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阅读答案例文.docx
《《勤》阅读答案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勤》阅读答案例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勤阅读答案勤阅读答案1祖莹勤学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除童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皆惊。(魏书列传第七十)1.说明下列句中加点字:以衣被蔽塞窗户()由是声誉甚盛()此子才器
2、,非诸生所及()乃置礼于前()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为家人所觉不足为外人道也B.父母恐其成疾其真无马邪C.常密于灰中藏火达于汉阴D.以衣被蔽塞窗户以子之矛陷子之盾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祖莹勤学阅读答案1.遮盖此比得上;赶上放2.D3.(1)这个孩子的才气,不是很多学生能赶上的,日后定会有很高的造诣。(2)博士对学生要求严格,(祖莹)不敢再回去拿书,就把曲礼放在面前,背诵尚书三篇,不漏一个字。勤阅读答案2阅读下文,回答13题。林家箴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3、。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擅长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索,勤于探究,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起先漫游生活,踪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合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宏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
4、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夜以继日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学问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最终考上了高能物理探讨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聪慧。传闻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经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最终成为全希腊最出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
5、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学问与日俱增,后来最终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才智的火把。一个人的学问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散者,恒久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恒久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慧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学问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学问领域,获得学问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慧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实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
6、于勤,就肯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肯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_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并分析其作用。_3你能够举出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论点是正确的吗?_参考答案:1想要获得胜利那就要勤。2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如:举马克思艰苦奋斗四十年写成资本论的例子,证明白勤出成果或想要胜利就要勤。3王羲之用写完字的毛笔将水池里的水洗成墨色,终成了大书法家。(不设统一答案)勤阅读答案3河道总督陈恪勤公传袁枚公姓陈,名鹏年,字沧洲,长沙湘潭人。生时太夫人梦大鸟挟一青衣童子来,故命之曰鹏。以康熙辛未进士知衢州府
7、西安县,有善政。高校士张鹏翮荐之,移知山阳,迁知海州,再迁知江宁府。江宁俗,父母死子必亲讣。公颁士丧礼禁之。恶捕诬良事发,赦后,公仍置之法。康熙三十九年圣祖南巡,总督阿山借供张名欲加税,公不行,乃以他事中之,落职按验。圣祖赦其罪,命入武英殿修书。起知苏州府。苏大疫,公所至疫断,民书公名镇于门。过维亭镇,见水浮沤,心动,遣探得尸。鞫之其邻,乃某村妇手绞其夫也。奉旨布政使,忤总督噶礼,再以阴事中之,落职按验。圣祖赦其罪。学士沈涵密荐公,圣祖还其奏。逾年,召公见,曰:“沈涵荐汝,朕疑之。今知非汝所听请,故用汝为霸昌道,可乘传奏事。”故事:督学使者归,輸金修城。沈修昌州城,有冠花翎者数人,称某王遣来索
8、金,势甚张。公伪逊词,延花翎者入,而阴伏健步缚置狱中。马驰奏。适某王入觐,上示以公奏。曰:“无之。”上曰:“然则可听陈鹏年处分。”公杖毙一人,枷四人徇于城。自是畿甸肃然。六十年,高校士张鹏翮视黄河,奏公协办。公请于广武山下开引河,使溜南趋。又请疏南坝尾下流,以杀水势。寻署总河,兼署总漕。漕舟阻风,旗丁粮尽,公先给河库银六万而后奏,圣祖嘉之,以为得大臣任事体。世宗即位,授河道总督。未一年,薨。上深惜之,赐谥恪勤,予祭葬。公于故人子弟,孤寒后进,汲引如不及。入狱,逌然自忆未了事,曰:“杜茶村未葬,某僧求书未与,布衣王安节缺为面别。”从容料量。游焦山,遣人泅水取瘗鹤铭,为亭护之。其标寄如此。所著诗文
