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30分)评审指标评审方法评审细则分值1.1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明确医院发展战略,有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落实。(5分)1.1.1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依据医院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发展战略。 查阅相关资
3、料,实地考查。 医院未确定发展战略,不得分; 医院发展战略不清晰或未体现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扣1分。 21.1.2医院有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落实到位。 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2项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 医院未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或发展规划未体现以中医为主方向,不得分; 规划未落实,每项扣1.5分; 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扣0.5分); 未提供相应有效证据的原始资料,每项扣1分。 31.2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10分)1.2.1医院落实政府扶持中医药发展的保障政策; 执行医保、物价对中
4、医药的倾斜政策; 中医财政经费专款专用,落实到位。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 未落实,每发现一处扣0.5分。 11.2.2医院建立新形势下符合中医学术规律、有利于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方便群众就医的中医诊疗模式,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中医医院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不符合,不得分。 11.2.3医院年度工作计划能够体现医院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医院未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或工作计划中无具体措施,不得分; 工作计划未落实,扣1分; 未提供工作记录、相关会议记录等实施过程的原始资料,扣1分。 221.2.4有
5、发展中医重点专(学)科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及明确的资金投入。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抽查3项措施落实情况。 无具体措施,每项扣1分; 无资金投入,每项扣1分; 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分; 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2分)。 221.2.5医院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系统的调研分析(至少每年一次),并制订针对性措施。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并抽查2项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 未定期开展调研分析,或无针对性措施,不得分; 每少一次调研分析,扣0.5分; 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分; 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 221.2.6医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
6、(包括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进行考核、分析。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访谈相关人员2名。 未定期进行考核、分析,不得分; 分析不具体,扣1分; 结果未应用,或无改进效果,扣0.5分; 人员不知晓,每人扣0.2分。 221.3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8分)1.3.1医院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及考核制度。 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有关人员3
7、名。 未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及考核制度,不得分; 制度不完善(如制度不系统,分散在各种相关制度中),扣1分; 已制定,未实施,扣1分; 部分实施,扣0.5分; 人员不知晓,每人扣0.3分。 221.3.2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随机抽查科室人员3名。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无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标,不得分; 指标不具体,或未实施,扣3分; 部分实施,扣1分; 人员不知晓,每人扣0.3分。 441.3.3医院实行绩效工资管理,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情况的考核结果体现在科室分配方
8、案中。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随机抽查2个科室3个月绩效分配明细,并访谈相关人员3名。 未实行绩效工资管理,不得分; 考核结果未体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每个科扣1分; 部分体现,每个科室扣0.5分; 人员不知晓,每人扣0.2分。 221.4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7分)1.4.1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 查阅评审周期的相关资料。 未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扣1分; 未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扣1分; 无确定的对口支援单位,扣1分; 无鼓励措施,扣0.5分; 措施未落实,扣0.5分。 121.
9、4.2承担政府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指令性任务,制订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措施予以保障。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 未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或无相关制度、培训方案,或无具体措施,不得分; 方案不具体,或保障措施未落实,每项扣0.5分; 缺少有效证据的原始资料,扣0.5分。 221.4.3医院有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业务指导。 查阅相关资料,访谈基层部门负责人。 无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扣0.5分; 相关人员不熟悉基层指导工作,扣0.5分。 211.4.4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人员交流等中医对口支援工作。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并访谈有关人
10、员。 未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不得分; 未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扣1分; 未开展人员交流工作,扣1分; 工作不到位,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 22第二章队伍建设(85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2.1中医医院人员配备合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45分)2.1.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 查阅评审周期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0.5分。 72.1.2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临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查阅评审周期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
11、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但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不得分; 不能提供招聘人员明细,扣1分。 32.1.3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0%。 查阅评审周期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 52.1.4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100学时)的比例70%。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 52.1.5每个临床科室中(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人数比例60%,同时应符合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 不符合要求,每个科室扣1分。 72.1.6院级领导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0%。 每低于标准10个百分点,扣