9、若干卷。(选自小仓山文集,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宁俗,父母死子必亲讣讣:报丧B起知苏州府起:(被)起用C公伪逊词,延花翎者入延:邀请D又请疏南坝尾下流,以杀水势杀:疏通(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某恶捕诬告良民的事情败露,即使恶捕被朝廷赦免,但陈恪勤依旧没有放过他,而是依法加以处置。B陈恪勤经过维亭镇时,发觉水中的泡沫后心中起疑,后找到一具尸体,从中侦破了一起谋杀亲夫案。C陈恪勤在霸昌道任上时,有人自称王爷的手下来索取金银,陈公查明真相后上奏朝廷,将罪犯绳之以法。D陈恪勤对待挚友的后代,贫寒人家的子弟,都竭力加以提拔举荐;在狱中从容处理未
10、了结的心事。(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奉旨摄布政使,忤总督噶礼,再以阴事中之,落职按验。公杖毙一人,枷四人徇于城。自是畿甸肃然。(4)请依据第三、四、五段概括陈公为官的特点。答(1)D杀:消减;译文:又恳求疏通南坝尾端下游,来消减水势。(2)C“陈公查明真相后上奏朝廷,将罪犯绳之以法”错误,原文“沈修昌州城,有冠花翎者数人,称某王遣来索金,势甚张。公伪逊词,延花翎者入,而阴伏健步缚置狱中。马驰奏”,可见,并非查明真相后上奏,而是干脆捆缚上报朝廷。(3)奉皇上旨意暂代布政使,违反总督噶礼心愿,总督两次暗中以事中伤他,被罢官查验。陈恪勤用廷杖打死一人,让四人戴枷锁在城中示众,从今京城旁
11、边地区风气整肃。(4)做事大张旗鼓,刑罚森严,威慑罪犯;有勇有谋,能体恤百姓,敢于担当;尽力提携后进,处事镇静从容;志趣超群出世,不以俗务为怀。勤阅读答案4鹤林玉露|张无垢勤学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1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张无垢谪横浦 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2 翻译划线的句子。译文: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其如土石何A B如是者十四年 其寝室有短窗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
12、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每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始终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隐可见。1.降职远调贬官总是光,光亮这 2.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隐可见。 3.A 4.略勤阅读答案5勤 (作者:梁实秋)勤,劳也。无论劳心劳力,竭尽所能黾勉从事,就叫做勤。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即使是出家的和尚,息迹岩穴,徜徉于山水之间,勘破红尘,与世无争,他们也自有一番精进的功夫要做,于读经礼拜之外还要勤行善法不自放逸。且举两个实
13、例:一个是唐朝开元间的百丈怀海禅师,亲近马祖时得传心印,精勤不休。他制定了“百丈清规”,他自己笃实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面修行,一面劳作。“出坡”的时候,他躬先领导以为表率。他到了暮年仍旧照常操作,弟子们于心不忍,偷偷地把他的农作工具躲藏起来。禅师找不到工具,那一天没有工作,但是那一天他也就真个的没有吃东西。他的刻苦精神感动了不少的人。另一个是清初的以山水画闻名的石豁和尚。请看他自题溪山无尽图:“大几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行懒散。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残衲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诵,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数幅或字一段,总之不放闲过。所谓静生动,动必作一番事
14、业。端教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若忽忽不知,懒而不觉,何异草木?”人而不勤,无异草木,这句话沉痛极了。过饱食终日无所专心的生活,英文叫做vegetate,意为植物的生活。中外的想法不约而同。勤的反面是懒。早晨躺在床上睡懒觉,起得床来仍是懒洋洋的不事整齐,能拖到明天做的事今日不做,能推给别人做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情不想懂,不会做的事不想学,无意把事情做得更好,无意把成果扩展得更多,耽好逸乐,四体不勤,记忆犹新的是如何过周末如何度假期。这就是一标准懒汉的写照。恶劳好逸,人之常情。就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才须要鞭策自己。勤能补拙,勤能损欲,这还是消极的说法、勤的主动意义是要人选德修业,不但不同于草本、
15、也有异于禽兽,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 (选自梁实秋散文选浙江文艺出版社20xx年版)17请简要归纳这篇文章的论点,并说说作者是如何提出论点的?(4分)18说明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 不自放逸:(2)沉痛:19百丈怀海禅师和石谿和尚的“勤”各体现在什么地方?(3分)20.请说出本文两种主要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17论点: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2分)作者先说明“勤”含义,然后提出“勤”是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取得成就的不二法门这一论点。之后用出家的和尚都以“勤”作为进德修业的根原来完善论点。(意思对即可)(2分)18(1)不放纵自