12、1分。 22.1.7医院院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经过省级以上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院长应经过省级以上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科主任经过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查阅评审周期人事档案及相关培训证明材料。 院长不符合要求,扣2分; 其他每人不不符合要求,扣1分; 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分)。 42.1.8医院医务、护理、科研、教育等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包括正、副职负责人)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0%。 查阅评审周期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 每低于标准5个百分点,扣1分。 42.1.9临床科室负责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
13、医师资格或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比例60%。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 42.1.10临床科室负责人(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中应有具备中级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西学中培训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临床科室科主任应符合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 临床科室负责人不符合要求,每个科室扣1分; 科主任不符合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每个科室扣1分。 42.2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计划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15分)2.2.1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或在医院中长期规划中有相关内容。 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1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14、无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或医院中长期规划中无相关内容,不得分; 措施未落实; 或效果不显著(如无省级、区级名中医,或专(学)科带头人在行业内影响力不够,或专(学)科带头人、中青年专(学)科骨干等各级人才队伍梯队结构不合理现象未得到改善等),扣2分; 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1分)。 32.2.2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中有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并落实。 查阅评审周期工作计划,并抽查1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年度工作计划中无相关措施,不得分; 措施未落实,扣2分; 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1分); 未提供相关会议记录、工作记录、总结等有效的原始资料,扣2分。 52.2
15、.3医院有重点专(学)科带头人及继承人选拔与激励机制,并组织实施。 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相关人员2名。 无选拔与激励机制,不得分; 无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日常管理等管理措施,扣2分; 未提供相关会议记录、工作记录、总结等有效的原始资料,扣1分。 32.2.4开展师承教育,制定师承教育计划和具体措施。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并抽查1项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 未制定师承教育计划和具体措施,不得分; 未开展师承管理,扣3分; 计划或措施未落实,每项扣2分; 无相关督导检查记录、总结等有效原始资料等,扣2分; 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1分)。 42.3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
16、育和师承教育与培训。(25分)2.3.1根据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内容要求,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随机抽查3名医师考核资料。 未定期考核,不得分; 无负责部门,扣3分; 定期考核工作方案未落实,扣2分; 职业道德考核、工作业绩考核中无中医药相关要求,每项扣1分; 业务水平测评不以中医内容为主,扣2分; 考核资料不符合,每人扣1分。 42.3.2支持本单位符合条件人员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并抽查2名医师的培训档案。 未支持本单位人员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得分; 有政策,执行
17、不到位,每人扣1分。 32.3.3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对本科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不断提高。 未开展培训,不得分; 未提供培训原始资料,扣2分; 考核人员未掌握诊断或鉴别诊断、中医诊疗技术、方剂,每人每项扣1分。 42.3.4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比例达到100%。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随机抽查1个项目和3个科室人员继续教育达标情况。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比例每低于标准5个百分点,每个科室扣0.5分。 42.3.5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临
18、床科室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比例达到100%。 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考核临床科室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3人。 未开展培训,不得分; 未考核,扣4分; 考核比例不达标,每低于5个百分点扣1分; 现场考核不符合要求,每人扣1.5分; 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人每项最少扣0.5分)。 52.3.6建立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考评记录完整。 抽查2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技术考评档案。 未建立个人技术考评档案,或考评无中医药内容,每人扣2分。 5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65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3.1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临床科室,医院和科室命名规范。(8
19、分)3.1.1临床科室至少有内科、外科等5个以上一级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3个(药剂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 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 每少1个科室,不得分。 33.1.2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812号)等有关规定,科室名称不得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字样。治未病科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 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等命名可采用),不得以“国医堂”、“名医工作室”、“保健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作为治未病科名称。
20、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 医院或科室名称不规范,不得分; 科室组织框架图、医疗信息报表与实际不符合,酌情扣分(每个科室至少扣1分)。 53.2.按照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10分)3.2.1门诊、病房、急诊的设置、设施符合相关要求。 实地考查。 门诊、病房、急诊设置与设施不符合要求,每个区域扣1分; 部分符合,每个区域扣0.5分。 23.2.2人员结构合理,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学术继承人配备满足科室建设与管理的需要。 查阅评审周期内人事档案。 人员结构不合理,扣1分; 不符合要求,每人扣1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级 中医医院 评审 标准 实施细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