16、己,贪图安逸。(1分)(2)深刻,令人警醒的意思。(1分)19百丈怀海的“勤”体现在以身作则,严格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人生戒律。1.5分)石豀和尚则把“勤”提升到人与禽兽、草木的根本区分,说出了“勤”的本质: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人必需“勤”。(1.5分)20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沦证。(2分)以出家人的“勤”为例论证,既典型又有劝服力。用“勤”和“懒”作对比,使二者的不同结果更自不待言。通过举例和对比,文章的沦点既生动形象,又有劝服力。(2分)勤阅读答案6勤与俭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古时候,有个殷实家庭,祖上留下一块匾,匾上写着勤俭两字,家主子视作传家宝,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家主子亡故后
17、,兄弟俩分家,把匾一劈为二,老大拿了个勤,总是早出晚归,辛勤耕耘,但鱼肉酒香,花钱大手大脚;老二拿了个俭,总是把一分钱掰作两瓣用,节约每一段布,每一粒粮食,但不愿干苦活,懒得要命。日子长了,兄弟俩日子都过得很苦。后来想起家传的匾额,兄弟俩把勤与俭合起来,重新挂在厅堂上,勤勤恳恳,省吃俭用,日子又好起来。不管故事是否虚构,但故事中勤俭的道理很清晰。勤与俭总是结伴而行。勤乃开源之泉,俭乃节流之本。只勤不俭,生活奢侈,一掷千金,挥霍无度,财宝左口袋进右口袋出,再多的财宝总有一天也会耗尽,富而返贫的例子比比皆是。只俭不勤,财宝增加缓慢,生活质量难以提高。纵然再会理财,总有坐吃山空之时。因此,勤与俭不能
18、割裂开来。时代须要创建财宝的动力源泉,也须要财宝管理的持续活力。真正的理财,就是既增加财宝,又节约财宝。勤与俭的完备组合,才是真正的传家之宝。勤与俭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传家宝,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传家宝。先祖一代代筚路蓝缕,饱经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日子,非常珍惜这一传家宝。至今,很多老人生活即便好转或是富足起来,仍旧精打细算,而且闲不住,总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总是用勤俭告诫子女,莫要忘本,丢了传家宝。从漫长的岁月中走来,把最优秀、最珍贵的东西积淀了下来,懂得勤俭的珍贵,来之不易。靠着勤俭传统,中华民族积聚了众多物质财宝、文化珍宝,也从贫困走向温饱,从温饱迈向小康。传统在持续,观念在改变。改革开放的深
19、化开展,让文化变得多元、观念日益新潮,社会与生活变得五花八门、多姿多彩,。既勤奋努力,酷爱劳动,又敬重劳动,关切劳动,这是勤的时代内涵。社会变了,改善生活、活跃消费、超前消费、拉动内需,谁也不希望再过苦行僧的日子,这是俭的时代新意。勤,未必是事必躬亲,未必要披星戴月、废寝忘食,而是合理地利用有限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所做的劳动更有意义,更具价值。俭,也并非要从牙缝里挤出一星半点来,而是以不铺张、不奢侈为基本标尺。获得财宝的路径许多,只要骨子里不丢勤俭传家宝,驾驭好勤俭办事的人生尺度、教化准则,总是有益的。再新的观念,再新的理财,总是建立在勤与俭基石上的,离开了这一基石,或挥金如土、或坐享其成
20、、或寅吃卯粮,总是有害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观念如何更新,不行动摇勤与俭的文化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勤与俭的根基当恒久留住,一代代传下去,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软实力。20.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3分)首先,其次,然后。21.阅读第段,依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2分)答:22.当前,社会上大力提倡轻车简行、光盘行动、半份菜等行动,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些宣扬的相识。(3分)答:阅读答案:20.开篇先引述一个民间故事,引出有关勤与俭的话题。结合故事说明勤于俭的关系:只勤不俭和只俭不勤都要不得,总结上文的论述,强调勤与俭不能割裂开来,只有勤与俭的完备结合才是真正
21、的传家宝。(共3分,每点1分)21.勤与俭也都有了新内涵。(2分)22.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人民的勤劳创建了巨大的物质财宝,但是这也不能也不应当作为可以就此铺张奢侈的理由。仍旧要保持勤而且俭的优良传统。轻车简行、光盘行动、半份菜这些行动宣扬的核心是一个俭字,强调了俭的必要和重要。既勤且俭,才有财宝管理的持续活力。(3分)勤阅读答案7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
22、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正会,元旦集会。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说明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1)咸不解其意 咸 (2)值积雪始晴 值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译文: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答案(1)全,都(2)遇到,碰上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防碍。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钉。节俭,勤勉。解析试题分析:“咸”“值”的用法都是固定的,分别译为“都”“遇到”。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实力。点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 答案 例文
限制150内